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对缓解资源短缺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存在问题与发展的前景,提出在地质研究与勘探过程中必须进行矿产综合评价、矿山开发过程实行综合回收、有重点地清理与开发作为二次资源的尾矿及对工业与社会活动废弃物的再利用等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与改善自然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选矿对地质工作的要求,主要是提供原矿矿石工艺性质的资料。一般情况下,只要对原矿矿石进行研究就足够了;但是冶金系统的地质工作者总会遇到一些选矿、冶炼产品,诸如精矿、中矿、尾矿、矿泥、球团、冰铜、炉碴、烟尘等。下面分别谈谈这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工矿床污染的防治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铜绿山某矿尾矿及废水的物质组分的分析研究 ,查明主要污染物是Cu、Fe、悬浮物和选矿残留的有机试剂 ;尾矿废水处理的初步研究表明 ,石灰、H2 SO4 、FeCl3、Al2 (SO4 ) 3 均可有效去除尾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从综合因素考虑 ,采用石灰处理效果最好 ,处理过的尾矿废水可以重复利用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尾矿及尾矿废水的污染防治对策和综合利用方案 ,通过综合利用可以从尾矿中回收近 1× 1 0 5t金属铜和大约 3× 1 0 6t金属铁 ,Co、Mn、Zn、Ag、Au、Re、W等金属也有一定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茫崖石棉矿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在阐述茫崖石棉矿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及尾矿可利用价值的基础上,依据矿区粉尘污染、废尾矿成堆,不合理削坡引发灾害事件三大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特点,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针对矿区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特征,提出封存尾矿堆及矿坑边坡削坡的治理方法,借以消除粉尘污染和边坡地质灾害隐患,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化工矿产地质队伍组建以来,科技工作曾获得一些成果,取得一定效益。随着地质勘查队伍企业化进程的加快,地质科技工作也出现一定的问题。现化工地质科技创新应着重做好:重点化工矿产资源成矿区带研究;重点矿种成矿理论及找矿方法的创新研究;老矿山、资源危机矿山外围及深部地质找矿工作、地质勘查技术方法研究;低品位、难利用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加快地质工作信息化进程、开展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化工矿产资源战略研究等工作。当前化工地质勘查队伍应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发挥优势,建设、壮大化工地质科技工作队伍,做好相关的工作,使化工地质科技创新发挥深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厂巴里碳酸盐型尾矿的酸化特征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一个堆放近20年的碳酸盐型尾矿的垂向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尾矿组构及组分分析、X衍射分析以及Sobek-ABA估算和NAG测试等,探讨这类尾矿酸化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酸化作用机理,获得如下认识:①该尾矿剖面由下至上,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强,其酸化作用也逐步增强,呈现出明显的层带结构,即下部C层(还原带及原生带)为未蚀变松散尾砂,中部B层(次氧化带及碱缓冲带)为蚀变松散尾砂层,上部A层(氧化带及酸化带)呈厚约100~150cm的板结硬化层;在A层与B层之间形成一个酸化-碱缓冲界面;而氧化-还原界面则较低,位于B层底部接近C层顶部位置。②碱缓冲作用发生在B层内,方解石为碱质的主要来源。③该尾矿的酸中和有效率约为80%,这可能归因于尾矿酸化所产生的次生纤铁矿、石膏等包裹残余方解石,阻断了中和反应的进行。因此,即便是富含碱性碳酸盐的金属硫化物矿尾矿仍然存在酸化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云南各类矿山尾矿分布地域较广,而且数量较大。很多尾矿中有用元素含量较高,有再次利用的价值和可能,因此,对可利用的矿石尾矿,应强化尾矿二次再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对部分难以利用的矿石尾矿,建议采用回填、复垦等方法;以减少尾矿对土地及水体的占用,减轻采矿活动对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8.
张焜  马世斌  刘丽萍 《西北地质》2012,45(1):283-292
为了查明青海省重点成矿带与矿集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利用DEM和IKO-NOS、QUICKBIRD、WORLDVIEW-2、SPOT-5等卫星遥感解译资料对该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湖矿产开发占地面积最大,其次为煤矿,且煤矿区和盐湖矿区占地面积扩展迅速。矿山开发所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集中分布于煤矿开采区,主要表现为塌陷坑、地裂缝、崩塌(隐患)、泥石流(隐患)和地面塌陷区(隐患)等。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粉尘污染和尾矿污染,而尾矿污染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以元江镍矿1号尾矿坝为例,利用极限平衡法,在渗流和非渗流两种状态下对尾矿坝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对尾矿坝的天然重度γ、内摩擦角φ、黏聚力c与稳定性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综合研究得出: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与尾矿坝稳定性系数均呈正相关关系;天然重度与尾矿坝稳定性系数呈负相关关系;非渗流作用下,尾矿坝物理力学性质与尾矿坝稳定性系数的敏感性排序为:φ>c>γ;渗流作用下,尾矿坝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尾矿坝稳定性系数的敏感性排序为:φ>γ>c。  相似文献   

10.
王俊华 《地质与勘探》2018,54(4):781-790
本文依托项目《西藏多龙矿床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利用高分二号、资源三号及landsat8等多源遥感数据对西藏多龙矿区生态地质环境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结合,查明了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取得了涵盖人类活动、矿山地质活动、河流湖泊现状、植被覆盖与荒漠化情况等内容的专题成果。研究结果表明,砂金矿开采及尾矿堆积物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破坏,同时探槽、钻孔及地表金属污染等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对目前中国矿储量第一的多龙铜多金属矿床进行开发前全面、综合的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能够为藏北矿山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为西藏多龙矿区建设绿色矿山和绿色开发提供建议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XRF、XRD和SEM对阿克塞红柳沟矿区的石棉尾矿进行了矿物学特征分析,并进行了制备含硅、镁系列化合物的开发研究。结果表明: 3个矿山石棉尾矿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 37.01%~39.35%,MgO 37.00%~38.92%,其次是TFe2O3 6.02%~8.37%,烧失量为12.29%~13.56%;主要矿物组成为蛇纹石,且含少量滑石、磁铁矿、水镁石、菱镁矿。石棉尾矿经酸浸获得硫酸镁,制备了"卡房状"氢氧化镁、片状碱式碳酸镁及"卡房状"氧化镁粉体;石棉尾矿的酸浸渣经碱浸获得偏硅酸钠,制备了球状纳米级白炭黑。研究结果对阿克塞红柳沟矿区的石棉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属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恋 《地质与勘探》2013,49(3):437-443
金属矿山尾矿是一种含有微量金属矿物和大量非金属矿物的二次资源,近十年来中国金属矿产开发利用与金属尾矿持续堆积一直呈高速增长状态。经初步估算,仅2011年中国尾矿排放量就达13~14亿吨,但当前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率尚不到10%。为了更有效的开发利用中国尾矿资源,本文在分析尾矿基本特征及十年来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尾矿堆积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尾矿综合利用两大途径—尾矿再选、尾矿整体利用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一些成绩。提高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仅是当前部分矿山解困的出路之一,而且可以带来长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营养土改良的铜尾矿对旱柳(Salix matsudana)扦插枝条生长及根系特性的影响。处理方式分别为TA100(100%尾矿)、TA80(80%尾矿+20%营养土)、TA60(60%尾矿+40%营养土)、TA40(40%尾矿+60%营养土)、TA20(20%尾矿~80%营养土)、TA00(100%营养土)。研究结果发现,旱柳枝条在5种处理方式下均可生根成活,但长势存在差异。随着尾矿含量的降低,旱柳枝条的生物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随着尾矿含量的降低,旱柳枝条不定根数目增多、平均根长及最长的根长增加,根系活力先增强后降低。结果表明,旱柳可用于铜尾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利用营养土改良有利于柳条不定根的形成和生长。  相似文献   

14.
江西某钨矿尾矿物质组成特点及再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师金  欧阳安源  陈金保 《岩矿测试》2004,23(4):287-290294
系统地对江西省某钨矿尾矿进行了物质组分的研究,根据尾矿中主要矿物的工艺矿物特性对其再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高硅钨矿尾矿的再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伴随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矿山环境研究从污染源如废石、尾矿、酸性排水至元素迁移介质如土壤、地表水、大气等均有涉及。此外,相关污染模拟实验及评价模型的建立也为矿山环境的修复及治理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方法。矿区内的尾矿坝及露天堆放的废石堆、矿石堆是矿区周围及其下游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天然雨水淋溶浸泡作用对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迁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许多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尾矿、废石、矿石的模拟淋滤实验研究,包括  相似文献   

16.
<正>尾矿类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累积堆存量增速巨大,目前已成为我国排放量大、堆存量多的典型工业固体废弃物,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将尾矿进行科学利用,不但可以减少尾矿产生的危害,还能提高我国尾矿资源化利用水平,深化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多孔陶瓷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力学等性能,已成为一种优质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将尾矿转化制成多孔陶质材料,实现其在材料学方面的应用。本研究选择湖北某矽卡岩型金矿山达标排放的尾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Pert Pro型多晶X射线衍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尾矿(渣)潜在资源量和环境污染情况,对大厂锑矿尾矿(渣)分布及堆存情况进行资料调研和实地调查,测定分析了尾矿(渣)及周围表层土壤中Pb、Zn、As、Sb、Cr、Cu、Ni、Cd和Hg等重金属含量和土壤pH值等指标.结果 显示晴隆大厂锑矿尾矿(渣)锑的潜在资源量可达2.97万t,并伴生金583kg.晴隆大厂锑矿尾矿(渣)堆周围表层土壤pH平均值为4.74,属于酸性土壤;且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As和Sb受到了明显的污染,Cu、Zn和Cd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此外,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该区尾矿(渣)附近的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均说明研究区表层土壤受到明显污染的重金属为Sb和As.建议考虑对该区尾矿(渣)中金属Sb和Au进行资源回收利用,这不但能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还能对尾矿(渣)进行减量化处理,减少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矿山尾矿是污染源,但也是潜在的低开采成本资源,是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研究对象。河南省是我国的金矿生产大省,金矿山尾矿的资源潜力分析是相应尾矿综合利用的基础。笔者对河南省代表性金矿山尾矿堆存和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尾矿库进行了系统样品采集,通过尾矿共伴生金属元素测定和工艺矿物学研究,对金矿山尾矿综合利用潜力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大部分金矿山尾矿的Au、Te平均含量超过其综合利用指标,部分尾矿的Ag、W、Mo、Pb和Zn平均含量超过其综合利用指标。尾矿堆存量约6700万吨,蕴含Au 18吨、Ag 184吨、Te 196吨,潜在经济价值约60亿元;载W独立矿物粒径相对大、解离度高,载Ag独立矿物粒径、解离度差别较大,载Au独立矿物粒径小、解离度低,需要针对具体尾矿的利用设计不同的回收技术。国内对回收金矿山尾矿中Au、W等元素已经有较好技术积累和矿山示范,但河南省仅有个别金矿山综合回收尾矿的Au,建议国家出台相应鼓励政策,加强相关研究,推进金矿山尾矿金属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302座大中型铜,铅锌和铁矿山尾矿量与含金性调研,系统分析了影响尾矿含金性的主要因素,原矿石类型与含金量和选矿回收率有关,也与尾矿产出年代有关,概述了尾矿中金的含量分布与赋存特征,金回收的可行性试验研究工艺及其它有益组分含量,并地尾矿的综合开放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综合分析张马屯铁矿尾矿基本特性,对张马屯铁矿尾矿进行了铁尾矿砖生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张马屯铁矿尾矿,采用压制成型法,可以制备出MU10等级以上的建筑用砖,颜色一致性好,铁尾矿砖为灰色,抗冻性良好。认为利用尾矿制备建筑用砖是一条很好的尾矿利用途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