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子园铅锌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已发现20多种矿物,金属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为主,脉石矿物以蔷薇辉石、方解石、石英等为主,脉石矿物总量高达89.04%。通过原矿X射线荧光光谱半定量分析、物相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等,综合分析原矿性质、矿物组成、有益元素赋存状态与主要矿物嵌布特征。结果显示,矿石中有益元素铜赋存在黄铜矿和黝铜矿及斑铜矿中,铅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锌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矿石中大部分金属硫化物呈它形不规则状集合体,黄铜矿与方铅矿、闪锌矿等金属硫化物密切共生。闪锌矿与方铅矿、黄铜矿与闪锌矿等的嵌布关系非常复杂,边界极不规则,且常常相互包裹,矿物工艺粒度较细,单体解离困难。闪锌矿中可见固溶体分离结构的细小粒状黄铜矿嵌布,这种形式嵌布的黄铜矿一般无法解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用研磨法和分步溶解技术提取流体相和硫化物相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闪锌矿分相Rb-Sr等时线定年的方法流程。通过对湘西打狗洞铅锌矿床Rb-Sr定年的示范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前景,获得闪锌矿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473±76 Ma),采用研磨法和分步溶解技术获得更精确的闪锌矿流体相+硫化物相年龄(489.6±5.9 Ma)和全矿物+矿物相(流体相+硫化物相)的年龄(490±6.5 Ma),表明湘西打狗洞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在早奥陶世,其成矿作用的发生可能与晚期成岩或区域构造热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3.
居维伟 《江苏地质》2016,40(2):253-258
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微区能谱分析等多种手段对研究区铁矿石中锌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查明铁矿石中的锌主要以独立矿物(闪锌矿和菱锌矿)及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其中,锌在原生铁矿石中以闪锌矿为主要载体矿物。综合研究发现,原生含硫铁矿石,因锌的主体化学相态为硫化物相,岩矿鉴定表明其矿物相为闪锌矿,故如果锌含量达到综合利用水平,则具有工业利用价值。建议按照铁矿石伴生硫的有关评价指标单独划分块段,选矿时应充分考虑进一步浮选获得闪锌矿精矿产品,注重闪锌矿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4.
安徽宣城茶亭斑岩铜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金铜成因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型矿床。本文在矿相学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矿石组成矿物的成矿金属元素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以了解矿床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确定金与铜的成因联系。茶亭铜金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应用单矿物火试金法化学分析显示,第2阶段黄铁矿(Py II)和第3阶段黄铁矿(Py III)以及相应阶段的黄铜矿均富含金,各阶段石英及第3阶段硬石膏基本不含金。矿相学观察发现"可见金",金的嵌布形式主要为包裹金、粒间金,少量裂隙金。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这些"可见金"主要为银金矿,其次为自然金。"不可见金"以不均匀形式分布于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斑铜矿等硫化物矿物中,"不可见金"主要为纳米级自然金。金与铜的相关性以及金的赋存状态表明,金与铜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Simon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铜-铁硫化物中Au的溶解度更大,结合矿物共生组合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果可以推测,茶亭铜金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从较高温度到较低温度的演化过程,随着温度的降低部分Au从铜-铁硫化物中出溶并富集为"可见金",而另一部分金仍然以"不可见金"形式分散保存于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以及其它含铜硫化物矿物中。  相似文献   

5.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糜棱岩铜-金富集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辽宁红透山太古宙块状硫化物型铜锌矿床成矿后的变质作用达到高角闪岩相 ,并经历了 3个阶段的变形。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主矿体内分布有 30多条矿石糜棱岩带 ,它们大多数平行或近于平行块状硫化物矿层 ,少数产在矿体附近围岩中。带中的各种硫化物矿物均遭受了强烈的剪切变形 ,其中黄铁矿以碎裂为主 ,而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显示强烈的塑性。矿石糜棱岩比块状硫化物矿石明显富集铜、金、银等元素 ,其铜、金和银平均含量分别达1 1 .0 0 % ,1 .74g/t和 2 35g/t,相对于块状矿石的富集系数分别为 5 .3、5 .0和 4 .6。这些金属的高度富集主要是因为矿石糜棱岩受到了后期流体的叠加。铅同位素组成表明矿石糜棱岩中的金属一部分来自块状矿石 ,另一部分来自块状硫化物矿体之外。韧性剪切和流体叠加均发生于矿床退变质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Rb、Sr在闪锌矿中的赋存状态及其Rb-Sr定年机理,对挑纯闪锌矿开展了矿物、稀盐酸提取相和硫化物相(王水溶解相)的Rb、Sr、Pb、Zn、Fe、Ca、Mg和Al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挑纯闪锌矿中,79.19%-97.61%(平均90.47%)的Rb与Pb、Zn、Fe主要分布在硫化物相中,而70.30%-98.12%(平均82.92%)的Sr与Ca、Mg主要分布在稀盐酸提取相中,且其中的Sr与Ca+Mg含量之和大致呈正相关,指示硫化物相较之全矿物的Rb/Sr比值变化范围增大和Rb-Sr定年成功率得以提高,是因为通过稀盐酸提取过程去除了方解石、白云石等包裹体中的普通Sr对硫化物相中少量(2.34%-9.79%)放射成因Sr的掩饰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闪锌矿Rb-Sr同位素定年可能是基于硫化物相而非所含流体包裹体和碳酸盐包裹体中的Rb和Sr,从原理上初步证实该定年方法是有意义的。通过条件实验,检验了稀盐酸提取过程可将碳酸盐包裹体中的Sr完全提取出来,且提取酸浓度和浸泡时间对等时线年龄没有影响,验证了闪锌矿分相Rb-Sr体系定年分析流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东太平洋海隆9°~10°N热液活动特征,采用成因矿物学方法,通过矿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电子探针等手段,对烟囱体矿物成分、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区烟囱体硫化物矿物有3种矿物组合:(1)硬石膏 白铁矿 黄铁矿;(2)黄铁矿 闪锌矿 黄铜矿;(3)黄铜矿 斑铜矿 蓝辉铜矿 铜蓝.成矿热液流体温度经历了低-高-低的变化,最高温度可达到400℃以上.该热液烟囱为典型的"黑烟囱"类型,早期硬石膏沉淀形成烟囱体的框架,后期的金属硫化物在烟囱体内表面沉淀,由烟囱壁向内形成了硬石膏-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和黄铜矿及次生铜矿物的矿物分带.  相似文献   

8.
新疆哈密卡拉塔格块状硫化物矿床金银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哈密红海黄土坡VMS矿床位于东天山卡拉塔格隆起带,是卡拉塔格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体产于卡拉塔格隆起带核部火山沉积岩建造中,具有典型的VMS型矿床“上层下脉”二元结构特征。该矿床中含金硫化物矿石主要有块状黄铁矿黄铜矿、块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块状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和块状闪锌矿。文中在对各类含金硫化物矿石进行详细的矿相学研究基础上,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联用技术(SEM/EDS),对硫化物样品中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块状硫化物中的主要矿物形成于多个期次,主要包括VMS成矿期(黄铁矿阶段、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阶段、石英重晶石阶段)、热液叠加期(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和表生期(铜蓝纤铁矿阶段)。矿区首次发现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银金矿、碲银矿),其较大的化学成分差异指示了热液环境由中酸性中性转变为更有利于Au、Ag迁移沉淀的偏碱性。后期的偏碱性热液对VMS成矿期形成矿物产生了交代作用,使得Au、Ag活化再富集。由于后期热液叠加改造,红海VMS型矿床中Au、Ag不仅赋存于VMS成矿期后期中低温闪锌矿黄铜矿阶段,也赋存于VMS成矿期早期中高温黄铁矿阶段,并贯穿整个热液叠加期。各含金矿物组合中除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外Au多呈显微不可见状态,推测Au、Ag主要以原子或离子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或矿物空位处。  相似文献   

9.
闪锌矿是有色金属矿床中主要金属矿物之一,其标型性质与矿床成因的关系密切。因此,分选闪锌矿单矿物,提供各类测试样品(单矿物化学分析、包体测温和硫同位索等),对提高矿床地质研究程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作者近几年来,因生产和综合研究工作的需要,曾对吉林西部地区铜、锌、铅和银等十多处大、中、小型有色金属矿床中的单矿物提纯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积累了一些主要硫化物(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等)分选条件的资料,并与前人试验资料做  相似文献   

10.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是南岭成矿带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宝山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即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中心的铜钼矿化,周边是铅锌银矿化。本文通过对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中的石榴子石、透辉石、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进行矿物学研究及电子探针测试分析,归纳总结出: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期次为矽卡岩阶段、退变质与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矿床石榴石端员组分总体以钙铁榴石(23.48%~90.39%)为主,其次为钙铝榴石(5.81%~71.27%);辉石的成分端员以透辉石(Di61-95)为主,石榴子石成分和透辉石组分与世界上典型矽卡岩型铜矿的石榴子石和透辉石组分十分相似,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从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硫化物中黄铁矿、闪锌矿矿物成分组成可以看出,该矿床硫化物为岩浆热液成因,并呈现出北东向比南西向成矿温度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现代海底烟囱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卢焕章 《岩石学报》2003,19(2):235-241
大洋中脊的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当前地球科学的一个热点。因为他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可以直接观测到这些矿床的形成过程。这些矿床均有许多黑烟囱和白烟囱。在这些烟囱中成矿流体不断地流过,并同时沉淀出Cu,Pb,Zn硫化物和脉石矿物。本研究的样品是取自北纬21°N的太平洋洋脊中现代大洋海底的Zn(Cu)型硫化物烟囱。对这些烟囱的矿物共生组合进行研究发现其矿物组合相当简单,分硫化物和脉石矿物两种。硫化物中以其含量多少排列为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以硬石膏为主,见少量重晶石。在烟囱中这些硫化物和脉石矿物的分布是有分带性的。从外到内为硬石膏带,黄铁矿带,闪锌矿带。闪锌矿带向里可见到少量黄铜矿和磁黄铜矿,及硬石膏,但它们尚未构成一个带。烟囱的中心常常是空的,因为是原来的热液通道。 发现两类流体包裹体:一类为水溶液相包裹体。另一类为CH_4的包裹体。其均一温度是从180~265℃。最外面的硬石膏带,均一温度从180~245℃(平均212℃)。黄铁矿带均一温度从185~260℃(平均218℃)。闪锌矿带均一温度从190~265℃(平均229℃)。从平均的均一温度看似乎从边上到中心从212—218—229℃向上升,说明一个趋势,中间的温度较高,边上的较低。成矿溶液的盐度与海水相差不大,但略大於海水  相似文献   

12.
硫化物Rb-Sr同位素定年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金属矿床成矿年代确定混乱的问题,国内外许多矿床学家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家对金属矿物常规同位素定年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尤其是对于矿石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为主的铅锌矿床,硫化物矿物Rb-Sr同位素定年方法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结合近几年开展的工作,总结国内外硫化物Rb-Sr同位素定年研究取得的成果、闪锌矿中Rb、Sr的赋存状态与定年机理以及定年适应性问题。采用闪锌矿Rb-Sr同位素组成数据拟合成等时线源自热液流体与闪锌矿之间Rb和Sr的不同分异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闪锌矿均适合该定年技术。要成功获得年龄,需结合野外地质特征采集代表性的矿石样品,并在镜下鉴定基础上挑选合适的单矿物;在分析测试过程中,需尽可能去除次生包裹体和粘土矿物。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在西南印度洋脊49.6°E发现热液异常,并于2007年取得硫化物样品,这是首个在全球超慢速扩张洋脊发现活动的海底热液区。对该区硫化物开展了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印度洋脊49.6°E热液区硫化物可划分出富Zn和富Fe两种矿石自然类型,矿石中广泛发育溶蚀孔洞构造、"黄铜矿疾病"结构、网格状固溶体分解结构、同质增生结构等结构构造。根据矿物化学成分变化,矿石矿物可划分出Fe-S系列、Zn-S系列、Cu-Fe-S系列、Cu-S系列及Au、Cu、W自然金属系列等。该区硫化物的沉积过程可划分为2个阶段:Ⅰ.富Zn硫化物沉积阶段,矿物组合以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为主,成矿流体沉积温度相对较低;Ⅱ.富Fe硫化物阶段,矿物组合以黄铁矿-白铁矿-闪锌矿-等轴古巴矿为主,成矿流体沉积温度相对较高。后期沉积过程(阶段Ⅱ)对早期沉积过程(阶段Ⅰ)的硫化物进行了部分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14.
河南水洞岭铜锌矿床特征、成因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洞岭铜锌矿床矿体赋存在石英角斑凝灰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地层产状一致,矿石具块状、浸染和条带状构造,中细粒结构,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表明,水洞岭铜锌矿床为海相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找矿潜力分析在矿区及外围困出了四个找矿靶区:黄土岭、老胡家、张圪塔和砂固堆。  相似文献   

15.
硫化物矿物对银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大清  彭金莲 《地球化学》1996,25(4):372-378
通过硫化物矿物对银离子的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在50℃时,硫化物矿物对溶液中银离子的等温饱和吸附量大小顺序是:方铅矿>黄铜矿>辉锑矿>闪锌矿;当温度超过70℃时,这个顺序变为:辉锑矿>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这与天然多金属矿床中硫化物矿物银的含量顺序是一致的。实验证明,硫化物具有把溶液中的银富集到固体(矿物中)达106量级以上的能力。这些结果极好地解释了多金属矿床中银在普通硫化物中含量大小的顺序及锑和银在矿床和矿物上密切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祁漫塔格-都兰成矿带是以铁铜多金属为主的成矿带,其矿产丰富但研究程度较低。双庆铁矿床是该成矿带上的典型矿床,目前尚未对其金属硫化物开展地球化学研究。本文运用电子探针测试手段,分析金属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结合闪锌矿标型特征研究,以期为矿床中金属硫化物生成环境提供指示意义。基于金属硫化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通过计算其标准化学式可知,其平均化学式的S元素比例逐渐减弱,表明对应矿物生成的还原环境在逐渐减弱。闪锌矿的Zn/Fe比值、Zn/Cd比值及闪锌矿地质温度计结果表明属于中-高温型闪锌矿。再结合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证实与中-高温型闪锌矿吻合。  相似文献   

17.
贵州天桥铅锌矿床分散元素赋存状态及规律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利用电子探针(EPMA)、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等分析了天桥铅锌矿床矿石矿物中分散元素的含量、赋存状态及规律,结果表明分散元素在该矿床中含量达到了综合利用评价指标,有的甚至达到了工业品位(如Cd等);这些分散元素可能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硫化物矿物中,其规律为Ga、Cd、In等赋存在闪锌矿中,Ge、Tl等赋存在方铅矿中,黄铁矿中分散元素富集低;在不同颜色闪锌矿中,Ga、Cd富集规律表现为浅色闪锌矿>中色闪锌矿>黑色闪锌矿,而Ge、Tl、In、Se富集表现出中色闪锌矿相对高于浅色及黑色闪锌矿;同标本中,不同颜色闪锌矿的Ge、In富集规律在还显示浅色闪锌矿>中色闪锌矿>黑色闪锌矿,而Ga、Tl、Cd、Se富集规律呈现中色闪锌矿相对高于浅色及黑色闪锌矿.Ga/In、Zn/Cd等参数指示出矿床成因类型可能为热液-沉积-改造.  相似文献   

18.
顾连兴  周兵  张文兰 《矿床地质》1998,17(Z4):675-678
矿石结构和电子探针成分研究表明,福建梅仙铅锌矿区闪锌矿中的黄铜矿产生体,除了形成高度分散的乳滴外,还呈棒条状、蠕虫状和叶片状沿闪锌矿的解理和双晶界面分布。这种交生体除了部分可能是出溶产物外,主要应是黄铜矿交代闪锌矿的产物。交代过程中由溶液带入的不仅有铜,而且还有铁。当交代热液前锋在硫化物矿床中不断向前推进时,锌和铅不断深解而铜不断沉淀,于是先存的硫化物矿体便不断受到带状提炼。因带状提炼而发生再活化转移的锌和铅,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时便重新沉淀,从而在梅仙矿区上方形成了贫铜的锌-铅矿体。  相似文献   

19.
广东玉水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MVT(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带东段,铜铅锌矿体主要呈不规则囊状产于下石炭统忠信组滨海相石英砂(砾)岩和上石炭统壶天群白云岩之间,少量呈不规则脉状分布于白云岩中。其主矿体中铜的品位极高,2013年入选品位为15.5%;矿石主要呈块状,少量浸染状。矿石矿物主要包括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方铅矿、浅色闪锌矿、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方解石,局部偶见石英。发育赤铁矿-磁铁矿和硫化物两个成矿阶段。选取主成矿阶段——硫化物阶段硫化物矿石中的闪锌矿和石英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玉水流体包裹体主要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气液比5%~20%,均一温度范围为90~289℃,其中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90~289℃,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10~287℃,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25~210℃,包裹体盐度范围集中在8%~15%。激光拉曼探针测试表明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主要是H_2O,个别气相成分CO_2。流体包裹体研究,结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表明玉水铜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层控的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矿床由3个串珠状分布的矿体组成,Ⅰ号矿体和Ⅱ号矿体勘探程度最高,两个矿体中金的资源量总和可达246吨,其中以Ⅰ号矿体中金的品位最高。本文采用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模拟计算等测试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Ⅰ号矿体中金的赋存状态、迁移特征及其意义。结果表明,Ⅰ号矿体中金以银金矿为主,并见少量或微量的金银矿、硫铋金矿、碲铋银金矿。金主要以微细粒金包裹于黄铜矿中或分布在黄铜矿边缘,磁黄铁矿、黄铁矿以及闪锌矿中含少量的金矿物,金主要来源于金属硫化物的出溶,而次生氧化带中可见微细粒金分布在硅酸盐矿物中,分布在硅酸盐矿物中的金矿物与次生氧化富集作用有关。金的矿物颗粒粒径变化较大,以分布在黄铜矿中或边缘的金矿物粒度最大,而分布在次生氧化带中的金粒度最小,大部分小于1μm。上述赋存特征指示,雄村Ⅰ号矿体中金主要分布在黄铜矿边缘,同时依据Simon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出,高温环境下金可无限混溶在铜-铁熔融体中,随着温度的降低,金属熔融体中金的含量呈数量级下降,因此随着温度的降低金发生出溶而向外迁移。磁黄铁矿、黄铁矿以及闪锌矿中金可能形成于此过程,同时位于矿区西北侧的浅成低温热液型洞嘎金矿中金也可能形成于上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