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埃迪卡拉纪(震旦纪)陡山沱期是Rodinia超大陆裂离的重要地质时期,是多细胞生物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和磷质聚集时期,也是化学、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剧烈时期。液化岩脉、液化角砾岩、脉化变形构造、以及阶梯状层内断层等磷质震积岩的发现,表明扬子地区在陡山沱期晚期至少发生过两次以上的地震事件。地震构造运动将地球内部积累能量快速地释放,可能是磷质来源和热水活动一种重要的方式或通道。海水中磷等无机营养盐分的增加,海水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发展,同时多细胞生物的繁盛又有利于磷的聚集。  相似文献   
2.
华南留茶坡组与灯影组的地层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质岩为特征的留茶坡组广泛地分布于湘、黔、渝等华南地区。在留茶坡组中普遍夹有厚度不一的白云岩层或泥质粉砂岩和其上0~10 cm厚的紫红色黏土岩。在湘西桃源,以宏体藻类为主的"武陵山生物群"产自于此白云岩层之下的硅质岩所夹黑色页岩中。该宏体生物群在化石的形态类型、组合面貌以及埋藏和保存特征等方面与产自于陡山沱组顶部的鄂西"庙河生物群"和黔东北"瓮会生物群"较为相似。但与后两个生物群相比较,"武陵山生物群"中藻体分枝的宏体藻类贫乏,且宏体生物的结构构造相对简单、演化水平相对较低,时代应为伊迪卡拉(震旦)纪陡山沱期晚期。而留茶坡组中所夹的白云岩层或泥质粉砂岩可能系灯影峡期的海平面下降、地壳上升在相对深水相地区的反映。湘黔一带留茶坡组的时代应为伊迪卡拉(震旦)纪至早寒武世早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基于LIDAR数据提取建筑物以及对其三维重建的一般过程,着重介绍LIDAR数据中建筑物信息提取的有关算法以及进行三维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4.
生态系统的演化是生物起源与演化的主要驱动动力之一。在生命演化早期,生态系统的演化大体经历了“微生物席生态系统”、“浮游真核生物生态系统”、“宏体藻类生态系统”、“宏体生物生态系统”和寒武纪及其后较为完善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早期生态系统的演化主要表现为:生物生境从沉积物表层到水体之中再到沉积物内部的扩展,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从被动地接受到对环境因子需求的相互竞争,能量传递方式从生物体外摄取或体外同化到体外摄食体内同化,生态金字塔结构由简单到多层次化和复杂化,生物参与对环境的改造能力逐渐增强。随着华南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晚期“宏体生物生态系统”的出现,生物对环境因子需求的竞争性和改造能力大幅度增强,实现了生物体内能量的传递方式,生态金字塔多层次化和复杂化,成为生物迅速演化和其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5.
滇东南地区是云南省重要铝土矿成矿区,铝土矿床区含铝岩系主要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龙潭组)和第四系,矿床类型为原生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类.铝土矿矿床(点)主要集中分布于屏马古陆与丘北-富宁一线区域内,该线以北东南盘江区偶见铝土矿矿床(点),且吴家坪组多发育硅质岩.滇东南不同地区矿床成因、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均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上扬子地台留茶坡组与灯影组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扬子地台黔中、鄂西等地区灯影期沉积一套碳酸岩台地白云岩,湘西等地区留茶坡期沉积岩性以暗色硅质岩为主,留茶坡组被普遍认为与灯影组相当。通过对扬子地台区多条剖面岩性、生物化石等对比,灯影组白云岩出现于湘西的留茶坡组中部,笔者认为留茶坡组与灯影组可能存在另一种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