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丹江,是长江水系一级支流汉江的支流,是汉江在秦岭南坡最大的一条支流。很多人知道南水北调是从湖北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却不知,丹江的源头是在陕西商洛西北部的秦岭南麓。不久前,陕西商洛市商州丹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通过了国家林业局专家组验收,正式挂牌。丹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由丹江、板桥河、仙娥湖、汝河及丹江城区段构成,总面积2000多公顷,其中湿地面积600多公顷,是一个以河流、湖泊、库塘湿地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7,(2)
<正>住建部近日发布《关于公布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通知》,批准了包括广东惠州市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在内的五个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分别是: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城市湿地公园、安徽省铜陵市西湖城市湿地公园、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四川省成都市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2)
<正>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境内,有1300年以上历史,总面积82万亩,历经上千年的垦殖创造的梯田农业生态奇观。作为千年大地粮仓,哈尼梯田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稻米和水产品,在调节气候、保水保土、防止滑坡、维护动植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湿地功能。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7,(2)
<正>千古绝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最初是形容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美景,但是在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也有这样壮观的景色。这里有一万多亩的湖泊,有茫茫的原始森林,有宽阔的滩涂湿地,还有大片的亚热带丛林,再加上嬉戏的各种鸟儿,美景之外更给深冬添了一份热闹。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南方湿地珍稀水禽人工繁殖的国家级基地,更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相似文献   

5.
张明祥 《地球》2011,(1):84-87
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和湿地。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各种产品,而且在维系生命支持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总面积为3848.55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作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我国政府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5,(8)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我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换算后为144亿亩,也就是说,每18亩的土地里至少要有1亩是湿地。今年6月21日,位于北京著名的香巴拉路线末端的湿地里,一处山谷最后一注水流已经断流,山谷中遍地的芦苇以及半枯萎的水生植物还能让人看出这曾是一片湿地。走在裸露的土地上,还可以看到细柔的尘沙。这片消失的湿地让人恍惚,这片湿地中消逝的生命敲响了警钟,一处湿地的消失不知为多少鸟类带来末日。近十年来,全国湿地面积减少5094.45万亩,这庞大的减少面积当中,又不知有多少动植物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7,(2)
<正>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境内,距银川市区9公里,距黄河3公里。是我国继江苏溱湖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后第三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8.
正青藏高原西南部的西藏,有着"亚洲水塔"的美誉,这里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目前,西藏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10处,国家级、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6处,共有各类湿地650万余公顷,居中国各省(区)第二位,其中玛旁雍错、麦地卡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近日,西藏自治区又新增了一处国家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7,(10)
<正>华北第三大洼淀——永年洼,是河北省南部唯一的内陆淡水型湿地,被誉为"冀南明珠"。这里长年积水,碧荷连天,百鸟飞翔,芦苇丛生,有"北国小江南"和"第二白洋淀"之城。近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组成国家湿地公园验收考察组,对永年洼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进行了验收考察。最终,该公园通过了验收考核,待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后,将正式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0.
唐诗琴  王庆  刘璐  杨宇峰 《湖泊科学》2023,35(4):1443-1456
于2021年1月,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DNA)技术,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湖的水体和沉积物进行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调查,并比较了eDNA和传统形态学鉴定对浮游动物的检出能力。结果表明:eDNA检出海珠湖无脊椎动物9门16纲34目71科93属137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其中,水采样品中共检出9门50属68个OTUs,网采样品中共检出6门27属35个OTUs,沉积物休眠卵样品中共检出9门70属103个OTUs。水采和网采样品中,主要的无脊椎动物均为轮虫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沉积物中主要的无脊椎动物为环节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沉积物休眠卵OTU丰富度最高,水采样品的OTU丰富度高于网采样品。比较浮游动物的形态鉴定和eDNA鉴定,发现后者在属水平上能鉴定出更多的种类;形态学鉴定的桡足类(100%)和多数轮虫(58.82%)可被eDNA注释出,而eDNA注释出的多数桡足类(71.43%)和轮虫(58.82%)在形态学鉴定中未发现;eDNA未注释出枝角类。结果表明,eDNA在无脊椎动物调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与传统形态学鉴定组合应用能更全面地了解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水生生物多样...  相似文献   

11.
嗨,扎龙     
陈爱国 《地球》2009,(4):74-75
扎龙是我国最大的鹤粪等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粪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占地面积21万公顷,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善、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绍兴镜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忠 《湖泊科学》2007,19(5):622-626
以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案例,简要分析了镜湖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城市发展、原住居民生产生活、生态系统保护与游客利益四者之间的博弈关系,重点对其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绍兴镜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是"B"模式 "国家公园"模式的融合.文章还总结了镜湖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从分级保护、旅游项目开发生态性、湿地生境恢复、旅游交通组织、客流量控制及生态农业模式等方面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提出了今后城市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连绵数百里的绿色长城——木麻黄海防林带,是一道壮观的风景线;紫水鸡在野菠萝树丛间出没,它有着"最美水鸟"之称,却一度被误以为已然灭绝;这里是海南保护较好的湿地之一,也是比较稀缺的内陆淡水沼泽湿地……这里,就是海南的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从1998年到2018年,20年的打造和生态恢复,让昔日环境恶劣的荒滩,如今已是处处美景,海南西部海岸有了4000多亩浪漫恬静的湿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湖荡湿地影响着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是湖泊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对周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净化调节作用,对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有利于湖荡湿地的科学管理,从而实现湖荡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选择太湖流域11个典型的湖荡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2-2015年开展周年湿地观测季度调查.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结合太湖流域自然条件和社会功能,提出了基于生态可修复性指标的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方法.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湖荡湿地中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优的占27.27%,分别是傀儡湖、尚湖和钱资荡;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良的湖荡湿地占9.09%,为长荡湖;中等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湖荡湿地居多,占36.36%,分别是阳澄湖、昆承湖、元荡和淀山湖;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差的湖荡湿地占18.18%,分别是滆湖、澄湖和宜兴三氿.本研究建立的湖泊生态健康评估体系和湖泊生态健康评价结果对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的后续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树江 《地球》2013,(4):39-43
正湿地是分布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具有多种类型,按照地貌类型和湿地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地学书签     
《地球》2013,(2):17+31+37+51+59+71+76+87+92+97+101+111
正碳信用碳信用:又称碳权,指在经过联合国或联合国认可的减排组织认证的条件下,国家或企业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因此得到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计量单位。湿地的生产力高效性湿地生态系统同其它任何生态系统相比.初级生产力较高。据报道,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平均生产蛋白质9gm~2,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5倍。  相似文献   

17.
金星宇 《地球》2014,(8):97-100
近11平方公里的西溪距杭州西湖不到5公里,是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国家4A级景区。在西溪,水因为各种动植物的点缀而更加秀美,动植物同样因为水的浸润而更显灵动与青翠。西溪湿地公园的东南角,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清灵的河水倒映着周围的苍翠,缓缓流淌过远处起伏的“山丘”。“山丘”上耸立着一座圆形瞭望台,仿佛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芽。登临高台举目眺望,整个西溪尽收眼底。这座瞭望台连同脚下的“山丘”就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国家级湿地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1,(7):43-43
湖北省国土总面积27883.26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052.95万亩。全省已发现矿种150种,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93种,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居全国第14位。目前,湖北省已建成地质遗迹保护区7个,已被批准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有6家、国家级矿山公园2家;2004年以来,全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712万亩,农业产出水平提高了10%~15%,实现了项目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地质找矿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2)
<正>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她被称作"亚洲第一湿地",据说这个湿地是中国最美的河谷湿地,清澈的根河静静流淌,曲水环抱草甸,岸边矮树灌木丛生,绿意盎然,湿地上花草摇曳,山间白桦林连绵成片。这里便是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额尔古纳湿地原名根河湿地,2009年之后更名为额尔古纳湿地。湿地位于额尔古纳市郊,是中国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被  相似文献   

20.
胡友文 《地球》2022,(4):48-53
<正>黄河口位于山东东营,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口,是全球新生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范围内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发育和演化的“天然记录器”,保持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典型性。该地区融合了河流、海洋和陆地三大要素,其资源禀赋和生态功能,具有全球性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已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并被列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的建设,同时加强黄河口生态保护修复,提高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是我们对自然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