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根据中国-荷兰科技合作混委会计划,国家地震局派出考察组,于1992年4月15日赴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地球科学系,就合作开展地震地球化学研究进行了15天的考察和交流。考察组在荷兰期间,受到乌特勒支大学地球科学系主席 M.J.R.Wortel 教授及地球物理学会主席 N.J.Vlaar 教授的友好接见,先后与荷兰14名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环境学和分析化学方面的科学家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相似文献   

2.
为执行中、墨两国政府科技合作第四次会议议定的关于墨西哥承担中国对墨地震考察的项目,中国地震考察组一行四人于1979年9月赴墨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地震科学技术考察和友好访问。这次考察较全面地了解了墨西哥地震工作的现状和主要特点,开展了两国地震工作的学术交流,为加强中墨两国人民和科学家之间的友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考察组参观考察了墨主要地震研究机构和大地震的现场,共八个单位和地方,现分几个方面概括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1 2月 8~ 2 1日 ,由中国地震局、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人员组成的法制建设考察组赴新西兰进行了考察。惠灵顿市紧急事务管理局局长代表惠灵顿市市长接见了考察团 ,惠灵顿市政厅负责经济事务、保险事务、国际合作事务和中国事务的有关官员与考察组进行了座谈。考察团还与惠灵顿市政厅和新西兰地质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座谈 ,交流了两国防震减灾立法、标准化工作和地震保险研究等方面的情况 ,并初步探讨了两国间在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和标准化工作方面建立合作关系的有关事宜。新西兰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记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4年起,中美双方经过多次互访、交流和考察,增强了双方的彼此了解,确定了双方地震科技合作的科学领域、内容以及原则基础。因此,在1980年1月24日,中美双方代表在北京签定了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现将中美双方开展的一些重大交流合作活动汇编如下: 1974年4月以顾功叙教授为团长的第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菲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第六次会议议定书,国家地震局地震考察小组一行四人于1984年7月10日—24日考察访问了菲律宾。本文概述了考察组在菲的主要考察活动、菲律宾的地震和火山活动、观测和研究体制、地震观测和研究以及火山的监测预报研究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法地震科技合作计划书的规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活断层考察组一行4人于1987年6月14日至7月8日赴法国、意大利考察。参加联合考察的有,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塔波涅尔(P.Tapponnier)教授,伯丽泽尔(G.Pelzer)博士、  相似文献   

7.
应我国外交部邀请,以智利副外长拉蒙·巴尔德斯为团长的智利代表团一行3人于1989年5月8—14日访问了我国。智利代表团在访华期间,除与我国外交部及有关部门磋商有关事务和工作外,双力还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智利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地震研究合作协议”。5月10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和智利驻华大使马丁内斯  相似文献   

8.
1.会议概况及背景 为交流全国地震区划科研新成果,增进国际科学家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促进我国新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工作,由中国地震工程学家发起,国家地震局组织的国际地震区划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6日至10日在广州市召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所名誉所长刘恢先教授主持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周锐副局长和广东省黄清渠副省长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国的外国学者和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5月 ,由中法科学家联合组成的考察组赴青海昆仑山 8 1级地震现场进行了考察。此次考察是根据中法地震科技合作协议项目安排的。考察组成员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等 3位中方科学家和法国宇宙科学院波尔·塔波尼尔等 5位法方科学家组成。     青海昆仑山 8 1级地震现场位于青藏高原无人区和国家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为保证考察的成功 ,考察组在人员、物资、装备和车辆等方面进行了仔细的部署和准备 ,青海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派出车辆和人员予以了大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质和地震地质科学考察组于去年10月至12月赴巴基斯坦进行了友好访问,受到了巴基斯坦有关方面的热情接待。在两个多月里,考察组沿中巴友谊之路——喀喇昆仑公路考察了喀喇昆仑和喜马拉雅两大山脉的地质构造,观察了巴基斯坦西部苏来曼山的若干典型地质剖面及著名的恰曼断裂带。考察组还参观了巴基斯坦主要地质单位和几所大学的地质系。这次考察促进了两国地质工作者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各方面的关系都有了重大发展,特别是边境地区的合作发展更快。两国政府已决定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苏联中亚地区可以直接开展科技交流和合作。这完全符合两国科学家的愿望。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与苏联吉尔吉斯科学院地震研究所于1988年12月6日在乌鲁木齐签定的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是这一合作的重要实例。  相似文献   

12.
中美两国地震科技合作研究始于1974年春。此后,经过多次的互访、交流和考察,增强了双方的相互了解,确定了双方地震科技合作的科学领域、内容以及原则。1980年1月24日双方在北京签订了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奠定了中美地震研究科学合作的基础。 五年来,根据议定书规定的合作项目和范围,双方科学家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广泛地开展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议定书规定的七个方面的合作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得以执行,仅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智利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CONICYT)邀请 ,以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为团长的中国地震局代表团一行 5人 ,于 2 0 0 1年 3月 12~ 19日对智利进行了访问。智利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 ,2 0世纪在该国曾发生过一次 8.9级巨大地震 ,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智利地域狭长 ,地震多发生在北部和中部地区。目前 ,智利全国共有 5 0多个地震台 ,使用的绝大部分是短周期、单分向地震计 ,仅有 3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装有 STS-2型地震计。其中 13个台采用无线电短波进行实时传输。智利大学等已经与法国、美国开展了合作研究 ,其中与美国…  相似文献   

14.
正为贯彻落实《山西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科技合作交流共建框架性协议》,合力提升科技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贡献率,促进防震减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山西省地震局和山西省地震学会于2014年6月27日特邀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副主任李志雄研究员来晋讲学指导并进行学术交流。省地震局樊琦局长,郭星全、田勇副局长出席了学术报告会,省地震局预报中心、监测信息中心、应急中心、宣教中心等单位  相似文献   

15.
1991年5月3日至17日,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李大贵同志为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科技代表团一行6人应邀分别访问了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和土库曼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受到了两地震研究所的热烈欢迎。 新疆与苏联中亚地区的地震科技合作开始于1989年。此次新疆地震科技代表团访问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两加盟共和国地震研究部门,进一步扩展了中苏地区间的地震科技合作,加深了双方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新疆与苏联中亚地区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特征。双方都具有长期地震研究的历史和经验,同时又具有各自的优势。加强和不断发展这一交流与合作将会大大提高两地区地震研究水平和地震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6.
1981年12月7日至10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在苏州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会上交流了论文40余篇,反映了我国近几年地震前兆研究的一批成果,为我国参加明年将在北京召开的“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讨论会”的准备工作推荐了部  相似文献   

17.
曹欢  万永革 《华南地震》2019,39(1):50-58
智利M7.6的地震激发了地球自由振荡,利用中国数字台网(CDSN)的10个台站记录到7 d的VHZ波形数据,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滤波的情况下,提取了2016年12月25日智利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基频振型_0S_4~_0S53和一系列的谐频振型,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峰值进行对比,发现2.5~4.5×1013Hz的频率值与PREM模型预测的球型自由振荡周期符合得很好,说明本次地震确实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振荡,而4.5~6×1013 Hz的频率值稍微有偏离,这是由于地壳的横向不均匀所致,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地震局和哈萨克斯坦科学与教育部地震科技合作协议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教部地震研究所的地震科技合作协议,《第六届天山地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19—21日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此次研讨会是自1992年以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成功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对外科技合作4个主要项目进展顺利1994年新疆地震局与国外地震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地震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合作项目有:1天山地震区划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哈萨克斯坦地震研究所和吉尔吉斯斯坦地震研究...  相似文献   

20.
韩黎珍  梁干 《华南地震》2001,21(1):69-72
粤港澳地区地理人文环境相同,三地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联系密切,地震临测和地震科技方面的协作和交流也日益频繁,取得了可喜成果,回顾了近20年来三地震科技合作的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