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在对甘肃省2005年度科研项目“电磁成像系统存煤矿地质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一种提高电法勘探分辨率及解释精度的方法-视纵向电导成像方法。该方法在计算纵向电导微分的基础上.进行视纵向电导微分成像。为验证其微分成像的应用效果,设计了低阻薄层(H2=3m)与低阻厚层(H2=30m)2个3层地电模型(参数为:ρ1=ρ3=100Ω·m,ρ2=10Ω·m,H1=100m)。通过计算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低阻薄层还是低阻厚层,与其地电模型界面对应位置,视纵向电导曲线存在明显转折点,视纵向电导微分成像图则可看出明显电性差异,而常规视电阻率曲线却难以解释低阻薄层。利用该方法与常规解释结合,对陕西某矿区进行采空区探测,共圈出东、西两块采空区.后经钻探验证,采空区边界范同和展布形态基本和解释结果相吻合,但比较两种解释方法,常规解释的范围较视纵向电导微分成像解释的范围要大,可见新方法的解释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2.
基于浮动薄板理论,研究瞬变电磁场层状介质中视纵向电导的计算方法,利用遗传算法代替常用的阻尼最小二乘法来获取关键参数。进行“烟圈”反演计算,并分别采用3层H (K)型和4层HK型地电模型对比视纵向电导曲线和电阻率—深度曲线。结果表明,“烟圈”反演具有不需初始模型、计算简便等优点,在定性反演方面,视纵向电导解释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划分电性层,且能够比较直观地体现电性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波分析的TEM快速成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信号分析、处理领域,出现了号称为"数学显微镜"的小波分析,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信号分析工具.小波分析是针对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方法,特别适用于动态、瞬态的信号处理.而利用视纵向电导参数进行测深资料解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TEM快速成像,并在Windows操作平台下开发了绘制微分电导图的软件,软件的功能丰富、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图形能以直观、形象的面貌清晰的展示电性界面的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4.
直流电井间三维直接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性不均匀体对电位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直接成像的参数。该参数在井间没有电性不均匀体时,等于背景电阻率,而当井间存在低阻或高阻不均匀体时,则小于或大于背景电阻率,很好地反映了井间不均匀体的电阻率性质和位置。然后介绍了井与井之间成像参数的插值方法和用SURFER软件成像的方法,并给出了几个直接成像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前言 本文将介绍我队在观测资料的解释方法方面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困难条件下多层实际电测深曲线的定量解释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并给以解决: 1.在不知道各层电性参数的情况下,相当筒单地确定出反映各种类型多层曲线的各电性层厚度及其深度的方法,比较本法与通常采用的量板法的优缺点。 2.提出在各种情况下确定各层纵电导的简单方法及有关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北山地区寻找全隐伏深部矿床的勘查中,根据工作区的地质特征,运用V8多功能电法仪,使用瞬变电磁法(TEM)对全区进行了面积扫描,运用视纵向电导成像法进行资料处理和解释,使解释的地下地质体更趋于其赋存特征,从而基本掌握了该区金属矿床赋存的电性特征,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隧道绿色施工不仅需要预报工作面前方突水突泥等低阻异常,更需要查明灾害体的地质构造,为灾害预警与防治提供保障。传统的瞬变电磁解释方法仅能够提供单一电阻率信息不能满足隧道地质灾害治理要求。因此,将虚拟波场成像技术引入到瞬变电磁隧道探测技术中,期望实现灾害体电性与结构综合解释。首先,根据波场变换原理将瞬变电磁数据转换到虚拟波场;然后,利用电阻率成像算法计算工作面前方电阻率建立虚拟波场速度模型,利用波动方程克希霍夫积分解进行波场延拓实现瞬变电磁虚拟波场偏移成像;最后,综合电阻率与偏移成像结果对工作面前方地质体进行解释,判断地质灾害体的电性与构造特征。分别采用充水溶洞、充水断层两类常见灾害模型对算法进行验证。充水断层模型电阻率成像结果可以识别工作面前方低阻异常,但是异常分布范围略有增加,且不易判断倾斜角度;而偏移成像结果有效地识别异常的边界位置且对应准确,更易容判断异常倾斜方向。充水溶洞模型电阻率成像结果可识别溶洞的低阻异常与位置,但是异常形态与实际模型略有偏差;偏移成像结果圈定了模型的前后边界且与模型吻合较好。实测数据偏移成像结果有效圈定了低阻异常位置与裂隙形态,预测结果与已知出水孔情况相符。理论模型与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虚拟波场克希霍夫偏移成像结果既包含地质灾害体的电阻率分布,又能识别灾害体电性分界面,为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8.
煤层电性参数的测试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线电波透视和地质雷达等探测成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煤层电性参数事先了解的程度,而影响电性参数的因素很多,测试手段又无统一方法可循。本文从实验室测试、现场实测和电测井资料的收集分析等方面,对分布于全国80个矿井,100多个煤层的325个煤样的电性参数进行了统计,并研究了煤质、湿度、温度、测试频率对电性参数的影响及各向异性问题。指出与电磁法勘探最密切的电性参数是煤层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9.
堆积层滑坡作为一种非线性系统变形演化规律复杂,准确量化坡体形变过程中滑移面边界变化、降雨入渗边界、水头边界和流量边界等重要参数是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的基础。此项研究基于电阻率成像技术,可依据岩土体成分、结构的不同和地层间电性的差异实现快速、多维剖面成像,并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建立了浅层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数据和各类监测数据的“时间-空间-属性”邻近域特征信息统一表达矩阵,实现了各监测项空间权重的快速收敛。在此基础上,用逐层、逐个递推式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深层电阻率成像数据,准确构建了反映堆积层滑坡形变过程的内部结构多维电性特征模型。试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各类边界参数基于地电信息成像监测结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堆积层滑坡形变破坏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无污染、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正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电阻率与地热环境中的孔隙度、渗透率、含盐度、蚀变及温度等关键参数紧密相关,是表征地热属性最为灵敏的参数。作为获得地下电性结构的一种重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电磁勘探方法具有探测范围广、深度大、精度高且经济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热资源勘探。本文主要对电磁探测在地热资源的应用与发展现状、地热电磁成像及地热要素电性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然后,根据电磁勘探在地热区的应用实例,总结了电磁法在地热勘探中的适应性、有效性及准确性。最后,对地热资源混场源超宽频电磁数据采集、高精度反演成像及关键地热属性识别等前沿科学问题与方法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电导率测试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因素 ,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进而指出电导率的正确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An analytical model is suggested to describe the electrostatic field produced by near-surface inhomogeneities responsible for galvanic shift in magnetotelluric (MT) apparent resistivity sounding curves. The near-surface inhomogeneities are modeled in thin-sheet approximation with laterally variable longitudinal conductance and transverse resistance. The model accounts for the TM (transverse magnetic) mode secondary electric field in the conductive layered subsurface below the thin sheet. Equations have been obtained to relate the subsurface geoelectric parameters and the spatial harmonics of the secondary electrostatic field. This secondary field, which is the source of galvanic shift in MT data, turns out to be in-phase with the primary field. The equations derived to simulate galvanic distortions are applicable to long-period MT data acquired by a synchronous array.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数字填图系统(RGMAP)开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已成为今后工作的必须手段.针对15万矿调中路线地质矿产调查、化探异常查证、矿(化)点踏查和检查评价等传统的矿产调查工作内容,就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填图系统提供的数据模型与"3S"技术平台,提高矿调工作效率与精度,结合野外数据采集与室内数据综合应用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天祝县华龙沟区煤炭勘查的主要任务是探明煤层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为此,在其前期预查时采用了多种电法手段.其中以对称剖面法和激电测深方法确定煤层露头具体位置;以五极纵轴测深法和激电测深确定煤层埋深及厚度;以高密度电法确定煤层走向。根据电法成果,结合1:5000地质填图对测区构造及煤层赋存形态进行控制。本次电法勘探成果与地质槽探、硐探对比,其煤炭赋存形态及构造吻合,根据勘查成果估算本区煤炭资源量约5000万t。  相似文献   

15.
The macroscopic linear elastic behaviour of inclusion‐reinforced soils, regarded as periodic composite media, i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homogenization theory.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her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ir longitudinal shear stiffness properties, which strongly govern the reinforced ground response under lateral loading. Combining the use of analytical, variation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we thoroughly examined three particular engineering‐relevant configurations: single trench, column and cross trench reinforcements. Fairly accurate closed‐form expressions are thus obtained, giving the value of the reinforced soil longitudinal shear stiffness as a function of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 shear moduli and reinforcement volume fraction. It is shown in particular that adopting a cross trench reinforcement layout instead of the classical column configuration results in a much higher improvement of the longitudinal shear stiffness. The results are then applied to assessing the reduction of soil liquefaction risk,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the reinforcing inclusions. Again, they clearly demonstrate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cross trench configura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complete inefficiency of the column reinforcement technique.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A new numerical model of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in the Earth’s crust with use of a system of electric dipoles that are located uniformly over an active surface of the structural block relaxing after its constrained turn is developed. Electric moments of dipoles change with time according to the amplitude of differential movements. It is shown that the amplitude of electric pulses and the degree of their attenuation with distance to the source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data of results of instrument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7.
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水位与可持续开发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辽河平原是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地区,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地下水资源在整个供水系统中一直占有65%左右的比例,但由于地下水开采所导致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也很严重,因此开展研究区内的地下水生态水位及其调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研究区内降水入渗与蒸发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试验资料,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设置了两种情景下地下水生态水位标准,并在第二种情景里又分为考虑地下水调蓄功能与不考虑地下水调蓄功能两种方案;然后通过对地下水实际埋深与生态水位埋深的比较,结合相应的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出各种方案下满足地下水生态水位要求的地下水调控量;最后论述了研究区内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研究成果对于区内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开采与有效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将分形理论应用到探地雷达 (GPR)资料处理解释中 ,以提高探地雷达剖面的分辨率。通过建立相应的GPR的fBm模型 ,采用逐次随机增加方法 (SuccessiveRandomAdditions)对GPR数据进行细分。实验分析表明 ,分形处理是一种提取GPR高分辨率信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其效果要比常规处理 (如线性滤波等 )明显 ;最后用分形技术对实际探地雷达检测剖面进行了处理 ,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