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匹配导航是一种运用匹配算法对载体预存的导航数据进行匹配来确定载体位置信息的自主导航技术。通过分析匹配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梳理了国内外匹配导航技术的相关标准,给出了匹配导航技术的一种标准体系结构,并对匹配导航制定的标准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导航标准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导航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建立导航标准体系是导航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导航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明确了导航标准体系的概念和建立范畴,提出导航标准体系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给出导航标准体系的建立方法,对建立导航标准体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崇辉 《测绘学报》2017,46(12):2042-2042
正天文导航是一种重要的自主导航技术,本文针对目前舰船天文导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鱼眼相机同时对天体和水天线成像实现舰船天文导航的理论方法。研究了基于鱼眼相机的舰船天文导航原理和流程,并针对星图获取、星点提取、水天线提取、水天线拟合、星图识别、导航定位解算等天文导航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展开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10幅星图进行天文导航定位耗时约2s,定位误差约为0.5nmile,定向误差约为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地形高程匹配导航技术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地形高程匹配导航现有相关标准。在研究已有标准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形高程匹配标准体系新的框架结构;并根据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急需制定的标准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气层以下的传统可见光天文导航,存在白天日照强烈而无法观测星体,数据缺乏连续性,可观测恒星数量少,无法实现全天时天文导航等问题.文中设计并探究利用红外探测器焦平面成像技术来取代可见光CCD成像技术的短波红外天文导航方法,分析短波红外波段相对于可见光波段,在大气层内白天观星实现全天时天文导航的优势,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实...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主要的天文与深空导航手段及其精度、天文与深空导航学发展概况和课程建设背景,阐述了《天文与深空导航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总结了天文与深空导航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不断加快,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应用与产业化对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对导航与位置服务国际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地理信息在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体系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特点,以地理信息整合导航与位置服务各类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为导向,采用统一建模语言设计提出地理信息导航和位置服务标准体系框架,介绍标准体系框架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标准研制建议。  相似文献   

8.
杜辉  陈倩 《全球定位系统》2020,45(3):115-118
梳理了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技术领域的现行国际标准、国外标准和国家标准,分析了国际标准、国外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现状,比较了国内外标准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利用惯性导航系统与天文导航系统进行组合定姿的方法,构造了惯导/天文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设计了惯导/天文组合定姿算法.设计飞行器的典型飞行轨迹,通过数学仿真对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天文导航能够有效地补偿惯性导航因陀螺漂移带来的误差,非常适用于飞行器的高精度定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导航系统完好性的定义.论述了天文导航的技术方案。提出把天文导航应用于星间链路定位的解算和导航星座自主完好性检测的技术方案中,讨论了合理的完好性检测门限。研究了反馈模型中卡尔曼滤波的使用,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1.
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自主导航系统,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是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本文运用分析、归纳、分类和比较的方法对目前国内外惯性导航系统相关标准进行了归纳总结,根据惯性导航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一种惯性导航标准体系,并对惯性导航制定的标准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标准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据的标准与规范统一、共享框架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创建原则、设计标准与规范需要考虑的方面以及要素统一的具体方法等解决方案。结合青岛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QGSP)的案例,介绍QGSP中数据规范标准的实现,并以5大类29个具体标准成果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13.
测绘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测绘项目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具体分析一宗竣工验收测量项目的实施要点,说明了有效的测绘项目管理方法对项目标准化、规范化并且顺利地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是开展调查监测工作的前提,应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现有自然资源分类标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广东省特色,对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类标准的总体思路、分类原则、体制机制及具体分类建议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着力解决现有自然资源分类中存在的概念不一、内容有交叉、指标相矛盾等问题,以期为正在开展的广东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试点工作提供思路,同时为国家自然资源分类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6.
测绘成果数据与GIS的衔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延亮 《测绘工程》2000,9(4):28-31
对测绘成果数据与GlS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测绘成果数据与GIS不能平滑连接的原因有作业习惯、规范标准和软件技术三个方面。通过对测绘数据成果、检查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制定数据成果标准、检查软件和实行监理制度等解决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主要讨论GIS标准及标准化的问题。GIS标准是指信息技术标准和空间数据标准。对空间数据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关注导致空间数据基础结构的出现并使GIS标准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8.
The concept of a framework for data and information linkages among producers and users, known as a 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NSDI), is built upon four corners: data, technology, institutions, and standards. Standards are paramount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NSDI. Historically, data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with a very limited scope — they were parochial, and even competitive in nature, and promoted the sharing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within only a small community at the expense of more open sharing across many communities. Today, an approach is needed to grow and evolve standards to support open systems and provide consistency and uniformity among data producers. There are several significant ongoing activities in geospatial data standards: transfer or exchange, metadata, and data content. In addition, standards in other areas are under discussion, including data quality, data models, and data collection.  相似文献   

19.
将网格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领域,构建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的网格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地理信息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OGC制定的网络服务规范作为得到广泛支持的地理空间数据互操作规范。与网格技术的相关规范存在许多不兼容之处,使得OGC服务在网格体系下难于集成和管理。文章研究了OGC数据服务WMS,WFS和wCS的相关规范和OGSA—DAI网格中间件技术,提出将OGC数据服务扩展为OGSA—DAI的数据资源的方案,将WMS,WFS和WCS封装为符合WSRF的网格资源,实现分布式异构地理空间数据在OGSA—DAI框架下的访问、集成与管理。此方案提供了一种将OGC服务集成到网格环境中的方法,比较容易实现,对相关研发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