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立明 《地球》2019,(9):70-72
从森林里穿行而过,沿路看自然美景,这样的旅行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钟爱。8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决定在小兴安岭、大别山、武陵山3条线路推动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国家步道是指穿越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较好的自然区域,串联一系列重要的自然和文化点,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自然体验机会,并由国家相关部门负责管理的步行廊道系统。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推动我国的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自然体验需求,国家林业局近日决定,以大山系、大林区为基础,推动了一批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联合多方力量,逐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和经营服务水平。第一批5条国家森林步道公布,它们分别是秦岭、太行山、大兴安岭、罗霄山和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这5条线路位于我国华北、中部、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总长度上万公里,单条步道上千公里,跨越众多名山大川、不同气候带和典型植被类型,串联起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美景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自然里徒步穿行,一路看原生态的风景,途中还能免费享用国家建设的基础设施。这样的旅行方式,是不是令人向往?这样的旅行方式,很快就能成为现实。2017年1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公布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分别是秦岭国家森林步道、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大兴安岭国家森林步道、罗霄山国家森林步道和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徒步者可沿自然小径、古道,欣赏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美景,体验荒野,在行走中亲身感受自然荒野之美、人文之美。  相似文献   

4.
正开着车驰骋于公路,享受速度与美景,自驾游已然成为许多人旅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很多家庭甚至将此作为选购汽车的标准。但在旅行诞生之初,走路才是最本真和最原始的方式。相比在"移动堡垒"中的擦肩而过,这种用脚步丈量土地的方式虽然辛苦,却可以更多地用眼睛欣赏、用心体会。而国家步道的诞生与发展,正是为了满足和提倡这种"慢步"旅行的方式。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国家步道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相对完善的体系,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12)
正建在高山深谷之上的玻璃桥、玻璃栈道或玻璃观景台,总能让人感觉惊险刺激,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悬空步道都以看似踩着踏实、实则"踏空"的感觉带给人们无限遐想。看看以下世界闻名的玻璃步道,都以大自然为景,让人可以真实地体验一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相似文献   

6.
赵小双 《地球》2019,(7):74-75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我国经过60多年的努力,已建立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福道,即福建省福州市的城市森林步道。它采用全国首创钢架镂空设计,主轴线长6.3公里,环线总长约19公里,福道东北接左海公园,西南连闽江廊线,中间沿着金牛山山脊线,贯穿左海公园、梅峰山地公园、金牛山体育公园、国光公园、金牛山公园,福道的入口位于金牛山公园附近,是福州市首条城市山水生态休闲健身走廊。福道主体采用空心钢管桁架组成,桥面采用格栅板,缝隙在1.5厘米以内。设计既可满足轮椅通行,也给步道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12)
<正>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形成的遗迹,不仅展现着独特的地质风貌,更承载着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具有巨大的价值。近年来,地球环境恶化这一问题已成为人们研讨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议题时绕不过的话题,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成为人类面对生存环境的主要矛盾。为保护重要的矿业遗迹,同时使环境恢复到自然的状态,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是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思路,是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外发达国家的很多城市,在废弃的矿山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9.
流体地球科学研究在人类认知地球、认知自然方面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流体地球科学研究中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和中国灾异文化是不可偏废的两个重要支柱 ,愿广大科技工作者共识之  相似文献   

10.
李明明 《地球》2014,(6):31-35
土壤是动植物生存及生长的自然体。人类生存依靠土壤,人们的生活水平往往取决于土壤的质量以及依土壤生存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和质量。肥沃的土壤是昌盛文化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对土壤利用和管理不善以及土壤遭到破坏之时,会给动植物生存及生长带来灾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使文化陷入衰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灾异文化与流体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好民  陈彪 《地震地质》2001,23(1):111-115
流体地球科学研究在人类认知地球、认知自然方面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流体地球科学研究中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和中国灾异文化是不可偏废的两个重要支住,愿广大科技工作者共识之。  相似文献   

12.
刘玉艳 《地球》2019,(6):80-84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既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又关乎地球生态安全。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公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建立了中央、地方和遗产地三级管理机构和队伍,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规划、建设、管护、监测、执法等综合管理体系,有效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目前,我国已拥有53项世界遗产,其中自然遗产1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6,(3)
正令人惊奇的鸣沙、执着扎根在沙漠的胡杨林、色彩各异的彩色沙林……国家沙漠公园不同的特色展现了沙漠的奇妙之处。而国家沙漠公园不仅是颇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能突出沙漠公园景观资源的自然特性和地方特色,更重要的是它们是防沙治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5年底至今,国家沙漠公园的建设正驶上快车道,2015年12月22日,国家林业局在原有33个沙漠公园试点的基础上,又一口气批复了22个沙漠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6,(6)
重庆市武隆县位于重庆市东南130公里的乌江下游,是继张家界、九寨沟、黄龙等之后中国第六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重庆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时拥有中国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称号。武隆拥有罕见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包括溶洞、天坑、地缝、峡谷、峰丛、高山草原等,形态全面,兼具丰富多彩的度假、休闲、娱乐、运动项目,是中国西南地区极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武隆天生三桥景区由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组成,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有"三桥夹两坑"的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15.
李亮  潘蓉  骆鹏  路雨 《震灾防御技术》2021,16(2):398-403
我国是目前世界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总装机容量世界第三,是名副其实的核大国,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包括核电厂在内的重大工程建设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御设计.日本311地震海啸引起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设计中增强了对超设计基准自然灾害的考虑.本文对核...  相似文献   

16.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只有在TMD的固有频率与主结构自振频率一致时,才会取得良好的减振效果。而工程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刚度退化、活荷载经常变化等原因,主结构的自振频率会发生改变,大大降低了传统TMD的减振效果。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结合磁流变弹性体刚度可调的智能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调频TMD装置。采用HHT变换和自然激励法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主结构的固有频率,之后根据识别的频率,改变磁流变弹性体的剪切模量,使得调频TMD的频率可以实时跟踪主结构的固有频率。最后对某环形步道的竖向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调频TMD克服了传统TMD的不足,可以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取得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胡友文 《地球》2022,(4):48-53
<正>黄河口位于山东东营,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口,是全球新生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范围内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发育和演化的“天然记录器”,保持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典型性。该地区融合了河流、海洋和陆地三大要素,其资源禀赋和生态功能,具有全球性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已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并被列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的建设,同时加强黄河口生态保护修复,提高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是我们对自然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陈安泽 《地球》2009,(3):6-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质公园,可简称为“国家地质公园”。她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市县两级政府和部门是重要的基础和执行层面。一切工作的落实,归根到底都必须通过各级政府落实到市县各部门乃至更基层的社区、乡村。防震减灾作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公益性事业,自然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最终需要落实到市(县)及其以下基层机构和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20.
金星宇 《地球》2014,(6):36-39
土地是农业文明的根本,而农业文明正是中国绚烂文化的摇篮,自古以来帝国的兴衰、朝代的更迭、文明的进步都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这块特定的"土壤"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这不仅体现在农业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本身也反过来加强了农业文明在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