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石文学 《地下水》2009,31(3):23-25,57
根据天津市宁河县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选择包气带岩性、厚度等7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建立该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体系,认为只有评价参数选择正确、适当,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才能为地下水管理、保护和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李进  陈益滨  师伟  梁煦枫 《地下水》2006,28(2):4-5,22
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水质评价中.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建立和确定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等模糊集合,进行环境评价.选择咸阳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验证.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可用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据。为探索适合云南高原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论文选择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为典型研究区,选择工程地质岩组、距断裂构造线距离、高程、坡度、坡向、坡面曲率、距公路线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等8个因素,应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证据权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通过对各...  相似文献   

4.
郭骏瀚  刘凯 《地质论评》2024,70(3):1083-1096
为了选择最优的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地下空间进行资源科学、合理的评价,给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合理的规划支持,笔者等选取了3种不同的模型,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进行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利用 ArcGIS生成了南山区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最不利等级判别法评价模型较为适用于南山区的地质适宜性评价,突出了敏感因子对于南山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制约性作用。笔者等的研究对未来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的模型选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为深圳市南山区的地下空间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郭骏瀚  刘凯 《地质论评》2024,70(2):2024020017-2024020017
为了选择最优的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地下空间进行资源科学、合理的评价,给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合理的规划支持,笔者等选取了3种不同的模型,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进行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利用 ArcGIS生成了南山区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最不利等级判别法评价模型较为适用于南山区的地质适宜性评价,突出了敏感因子对于南山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制约性作用。笔者等的研究对未来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的模型选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为深圳市南山区的地下空间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于玲  高建峰 《地下水》1999,21(2):52-53,90
本文就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中有关可开采量的概念,调节时段的合理划分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地下水计算参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引起有关水资源评价工作者的重视,并有利于促进地下水资源的评价、计算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论煤矿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化表述问题,从生态亚区划分、生态因子选择、生态因子定量化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煤矿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套以地质因素为基础的煤层气井井位选择技术,研究了煤层构造、埋深、厚度、含气量、渗透率及水文地质等影响井位选择的地质因素参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所选井位的各项地质因素参数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值优选井位,结合理论与区域实际总结出该地区在井位优选中各地质因素的最佳量化范围,建立了井位选择的评价指标。且经韩城地区3口煤层气井的验证,认为该评价方法的井位优选技术能够用于指导煤层气井的井位优选。  相似文献   

9.
根据研究区的基本情况,选择坡度、坡向、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降雨、土地利用等6个评价因子,采用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的GIS与AHP耦合模型进行戛洒镇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将滑坡灾害分为极高、高、中、低和极低易发区5个区域进行了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分析,以期为后期的小流域滑坡风险评估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0.
平原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平原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指标的选择、单项和综合评价方法等方面建立了平原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完整体系,它既考虑了地下水水体污染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又能保证平原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的区域可比性,同时简便明了,适用于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面广点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模糊数学法在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吴国金 《江西地质》1999,13(3):232-237
对于由诸多综合因素的决定的,不宜用二值逻辑评价的事物,用模糊数学的进行总体评价是一种创新,这在人类的思维方式上是一大进步,本文就是根据地下水的诸多杂质含量的实测数据,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评价地下的污染程度,判定水质等级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水质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模糊概念,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也无法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进行划分,如要用绝对的数据进行划分无法处理模糊边界的问题.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并以西安市地下潜水为例,对其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价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质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铭  张新康  王涛 《地下水》2005,27(3):169-170,186
运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对玛纳斯河流域主要开采含水层地下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确定数学模型、计算权重、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到综合评价合成运算方法等方面,全面介绍本方法的具体运用过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选取了6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模糊关系矩阵和评价模型,对南京市的岩溶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反映了南京市的岩溶地下水水质现状,为南京市岩溶地下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与地统计分析工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选取10项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利用GIS生成吉林省矢量网格地图,由克里格插值估算出研究区域内的评价指标值,得到以网格为单位的各单项指标的预测分布图。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吉林省地下水水质状况,并绘制吉林省地下水水质类别图。结果表明:区域内Ⅲ类水分布最为广泛,其次为Ⅴ类水;东部、南部城市延边、白山、通化、辽源等水质状况良好,达到Ⅲ类以上,其中白山及延边部分地区地下水类别达到Ⅱ类;白城、松原、长春及吉林市的部分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差,属于Ⅴ类水质,其原因在于氟化物与氨氮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16.
李晓华  丁雍  斯蔼 《地下水》2014,(1):6-7,20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宝坻水源地奥陶系灰岩地下水水质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采样点水质总体评判级别为I级,说明该区地下水水质较好,而氟离子含量超标是由于地区背景值造成的,这一结论与该区其它研究成果评价结果一致。说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是一种较实用的地下水水质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逻辑T算子和协T算子的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地下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方法,选取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借助模糊逻辑T算子和协T算子,编制了有效的MATLAB计算机程序,绘制了隶属度函数的数学图形,对北方某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资料进行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采样点水质为Ⅰ、Ⅱ、Ⅲ级的占96.63%,大部分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的要求。借助T和协T逻辑算子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地下水水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地铁基坑支护方案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文 《探矿工程》2003,30(1):57-59
根据地匠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建立支护方案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造了单极模糊评价模型,将指标因素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化。实例分析表明,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简单介绍模糊综合评判法,并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对成都固体废弃物处置场水文环境进行监测,利用多个因子对地下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银川地区地下水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评价因子、评价标准、数学模型、模糊关系矩阵和权重因子的确定,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银川地区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