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冻土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多年来风火山地区的多年冻土资料,研究了天然地区和路基下的冻土上限变化情况以及多年冻土的融化状态,并定量分析了进入多年冻土内的热状况。结果表明:风火山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冻土上限下降,冻土出现退化现象,从90年代至今冻土趋于稳定;路基近地表地温明显高于对应天然地表下的地温,路基近地表经历的融化期长于对应天然地表,进入多年冻土区的热收支也呈现出吸热明显大于放热的周期性变化,进入多年冻土的热积累暂时以增高地温耗热为主,但随着冻土吸热量的逐年积累、冻土温度的不断升高,本区冻土可能发生强烈融化。  相似文献   

2.
冻土     
P642.14 2003010153非饱和冻土的强度分析=灿al外15 of Strength of unsaturatedfrozen对1对可平,程国栋…//冰川冻土一2002,24(3)一260一263 冻土的强度是由土颗粒与冰的结合强度所决定,冰含量(或初始含水量)和干容重是非饱和冻土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笔者提出冰饱和度的概念,建立了非饱和冻土强度与饱和冻土强度关系,它涵盖了干容重和冰含量的影响作用,揭示了非饱和冻土强度的机理.通过试验验证,该关系式与试验结果具良好吻合.图2参9(洪明)BiP642.14 2003010154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冻土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二Engi-neering ga」ogical eha…  相似文献   

3.
积雪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表明季节性积雪对其下覆冻土的热状况有显著的影响,雪盖的存在不仅阻隔了冻土层的热能散失,从而有提高地温的作用;而且由于积雪本身所具有的低导热性和较大容积热容量等特点,延滞外部气候条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反映冻土热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冻土深度的变化与气温,太阳辐射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地理位置和地形在地一气系统之间的能量交换中,对冻土的状况也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冻土     
P422.42003032078·21 ·青藏铁路沿线地表和路基表面热力学模式(1):物理过程与实验方案=Thermodynamiem记el of the groumd surfaee andthe:oadbed surfaee along the Qinghai一Tibetan Railway(1):ph州cal脚eess and experimenral seheme/王可丽,程国栋//冰川冻土一2002,24(6)一759一764 从热力学研究角度出发,以气候影响因子一大气辐射传输一地气交接面辐射特性一地气间热量交换为研究主线,基于能量守恒原则,建立针对青藏铁路沿线地表、路基上表面和路基左右边坡表面的普适性热力学数值模式,用于高海拔青藏铁路全线的任意坡度和走向的…  相似文献   

5.
新藏公路新疆段多年冻土特征及其灾害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东涛  张金山  王蒙  赵杰  高巍 《山地学报》2004,22(5):554-561
新藏公路新疆段沿线海拔高,气候干冷,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厚,在高山区和山原河谷盆地区发育了多年冻土。勘查研究表明:多年冻土分布于K306 000~K310 000和K515 000~K705 00间191.6km路段上,属高原片状连续多年冻土。沿线个别路段含冰量较高,为多冰-富冰冻土,中冻胀中融沉;绝大部分路段以少冰多年冻土为主,弱冻胀弱融沉。现有公路主要冻土灾害有涎流冰、路基融沉、路面翻浆、冻胀破坏、冻融滑塌和冻融泥流等。随着整治改建工程的实施,多年冻土原有的水热平衡的破坏,冻土灾害将趋于严重。根据沿线多年冻土的特征,提出施工和运营中应采取保护冻土的设计原则,通过改线避绕、抬高路基、提高路基强度及完善截排水系统等5条措施以减少公路工程对多年冻土的扰动和破坏。  相似文献   

6.
P642.142007010180多年冻土区管道通风路基温度边界条件及温度场实测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hermal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emperature fields of duct-ventilated embankment in permafrost regions/牛富俊,程国栋…∥冰川冻土.—2006,28(3).—380~389基于青藏铁  相似文献   

7.
冻土     
P642。14 2003043016青藏高原冻土及水热过程与寒区生态环境的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frozen 5011 together with its water一heat proeessand ecol卿eal environmentin the Tibetan Plateau/吴青柏,沈永平…//冰川冻土一2003,25(3)一250一255 研究结果表明,冻土及水热过程与寒区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冻土及水热过程不仅控制着地表状态的变化,影响着植被的发育程度,同时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旦地表条件被破坏,干扰了冻土过程与地表植被生长间的平衡关系,将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出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图4表4参11…  相似文献   

8.
以NH4VO3为原料,在盐酸水溶液中采用水热法制备V2O5.3H2O纳米棒。利用X-ray diffraction (XRD)、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失重分析(TGA)表征手段,研究了V2O5.3H2O纳米棒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冻土     
P4352004021077·23·冻土过程参数化方案与中尺度大气模式的藕合=F~n 5011p~terization sch即le coupled初th~ale nlc沼d涨宇,宋敏红…//冰川冻土一2003,25(5)一541一546 将发展的冻土过程参数化方案与辆合了NNNCAR】另M陆面过程模式的中尺度大气模式MMS相报合,对包括我国北方,蒙古国,东西伯利亚的高纬度地区进行了模拟.模拟时间选为北半球季节冻土生成的10月份.模拟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该区域的冻土分布,并且对大气模式中海平面气压场、气温场的模拟改进显著.图6参20(洪明)BiP642.14 20()4021078一个基于行波解的冻结缘水流…  相似文献   

10.
王宁  臧淑英  张丽娟 《地理研究》2018,37(3):622-634
基于MK检验、滑动t检验、EOF分析方法,使用近50年(1961-2012年)黑龙江省32个气象基准台站逐日冻土观测数据、气温观测数据,对黑龙江省冻土厚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近50年黑龙江省冻土厚度减少了12.86 cm,下降速率为-0.53 cm/a,以2001年为界发生了突变。② 冻土厚度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厚南薄格局,中部地区冻土厚度较同纬度其他区域偏低;空间变化呈现南部冻土厚度降低快,北部降低慢,中部与西部、东南部呈相反变化的特征,伊春、铁力、漠河观测点为冻土变化敏感区。③ 气温是影响黑龙江省冻土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与冻土厚度相关系数为-0.611。本文的主要贡献为揭示了黑龙江省冻土厚度的空间变化特征,为相关研究及各级政府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F062.2 2003010306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Review of indica-tors and meth浏ologies form~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their aPnlications涨志强,程国栋…//冰川冻土一2002,24(4)一344一360 分析归纳了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类型及其框架模式,介绍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上代表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性指标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深人分析了国际上典型的社会发展类、经济发展类、生态环境类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研究、开发与实际评估应用的情况,总结了当前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的特点与趋势.图5表2参65(…  相似文献   

12.
冻土     
5718.51 2004042817大兴安岭林区冻土及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作用=Effectsofpermaf心t and wetlazld in forests inC扮eat Xi飞’an Mountainson eC01ogy and envi~ent凋梅,余新晓…//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一2003,25(6)一91一93 为研究中国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问题,对大兴安岭林区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冻土地带的湿地和森林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调研及现地考察.结果表明:大兴安岭的冻土退化、原始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将会对大兴安岭的森林及环境造成威胁.作者认为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是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暖和森林破坏(大面积采伐或森林…  相似文献   

13.
冻土系统演化的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热学原理和系统科学观点出发,论述了冻土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冻土系统研究的学科框架.把冻土系统分为冻土工质系统、冻土层系统和冻土区域系统三个层次,分析了各个层次的基本运动形态和规律,根据各层次的特点给出了其热学唯象理论.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研究物质系统的热学性质.本文把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平衡态理论用于冻土Ⅰ质系统;把线性非平衡态理论用于冻土层系统;把非线性热力学和非线性统计力学的发展为解决冻土演化问题奠定了基础,以上几方面文中给出初步的讨论.同时从自然地理学和物理的交叉性出发,针对一些冰缘现象,力求为冻土学的理论与应用提供一幅物理学图景.  相似文献   

14.
东北冻土区MODIS地表温度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温度作为重要的地表参数是驱动土壤热状态的主要因子,对冻土分布和活动层厚度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方式获取地表温度数据往往来自气象站点监测,范围小且不连续。NASA官网提供的MOD11A1地表温度产品可以提供大范围地表温度数据,但在冬季由于对云与雪的混淆导致大量的数据缺失,影响该产品在东北冻土区的使用。根据对东北冻土区植被、裸土、水体、积雪等常见下垫面状况的遥感分类结果,利用劈窗算法反演2006年四幅少云或无云的MODIS1B卫星影像,并分别以气象站实测数据和MODIS温度产品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地表温度结果与气象站点实测数据误差较小,平均绝对误差仅为1.24℃。且可根据分类情况较好的得到积雪区域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地表温度产品的一致性较高,弥补地表温度产品因为云和积雪的混淆所导致的数据缺失,得到较为完整的地表温度空间分布数据。  相似文献   

15.
冻土     
P642。14 2003021084冻融作用对地气系统能,交换的影晌分析二Impact of 5011freezing and thawing process on thermal exchange between at-mosphere and ground。u汀ae已李述训,南卓铜…//冰川冻土一2002,24(5)一506一511 通过对温度波在地层内传播过程问题的分析,讨论土在冻结和融化过程对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影响,并以亚粘土为例应用近似方法计算了在冻结和融化过程地气系统能量交换和地温变化特征,同时将相同条件下发生冻融作用与不发生冻融作用情况地气系统热交换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使地气系统热交换加强,同时吸热和放热 …  相似文献   

16.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上的土地沙漠化正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沙漠化产生的风沙堆积势必改变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状况,对较为敏感和脆弱的多年冻土环境造成影响,并可能影响青藏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因此,研究积沙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对于高原沙害防治、多年冻土保护和道路工程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目前,前人已在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开始关注积沙对冻土温度影响问题。然而,由于已有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同步性和可比性等局限,对积沙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积沙对冻土温度过程影响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而积沙对路基影响的问题也亟待开展研究。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定位观测、开展室内低温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等建议,以期对今后的深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地理》2021,44(4):889-896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伊犁河谷积雪消融加快,极端水文事件的频度和强度也在加大。通过利用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站附近小流域的土壤水热和积雪融雪观测数据,对研究区积雪消融规律、冻土水热变化特征及其对气温和融雪量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冻土融解阶段,土壤温度的变化依赖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土壤水分受融雪量和气温的影响较大,高度相关。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幅最大,而深层土壤水分值较稳定,土壤水热的季节性变化自秋-冬-春大致呈现"下降-平稳-上升"的趋势。在冻土层上边界,土壤含水率随着累积融雪量的增加而增加并达到饱和值,而冻土层下边界(40 cm深度)土壤水分保持非饱和稳定状态。在山区,降雪量是水资源形成的主要来源。融雪量与大气温度的相关性显著(系数为0.785),融雪量对水资源形成的贡献率为40%左右。研究冻土水热对融雪和气温的响应过程,对于新疆水资源形成机理、转化利用以及洪水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F062.2 2007021612基于ImPACT等式的人类活动环境影响分析:以甘肃省虚拟水消费为例=Analysis of environment impact of human ac- tivities based on ImPACT identity:a case study of virtual water consumption in Gansu Province/焦文献,徐中民…//冰川冻土.—2006,28(5).—748~754应用ImPACT等式,分析了甘肃省1990-2003年虚拟水消费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1990- 1995年,1996-2000年和2001-2003年甘肃省收入显著提高,而使用强度和效率大幅度改善,对环境影响起到了调节  相似文献   

19.
由于泥炭化冻土是冻土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泥炭与冻土的共生关系备受关注。以川西高原0~30 cm深度的泥炭化冻土为研究对象,从泥炭化冻土的形成和泥炭与冻土的共生关系角度,选取控制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控制机制,并将这些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方法,制作出川西高原泥炭化冻土分布图;最后,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川西高原泥炭化冻土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空间变异性大和受纬度地带性影响大的特点;高泥炭化冻土的面积为0.8×10^(4)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5%),中泥炭化冻土的面积为7.8×10^(4)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33%);低泥炭化冻土广泛分布,面积为11.5×10^(4)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50%);非泥炭化冻土面积为3.0×10^(4)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2%);多年冻土的泥炭化程度最大;冻土与泥炭的共生作用对冻土工程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冻土研究近今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程国栋 《地理学报》1990,45(2):220-224
近年来,在南极和青藏高原发现了多种成因的厚层地下冰。冰土的水分迁移、冻胀、成冰机制、强度和蠕变等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冻土改造和利用兴起,在寒区砂金矿开采、热桩利用等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