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     
《地震》1984,(1)
著名日本地震学者、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茂木清夫教授应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邀请,于1983年10月初来华进行了为时半月的讲学访问。茂木教授在岩石力学实验与地震活动性等领域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是地震预报研究的积极推进者。他现任日本地震预报联络会副会长和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判定会(前东海地区判定会)委员。  相似文献   

2.
应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松田时彦教授的邀请,广东省地震局丁原章教授等4名科技人员于1990年3月19—29日,到日本进行了科学考察。日方对这次考察作了精心安排,主要是考察历史地震现场以及第四纪地质、活断层、新构造运动和活火山等地震地质问题,同时,还安排到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神奈川县温泉地学研究所和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等单位参观访问,并约见了著名的日本断层研究资料中心理事长藤田和夫教授,相互交流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野外考察现场主要在三浦半岛、  相似文献   

3.
中日地震预报讨论会于1984年12月3日至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国家地震局同日本测地学审议会代表铃木次郎先生于1982年9月在北京商定的。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丁国瑜同志率领中国地震代表团共二十人参加了会议。日本方面得到文部省支持,由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茂木清夫教授负责筹备、组织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地震预测的科学(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晏 《世界地震译丛》2009,(1):58-80,F0003
内容提示本刊从这一期开始连续刊载由日本地震学会地震预测研讨委员会编著、东京大学出版会2007年5月出版的《地震预测的科学》一书。全书共5章,约10万字,分别为:第1章何谓预先知道地震的发生;第2章到目前为止,我们做了些什么?;第3章近10年来的研究进展;第4章地震预测的现状;第5章地震预测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溝上惠(Megumi Mizoue)教授1936年出生于日本新泻县,1961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1966年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同年任职于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1975年任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7年退休后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6.
如同藤井敏嗣所长在“后记”中所说的 ,该书是为纪念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建所 75周年而编辑出版的 ,内容涉及多方面。 1~ 9章分别由武尾实、岛崎邦彦、山下辉夫、森田裕一、大久保修平、中田节也、藤井敏嗣、川胜均和深尾良夫等教授、副教授执笔。各位作者都是现在任的不同凡响的研究人员 ,介绍近阶段取得的划时代发展的地震·火山像 ,应该说他们才是最具发言权的人选。该书有所省略 ,其实 ,可能的话书中应对各位作者的履历和业绩作些介绍。该书首先就明确表述“地震是地壳内断层的活动引发的 ,”并介绍了根据因特网收集的地震波记录数据 ,…  相似文献   

7.
永田武教授于1991年6月3日逝世,终年77岁。1913年6月24日他生于爱知县冈崎市,1936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永田武教授是在东京大学附属的地震研究所开始他的岩磁实验研究的学术生涯。1941年5月他作为东京大学理学系一位年青副教授被聘到地球物理研究所。1943年他发表的理学博士论文是有关他在火山岩石热剩磁探测机制的开创性工作,这项工作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被誉为是对提出“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概念起了甦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科学新闻》1981年3月13日报道,由日本科学技术厅主持的日本第六次防灾科学技术研究联络会议,最近在京港区的都道府县会馆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地震防灾和强震观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冈本舜三和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大沢胖,分别以《地震防灾和强震观测的意义》、《强震观测的国际合作》为题作了报告。高密度强震观测就地震来说,今后日本应走防灾和观测相结合的道路。冈本教授对此讲了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9.
茂木清夫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地震学和岩石力学专家 ,曾先后担任日本地震防灾对策加强地区判定会委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关东部会长、东海地区地震预报判定会委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地球物理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地球物理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地震预报小委员会委员和日本地震学会会长。 1 989年 1 2月 2 8日 ,他从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所长的位置退休后 ,仍一如既往致力于地震预报事业 ,目前担任着地震预报联络会会长、(财 )地震预报综合研究振兴会理事。茂木先生 1 92 9年 1 2月 2 8日生于日本山形县 ,1 950年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抗震设计和建筑专家吉尔和沙赫(James M.Gere and Haresh C.Shah)编著的《颤动的地球——地震及其对策》一书已经苏联数理学博士谢巴林娜教授翻译并由苏联莫斯科出版社于1988年正式出版。这本书是讲述地震、地震成因、地震危险性、地震预报研究及其可行性的科普读物。全书共分9章。第1章地震的初浅知识,包括:如果您那里将发生地震、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地震的其它效应、地震造成的伤亡。第2章地震发生的原因,包括:从前的各种假说、板块与地震、地球的构造、腑冲带、圣安德烈斯断层、板块内部的地震、夏威夷群岛、1976年危  相似文献   

11.
应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邀请,我们于1992年5月14—21日访问了日本,参加了“地震与火山喷发预测研究的电磁方法”学术讨论会,实地考察了伊豆半岛地震预报实验场,参观访问了柿罔地磁台与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现将这次访日的简况介绍如下。一、“地震与火山喷发预测研究的电磁方法”学术讨论会概况为拟定1994—1999年第七个五年计划,日本电磁工作组于1992年5月15—16日在东京  相似文献   

12.
日本财团法人东丽科学振兴会(会长藤吉次英),最近颁发了第12次东丽科学技术奖。在地球电磁学方面取得很大功绩、并在国际上受到很高评价的力武常次教授荣获金质奖章和奖金300万日元。力武常次1921年生于东京。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地球物理学专业。后来,任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助教、副教授,并代理过所长。曾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回日本后任东京工业大学理学部教授、东海地区判定会六成员之一、地震预报联络会第五期委员。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13.
1989年12月28日是日本著名地震学家、岩石力学家、东京大学教授茂木清夫先生60岁诞辰。我们祝先生健康长寿,并借此机会向我国地震学界和岩石力学界的青年朋友们介绍茂木先生的生平,以帮助青年朋友们了解茂木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和治学精神。茂木先生于1929年12月28日生于日本山形县西村山郡间北町,家中有兄弟2人,姐妹3人。哥哥茂木昭夫是海底地形专家,曾任千叶大学教授,已于1983年去世。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力武常次著的《日本各地的地震危险性》一书由日本“科学社”于1981年4月10日出版发行。该书为“科学社”出版的《科学丛书》的第18本。全书共分9章。第1章为《何谓地震危险性》,谈了地震危险性的定义及其评定方法;第2章为《袭击日本的破坏性地震及其成因》,以板块构造理论为依据,阐明了日本列岛大地震的发生机制;第3章和第4章是《地震发生概率的推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论述了巨大地震重复发生时间间隔的统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多家科研机构将在福岛、群马、(木厉)木县境附近设置三百几十台地震计,从1993年9月份开始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探索内陆地震发生机制的大规模集中观测。这次的集中观测是日本地震预报计划的一环,由日本全国18所大学和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气象厅、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等国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西松建筑公司和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教授片山恒雄等人共同开发的地震危险性解析系统已在一些国家推广应用。该系统是根据过去的地震发生的资料推算地震危险性的系统。他们对这种日本国内使用的系统进行了改进。据说现在已应用于印度、中国、厄瓜多尔三国的建筑物抗震设计等方面。该公司的主任研究员户松征夫说:“希望通过增加可能应用的地区来实现广泛的国际合作”。该系统具有过去地震情报数据库的功能和  相似文献   

17.
苏联著名地震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数理学博士萨瓦林斯基教授是苏联地震研究工作的组织者和国际地球物理组织的积极活动家,生于1911年7月 18日,卒于1980年1月22日。萨瓦林斯基出生于吐尔市一个工程地质学家的家庭,1932年毕业于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1931年当他还是学生时就开始在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工作,1940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获数理学博士学位,以后成为该研究所地震研究室主任,1950年任莫斯科大学教授。他发展了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新方法;根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内陆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12—14日在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召开。与会者超过100人。这次学术讨论会分热构造与地震、非均匀构造与地震、地震物理三部分,报告论文31篇。第一部分是“热构造与地震”。报告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地震信息中心(EIC)在日本国立大学联合地震观测台网的地震预报项目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并对所有在日本观测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存档。EIC还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并开发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伊豆和茨城县附近是有名的地震频发地区。1983年4月26日在筑波科学城召开的地震学会上发表了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茂木清夫和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地震活动研究室室长大竹政和对这两个地区的有意义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即发生在伊豆的地震与潮汐的涨落有密切关系;发生在茨城的海上地震和内陆地震是成对的。这在地震预报方面也被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目。伊豆半岛的东侧是地壳活动频繁的地区,1983年1月中旬至月底就出现过震群活动,1978年11月至1979年5月以及1980年也出现过震群活动。1980年6月24日起地震持续约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