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上海轨道交通明珠二期南浦大桥地铁站工程超深槽段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通过搅拌桩加固并在地连墙与桥墩之间增加了水泥掺量为20%的SMW素桩,在基坑内的被动区抽条加固部分采取局部水泥掺量提高到12%有效地改善土的力学指标,控制槽壁变形和对桥墩的影响,此外,采用重斗强抓方法顺利掘进硬土层。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程实践中研究斜坡桥基抗震加固的需要,设计并完成前后排抗滑桩加固滑坡桥基的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加载不同频率、加速度峰值的正弦波,分析振动时桥墩基桩、抗滑桩的受力变形规律,探讨滑坡破坏发展过程和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前后排抗滑桩均应与桥基保持合理距离,有利于桥墩基础的受力变形;受桥梁上部结构的动力影响,桥墩基桩应变沿桩深衰减,衰减速度与土体抗力相关;当后排抗滑桩开裂后,桩身应变骤降,桩后土压力出现卸荷效应,但抗滑桩仍有潜在的承载能力,同时滑坡从稳定性最差的区域开始破坏,逐渐产生频段耦合效应,在后排抗滑桩达到承载极限前,频段耦合效应显著,达到承载极限后,卸荷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程实践中研究斜坡桥基抗震加固的需要,设计并完成前后排抗滑桩加固滑坡桥基的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加载不同频率、加速度峰值的正弦波,分析振动时桥墩基桩、抗滑桩的受力变形规律,探讨滑坡破坏发展过程和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前后排抗滑桩均应和桥基保持合理距离,有利于桥墩基础的受力变形;受桥梁上部结构的动力影响,桥墩基桩应变沿桩深衰减,衰减速度和土体抗力相关;当后排抗滑桩开裂后,桩身应变骤降,桩后土压力出现卸荷效应,但抗滑桩仍有潜在的承载能力,同时滑坡从稳定性最差的区域开始破坏,逐渐产生共振耦合效应,在后排抗滑桩达到承载极限前,共振耦合效应显著,达到承载极限后,卸荷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4.
武汉新河大桥11号桥墩施工作业平台尺寸较小,基坑周边水土压力不均匀且土质条件差,为方便基坑支护和预留桥墩施工空间,比较多种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和工期,综合分析对比,因地制宜采用一种外部为双排钢板桩结合桩间填土形成围堰体;中间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过渡区形成施工道路;内部采用双排桩结合三道钢管对撑和角撑的桥墩深基坑多级支护体系。通过协同计算模块进行三维计算,借助Plaxis 2D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过渡体系加固区对软土起到了很好的变形控制效果。结合桩体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的结果,证明多级支护体系设计的优越性,减少了支撑的受力,控制了软土的变形,方便了大型机械在滨江软土狭窄地区的施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建磊  马蒙  李林杰  柯在田  高岩 《岩土力学》2015,36(Z2):571-576
提出了适用于批量评估分析的、基于实测动刚度的桥桩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结合某公路特大桥大批量桥墩基础评估加固工程,利用瞬态机械阻抗法对680根桥桩进行动测。通过基桩低应变完整性辅助测试及动刚度统计分析,推算了桥桩承载能力并给出加固建议。研究表明,对于桩身完整的桥桩,动刚度与承载能力在统计上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于承受相近设计荷载的桥桩,测桩样本较大时动刚度值对桥桩完整性评估具有较好可信度。通过抽样取芯分析,验证了提出的桥桩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具备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微型钢管桩和钢筋锚固技术在厂房基础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型钢管桩和钢筋锚固技术对原有旧承台进行托换加固,在国内的基础托换施工中还较少采用,通过对某厂房基础托换加固实践的总结和分析,在工艺、技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施效果较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大管桩内定位施工嵌岩锚杆,是我省首次用来加固码头栈桥的一种可行办法。在下定位装置及锚杆施工工艺过程中,对锚杆进行抗拔试验,其抗拔力达到设计要求,说明本次施工工艺是成功的,为提高码头桥墩的抗技力,又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Sontek公司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对有拦沙坝防护的模型桥墩附近流场进行了精细测量,对桥墩冲刷坑内三维流速分布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冲刷坑内三维紊动特征量的分布,分析研究了有拦沙防护坝时桥墩局部冲刷的三个新特点,提出了拦沙坝的适用条件。另外,还采用有限体积法(FCVM)对桥墩附近流场进行了三维水流数值模拟,与ADV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比较吻合。利用测量与模拟成果分析了墩前三维流速分布规律及对桥墩局部冲刷的影响,对研究复杂边界桥墩流场结构与局部冲刷计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城市地区旧道路的注浆前后弯沉检测分析,说明通过注浆加固可以解决路面脱空,有效提高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同时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一套可供工程使用的压密注浆参数、控制和检测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王山矿坑工程中桥墩桩基钢护筒变形事故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实际相结合,展开了岩溶地区桥墩桩基础钢护筒变形处治与力学分析研究,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桩钢护筒变形处理采用气切割钢护筒和千斤顶孔内校正变形法,并以内支撑、C30高流态混凝土填充、注浆加固辅佐;(2)型钢内撑采用80 mm×80 mm×2.5 mm矩形钢管,环向布置分为3个三角形,竖向设置间距以0.5 m为最优;(3)桩周预埋8根注浆小导管以及4根小导管向上倾斜插入溶洞内注浆,注浆加固效果明显;(4)气切割法逐层切割,每层切割高度50 cm,环向划分为3块进行切割,并用2 cm厚钢板弯制成2个半圆,焊接封闭成环。本项目研究内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经验,重点对高压旋喷桩在路基和铁路桥墩基础加固中影响桩体强度因素,影响桩体截面因素,设备机具选择与成桩质量效率的相关性,浆液质量控制与成桩质量的相关性,几种特殊地层的技术措施等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丰沙铁路线35号桥桥墩基础加固工程中,根据行车铁路大桥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机械震动和裸孔量的技术要求,确定了采用回转式钻孔工法和施工顺序。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确定采用双液压浆造壁及锥底滚刀钻头钻进成孔的关键工艺,解决了老桥基钻遇各种障碍物的判断和顺利钻透的难题,采用优质高粘度泥浆护壁除渣,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有限元法的桥墩地基应力和基桩桩端沉降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长江已东公路大桥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桥墩地基应力分布和桥墩基桩的桩端沉降量,认为主桥墩处的应力改变最大,同时主桥墩的沉降量也最大,影响深度达桩端下50-60m,辅桥墩处的应力改变和沉降量较小,相对来讲,南岸的应力分布的变化比北岸小。  相似文献   

14.
大骨山滑坡病害成因分析及工程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骨山滑坡病害位于福建泉三高速公路YK128+630m~YK129+050m路段,病害区为凹形坡地,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冲洪积层,下部为残积层及基岩风化带。依据现有地形地貌特征及钻孔揭露岩芯可判断该处为一古滑坡。斜坡上部隧道洞门施工致使坡顶开裂、洞口顶部坍塌。由于斜坡中下部下伏基岩的弱透水性,在降雨及病害区地表水的作用下,在岩土层地质界面处易形成软弱带,致使古滑坡有复活的迹象,古滑坡的复活将造成斜坡上部牵引破坏,并最终危及斜坡上部隧道洞口的稳定,为确保隧道洞口及斜坡中下部在建的林畔坑大桥的稳定与安全,采用Morgenstern-Price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斜坡分级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对滑坡病害进行针对性治理,在古滑坡中下部布置了锚索抗滑桩,为防止桥身墩位发生变形,在桥墩山侧布置锚索护桩。同时为消除地表水及降雨入渗对滑坡病害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在坡周及坡脚进行了截水与引水工程防治。  相似文献   

15.
林琛 《世界地质》2007,26(2):250-253
厚层软基桥头附近桩周土体由于桥台填土外荷载作用发生变形或位移,致使桥头附近桩墩被破坏。通过对典型工程案例分析认为,软基中桥头填土路基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不仅发生在施工期间,而且会在施工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生。采用快剪强度指标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是确定滑移带位置的有效分析方法。在软土地区进行桥头填土时应进行认真详细的勘察,以了解土层情况,并仔细验算不同工况下桥台及台前一定距离内地基的稳定性,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土体或结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赵明华  杨晶  杨明辉 《岩土力学》2010,31(8):2507-2513
针对变截面群桩基础高墩的几何特性,将桥墩与群桩基础简化为空间整体,在考虑桥墩变截面特性及桩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群桩基础变截面桥墩分析模型;将分析模型分解成群桩基础的刚体变形与桥墩的弹性变形两个部分,分别基于能量法与有限单元法求解相应的自振频率,并采用Southwell频率合成法,将整体计算模型表示成两个部分的合成,从而导出变截面桥墩的自振频率,通过算例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并分析了桥墩参数对自振频率的影响,获及了一些定性的结论。结果表明,变截面高墩自振频率的计算分析中,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不容忽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和桥墩本身的非线性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北部移动冰丘破坏桥墩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发育的移动冰丘对桥梁、涵洞、输油管道等工程设施具有不同形式的破坏作用。考虑移动冰丘与工程设施的相互作用,根据野外观测和实验资料设计模型,应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移动冰丘冻胀产生的位移场、应力场和桥墩弯曲应力,分析桥墩破裂机理。结果表明,移动冰丘能够产生11~-21 MPa的轴向应力和15~-31 MPa的主应力,在桥墩周围形成不同规模的应力集中区,导致桥墩发生显著偏移。桥墩的偏移和弯曲能够在桥墩内部产生高达61.9~64.6 MPa的张应力和-45.0~-49.0 MPa的压应力,超过桥墩的强度极限。在粗细桥墩连接部位,外侧形成张应力集中区,最大张应力达26~30 MPa;内侧形成压应力集中区,最大压应力达-25~-28.8 MPa。粗细桥墩连接部位外侧的张应力超过了钢筋混凝土的抗张强度,产生与野外观测资料基本吻合的桥墩破裂和结构破坏。移动冰丘导致桥墩变形破坏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能够为常年冻土区桥梁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力学参数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永州市九牛岭特大桥为衡枣高速公路横跨湘江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其主墩设计为4×Ф380/Ф300cm变截面大口径桩基。其中1^#墩位于湘江冲刷岸的水下倾斜岩石边坡上,坡角45°。根据该区水域工程特点,结合近岸岩面边坡上的影响因素,确立了搭建钢管桩平台的施工方法。在分析平台搭建、钢护筒安装、成孔防漏防斜等施工工序难点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及工艺方法。施工实践表明:在岩石斜坡上综合采用钢索、锚桩、锚碇块、钢结构搭设施工平台和安设大直径钢护筒及封底止水堵漏等施工方法,可有效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锚索锚固效应的三维数值模拟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岩土加固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关于其锚固机理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采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法(FLAC3D)对预应力单、群锚体系作用下锚固段、自由段以及锚头部位的受力、变形和破坏机理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影响锚固段剪应力分布的一些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预应力锚固的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将其应用到工程实践中,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泥石流冲毁桥墩是桥梁在遭受泥石流冲击时的常见破坏形式。为了研究泥石流对桥墩的冲击力大小,通过调整黏土、沙、石子、水的不同含量,配置不同流变特性、不同密度的泥石流,使用所配置的原料在泥石流槽内对两种形状(圆形、方形)的桥墩缩尺模型进行冲击,综合考察了流变特性、流速、桥墩形状以及冲击力的关系。试验表明:试验配置的泥石流原料流变特性差异明显,且可以用简单的选择流变仪测得,用牛顿流体或宾汉体描述。泥石流的流速可用曼宁公式求得,而公式中的糙率系数与泥石流黏度满足幂函数关系。相同工况下,不同形状桥墩所受的冲击力差异明显,方形桥墩阻力系数普遍大于圆形桥墩。使用非牛顿流体雷诺数(Re)可以综合反映流变特性和流速,因此,圆墩的阻力系数可表达为Re的函数,而方墩则没有明显关系。为方便工程应用,可根据黏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对圆墩的阻力系数分别为2.3、0.9,对方墩分别为2.6、1.9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