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秘而不可见的物质维系着宇宙,使我们生存的世界免于分崩离析,但它们到底是什么? 宇宙并不遵循“所见即所得”的原则。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物质——恒星、气体和尘埃——仅仅占据了宇宙物质质量的10%左右。这些可见的普通物质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科学家们把它们称为“重子物质”,因为质子和中子在亚原子粒子中被称为“重子”。宇宙物质的其余90%则是“暗物质”,它们包围着宇宙中的每一个星系。  相似文献   

2.
不断演化的宇宙 现代天文学家把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整个时空范围称作“我们的宇宙”。科学家从整体上研究宇宙大尺度的时空性质,物质运动的规律,宇宙学作为天文学的分支学科,是当代最活跃的科学前沿之一。近年研究认为,我们的宇宙大小约为137亿光年;它的起源、结构、演化和未来的结局,正是宇宙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宇宙中,恒星和行星是随处可见的,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自由漂浮着的气体云,也涂画在时空巨大的幕布上——我们所能看到的这一切,天文学家称它们为“可见物质”。但你是否知道,这些可见的物质,其实只占了宇宙中全部物质的很少一部分(17%)呢?宇宙中另外那约83%的物质都是我们看不见的,没有人知道它们究竟是些什么。在过去的80多年里,天文学家一直试图对宇宙中这些被称为“暗物质”的成分进行直接的观测,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次获得过成功。  相似文献   

4.
说起天文望远镜,大家一定首先想到美丽夜空中的“太空巨眼”——哈勃空间望远镜,“哈勃”将人类的视野延伸到了宇宙极深处,它所拍下的那些美丽而清晰的遥远星系让我们一次又一次震撼于宇宙的浩瀚深邃。然而,世界上最大的那类望远镜却是那些虽然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但很少引起我们注意的“默默耕耘”着的射电望  相似文献   

5.
宇宙学的目的是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它的雄心勃勃。近一个世纪前,天文学家发现绝大多数的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并由此揭示出了一个让人惊骇的事实——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几十年前,天文学家意识到,天空中充满了宇宙形成之后不久光子所发出的微弱射电波。几年前,专门用来探测这一宇宙微波背景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则又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我们的宇宙在极早期经历过一个超高速膨胀的“暴涨”阶段。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考虑宇宙是如何开始的时候,自然想知道宇宙开始以前是什么样子。明显的答案是“无”或虚无(真空)。23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存在“真空”持反对态度,他说过,“自然厌恶真空”;但与他同时代的我国思想家老子却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  相似文献   

7.
严格来讲,标准宇宙模型并不涉及大爆炸本身,它只是描述“大爆炸”以后发生的事情。之所以把标准宇宙模型称为“热大爆炸”宇宙模型,是由于历史上当初反对宇宙膨胀理论的人为讥讽伽莫夫曾把其学说称为“大爆炸(BigBang)”,后因其响亮而沿用,为标准模型的传播起到很大作用。但使用它的代价是产生了根深蒂固的“误解”,好像“大爆炸理论”事先已假定了宇宙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但凡听说过宇宙是从一个高温、高密的“奇点”爆炸,膨胀而来的人,都会发出同样的疑问:在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子?“永恒暴涨”、“循环模型”以及“圈量子宇宙”理论正试图解决这一棘手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宇宙信息     
我们很可能生活在一个“纤维状的”宇宙中。欧南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的最新观测支持最早的星系是在一个三维宇宙网里构成的计算机模型。 过去二十年,宇宙学家用大型计算机和复杂软件模拟了早期宇宙的不同形式。根据大爆炸后不同的初始条件,大型计算机能够在几天的时间里再现数十亿年的宇宙演化。  相似文献   

10.
郭霞 《天文爱好者》2008,(12):46-47
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联合国正式宣布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 北京天文馆近期隆重推出由德国蔡司公司制作的“探索宇宙”节目——和伽利略一起领略宇宙魅力。同时,在老馆的东展厅引进了由意大利佛罗伦萨科学史博物馆策划主办的《伽利略望远镜》展览。为使广大读者能分享与伽利略一同探索宇宙的乐趣,我们特别邀请北京天文馆信息中心郭霞女士撰文介绍“探索宇宙”节目。同时,我们得到展览部全体同事的大力支持,将意大利《伽利略望远镜》展览画册刊印在杂志里。而《天上宫阙》一文更详细介绍了首次亮相在老馆西展厅《玩转星空》展览中的中、西星空图。百闻不如一见,若想真正体验冬月北京天文馆的热度,请到天文馆来吧?  相似文献   

11.
聊过了黑体,聊过了黑洞,现在我们来聊聊“黑夜”。“夜黑佯谬”是个老话题了,本刊也曾登出过多篇好文章来介绍或论述它。这次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这个佯谬。其实夜黑归因于字宙存在视界。而且像前两篇(黑体。既黑又不黑;黑洞的视界,既黑又不黑)介绍的一样,论述宇宙的视界也是既黑又不黑的,而且还要强调我们的宇宙既有粒子视界又有事件视界。  相似文献   

12.
《天文爱好者》2009,(5):46-49
“像Keck望远镜这样的伟大望远镜可以让我们沿着时间的河流一直上溯到它的源头。与其他所有的望远镜都不一样,Keck给予我们看到我们所处的宇宙诞生时候景像的惊人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地球、月亮、行星、太阳、恒星无不在旋转,庞大的星系也在旋转。但是,我们的宇宙在旋转吗?如果是,怎样才能察觉到呢?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考虑宇宙是否在旋转毫无意(?)。1983年,奥地利物理学泰斗恩斯特·马赫(ErnstMach)曾提问:“宇宙相对于什么在旋转?”接下来,爱因  相似文献   

14.
李冰 《天文爱好者》2009,(12):35-37
在2009年1至5月期间,夏威夷岛中小学生参加了由莫纳克亚天文台推广委员会和KTA超市共同资助的宇宙海报设计竞赛。竞赛题目为“探索我们的宇宙”,与国际天文年的主题相同。要求既反映天文内容,例如夜空、望远镜,还要有夏威夷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5.
10年前的4月25日,即1990年4月25日,美欧联合研制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地球轨道,以探索宇宙的奥秘———这项计划已经取得了远远超出预期的成果。10年来,“哈勃”为我们传回了大约29万张高质量的精美图片,而这些图片所展现的许多天体,我们似曾相识,但更多的是黑洞、衰亡中的恒星和遥远的星系等陌生的宇宙图景。“哈勃”不仅使天文学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而且也使公众得以亲眼目睹来自宇宙深处最为壮观的神奇景象。实施宏伟的“哈勃”计划哈勃空间望远镜是美国航天局(NASA)与欧洲航天局(ESA)的合作计划,以美国天文学…  相似文献   

16.
人们说起宇宙,头脑中往往就会浮现出浩瀚无际的太空;讲到天体,则总是想到庞大无比的星球。的确,一般说来,“天文数字”都是令人头晕目眩的大数,可是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就有着一种“迷你型行星”——小行星。 19世纪的“见面礼” 早在17世纪时,开普勒就觉得火星与木星之间的空隙似乎太大,它们中间应当还有天体存在,否则宇宙就会显得“不和谐”。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更坚  相似文献   

17.
世界第一艘“太阳帆”飞船——“宇宙”1号的首次飞行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由私人投资的“宇宙”1号定于2005年3月1日~4月7日在巴伦支海域的俄罗斯潜艇上发射。届时,“宇宙”1号将由俄罗斯洲际弹道导弹改装而成的“波浪”号火箭送入近极地轨道。  相似文献   

18.
“天外地内”——一幅明晰的宇宙图景 在西汉,盖天说刚刚走向成熟的时候,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宇宙理论——“浑天说”。  相似文献   

19.
这不是梦想     
浩瀚的宇宙,魅力无穷,无数科学志士为了探索天体和宇宙的奥秘,不屈不挠地为之奋斗。在这宇宙航行的时代,人类已经实现了“飞天”、“登月”的梦想,空间望远镜和探测器不断给人们传来“发现新天体”的喜讯,揭示了许多新的探测结果和新问题,激励人们深深的思考和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写在这部永远摆在我们眼前的大书中的——我这里指的是宇宙。但是,如果我们不首先学习用来书写它的话言和掌握其中的符号就不能了解它,它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