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狼鳗,又叫鳗狼鱼,是一种长相丑陋的怪鱼。属于肉食性生物,是脊索动物亚门鳗鲷科的生物。属于深海鱼类,常栖息于海平面下200米左右暗无天日的海底,也能适应滨海地区的潮间带礁岩环境,平时藏身在珊瑚间的岩洞中,头部露出洞外观察动静伏击猎物。体长1~2米,胸鳍很大,但没有腹鳍。体重15~20千克,最有特色的部位是它那方方大大的头部和丑丑的脸。狼鳗有长而曲折的身体,有柔软的脊椎,但是没有鳍刺。一个大而方的头部,有着  相似文献   

2.
李明德 《海洋通报》1998,17(4):29-40
本文论述中国现生鱼类盲鳗纲、头甲鱼纲、软骨鱼纲的系统分类及分布。  相似文献   

3.
“七鳃鳗”,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圆口纲”,不属“鱼纲”。不少人把七鳃鳗说成是鱼,那是错误的。就如同说鲸鱼是鱼一样会闹笑话;因为鲸鱼属“哺乳纲”。圆口纲,是脊椎动物门中最低等的一个纲。其中分“七鳃鳗”、“盲鳗”两个目,现在已知约有50个种。其独有特征为:(1)口漏斗状,无上下颌,不能自由开合;(2)只有简单脊索,无脊椎;(3)只有奇鳍(背鳍、尾鳍),无偶鳍(胸鳍、腹鳍);(4)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顶正中线上;(5)有“鳃囊”,呼吸时水不从口进入;……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研究表明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一个蕴藏许多高效药理活性物质的巨大宝库。“向海洋要新药”已成为药学研究的新课题。生活在太平洋底的盲鳗,是一种十分奇特的鱼。它竟有4个心脏,科学家们从它身上发现了一种可以用于治疗心脏律失调的物质,以其为原料制成的药是理想的高效强心剂。这种药剂一能增加心脏向血管输送的血量;二能降低心跳频率。有报告说,在原苏联顿河入海口淤泥中生活的盲鳗,它的心脏能分泌出一种强烈的兴奋剂。人们只要服用很少一点这种分泌物,就可以使心脏输出的血液成倍增加。从而避免心力…  相似文献   

5.
书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中国海洋鱼类》(上、中、下三卷)由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陈大刚和张美昭编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中国海洋鱼类》是一部系统的鱼类学基础性专著和全面的分类学工具书,具有如下特点:1)种类全,《中国海洋鱼类》收入盲鳗纲、头甲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鱼类共计47目313科3200余种,收录种类数创我国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珊瑚礁鱼类的初步研究及前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静  田明诚 《海洋科学》1995,19(5):28-32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纲,根据Nelson1984年的估计,全世界有28000种现生鱼类,目前记录到的约为20000种,其中海洋鱼类约12000种。我国海洋鱼类已知有2000余种,约占世界海洋鱼类种数的六分之一。然而尚有一些种类还没有被记录到,其中很多是生活在珊瑚礁区域的小型鱼类。珊瑚礁只分布在地球上南、北纬30°线之间,且具有高温、高盐的少数浅海岸地区,我国的海南岛即位于其间,海南岛沿岸有较丰富的珊瑚资源和珊瑚礁鱼类,遗憾的是这一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遭到人为的破坏,因此如何加强对珊瑚礁鱼类的…  相似文献   

7.
呀!牙?     
清欢 《海洋世界》2012,(9):46-51
第一个长牙齿的海洋动物是什么?盲鳗明明满嘴是牙,为什么还被称为无"齿"之徒?从鱼类到爬行动物,牙齿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须鲸没有牙齿是真理还是谬误?……不久前,来自澳洲和英国研究者利用X射线,生成了一种牙形石的牙齿计算机模型。  相似文献   

8.
苏光陆 《海洋世界》2008,(10):59-61
要说盲鳗得先说溶洞,溶洞是盲鳗等盲鱼的老家,正是漆黑的溶洞让它们走上了漫漫进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脊椎动物系统进化中,鱼类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与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具有原始性、多样性和易变性,并具有所有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存在从雌雄同体到雌雄异体的各种性别类型,性逆转在鱼类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因此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对于整个脊椎动物类群性别决定机制的形成及进化途径的揭示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鱼类的性别发育是以遗传因素为基础,并受到自身内分泌调节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故其性别决定与分化没有一个普遍的模式,给性别决定与分化研究带来了一定难度.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20年来有关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机理及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作者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动态和进展作一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常见的海水鱼类病原菌,有23种血清型,其中O1—O3为主要的致病血清型。我国海水养殖鱼类鳗弧菌的血清型种类尚未明确。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和收集自海水养殖鱼类的31株鳗弧菌临床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16S r RNA基因序列、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的分析,旨在系统了解存在于我国海水养殖环境的鳗弧菌血清学型及耐药特征。首先用API ID32E生化反应鉴定系统对鳗弧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未能将待测菌株鉴定到种的水平;然后测定鳗弧菌的16S r RNA基因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聚为一簇,与鳗弧菌有最近的亲缘关系(相似性99%—100%),据此可将临床菌株鉴定为鳗弧菌。以鳗弧菌O1—O5血清型标准菌株为O抗原制备兔抗血清,采用玻片凝集反应对鳗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学分析,结果显示属于O1、O2、O3、O5血清型菌株分别有16、5、3、1株,表明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存在3种血清型的致病性鳗弧菌,O1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用ATB药敏检测系统检测鳗弧菌对2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菌株对7种抗生素(林可霉素、夫西地酸、甲硝唑、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3种抗生素(红霉素、原始霉素、泰洛星)的耐药率为94.4%(34株),有83%以上的菌株(30株)对12种以上的抗生素产生耐药,表明我国海水鱼类养殖鳗弧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鳗弧菌的流行病学规律和防控弧菌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世界》2001,(6):29-29
人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可小盲鳗却偏要吃大鱼。它能从大鱼鳃部钻入腹腔,在大鱼肛里咬食内脏与肌肉,边吃边排泄,后咬穿大鱼腹,破洞而出。盲鳗食量大,一条盲鳗在大鱼腹中呆7小时,可吃进比  相似文献   

12.
鱼类病原鳗弧菌致病相关因子及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一种对水产鱼类危害严重的细菌病原,其流行区域广泛,能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淡、海水鱼类及其它养殖动物发生弧菌病,常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鳗弧菌的致病性与许多毒力因子有关,包括由质粒编码的铁吸收系统、细胞外溶血毒素、细菌鞭毛蛋白、胞外蛋白酶等。本文论述了鳗弧菌的主要致病性相关因子及研究进  相似文献   

13.
虾虎鱼类Gobioidei是包括弹涂鱼科Periophthalmidae、鳗虾虎鱼科Taenioididae等在内的一群小型鱼类。全世界计有约1720种左右,全国有161种海水虾虎鱼类,其中有20种分布于渤海,这次调查共采到19种,其中有2种系黄海边缘分布,为渤海首次记录。本文报告了虾虎鱼类在渤海水域的名录,分布和生态学特征,分析了它们在渤海生态系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增殖放流对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硬骨鱼类雌激素受体及其在生殖调节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脊椎动物中,雌激素的生理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这种转录因子属于类固醇激素核受体家族成员.从哺乳动物到硬骨鱼类,均存在2种ER类型,即ERα和ERβ.与高等脊椎动物不同的是,由于基因重复等原因,硬骨鱼类ERβ存在异型体结构,称为ERβ1和β2或者ERβ和γ,它们在鱼类胚胎发育和性腺发育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组织分布和表达类型.一般认为,雌激素主要调节雌性个体的生理功能.然而,鱼类的精巢也表现明显的雌激素受体活性,说明雌激素也参与调节硬骨鱼类精巢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海洋是鱼类的主要栖息地,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上千米深渊均有海洋鱼类的踪迹。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海洋鱼类的多样性,但由于组织、结构、机能上相似,产生了一系列共同特点。人们根据鱼类的共同特点,给鱼下了如下的定义:鱼是以鳃呼吸、用鳍运动、大多数体表被有鳞片、体内一般具有鳔和能变温的海洋脊椎动物。从这个定义来看,海洋生物中凡是具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并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运动,不管它像不像鱼,也肯定是鱼。例如海马,浑身上下没有哪一处让人觉得它像鱼,可事实上海马具备上述鱼的特征,是属于不折不扣的鱼类。而另外一些被冠以鱼的称呼的海洋生物,如墨鱼、鲍鱼等,要么属于软体动物,要么属于哺乳动物,虽然被约定俗成地叫做鱼,其实跟鱼类一点关系也没有。  相似文献   

16.
黄祝坚 《海洋科学》1979,3(4):32-35
脊椎动物共有五纲,即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及哺乳纲。 两栖纲, 两栖类系由鱼类进化而来,但又不同于鱼类。其特点是没有鳞片,用肺和皮肤代替了用鳃呼吸,在鳍的位置长了四肢(没有鳞片的鱼或没有四肢的两栖动物均属少数)。水对两栖类的生活是最重要的条件,短期缺水也能导  相似文献   

17.
柳宵 《海洋信息》2000,(3):24-26
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之一,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物种种类丰富,生态类型齐全。已记录的物种有20278个,它们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门,具有海洋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动物界记录的种类最多,约24门,12794种。超过2500种的有环节动物、脊椎动物和软体动物等三个门,超过100种的有8个门。  相似文献   

18.
鳗鲡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它在国际市场上,尤其是日本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仅日本每年需求量就达7—8万吨。鳗鱼的经济价值很高,每吨活成鳗出口达5000—6000美元。近年米,日本、我国台湾省鳗鱼养殖业发展很快,常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其所需鳗苗大部分从我国沿海购进。由于鳗鱼在淡水中生长,性成熟后降到海水中产卵孵化,鳗苗的人工繁殖一直是水产科学上尚未攻克的重大课题之一。面对国际国内养鳗业  相似文献   

19.
鱼类,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一个类群,其漫长的演化历史一直是众多的生物学家感兴趣的问题。鱼类的出现,标志着从低等、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鱼类的发展、演化又提出了脊椎动物进化的明显谱系。一切高等动物,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甚至我们人类自身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研究古生物通常以化石材料为根据。科学家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岩石的绝对年龄,并划分成不同的地质年代。这些地质年代中保存下来的古生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蛇鳗科鱼类分类鉴定中的可行性,选取了蛇鳗科7属10种36个个体进行COⅠ基因扩增,结果共获取36条基因序列,平均长度为655 bp,序列中T、C、G、A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50%、28.10%、26.00%、18.40%,A+T含量均高于50%.样品种内、种间和属间的遗传距离(K2P)分别为:0.52%、20.07%、23.96%,遗传距离随着分类阶元的提高而增大,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38.59倍,符合Hebert提出的相差10倍的物种鉴定标准,表明COⅠ基因序列可以作为蛇鳗科鱼类分类鉴定的有效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