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全疆棉花虫害发生较为严重,且具有发生期早、数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本文以2004年棉花主要害虫情报及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当年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棉花主要害虫发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在我国黄淮流域,第一代粘虫于4—5月间危害冬小麦。影响粘虫发生量和发生期的因素很多,过程错综复杂,预测方法也是多种的,但以海温预测病虫发生,尚未见到有文献记载。第一代粘虫的发生与消失,和天气气候条件(尤  相似文献   

3.
张楚河  周培杰 《气象》1988,14(2):53-54
水稻三化螟,也叫钻心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蚁螟孵化后约半小时,即可钻入稻株内。苗期受害造成枯心苗;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白穗。及时准确地预报三化螟发生期(尤其是始盛蛾、始盛孵期),对于防治其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温、湿度对桃小食心虫发生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同 《气象》1979,5(6):38-39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是我国苹果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由于管理粗放,为害严重。在正常情况下,桃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很大。从1956年起,有关方面就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了协作研究,并证明  相似文献   

5.
赵圣菊  周朝东 《气象学报》1985,43(2):248-252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是我国粮食作物上的重要害虫。 它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一年中,粘虫春夏季从南向北,秋季又从北向南,逐世代逐地区地往返迁飞危害。根据这一迁飞规律,通过虫源及发生条件调查所作的粘虫预测,基本正确。为了推动病虫测报工作从定性进入定量,向数学模式化发展,作者曾对建立一代粘虫发生区越冬代成虫迁入量和迁入期、二代粘虫发生区一代成虫迁入期、二代粘虫  相似文献   

6.
利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植保站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记录的2017—2019年金纹细蛾数据和相应的洛川县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苹果金纹细蛾发生趋势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洛川县金纹细蛾主要影响时间从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年内可出现3个影响高峰期;金纹细蛾每天05时开始活动,12时活动减弱,06—10时活动频繁。降水对金纹细蛾的数量有明显影响,降水越多,虫情越严重;气候干旱,成虫数量明显偏少;5月上旬后期及中旬降水对第一代成虫影响巨大,是影响成虫数量的关键时段。根据金纹细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可以预测洛川第1代成虫发生期,对指导苹果生产,及时防治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方苹果主要害虫之一,常因防治不及时造成减产和影响苹果质量。影响桃小食心虫发生的环境因子很多,对其发生程度起着互相促进或相互抵消作用的综合效应,尤以发生期5~8月气象因素影响最为显著。为了对桃小食心虫发生趋势及时间做  相似文献   

8.
一、朝阳市松毛虫发生概况松毛虫是我国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分布广,繁殖力强,危害严重。大发生时松树针叶全部被食尽,似火烧一样,被人们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松毛虫在我国发生有19种,在朝阳丘陵山区发生有3种,主要是油松毛虫,数量占3种松毛虫的80%,其次是落叶松毛虫,占  相似文献   

9.
甘蔗异背长蝽是近年来我省吉泰盆地蔗区成灾猖獗的重要害虫,对甘蔗生产威胁极大.甘蔗异背长蝽是甘蔗重要的吸汁性害虫,发生严重时,使甘蔗苗期心叶萎黄甚至整株枯死,使甘蔗中、后期降低糖份含量.经观察发现,该虫主要以卵越冬,而第一代低龄若虫又是最佳防治期.1990年至1992年我们对其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2007年河南柞蚕产茧量下滑的原因,结果表明:2007年春季严重干旱和气温偏高、寄生蝇的危害、微粒子病的发生等是造成产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提早收蚁、留桩放拐、及时移蚕、良叶饱食和加强防治柞蚕饰腹寄生蝇和微粒子病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松毛虫越冬死亡率与气象条件关系试验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毛虫是我省森林重大害虫之一,繁殖力强,蔓延速度快,对我省林业的发展危害极大。松毛虫越冬幼虫是跨年关键虫态,它既是前一年种群数量变动的“暂时结束”,又是下一年种群数量变动的开始,在种群数量变动的时间序列过程中,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研究其越冬死亡率同外界环境的关系,可为发生程度的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棉铃虫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历年均有所发生,1992年二代棉铃虫全国特大发生,损失严重。由于预测发生程度及防治时间掌握不准,加之施药期与雨季相吻合,故防治效果不佳。棉铃虫防治已成为全国性的一大难题,导致农民不愿意种棉花。实践证明,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充分利用天敌的基  相似文献   

13.
韦昭义  石昌军 《贵州气象》2013,37(Z1):78-80
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害虫简称"两迁"害虫,是黔南州水稻主要病虫害之一。"两迁"害虫的发生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受影响的天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该文通过对2008年在黔南州发生的严重"两迁"害虫进行气象条件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发生规律,对因地制宜做好水稻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及防治工作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二代棉铃虫药剂防治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历年均有所发生,1992年二代棉铃虫全国特大发生.损失严重。由于预测发生程度及防治时间掌握不准,加之施药期与雨季相吻合,故防治效果不佳,棉铃虫防治已成为全国性的一大难题,导致农民不愿意种棉花。实践证明,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祖先应用物候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诗经》。西欧在十九世纪设置了许多物候站,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都设立了物候组织,并注意应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如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小麦害虫海兴蝇极为猖獗,美国农业部利用物侯图表,将各地小麦播种期延迟若干天,避免了这种虫害,增加了小麦的产量。我国广  相似文献   

16.
麦棉套作主要虫害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危害棉花最重的棉蚜、棉红蜘蛛、棉铃虫和棉盲蝽象4大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时段的气候条件和麦棉套种棉田生态因素,分析了4大害虫大发生的原因及预测预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危害棉花最重的棉蚜、棉红蜘蛛、棉铃虫和棉盲蝽象4大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时段的气候条件和麦棉套种棉田生态因素,分析了4大害虫大发生的原因及预测预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常铭  马世骏 《气象学报》1954,25(3):183-193
生活环境的小气侯和生物体间经常地相互发生着直接作用,在进行研究害虫发生规律时,就必须注意环境因素中气候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小气候.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从1953年开始,结合害虫发生和习性研究,分别在洪泽湖、微山湖和北京西郊等地进行小气候观察.  相似文献   

19.
病虫害每年平均造成我国棉花产量损失15%-20%,严重年份可达30%-50%。新疆过去棉花虫害较轻,但随着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得害虫食料日益丰富,再加上冬季气候变暖及化学防治不当等等因素的影响.棉花虫害面积及受害程度加重,虫害已成为限制我区棉花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害虫生存环境条件一般包括气候因亲、土壤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后三个因素在一定区域内相对稳定或可人为控制,因此在一定区域内影响害虫是否发生发展及发生危害的关键是气候条件。在了解害虫发生发展与天气气候关系的基础上,做好棉花害虫气象预…  相似文献   

20.
利用温室小气候数据和西瓜膨大期裂果数据,考虑了适宜西瓜生长的气象条件,选取了与温度和湿度相关的10个气候因子,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法筛选与裂果数量相关性较高的主导气候因子,分析山东省昌乐县温室西瓜膨大期裂果与室内小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西瓜裂果数量与夜间最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夜间小时最大湿度差呈正相关,温室西瓜膨大期裂果气候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达到0.404,验证样本模拟裂果数量与实际裂果数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6.8个,表明利用温室大棚夜间最低气温和夜间小时最大湿度差可以较好地模拟温室西瓜膨大期裂果灾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