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地球》2016,(10)
正2004年,一种新玉种在云南发现,被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名为"黄龙玉"。黄龙玉是继新疆和田玉和缅甸翡翠之后发现的最优质的玉种。也是从那年起,"龙陵黄龙玉雕"逐渐广为人知。从无到有,从贱到贵,从无人问津到备受追捧,黄龙玉,这个曾被当成铺路石的新兴玉种,用十二年的时间,历经波折,终以其优秀的玉质和优美的色彩实现了华丽的蜕变。到如今,已有700余件黄龙玉作品获国内外奖项。近日在云南龙陵开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广西地震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初步划分了六条断裂地震带,并简要地介绍了各断裂地震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前言     
七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华北及其海域先后发生了渤海、海域、唐山等三次强震,震前毗邻震中区的油田,部分油井(油、气、水)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动态变化异常;如有的废油井突然自喷,有的采油井产油量数倍乃至十数倍的增加……,而震后逐渐恢复正常。这些罕见的现象启迪并推动了地震工作者去探索油井动态异常与地震孕育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关关系?由此,在地震预报领域中又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唐山地震后,我国地震活动趋于平静,但五至六级的中强地震时有发生,如海城的六级强余震;唐山的中强余震;四川、新疆地区的中强地震;菏泽5,9地震等,在这些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4.
利用航片判读和野外核查相结合的途径确定了六棱山北麓晚第四纪时期的基本地貌单元及其形成时代,研究了六棱山北麓断裂的地貌学和构造学分段性特征,通过对断错地貌面的地形剖面的高精度实测,获得了表征六棱山北麓断裂作用时空不规则性的定量资料──晚第四纪断层滑动速率随时间的涨落特性,指出距今1.56~0.76万a时段是六棱山北麓断裂作用的强烈活跃期  相似文献   

5.
为了尽早把我国的地震数据库建立起来,更有效地开展地震信息服务工作,促进基础地震学和应用地震学中与国民经济有重大工业关系的一些研究工作的开展,《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编辑部出版了一套“地震学磁观测与研究丛书”,现已出版六个分册:①现代代震台网观测技术,每册定价5.60元;②计算机高级语言及其在地震学中的应用,定价5.60元③缩微技术及其在地震学中的应用;④地震学中的射线方法;⑤震相与地球内部结构;⑥震级与震源程序参数测定,定价3.75元.  相似文献   

6.
地震模拟振动台初始状态调节和控制参数的匹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正在研制的三向六自由度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控制策略和有电反馈三级伺服阀的电液伺服系统初始状态的调节方法,控制参数的匹配原理及其在地震模拟台性能高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第六篇文章着重论述了新灾变假说的重要内容及其对地震地质、地震成因方面研究可能起的作用,并指出了渐变现象的客观性,自然界是以渐变和灾变两种形式互相穿插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苏鲁豫皖冀浙六省所属地区的80个区域地震台的资料,选取了该区及其附近的19个3~5级地震,分别对Z向和H向测定了Lg震相的走时和振幅,及最大震相Max的振幅,共有近3000组数据。测得本区Lg波传播速度为3.54km/s。根据Z向和H向,加权与不加权等几种计算方法,在50~1100Km范围内算得的各种衰减系数之间符合得很好。中国东部地区苏鲁豫皖冀浙六省及其邻近地区,约在28°N~42°N,110°E~124°E范围内(图1),我们研究了Lg波的传播速度、衰减特征和m_(lgz)、m_(lgh)、m_(mxz)、m_(mxh)四种近震震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六个专题,简要地介绍了郭增建先生及其合作者在地球物理学,地震预测科学、天灾综合预测、震灾防御与应急救援方面的学术贡献与成就。另外,对他的预报方法做了特别的评述,因为郭增建预测思想、理论、方法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在现今的预报实践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作者先后访问了日、美、苏、加及欧洲六国的湖泊研究机构。本文将这些国家的主要湖泊研究机构、实验室、野外站及其研究重点和仪器设备作一简要介绍。一、美国、加拿大北美五大湖面积244000km~2,容量23000km~3,是地球上最大的地表淡水系统。为协调研究和管理,1909年美、加协议成立国际联合委员会。自1953年起召开大湖学术会议。1967  相似文献   

1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刊物。办刊宗旨是紧紧围绕地震、地磁观测质量的提高而开展相应的实验和研究。刊登的文章要求实用,能解决实际问題。本刊自一九八三年开始向国內公开发行,现定为每年出版六期、欢迎踊跃投稿。一、本刊征集来稿內容包括基础础地震学、地磁学及其观测技术、数据处理、资料汇编  相似文献   

12.
精密引潮位展开及某些诠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再次改进了引潮位展开,潮波振幅给到小数后第六位,共3070个潮波.文中论述了引潮位展开的精度,同时给出为了保证潮汐计算的高精度而所需引入的各项改正及其说明.  相似文献   

13.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M=7.3)的前震系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研究了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M=7.3)前震的定位及其辐射图象.用六个区域台的到时,相对于一次参考地震,将前震及主震进行了定位.这组前震开始相互很接近,然后随时间及其分布有一定的延伸.最大前震前,前震均位于直径约两公里的小体积内,而在最大前震后,其活动则向北西和南东方向扩展,形成六公里长的在北西方向上伸展的分布带.初动及 P 波 S 波振幅比表明,在前震系列中有两种不同的断裂机制.我们推测这两种辐射图象可能和前震处于分布带的不同部位有关.可能主震震源不处于前震震源所决定的断层上,而是位于这组前震南面6公里、且较这组前震浅几公里处.我们认为,在垂直于主震破裂面及前震分布带走向的方向上,前震和主震相距这么大的距离,可能是由于主震时产生滑动的断层是以雁行排列的.分析了在前震期间断层上滑动所引起的应力变化,认为由前震引起的主震断层上剪应力的增加是很小的.因之由前震直接触发主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
应用谷继成引入的地震活动度S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研究了18次台湾强震、11次华南地区中强震的震前S值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震前S值出现低值异常的震例占86%。此外,还对华南及台湾地区六个区域的S值综合预报效能R值进行了计算,事实证明,在本区S值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5.
煤矿冲击地压的微地震监测研究   总被引:60,自引:7,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煤矿冲击地压与岩层在三维空间破裂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依据岩层破裂规律预测和预报冲击地压的可能性,文中采用自行研制的防爆型微地震定位监测(MS)系统,基于定位原理,监测了山东华丰煤矿冲击地压煤层(四层煤)及其解放层(六层煤)开采过程中的岩层破裂过程和二次应力场分布变化的过程,得到了如下结论:冲击地压的发生与岩层破裂密切相关,四层煤下顺槽处于六层煤顶板破裂区的外边缘时,正处于高应力区内,在此处掘进容易引发冲击地压,必须将六层煤下顺槽位置向实体煤侧移动20 m以上,或将四层煤下顺槽位置内移20 m以上,才能消除四层煤的冲击地压;六层煤和四层煤开采时,工作面前方断层活化的距离分别为250 m和350 m左右,根据这一距离,及时对断层带进行卸压处理,可以消除由断层带引发的冲击地压;监测显示了工作面周围岩层的三维破裂形态和范围,为矿井确定防水煤柱的高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监测证明了厚层砾岩的破裂、断层活化、采场附近关键层的破裂是引起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证明了所研制的硬件和定位软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可以在煤矿和边坡、隧道等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16.
带缝空心RC剪力墙结构变形与耗能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带缝空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进行了六层1/3.0比例模型房屋的拟动力及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带缝空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与耗能性能,探讨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特性及其薄弱环节或部位。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模型延性的弯剪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不同;竖缝的设置增加了结构在弹塑性阶段的变形及耗能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变形及耗能能力。作为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新型的结构形式,带缝空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有一定的工程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地震时空分布来讨论新疆强震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诸如强震活动的群体迁移和往返迁移现象,七级强震前六级地震频度降低而五级地震频度增大现象,七级地震前的地震围空特征,强震活动的正交和菱形网络现象。并统计分析了新疆强震活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有关基础地震学、地磁学及其观测技术、数据处理、资料汇编的专业科技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地震、地磁、空间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本刊自1984年起改由知识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每年出版六期,每期定价0.60元,  相似文献   

19.
六年来,我们用无阻尼水平摆地倾仪,在1.7秒—5秒的周期范围内,在一系列的强震发生前,分别记录到了一种明显的波动异常。並用它对不少的强震,诸如1976年8月16日松潘7.2级地震、1976年11月7日盐源6.9级地震,作了比较好的临震预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苗头的临震前兆。本文是对六年来探索工作的一个总结,並对其成因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河北平原的地貌与震害分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河流冲积平原的震害主要是由于地下砂土液化及其反映在地面上的地裂缝、喷水冒沙引起地基失效造成的。而破土液化,地裂缝和喷水冒沙又主要发生在有厚层细粉砂分布、砂层被地下水饱和、砂层之上粘质土覆盖层薄的现代河道、古河道及由众多古河道组成的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本文假设河北平原普遍发生六级以上地震,其烈度均在七度的情况下,不同地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