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按照我国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1981年杭州会议的决定,将1980年及其以前所有的独立矿物种的译名作一次修订。这是因为迄今在矿物译名工作上存在有不少混乱情况。整理修订工作已于1982年初完成,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此外,杭州会议还决定,从1981年起,逐年将新矿物及其译名在公开刊物上公布。1981年所发表的新矿物已在《岩石矿物及测试》第2卷第1期及第2期(1983年3月和6月)刊出,共计矿物种79个。但是,其中有7个矿物是1980年以前发表的矿物,它  相似文献   

2.
1981年6月14——17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在杭州举行了新矿物及矿物命名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代表43人,列席3人。会上经过讨论修改通过了《提交新矿物的程序、原则及具体内容》,拟定矿物命名(译名)原则、方案,尽速修订整理,统一以往的矿物名称,使全国地质、岩矿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于1981年6月14至17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一届新矿物及矿物命名讨论会。会议由该委员会主任郭宗山和彭志忠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代表40余人。学会秘书长李正瑞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讨论了矿物命名和译名问题。郭宗山、丁毅、王濮教授分别作“矿物命名和译名”、“矿物中文(名称)名词整理和定名初步意见”及“系统矿物学”等报告,指出矿物命名(译名)绝非是单纯的名  相似文献   

4.
陈克樵 《地质论评》1981,27(6):549-550
全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讨论会于1981年6月14日—17日在杭州召开。这是我国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自1979年8月20日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冶金部、二机部、地质部系统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矿物学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如成立了全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矿物学报》与《岩矿测试》杂志创刊并按期出版,修订了矿物种译名和对1980年以后世界发表的新矿物进行统一译名,以及公布了简章和提交新矿物的原则、程序及具体内容等。目前,我国已向国际矿物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CNMN)提交并得到承认的新矿物有23个。  相似文献   

6.
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和工作会议于1984年9月3日至8日在山东泰安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9人,其中有两个学会的10名委员。会上由郭宗山主任委员代表委员会做了工作总结。三年来,委员会评审了我国发现的35个新矿物、向 IMA 提交25个,其中被批准的23个,参加了 IMA 新矿物的评审与表决投票工作,对内作了大量的矿物咨询工作;对《矿物种译名》一书进行了修改辅充,制定了《矿物  相似文献   

7.
我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所属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9月1—5日在西安召开工作会议暨学术讨论会。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及矿物学工作者共45人与会。会上有15位专家学者就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些新矿物、有关矿物种、晶体结构、矿物数据库:矿物译名等研究成果作了报告,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自1991年8月至1992年12月的一年多来,本专业委员会继续努力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如下工作。 1.于1991年9月在西安召开了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议。会议总结了工作经验,补充修订了国内新矿物申报条例,制定了本专业委员会内部工作程序(详见《岩石矿物学杂志》,Vol.11,2;《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91,4)。内部工作程序的制定,虽然大大地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却可使新矿  相似文献   

9.
洪文兴 《矿物学报》1990,10(3):285-288
迄今为止,地球上已知的矿物约为33100种,但是矿物名词却达到25000个以上,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因此造成矿物名称使用比较混乱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对新矿物的确定和命名缺乏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内外矿物学界多次发出有关的通告、规定或程序。我国自1981年第一次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PRC)会议以来,矿物学报先后刊登了“提交新矿物的程序、原则及具体内容”和“有关提交新矿物的手续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作为矿物学的重要基础研究方向之一,新矿物的发现及其晶体结构、晶体化学的研究始终备受各发达国家的一贯重视。新矿物的研究和发现及其成果具有国际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在该领域以及整体科技水平和对科学发现的贡献。笔者近年来参与了对若干存疑矿物进行的精细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研究和矿物学研究,从2005年至今参与发现的23种新矿物均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分类命名委员会(IMA-CNMNC)所批准。这些新矿物的获批得益于成功地获取了成分数据、衍射数据和晶体结构的阐明。本文就新矿物的认定规则、申报内容和数据、分类命名、研究内容及工作方法等进行综述,在此抛砖引玉,希望通过交流促进我国新矿物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于1982年6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了矿物种名称修订讨论会,部分委员和专家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郭宗山主任主持了会议。王濮教授汇总了对矿物名称的修正意见。经过讨论,会议明确了修订原则,并成立了五人修订小组,由王濮教授负责,争取在12月中旬定  相似文献   

12.
国际矿物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1958年正式成立,在它的领导与组织下每年审批世界各国发现的新矿物与矿物名称。到十九世纪未矿物种不到400个,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增至1000个,其速度逐年递增,五十、六十年代平均每年批准新矿物约20个,七十年代平均每年增到50个,1980年一年经IMA批准的新矿物有103个,1981年为66个,1982年1月至10月已批准了75个,后者大部尚未正式  相似文献   

13.
以上报导的54个新矿物主要发表在1990年,其中也包括捕捉到90年前遗漏的和少数1991年新矿物。我国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1978年成立后,自1981年起逐年报导上年世界公开发表的新矿物,至1990年共计10年。这是我会任务之一。现已于1990年换届,从1991  相似文献   

14.
新矿物红石矿的补充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祖相 《地质论评》1979,25(1):58-58
新矿物红石矿在1972年发现的。它的初步成果在1974年第三期地质学报上作过报导。由于作者水平低,工作时间短促。报导中存在不少错误。经过一年来的继续深入研究,比较详细地测定了矿物的成分,晶系及晶胞参数等。本文将新取得的该矿物的主要数据作简略地介绍。一、矿物的化学成分由电子探针分析取得的结果列入表1中。  相似文献   

15.
时值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于1991年9月1日至5日在古城西安招开了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学术讨论会会议,并获得圆满成功。与会代表来自全国七个系统30个单位,总计正式代表45人。其中有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的全体成员以及矿物学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和一些矿物学者、新矿物工作爱好者。既有老一辈的矿物学家,也有矿物学的中青年  相似文献   

16.
基本内容参见《矿物学报(1982年第1期《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通告及附件)》、1984年第2期《有关提交新矿物的手续及注意事项)》和American Mineralogist Vol,72,p.1031—1042,1987,Procedures invoving the IMA Commission on New Minerals  相似文献   

17.
从1958年我国发现第一个新矿物"香花石"开始至今,逾60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发现和报道的新矿物达175种,其中142种为获得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委员会(IMA CNMNC)正式批准的有效独立矿物种。本世纪近二十年来我国新矿物研究进展尤为突出,已发现新矿物数量达60种,位列世界第六。特别是关于自然元素矿物大类新矿物的发现位于世界前列,关于稀土新矿物和冲击变质超高压新矿物的发现和研究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进展。本文着重从上世纪中国新矿物种的修订、本世纪在中国发现的新矿物种的数量和晶体化学类型以及产出特征等方面对本世纪我国新矿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推进我国新矿物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无论在国际或我国提交新矿物的频率较之五十、六十年代都大大提高了。我国在1979年成立了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下属专业委员会之一),并于1981年正式加入国际矿物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为了方便地质工作者提交新矿物,我会在1980年曾草拟了《提交新矿物的程序、原则、及具体内容》,有的单位下达了这些内容。但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同志还不很了解,因此综合国际和我国以前的一些规定,提出以下注意事项,以便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资料是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提供的,以资矿物学家在新矿物研究工作中参考和对比。CNMMN鼓励其成员将本文提交其所在国家的有关刊物发表。中译文由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供稿。文中所列的已经批准的新矿物的名称及其详细资料,将由每个新...  相似文献   

20.
1981年,在地质论评第27卷第5期刊登一篇题为“羟硅铍钇铈矿——一个富含铈、铍的硅酸盐新矿物”一文。当时,这篇文章的英文稿寄国际新矿物和矿物命名委员会审查。该新矿物于1982年一月经国际新矿物和矿物命名委会审查通过。现作者根据该会的意见和建议,将其羟硅铍钇铈矿(Yttro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