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碳循环与岩溶土壤改良———原理与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南方亚热带裸露岩溶区土壤瘠薄, 又称石山土壤。受地带性(亚热带)和地域性(岩溶)发育因素制约,与地中海等岩溶区土壤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复合性和破碎性特点。低产土壤占土壤总面积60 %以上,土壤改良任务艰巨。由于障碍因子及其组合种类众多,以及土壤斑块小型分散的特点,决定了石山土壤改良与多数不良自然条件国土单元不同,不能期望简单地通过某一两种单一机制的改良措施统一治理。当前石山土壤改良工作基本尚处于经验性创新阶段。作为石山土壤改良的一个方向,提出运用碳循环理论指导工作。希望借此把改良措施研制提高到实验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旱情监测与评价进展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旱灾害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干旱灾害更有扩展的趋势,干旱灾害的影响范围,已经由传统的农业领域向工业、城市、生态等多个方面发展,由贫水区向丰水区扩展,因干旱缺水等造成的损失也愈来愈严重.由于旱情监测与干旱定量分析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学科和监测要素,本文通过系统的收集水利、气象、农业等部门和美国关于干旱的主要研究与应用成果,对干旱等级划分、干旱指标遴选、指标值确定及主要计算方法较为详细介绍与研究,并结合我国水利系统现状与需求,提出了一些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龚士良  李采 《城市地质》2007,2(1):16-19
本文试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初步探讨地面沉降研究与防治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埃达克质岩与成矿:困惑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起源于下地壳的中酸性岩浆岩的成分变化,可以约束其源区深度以及地壳最小厚度,为大陆板内成矿作用的深部过程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全球范围内,许多世界级斑岩铜矿和浅成热液矿化系统与同期的埃达克质岩存在密切的时空与成因联系,在国内主要成矿区带也识别出与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埃达克(质)岩。与俯冲过程无关的埃达克质岩的识别,使我们有可能结合其他地质证据构建完全不同于Sillitoe(1972)B型俯冲环境的斑岩铜矿成矿模式的大陆板内斑岩(夕卡岩)型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对于规模巨大、矿质主要源自地幔的热液矿床的形成,埃达克(质)岩可能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埃达克(质)岩的成矿潜力通过地幔物质加入而获取,埃达克(质)岩的成矿专属性由上地幔成矿元素分布特征决定。与俯冲有关的埃达克质岩浆之所以有利于成矿,重要的原因是存在大量来自俯冲板片的高压、高温流体以及俯冲板片熔融形成高氧逸度(fO2)的熔体,但产出在大陆板内背景、与俯冲无关的埃达克(质)岩的成矿机制还不清楚。根据现代资源勘查理念,结合综合地质信息分析,埃达克质岩具有实际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剑平  范建华  刘迪 《岩土力学》2005,26(Z2):249-252
RQD是评价裂隙岩体质量的重要参数,它在岩体工程中被广泛采用,但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工程师们认识到了RQD自身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将RQD的缺点和不足总结为5点。但RQD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5个方面总结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RQD的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了对RQD的拓宽和改进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人工神经网络与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立强  马光祖 《岩矿测试》1997,16(4):267-276
回顾了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对分析测试技术和相关学科中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及在流程控制、错误诊断、参数估计、传感器模型、模式识别与分类、环境监测与治理及光谱与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等作了评述。引用参考文献113篇。  相似文献   

7.
金蕾  董冬  谭文清  孙春 《吉林地质》2004,23(4):38-43
矿山开采会引发地表移动与变形。应用概率积分法对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油页岩矿区进行在矿区服务期满43年内有关地表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的预测,以便在采矿过程中有所依据,以避免造成地表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人生与落叶     
曾经读过蔡秀文的一篇散文《花落了,还会开吗》,讲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和她年轻的父亲在森林里欢乐地游玩,小女孩看到许多花儿和树叶落了,便天真地问她的父亲:“花儿为什么要落呢,爸爸?”她的父亲豁达的回答说:“花落了还会开的。”可是有一天,小女孩的父亲如一片秋风的落叶一样逝去了。花落了还会再长,可小女孩的父亲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9.
《海相油气地质》2008,13(1):F0002
利用细菌能使稠油变成天然气;分解二氧化碳,让阳光变石油;  相似文献   

10.
统计与数据     
塔河油田2008年新增探明储量1.35亿吨油当量;塔里木建成2000万吨大油气田;苏里格气田日产天然气突破2000万立方米;我国油与气产量到2030年将平分天下;我国页岩气地质储量100万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与气候     
吴子荣 《第四纪研究》1989,9(2):112-112
有关黄土与气候问题,早在60年代初刘东生教授就有构思,1961年赴华沙参加国际第六届第四纪大会时,阐述了他的观点,受到与会者的赞同和支持。之后,他精心探索黄土层的各项气候信息,于80年代初,建立了我国第  相似文献   

12.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说产生于古人选择理想栖居地的实践活动中,风水的本质就是人们追求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人们选择居住的地方,总喜欢刻意追求山清水秀、阳光充足,追求空气好、有水源、地形好,无地质灾害、人气旺的风水宝地。风水学与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结构思想体系有着惊人的相似与同向性。比如风水之注重"水"、"风"、"土"、"气"种种有关论述乃至模式化的表达方式,就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大气循环、土壤岩石圈、动物植被等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的科学内涵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是矿物学、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成因矿物学在生命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起源的矿物表征和矿物作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多样性及生物与矿物的关系;生物体的矿物组成、作用、宏微观形貌和自组装结构;生命矿物成核、生长和自组装过程的有机质调控及其响应环境变化的标型特征;生物矿化的过程、机理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矿物(含药用矿物)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及其开发利用,是环境与生命矿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命矿物有其自身的特点,选择用于环境及其变迁研究的生命矿物时,应遵循"贯通性"、"灵敏性"、"统计性"和"周期性"等四原则。根据生命矿物进行环境分析研究时,要注意甄别影响矿物学特征变化的环境要素;既要善于利用较便捷成熟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如热发光,简称TL),还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中的技术(如计算体层摄影术,简称CT),创造性地开发生命矿物学的环境标型。  相似文献   

14.
2009与2010     
2009年有三件事可能对我局影响长远。一是金融危机的大考验。无庸讳言,危机带给我们的冲击是实实在在的:原本景气的企业遭遇瓶颈,以往成功的范例暴露问题;不仅增长速度明显下滑.而且发展模式面临挑战。临危之时,测试胆气;变局之中,检验智慧。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局上下从容应对,化危为机,使天然色素和氨基磺酸等系列产品、建工集团和工贸总公司等众多企业。不仅呈现了逆势上扬的好势头,而且还创造了历史性的好成绩。二是建局五十年的大庆典。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与河水脱节的实验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傍河取水是我国北方城市一种常用的供水模式,由于河道径流量较小,在枯水季节河流附近的地下水与河水产生脱节。本文用砂槽模型进行了地下水与河水脱节的物理模拟,然后再应用饱和流与变饱和流模型进行理论模拟。物理和理论模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和几点新的认识:地下水与河水脱节之前,河水浸润曲线是一条弯向河流的上四曲线;脱节点不位于河床面而在河床面以下的含水层内部;脱节后在河床下形成一个悬挂饱和层。  相似文献   

16.
建筑师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应该超越一般意义上普通职业的范畴而具有深层的使命感。通过建筑作品,建筑师得以表达其对“建筑文脉”的理解并体现对社会和环境的真诚关怀。建筑师的根本责任是履行其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新近系—侏罗系碎屑岩红色或杂色地层(俗称红层)分布广泛,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众多造型多样的丹霞地貌,呈现出较高的科研、美学及地学旅游价值。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关于甘肃省红层和丹霞地貌多数景观尚“处在深闺人未识”的境界。文章在梳理红层与丹霞地貌概念、甘肃省的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概略回顾丹霞地貌景观的研究过程、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开发利用现状,深入总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面查清特色地质旅游资源家底、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渠道,在保护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的建议,以期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推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张张字画迎面而立,一幅幅图片跃然入目,明世寓理的格言警句,生动形象的宣传漫画,苍劲有力的廉政书法……近日,缙云县国土资源局经过广泛收集资料、精心策划设计,由外及里,逐步延伸,在60多米长廊的墙面上,打造出了一个“国土廉政文化教育园”。近几年来,该局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使专家系统技术尽早在地学领域取得突破,应该研制智能系统。在人机交换系统中加入智能模块,管理调度各功能模块,即实现人机交互系统到智能系统的升级。将专家系统、骨架系统加以扩充,增加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科学计算等功能子系统的接口,即成为一个研制智能系统的工具—智能骨架系统。文末描述了一个智能骨架系统—SGES的结构和用法  相似文献   

20.
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主要阐述了凌海市水资源的现状,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由此提出保护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