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词咏天     
第一回 木月会合水远游三雄相聚 一、咏词 深院月·癸酉月之木水星态 牛女侧,吴蟾逢,壁垒虚旁伴暮钟。小白甲申离唆远,三雄聚义唤晨风。  相似文献   

2.
太阳风对地球自转可能影响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自转的长期减速原因一般归结为日-月潮汐摩擦,而非潮汐因素会引起地球自转的加速。本计算了由太阳风引起的地球磁层力矩的上限值,其量级为2.56×10^22cm sec^-2。结果表明:估算非潮汐加速度的量级为·/Ω=0.33×10^22cm sec^-2,它比推算出的·/ΩNT=1.6×10^22cm sec^-2要小。由于造成地球自转变化的非潮汐因素是一个经典而又复杂的问题,所以由太阳风引起的地球磁层的力矩作为非潮汐变化的机制是模棱两可的,但它表明:太阳风力矩可通过太阳风舆到地球并渗透到地核响应地核运动,因此它可以作为本计算的几千年时间尺度的地磁场向西漂移的最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太阳^3He富化的一个完整的两阶段加速模型。具有适当带电状态的太阳粒子。例如^3He,电子和一些重离子主要由频率为ω=2Ω^3He的氢回旋波所加热。这些被预热的粒子进而在费米加速过程中被加速到高的能量。这一自洽的模型解释了加速的各个方面,并预言了粒子的丰度,加热离子的带电状态,以及其能谱与观测相符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在^3He丰富事件中,高能^3He和重离子具有相似的幂律谱分布这一观测结果,通过数值求解Fokker-Planck方程,探讨经阿尔芬波湍动速后的离子分布随时间的演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加速源区的等离子体密度和阿尔芬波湍动能量密度对粒子能谱分布起主要作用,如果取加速源区等离子体密度n=(0.1-1)10^10cm^-3、磁场强度B=50-100Gs、湍动能量密度为0.4-2ergs cm^-3,则在1秒左右的时间内,湍动阿尔芬波能够将^3He和重离子加速到10MeV/nucleon量级,能谱指数为2.0-3.5。理论计算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电荷屏蔽对超新星前身星环境下的电子俘获反应的影响,分析中强电荷屏蔽势能采用了最近人们利用线性响应理论给出的结果,对核素^56Co,^56Fe,^56Mn电子俘获率的分析计算表明,在低温高密情形下,电荷屏蔽对电子俘获反应的影响较先前的分析的影响程度略小,但电荷屏蔽对电子俘获反应的影响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6.
低质量AGB星He壳层内重元素核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C(α,n)^16O和^22Ne(α,n)^25Mg作为双脉冲中子源,对于星族Ⅰ低质量AGB星,采用无分叉s-过程反应通道,结合最新恒星深化的计算结果,在各物理参量合理取值范围内,计算了He壳层内重元素核合成。结果表明,渐近分布时所需的脉冲数N0的范围是6-16个,渐近分布达到后,He壳层内重元素的丰度仅与平均中子辐照量τ0有关。与低质量AGB星相应的平均中子辐照量范围是τ0=0.15-1.0mb^-1。  相似文献   

7.
《竹书纪年》记载尧``元年丙子帝即位'', ``四十二年景星见于翼''. 《论衡》记载``尧时景星见于轸''. 这可能是出现在翼宿和轸宿之间的超新星. 由已知的干支纪年推算尧帝四十二年是公元前2164年. 把足够宽的范围\lk($180^\circ\pm23^\circ$)作``翼、轸''之间的过渡区域, 在格林(Green)超新星遗迹表中搜索到20颗超新星, 只有高银纬遗迹PKS 1209-52 (G296.5$+$10.0)符合尧帝景星``状如半月''的亮度和年龄限制, 它是尧帝景星(SN-B.C.2164)的唯一候选体. 依据超新星的表面亮度$\varSigma$与线直径D之间的$\varSigma\propto D^{-\beta  相似文献   

8.
反常X射线脉冲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常X射线脉冲星(Anomalous X-ra Pulsars,简称AXP)是一类特殊的X射线源。与X射线脉冲星(通常处于大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中)相比,它们具有以下特征:X射线谱较软、光度低页稳定(≈10^27-10^29J.s^-1)、自转周期集中在10s左右稳定增长、迄今没有找到它们的光学、红外、射电的对应体、有一些可能戌超新星遗迹成协等。由观测到的自转周期变化可以确定它们的自转能损不足以提供有X射线辐射。解释AXP能源机制的理论模型目前主要有两大类:在吸积模型中,AXP被认为具有正常磁场强度(≈10^8T)的中子量,物质吸积提供X射线辐射原能源,并造成中子星的自转变化;另一种观点认为AXP是具有超强磁场(≈10^10-10^11T)的中子量(即磁星),其辐射能源来自它们巨大的磁或残余的热能,观测到的自转周期及其变化被归因子中子星的磁偶极辐射和物质抛射。两种模型各有优缺点,但目前看来观测事实对磁星模型较为有利。为了进一步明确AXP的性质,提供解释它们能源机制的线索,在介绍AXP的基本观测特征和理论解释的基础上,还将AXP与射电脉冲星、特强磁场射电脉冲量、射电宁静脉冲星侯选体及软γ射线复现源分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92年LAGEOS卫星全球SLR标准点资料对该卫星进行精密定轨,求得残差均方值均小于8cm;在残差分析中,发现目前的SLR标准点资料中含有野值,而且,一些资料有很大的系统偏离。这种情况会对LAGEOS卫星精密定轨和精确的卫星大地测量产生不利影响。第三代SLR系统的测距精度虽然已达厘米级甚至更高,但是,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厘米级的测距精度就有些问题。因此,对第三代SLR系统获得的观测资料必须进行野值剔除,剔除标准一般取为中误差的3倍;对系统偏离大的通过也必须剔除,剔除标准可以宇为每站历年^/bi和^τi的均方值的3倍,因系统偏离可以由^/bi和^τi反映出来。此外本文对距离偏差和时间偏差(以后简称时距偏差)的确切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与磁星模型相比较,反常X射线脉冲星的加速模型不能说明所观测到的自转周期的分布。为了解释熟知的最慢X射线脉冲星2S 0114+650的性质,其磁场强度必须大于10^14Gs,即它诞生时即为一磁体。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和国内外一些实验室(USNO,CRL,TAO,CSAO,SO)的时间公报上公布的GPS时间比对数据,我们用三种方法(单站、飞越、共视)对GPS时间比对的时间测量精度和频度测量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如上一些结果。1、最近三年(1989-1991)的GPS时间比对精度的平均值(数据取样时间为1天,按月单星计算结果后再多星结果平均,然后每年12个月平均)从40-60ns提高到20-30ns。2、在实验室设备(接收机和钟)性能优良的条件下,1991年的GPS时间比对精度的结果是很好的:(1)单站法的结果为12.6-44.0ns,平均值为21.6ns;(2)飞越法的结果为14.4-33.8ns,平均值为18.5ns。(3)共视法的结果为7.7-25.4ns,平均值为13.5ns。3、取样时间为1天和10天的GPS时间比对的频率测量精度分别为1-3×10^-13和3-8×10^-14。在频率稳定度模型中,取样时间为1-4天时的贡献主要是调频白噪声,取样时间为5-10天时的贡献主要是调频闪变噪声。  相似文献   

12.
掩星情报站     
六月份除了有五次适合观测的月掩星之外,还有一次月全食现象,这次月全食在我国东北和最东部的地区可见带食月落,只有中西部地区可见全食全过程。其中一次月掩星发生在月全食期间,而在月全食之前的三小时还有一次月掩星现象,而小行星掩星仅仅有一次适合观测。  相似文献   

13.
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质量MBH^10^6-10^10M⊙)和黑洞X射线双星(MBH^10M⊙)普遍被认为具有相似的中心引擎:黑洞、吸积盘和喷流.类似的中心引擎、质量相却差如此之大(6{9个数量级)的两类黑洞系统是否具有相似的物理仍不清楚.本文围绕不同尺度黑洞天体的物理性质和观测特性展开,主要研究了不同尺度黑洞天体活动的基本面关系以及黑洞X射线双星的能谱演化.  相似文献   

14.
彝族十月太阳历简称十月历,它的发现是20世纪天文界的一件大事。继十月历之后又在彝族地区发现了十八月历,即把一年分成18个月,每月20天的阳历。从现有的证据看,中国上古时代确实存在过十八月历,它就是尧都观测遗址显示的"二十节气"历。据《吐鲁窦吉》阐述,1年10个月,1月36天,半月18天,1年为20节气,1个节气18天也称为1个月。据此可以证明,彝族先民对十八月历并非独自创造,只是继承而已。植根于中国阴阳五行中的十月历,也可称作阴阳五行历,它与十八月历可看作是一回事,只是表述形式不同又互有联系的一种阳历,也可用简单的数学式表达:36天×10 (月)=20天×18 (月)=18天×20 (节气)=12天×30 (节气)  相似文献   

15.
掩星情报站     
这个月只有两次适合观测的月掩星,分别是发生在11日晚的月掩人马座56号星,28日凌晨的月掩狮子座6号星。小行星掩星有六次掩星时间超过3秒钟的,其中掩食时间最长的可达8.9秒,一个月之内相继有六次掩食时间超过3秒的掩星事件是非常少见的,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观测良机。  相似文献   

16.
TA(JATC)一UTC口ATC)1997年10月MJD(拌s)TA(CSAO)一UTC(CSAO) 31.+’ (件)5072250723507245072550726一8.226一8。219一8.201一8.188一8。1691。3101。3211 .3331。3441。3561占几‘自JJ,5072750728507刁95073050731一8。161一8.168一8.179一8.186一8.1721。3671。3781。3901。4011。413舀O月IR︸O甘5073250733507345073550736一8.168一8.157一8.143一8.140一8.130l。4241。4351。4471 .4581。47001占n‘氏J﹄月,哎︺..二1人1占..占,五,.二1孟,自月伙︸勺月‘内60曰0,孟,曰月怡月,﹄勺哎︺︸b ..…,二,二口.占..占口.占507375…  相似文献   

17.
掩星情报站     
我们最常见的掩星事件就是月掩恒星,行星虽然也在黄道附近运行,但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行星合月,这种现象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月掩行星相对来说就比较少见,所以每次月掩行星时都会引起爱好者的格外关注,在2月份我国爱好者将会看到一次月掩木星的天象奇观。  相似文献   

18.
2月8日 木星合月 月球每月围绕地球一周,每月都会经过某大行星,当两者方向(视赤经)相同时,称为行星合月。如果合月恰好在黄道和白道交点附近,还会发生月掩行星,这时两者不仅视赤经相同,视赤纬也近于相等。行星合月虽是瞬时现象,但发生合月的那一天夜晚可以看到行星与月亮十分靠近的行星傍月的现象,也是十  相似文献   

19.
本对已经使用九十年,位于上海西郊佘山的40cm折射望远镜,利用近期拍摄的三张昴星团区域底片,在PDS上量测星象坐标,再利用天体测量标准星场:Eichhorn,H.et al的昴星团区域恒星精确位置,作为底片上星象位置的比较标准,采用作常数、三镒底片归算模型求得在底片中心周围40′×40′的象场范围内定位转换精度达0″.03,对于50′×50′和1°×1°范围,分别达0.″04和0.″05-0.″06。底片常数中相应于彗差项系数达10^-5-10^-6量级,畸变项系数达10^-8量级,这些结果表明:架望远镜的光学和装上光电导星装置的机械传动系统,仍能满足高精度的天体测量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掩星情报站     
月掩星虽然经常发生,但受天气、月相、月球高度、被掩星亮度等因素影响,未必每一次都能观测成功,甚至一两个月观测不到一次也是可能的,这就使得月掩星的观测成为爱好者喜欢挑战的一个观测项目。本月就仅有一次适合观测的月掩星,而适合观测的小行星掩星也仅有四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