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华锋钻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具有甲级钻探施工和海外钻探工程承包资质,专业从事固体矿产勘查钻探施工服务、钻探设备修造、钻探备件销售及钻探技术咨询的专业公司。  相似文献   

2.
樊腊生  王达 《探矿工程》2008,35(7):72-76
简单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钻探施工技术路线和钻探施工情况,提供了一些原始数据和科钻一井钻探施工完成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
坑道钻探在地质勘查、矿山勘探等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地表钻探工程受地形深切割而制约搬迁时,矿山企业为延长矿山服务寿命,坑道钻探就成为了首选的勘探技术。但由于其设备模块、作业环境、安全施工条件等特点,坑道钻探的施工安全、钻深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地质勘查和施工管理要求。同时,我国对坑道钻探的行业规范尚待补充、完善。正确评价安全施工条件、分析其施工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工艺方法,能有效保障坑道钻探的安全施工和钻探施工能力。本文以坑道钻探设备、工艺、施工环境、施工经验等为依据,结合多年的坑道钻探经验,整理了全液压坑道钻探施工特点,并将坑道钻探普遍的方法、公约整理成标准并形成规程,在指导坑道钻探安全、高效生产的同时,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为补充和完善行业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于辉  史强  叶兰肃  叶尔那  李大卫 《探矿工程》2012,39(Z2):330-333
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矿区地层构造复杂破碎、蚀变强烈以及地层促斜严重,深部钻探施工难度较大。通过对钻探施工中的难点进行分析,总结了本地区钻探施工技术经验,针对钻探施工中存在的地层复杂破碎、钻孔漏失、地层促斜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应对的技术措施和钻探施工工艺。顺利完成了钻探任务,取得了可喜的钻探成果,为将来进行深孔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5.
渭北煤田澄合矿区复杂地层钻孔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渭北煤田澄合矿区属典型复杂地层,钻探施工难度大,钻探效率低。通过对钻探施工中的难点进行分析,总结了本地区钻探施工技术经验,针对钻探施工中存在的厚黄土层钻进、钻孔漏失和坍塌、岩石坚硬、粉煤采取等问题,提出了应对的技术措施和钻进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地质钻探施工设计和施工过程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在分析地质钻探信息流和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钻探施工管理信息化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方案,主要由钻探技术信息交互平台、钻探施工设计系统和钻探施工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组成,包括合同管理、设计管理、钻孔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统计报表、领导关注、档案管理8大功能模块。该系统实施后可显著提高地质钻探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徐爱臣 《探矿工程》2012,39(4):80-82
大规模钻探施工的组织管理,对整装勘查提供钻探技术支撑。结合开展的大规模钻探施工工程,分析了大规模钻探施工组织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供水是钻探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钻探供水的方法很多。在钻探施工前应根据勘探矿区特点,水源情况和钻探工作量,选择经济合理的供水方案,以保证钻探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钻探施工进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的钻探施工情况,包括钻探施工进展、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及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秦沛 《探矿工程》2015,42(1):38-42
地应力监测钻孔既要满足岩心地质力学测试又要达到孔内实验仪器安放的要求,其钻探质量要求高,施工工艺较常规固体岩心钻探施工复杂。以北京市密云县园林东路1号地应力监测孔钻探施工为例,介绍了北京地区地应力监测孔钻探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彬长矿区白垩系洛河组、环河组地下水水质在横向上和纵向上的都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由于环河组岩层中含有石膏层,导致SO42-含量增高,水质较洛河组差;洛河组在补给区水质较排泄区好,虽然未来矿区工农业用水的方向可以是本区内洛河组承压裂隙—孔隙水,但由于本区洛河组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地下水以静储量为主,故此水源地可供开采量有限。  相似文献   

12.
在靖边油区油井施工中,白垩系下统洛河组砂岩底部泥浆漏失概率42%~66%,而砂岩其它部位未出现漏水现象。侏罗系中统安定组与上覆洛河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古风化壳的存在使安定组顶部灰岩裂隙十分发育,最大漏失量达0.88m3/mm。故洛河组砂岩底部与安定组泥灰岩是靖边油区开发地下水的较佳部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沉积相的分析人手,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下部宜君组、洛河组、环河组(或伊金霍洛组)和上部罗汉洞组、泾川组(或东胜组)之间存在着沉积相的突变关系,认为该区早白垩世盆地动力学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该时期动力学性质的转变恰与区内铀的主要成矿期相吻合,据此探讨了盆地动力学转变与铀矿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新近系油气分布最富集的留西—留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新近系地层水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的系统分析,明确了新近系地层水的水化学类型及矿化度分布特征,揭示了该区新近系地层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异常与油气运移、油气分布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留西—留北地区新近系整体上发育低矿化度的NaHCO3型地层水,地层水矿化度具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水化学类型由HCO3--Cl--Na+型过渡为Cl--HCO3--Na+型;在油源和断裂条件良好的条件下,新近系地层水异常与油气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新近系油气主要在地层水矿化度高于背景值、水化学类型异常及油源断裂发育的地区富集,同时新近系高矿化度Na2SO4型或MgCl2型地层水对油气由深向浅的运聚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含铀沉积建造类型划分为陆相暗色(灰色)含煤碎屑沉积建造、陆相红色(杂色)碎屑沉积建造及陆相红色含膏盐沉积建造3类,并概述其沉积特征。探讨了沉积建造研究在砂岩型铀矿科研及生产找矿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巴音戈壁盆地苏红图组时代归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根据玄武岩钾-氩同位素年龄,从盆地沉积演化和充填特征等方面讨论了巴音戈壁盆地苏红图组的构成特点,认为苏红图组沉积贯穿于早白垩世湖盆地演化的全过程,但盆地内苏红图组的形成具有不等时性。盆地西部苏红图组形成较早,为代表盆地形成之初的一套地层岩性组合,其中玄武岩夹层的钾-氩同位素年龄为141~146Ma,归属早白垩世早期;盆地东部苏红图组形成较晚,为代表盆地萎缩阶段的一套地层岩性组合,其中玄武岩夹层的钾-氩同位素年龄为108~109Ma,时代归属早白垩世中晚期。盆地内中生代火山活动具有自西向东的发生过程。苏红图组时间跨度达30Ma以上,远远超出通常一个地层组的时间间隔,建议对其拆分。  相似文献   

17.
上扬子地台留茶坡组与灯影组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扬子地台黔中、鄂西等地区灯影期沉积一套碳酸岩台地白云岩,湘西等地区留茶坡期沉积岩性以暗色硅质岩为主,留茶坡组被普遍认为与灯影组相当。通过对扬子地台区多条剖面岩性、生物化石等对比,灯影组白云岩出现于湘西的留茶坡组中部,笔者认为留茶坡组与灯影组可能存在另一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系统考察陕、豫、鄂地区和湖北三峡剖面以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测制的南华系-寒武系主要剖面进行了重新划分对比,提出了本区应存在南华系莲沱组,寒武系被划分的上寒武统应恢复原来的组名,不用石瓮子组代表上寒武统蜈蚣丫组和下奥陶统水田河组较为合适。因柞水地区的石瓮子组是指碳硅质板岩之上不含生物化石的镁质碳酸岩。据所采集的生物化石、遗迹化石,寒武系可以清楚的被划分为下、中、上统(含芙蓉统),并对各统之间的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系统地描述,为区域地层划分、省内外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全球生产的大多数铁矿石(90%)来自富铁硅质沉积岩及其变质岩或通常总称为"铁建造"的次生衍生物。文章利用典型矿床、物化探及地质资料,结合拉布拉多地区Superior湖型铁建造成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演化规律,初步判定拉布拉多地区特有的Superior湖型铁建造是介于条带状含铁建造与粒状含铁建造之间过渡的(火山)沉积变质型铁建造。通过分析其成矿规模、成矿环境、成矿演化特征,推断拉布拉多地区Superior湖型铁建造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石油勘探类型的转变和发展,如何高效且准确地识别地层中的裂缝变得十分重要。本文构建了斯通利波在裂缝地层中传播的理论模型,得到了斯通利波在经过裂缝带时会形成反射斯通利波,以及地层中裂缝的条数越多、斯通利波反射系数越大的理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对辽河盆地火成岩地层的声波测井数据进行了斯通利波波场分离(中值滤波),得到反射斯通利波,并计算了裂缝地层的反射系数。同时对该地层的电成像测井数据进行了孔隙度分布谱和区间孔隙度分析。研究表明:在裂缝发育的地层,反射斯通利波能量增强,反射系数变大;裂缝发育地层电成像孔隙度分布谱明显变宽,电成像区间孔隙度中大孔隙占比增大,显示次生孔隙(裂缝)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