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关于黄河流域环境地学与国土整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黄河流域的地质与地理,气象与气候,水文与泥沙,植被与土壤,以及人文与人口等方面综述了下游地下悬河与断流的环境地学背景,并从洪水与堤防,决口与改道,分流与运河,以及悬河与充等方面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和现状问题。当前,为解决黄河缺水断流,洪水威胁和环境变化等问题,应及时调整黄河中,上游国土整治对策,其中包括遵从自然规律,调整水土保持思路,倡导就地储水,遏制地面蒸发,控制沟谷发育及全面推进小流域  相似文献   

2.
面向领导决策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IS技术对地质灾害信息进行快捷发布、预警与决策,是地质灾害管理与防治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地质灾害预警与领导决策的需求,对结合ArcIMS地图服务与Ajax技术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目标、结构、功能、数据模型与数据库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探讨了系统开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最终完成了基于Ajax模式的广东省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地质灾害相关信息的分析,灾害等级划分与预警,以及灾害信息的发布。  相似文献   

3.
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概述了城市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我国城市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中主要问题的解决途径,提出了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究与工作的一些建议。论文还介绍了与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我国工程地质专业设置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电力需求出现新的情况,社会上除了对输电线路的要求逐步提高以外,更加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管理有着重要的价值,全面展开输电线路检测与检修势在必行。本研究从输电线路检测与检修的实际出发,描述了输电线路检测与检修的实际和价值,分析了输电线路检测与检修基本工作的具体内容,提出了输电线路检测与检修的工作重点,提供了输电线路检测与检修实际操作应该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有序与无序是系统的两种状态,而壳体是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的综合概念,无疑应视为一个系统;又壳体大地构造学也是一学科系统,相应的壳体大地构造理论亦是理论系统。所以,壳体系统演化与运动过程中的有序与无序,壳体大地构造学理论发展及与其相关的科学共同体的研究过程中的有序与无序,都可以归结为壳体大地构造学研究中的有序与无序问题而加以研究。本文正是从壳体大地构造理论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壳体系统与壳体大地构造理论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问题,以期对历史-因果论综合大地构造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6.
泥石流流速、堆积模式与降雨量关系模拟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凯珍 《城市地质》2009,4(4):15-16
本文以贾峪东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泥石流流速,堆积模式与降雨量关系模拟实验目的,方法、装置和物料。并提出最大堆积长度、宽度和厚度与降雨量的关系,降雨量与泥石流扇状地危险范围的关系,堆积形态比与降雨量的关系及流速与降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与应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何登发  John  SUPPE  贾承造 《地学前缘》2005,12(4):353-364
自Rich(1934)提出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概念以来,Suppe(1983)首次将其定量化,建立了褶皱形态与断层形态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奠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基本模型。20年来,不但建立了断层传播褶皱、断层滑脱褶皱等基本端员类型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也建立与完善了断层相关褶皱叠加样式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例如叠瓦构造、构造楔与干涉构造等。研究同构造沉积作用,建立了生长断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将沉积作用与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及构造隆升作用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考虑地层的力学性质与变形差异,提出与建立了剪切断层转折褶皱理论,并建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的一系列力学模型。20年来,断层相关褶皱的基本研究方法经历了由二维剖面与平面分析向全三维空间分析的转变,由几何学、运动学模型向力学模型的转变,实验模拟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模型的建立与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地质、地震灾害预报与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中国在天山、祁连山和龙门山等相邻的前陆盆地的活动构造与含油气圈闭研究中,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8.
十载共研地动因--忆恩师陈国达院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笔者师从陈国达院士十年,学习与研究大地构造理论———地洼学说、壳体大地构造学与构造地球物理问题为线索,介绍恩师陈国达院士在大地构造研究领域里的教学与研究,传道、受业与解惑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笔者与恩师的学术交往中就学术研究的继承与创新,科学理论与研究学派的发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曾经进行的许多研讨,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发人深省、受益终身,可起纪念先人、激励后学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城市与农村差异化日渐扩大,耕地与发展的纠纷,已演变为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矛盾。这种清晰与明确的矛盾背景,促使近几个土地日的主题趋于一致: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路基戈壁填料地基系数与变形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有海  黄大维  赖国泉  夏琼 《岩土力学》2011,32(7):2051-2056
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路基试验段戈壁填料现场填筑试验为依据,分析了路基压实指标K30与Ev2的区别与联系;总结了4个试验工点K30与Ev2及Ev1变形曲线特性,并对地基系数K30与变形模量Ev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对影响K30与Ev2的因素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填土的密实程度是影响K30与Ev1及Ev2/Ev1的主要因素;填料的性质是影响Ev2的主要因素,对 Ev2/Ev1也有较大影响;Ev2为填料的特征参数,反映了路基的刚度;K30为填土压实质量控制指标,K30与Ev1的相关性较好,与Ev2的相关性相对较差,K30与Ev1及与Ev2的相关性的好坏还与填料的性质有关,检测指标越离散,相关性越差  相似文献   

11.
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天然气的主产层位,其储集砂体受控于沉积相带的展布。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及测井曲线等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研究区内主要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为特征,并对其沉积特征、影响其形成和发育的机理,以及岩相和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区盒8段三角洲为辫状河-浅水型湖泊三角洲,在三角洲平原相区储集砂体为分流河道沉积;而在三角洲前缘相区则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坝、席状砂及远砂坝等沉积微相不发育。  相似文献   

12.
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潜穴化石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刘鹏举 《地质论评》2003,49(5):522-524
在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中发育有大量的潜穴化石,潜穴产于常州沟组中部的泥质粉砂岩中。潜穴呈个体较大的直管状,垂直层面保存。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遗迹化石,表明在距今近1800Ma前就已出现古老的后生动物,这对于研究后生动物的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低温成矿主要见于扬子克拉通和美国中西部,且扬子克拉通比美国中西部具有更多的矿床类型,在全球极具特色,是建立大面积低温成矿理论的理想区域。前人对扬子克拉通中生代大面积低温矿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在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物质组成、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时代和成矿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扬子低温成矿域不同矿种的矿床组合(Pb-Zn、Au-Hg-Sb-As、Au-Sb等)在地理位置上是分区产出的,而这种不同矿床组合的分区对应着不同类型的前寒武纪基底。初步证据显示,扬子克拉通前寒武纪基底(含寒武纪)富含低温成矿元素,深循环流体浸取基底岩石中的成矿元素发生了大面积低温成矿,而基底岩石成矿元素组成的空间不均一分布则控制了不同区域矿床组合的差异。应指出的是,由于成矿金属元素来源示踪的复杂性,大面积低温成矿的物质基础尚需更系统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及平面上砂体的分布形态,对惠民凹陷西部沙四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沙四下亚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的泥石流扇和辫状河扇两种类型,共识别出了6种沉积微相。宁南断层和无南断层下降盘发育大面积的辫状河扇沉积。砂体垂直岸线分布,延伸距离较远。平面上分布呈扇形,沉积相带分异不明显,主要沉积微相为辫状河道、河道砂坝与河道间沉积。邻近齐广断层断崖处发育泥石流扇沉积,砂体不甚发育,与辫状河扇相比,该沉积类型砾岩富集,扇体规模较小。相带变化比较明显,主要沉积微相为泥石流沉积、河道沉积与漫流沉积。该沉积体系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活动、古地貌、物源区性质与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断裂活动是该沉积体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阮培华 《现代地质》2000,14(3):307-314
间带不同性质的底质中 ,介形虫动物群的特征和生态分布各不相同。在岩石滩和沙滩中介形虫较丰富、多样 ,前者具有 Xestoleberishanaii,Cythere lutea lutea,Loxoconcha hattorii,Aurila cymba等 ,而后者有 Sinocytheridea impressa,Pistocythereis bradyformis,Bicornucytherebisanensis,Cushmanidea subjaponica等。泥质滩中介形虫通常很少 ,有 Loxoconcha binhaiensis和L.ocellata等。受高潮和中潮影响的河口区 ,通常介形虫丰度和多样性的分布较低 ,都是适应环境变化很强的属种 ,并具有海、陆相介形虫分布的混合区段。朝向海洋方向 ,非海相介形虫的百分含量呈逐渐降低变化 ,而海相介形虫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6.
陈文  魏科 《地球科学进展》2009,24(3):272-285
东亚季风区同时受世界上最广阔的大洋和陆地的影响,这种行星尺度的海陆热力对比以及青藏高原大地形的作用,从而产生很强的行星尺度扰动,并且这种扰动具有准定常的性质。利用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准定常行星波活动的变化对东亚地区冬季气候异常的影响,主要侧重于年际和季节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冬季行星波两支波导的变化存在反相关的振荡关系,这种年际振荡一方面影响了北半球环状模的位相,另外一方面导致了东亚地区的气候异常。当有异常强的低纬波导时,一般对应有西伯利亚高压的减弱和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增温;反之当有异常弱的低纬波导时,我国东北和华北温度则普遍偏低。研究还表明,行星波传播的年际振荡与东亚地区气候异常的关系显著地受到热带平流层准两年周期振荡(QBO)的调制,只是当QBO处于东风位相时,行星波传播的年际振荡才与东亚气候异常有显著的关系。在季节内时间尺度上,准定常行星波的变化与平流层极涡的低频变化密切相关,并且这种平流层极涡的异常通过和行星波的相互作用,可以自上而下影响到对流层的短期气候;平流层极涡异常下传对对流层大气环流有明显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东亚地区非常显著。由于平流层变化通常维持时间长,并且平流层极涡异常下传领先于对流层,因此这为东亚冬季短期气候异常的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e Mugla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ajor marble producing region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flank of the Menderes Massif in SW Turkey. The Menderes Massif is a regionally metamorphosed massif with an old Pan-African core and cover successions from the Permo–Carboniferous to Paleocene. There are four major metamorphic carbonate horizons in the cover successions exploited for the marble production. These horizons are located within the Permo–Carboniferous, Triassic, Upper Cretaceous and Paleocene successions along the southern flank of the Menderes Massif. Here the world wide known marbles with names such as the Mugla Black, the Milas White, Veined, Pearl, Aubergine, Lilac and Lemony, the Mugla White and the Aegean Bordeaux are found.

Detailed geologic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in selected marble quarries representing the different stratigraphic levels to determine the geological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marble production in the southern flank of the Menderes Massif in SW Turkey. The geological parameters such as bedding, joints, schist interlayers and mica filled joints affecting the block production from the marble beds are considered to be primary features. The presence of dolomite bands and lenses, abnormal sized calcite crystals and emery minerals which affect the slab and the production qualities and appearances are considered to be secondary geological parameters.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geological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marble productions at different stratigraphical levels in SW Turkey, are determined and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扬子地台西缘志留系牙形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详细研究了扬子地台西缘宁蒗-盐边地区志留系岩石地层和牙形刺生物地层的特征,该岩系自下而上可建立3个牙形刺组合带:①Panderodus gracilis-Panderodus simplex组合带;②Pterospathodus celloni Walliser组合带;③Pterospathodus amorphognathoides Walliser组合带;从生物层学、沉积学和区域对比的角度对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分析了Puetospathodus cellini Wal-liser带和Pterospathodus amorphognathoides Walliser带之间的相互重叠关系,并认为其相互关系为渐变演化关系,而不是突变关系;并对部健重要属种进行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应用阿克苏河两条支流的年径流量和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74类大气环流月指数资料,分析了年径流量与前一年大气环流月指数之间的关系.用滑动相关法提取初始因子库,建立回归模型和集合分析,得到超级集合回归模型.托什干河年径流量监测序列与超级集合拟合(预测)序列的相关系数达0.8766,而库玛拉克河达到0.8122.用逐级反推法,确定影响两条支流年径流量年际变化的前一年环流指数因子.影响托什干河年径流量年际变化的前期环流指数都以持续1个月的因子居多;影响库玛拉克河年径流量年际变化的前期环流指数都以持续2个月的因子居多,其次是4个月、1个月.影响两条支流年径流量的前期大气环流指数因子的种类、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持续影响时间等差异很大,这些不同与阿克苏河两条支流的流域参数、地表水来源组成、地表径流形成的气象条件等多方面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0.
S.A. Velikin 《冰川冻土》2004,26(Z1):142-150
In the paper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condition of the right-bank of the dam at the Vilyui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 measurements are applied to obtain experimental date such as drilling borehole,hydrolocation and so forth. By finding ou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taken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dam during the change of the ground temperature. And finally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 to th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