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赣中变质岩带的岩石学特征及原岩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地质调查和详细的岩性岩相学及构造学研究表明,赣中变质岩带由深层次结晶基底和浅层次褶皱基底组成。结晶基底中除斜长角内岩为正变质岩体,其它变质岩均为副变质,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基性火成岩,副变质岩原岩主要为杂砂岩,其次为长石砂岩,岩屑砂岩,粘土岩,褶皱基底其原岩为泥质岩,含炭泥质岩(炭质)硅质岩。  相似文献   

2.
四川拉拉铜矿是中国著名的大型富铜矿床,其矿体均赋存于河口群变质岩系中,具有典型的层控特征,因此对这套变质岩开展原岩恢复工作能更好地限定其矿床成因,也可对区域下一步的深边部找矿提供指示。通过对赋矿变质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其原岩为一套泥质粉砂岩-细碧岩的岩石组合。其中,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及白云石英片岩的原岩可能为泥质粉砂岩,而石英钠长岩、变火山角砾岩及变火山凝灰岩的原岩可能为细碧岩。河口群形成的构造环境可能为裂谷环境。结合矿体似层状、透镜状的层控特征及已有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认为该矿床存在早期VMS(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型铜矿化,根据其围岩类型,可能属于"别子型"成矿亚类。本区此类矿床下一步找矿工作的方向为铁镁质火山岩与硅质碎屑岩的界面。  相似文献   

3.
孟令华 《地质与勘探》2021,57(3):518-528
北天山西部温泉岩群是一套经历多期次变形、变质作用的中深变质岩系。温泉岩群中斜长角闪片麻岩及方解大理岩的尼格里值al满足alk+c al alk,t 0,属正常系列岩石;泥质-长英质变质岩的尼格里值al alk+c,t 0,SiO_2含量61.79%~74.93%,Al_2O_3含量13.49%~17.94%,FeO含量1.00%~2.54%,属铝过饱和系列。微量元素Zr富集,Sr、P、Ti、Ba亏损,显示近源沉积的特点。轻重稀土比值4.31~6.86,(Ce/Yb)_N为3.47~5.46,(La/Yb)_N为3.67~6.52,比值大于1,属于轻稀土富集型。δEu为0.32~1.02,其中泥质-长英质变质岩铕亏损明显。根据详细的显微观察,结合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温泉岩群原岩建造主要为陆源碎屑沉积建造,夹有少量的碳酸盐岩和中基性火山岩;其中斜长角闪片麻岩的原岩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片岩的原岩为粘土岩,变粒岩及混合岩的原岩为杂砂岩或亚杂砂岩,方解大理岩的原岩为碳酸盐岩。古元古代温泉地区以沉积岩建造为主,并发育有一定强度的火山活动,在强烈挤压背景下,该套地层发生强烈变形变质,产生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温泉岩群变质岩。  相似文献   

4.
两广云开地区基底深变质岩的形成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广云开地区出露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主要是以天堂山岩群为代表的深变质岩系和以云开群为代表的浅变质岩系。对天堂山岩群的副片麻岩中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其主要由新元古代(651~760Ma)、Grenvill期(939~1206Ma)的碎屑物质组成,其中还包括一定数量早中元古代-早元古代(1439~2369Ma)、新太古代(2540Ma)碎屑物质,天堂山岩群中部分深变质岩的原岩是新元古代形成的沉积岩,与粤北、粤东北及闽西地区基底变质岩原岩的形成时代是基本一致的。云开群的形成时代晚于天堂山岩群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5.
陈蔡群变质岩系的原岩为一套以砂岩、粉砂岩和泥质岩为主,含部分碳酸盐岩及少量中酸—中基性火山岩的沉积岩.其中的Cu、Pb、Zn、Au、Ag等成矿元素普遍含量较高.变质岩(层控)型矿床的矿石矿物组合以及有用金属元素组合,均受陈蔡群变质岩元素地球化学背景的区域分布控制,矿床成因与变质岩关系十分密切.陈蔡群是矿床的矿源层,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成矿与变质热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滇西澜沧江深大断裂带中北段东侧出露中生代浅变质岩系——雪山河变质岩群,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黑云母和白云母。通过对其岩相学特征分析评价以及原岩恢复,提出该变质岩群为区内铜(金)矿(床)点的主要矿源层,其原岩主要为沉积岩,但可能有火山凝灰物质加入。  相似文献   

7.
秦岭东段的伟晶花岗岩型铀矿床属岩浆型铀矿床。矿床位于秦岭地轴秦岭群第三岩段变质岩系中。根据有关资料,属下元古界,是一套以杂砂岩、粉砂岩、钙泥质岩等陆源碎屑岩为源岩的中深变质岩系。其矿体围岩是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和大理岩等。  相似文献   

8.
冀西北地区已发现多处大、中型晶质石墨矿,具有良好的区域变质石墨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潜力。古元古代红旗营子岩群太平庄岩组、东井子岩组和集宁岩群下白窑岩组为该地区重要的成矿层位,本文对这些含矿地层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对石墨矿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红旗营子岩群含矿岩石为石墨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其原岩是以泥岩、黏土质砂岩、砂岩及碳酸盐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局部富含有机质,表明这些含碳岩石的成熟度较高,为温暖潮湿-半干燥气候条件下海陆交互-滨浅海相沉积;集宁岩群下白窑岩组含矿岩石为石墨石榴斜长变粒岩,其原岩是以内陆湖-滨浅海相沉积的成熟度较高的泥岩、黏土质砂岩、砂岩、石英砂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局部富含有机质,形成于半干燥-干燥炎热气候下氧化-弱氧化沉积环境,在沉积过程中伴有热水参与。石墨矿碳质成分均来源于原岩本身的原始沉积的有机碳。矿床受层位、岩相和岩性控制,经区域变质作用,有机碳结晶形成石墨矿,并在断裂的控制下出露于地表或近地表。  相似文献   

9.
内蒙集宁群变质岩系U-Pb和Rb-Sr协同位素年龄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宁群变质岩系按其岩性共分上、下二个岩组;下岩组以二辉斜长麻粒岩,紫苏斜长片麻岩为主,原岩为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建造;上岩组主要由硅线石榴钾长片麻岩,透辉石大理岩等组成,原岩为含碳半粘土质岩及碳酸盐建造。变质程度已达麻粒岩相,形成温度800—900℃,压力(8-10)×108Pa。采用锆石U-Pb法和全岩Rb-Sr法进行变质岩的年龄测定文中介绍了集宁群上、下岩组锆石原岩样和锆石的特征以及年龄的测定方法、测定的原始数据并对测得结果进行了讨论。得出集宁群的最大年龄值为2467±2554Ma(下岩组),经  相似文献   

10.
阴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石地层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等从1990年开始,在研究阴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群年代构造格架过程中,采用“构造-地(岩)层-事件法”和变质岩构造解析的方法,对阴山地区前寒琥系重新进行了厘定,采用单颗粒锆石U-Pb,Sm-Nd等时线同位素测年方法对各岩群进行了测定,初步建立了阴山地区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群的年代构造格架,将阴山地区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序列划分为;中太古代兴和岩群,晚太古代集宁群/乌拉山岩群,色尔腾山群,古元古代层侵纪  相似文献   

11.
内蒙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太古界混合岩化—重熔作用 ,随地质时代不同发育特征不同。上太古界乌拉山岩群主要发育重熔条带 ,局部出现重熔 ;中太古界集宁岩群有百分之五十发生了重熔 ;下太古界兴和岩群几乎全部被熔融 ,只残留了部分偏基性的难熔组分。现在的兴和岩群只代表兴和期火山—沉积岩石组合的一少部分。  相似文献   

12.
集宁岩群孔兹岩系的变质岩石学特征和沉积环境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在测区内先后开展的八幅矿调项目,通过对集宁岩群孔兹岩系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和孔兹岩系变质原岩的恢复表明:集宁岩群孔兹岩系原岩主要为中酸性凝灰岩、泥(或页)岩、白云质泥灰岩、砂岩,是一套粒度极细的碎屑沉积岩。沉积物运距离长、沉积时水动力条件较稳定,说明集宁地区在前寒午纪时一度处于较稳定的还原条件下的克拉通盆地环境。物源区岩性应为中酸性火山岩(花岗闪长岩质),且地层厚度较大,说明在元古代早期,集宁附近曾经出露过大量中酸性花岗岩。部分麻粒岩的原岩为玄武岩,表明在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台西部曾经有过一定规模的基性岩浆岩侵入事件,间接揭示出华北地台克拉通化痕迹。  相似文献   

13.
贺兰山北段贺兰山岩群中发育一套富铝片麻岩,Al2O3含量较高,总体与粘土质岩石化学成分相似,显示孔兹岩系的特征,变质矿物组合主要为石榴子石、堇青石、硅线石、十字石、紫苏辉石等,变质级别达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从宗别立岩组含石榴矽线黑云二长片麻岩中选取100粒各种类型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47个测年数据,锆石年龄多数介于1.80~2.15Ga之间,峰值为2.00~2.05Ga。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图与鄂尔多斯地块北缘的集宁岩群和乌拉山岩群十分相似,总体与吕梁构造运动的时限一致,为华北克拉通成熟陆壳演化阶段的产物,证明孔兹岩系形成于古元古代,之后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很少受到构造热事件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根据研究区蚀变岩在ETM图像上的光谱特征,利用比值增强、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增强后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乌拉山地区蚀变岩信息进行增强,进而采用均值加标准差与最优密度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对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多层次的筛选和评估,划出真异常区,制作遥感异常图。  相似文献   

15.
白云鄂博矿床赋矿岩石的自交代现象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白云鄂博矿床赋矿岩石(白云岩和富钾板岩)的自交代现象研究论证其成因,认为白云岩的原岩是碳酸岩质岩浆岩,富钾板岩是一套沉积-火山岩系,其中微晶-隐品质钾长石岩为粗面质火山碎屑岩或凝灰岩。  相似文献   

16.
采自阴山东段先寒武变质岩的全岩样品给出四个等时线年龄。下部集宁群为2497±124Ma;上部乌拉山群为2367±127Ma;上部二道洼群给出两个年龄:2067±39Ma和325±16Ma。据此认为,2.5Ga前发生了麻粒岩化;2.35Ga前发生混合岩化;2.0Ga和0.33Ga前有变质事件叠加。  相似文献   

17.
辽宁青城子矿集区产出在辽东裂谷凹陷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铅锌金银多金属矿集区.矿体与含矿岩系呈整合产出,受一定层位和岩性控制,其中大石桥组是铅锌的矿源层,具有高金丰度和富As的盖县组是金银的矿源层,变质作用或者韧性剪切作用使得金得到富集而成矿.铅锌矿床围岩主要为大石桥亚群杨树沟岩组大理岩、变粒岩和浅粒岩;金银矿床围岩主要为上部盖县组片岩,少量大石桥组变粒岩.围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原岩恢复表明,青城子铅锌矿围岩中的大理岩原岩为灰岩、白云岩,变粒岩、浅粒岩原岩主要为泥质砂岩,个别为火山岩;金银矿围岩中的片岩类原岩为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变粒岩原岩为泥质砂岩.青城子铅锌金银围岩中的大理岩和片岩构造环境应属稳定大陆边缘,变粒岩、浅粒岩构造环境应属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裂谷活动所造成的地壳拉张、变形及其相关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铅锌矿床的形成提供有利环境;不同级别的裂谷盆地内的沉积作用以及海底火山喷气作用、沿同生断裂发生热水沉积作用,为矿源层的形成提供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吕粱期变质作用对区内铅锌矿的叠加、富集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华北克拉通怀安杂岩中早前寒武纪变质表壳岩具有变质程度深(麻粒岩相)、连续性差、变形及构造置换强烈等特征,地层划分及形成时代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岩石学及年代学研究,新厘定出新太古代桑干岩群铁英岩岩组、石榴黑云片麻岩岩组以及古元古代集宁岩群黄土窑岩组石榴高压基性麻粒岩-大理岩岩段和含石墨矽线石榴片麻岩-变粒岩-大理岩岩段4套变质表壳岩单元,并建立了相应的岩石学识别标志.新太古代变质表壳岩一般呈透镜体或带状体产出于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中,且锆石年龄存在~2.5 Ga和~1.8 Ga两个峰值.铁英岩岩组原岩为一套基性火山岩夹磁铁石英岩建造,产出阿尔戈马型BIF铁矿,形成年龄为2 489±19 Ma;石榴黑云片麻岩岩组主体岩石为条带状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杂砂岩建造,物源来自新太古代TTG岩石.古元古代石榴高压基性麻粒岩-大理岩岩段原岩为一套基性火山岩夹大理岩建造,形成年龄早于~2.03 Ga;含石墨矽线石榴片麻岩-变粒岩-大理岩岩段野外呈带状构造岩片体产出,连续性较好,为一套"有层无序"的孔兹岩组合,碎屑锆石年龄介于2.30~1.99 Ga,与区域上孔兹岩年龄结构一致,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1.99~1.95 Ga).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均卷入古元古代末期的造山过程(1.95~1.80 Ga),遭受麻粒岩相变质与变形作用.区内孔兹岩可能是造山过程卷入的构造岩片.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晋冀蒙交界地区存在与孔兹岩不同的新太古代陆源碎屑岩和古元古代洋壳残片,这对重新认识本区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冀北内蒙古隆起带及其南缘侏罗纪煤系地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冀北内蒙卉隆起带及其南缘侏罗纪煤系岩性特征及所含植物化石进行研究,并将其与内蒙古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进行对比,认为研究区早一中侏罗世下花园组下部以碎屑岩为主夹煤线的杂色岩性段,以植物化石Coniopteris种数和数量的稀少为特征,应单独划分为一个组,与内蒙古五当沟组相当,应称之为五当沟组。上部灰、深灰色夹灰绿色以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含可采煤层的细碎屑岩性段,以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Coniopteris为特征,是内蒙古召沟组在冀北的延伸,应称之为召沟组。  相似文献   

20.
狼山地区色尔腾山岩群的研究对探讨华北板块北缘西段晚太古代的构造演化及指导该区铁、铜等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尚德—明路一带色尔腾山岩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研究发现,研究区色尔腾山岩群岩石中富钠贫钾,轻稀土富集,Eu略微亏损;总体富集微量元素;原岩建造为泥质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和碳酸盐岩建造特点,形成环境为滨海相—浅海相,伴随有小规模的岛弧型火山喷发,晚太古代古蒙古洋开始闭合;同时较厚的碳酸盐岩的沉积说明尚德—明路一带海水较深,不利于含铁、铜的物质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