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成像光谱技术的迅速发展 ,如何高效无失真的压缩海量高光谱数据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相似的地表区域具有相似的光谱曲线 ,矢量量化是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压缩的理想算法。提出一种基于信息量失真测度的矢量量化编码方法 ,并用于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与常用的矢量量化失真测度———欧几里德平方误差测度相比 ,该算法在不增加运算复杂度的情况下 ,矢量量化后的误差图像的熵值能够降低 0 0 5bpp左右。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一种适用于遥感影像的有失真压缩编码方法。本在对压缩编码方案作了简单描述后,着重对基于神经网络的矢量量化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纹理图像压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阳  杨红颖 《测绘学报》2004,33(3):239-243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与自适应混合量化的新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首先用小波包变换对纹理丰富的图像进行完全分解,并用一种与后续编码器相关联的成本函数(CostFunction)进行最佳小波包基搜索;然后依据图像内容,自适应确定小波包系数的扫描次序;再对小波包变换后的最低频子带进行DPCM无失真编码,对高频子带实施矢量量化编码;最后对所形成的二进制符号流进一步实施自适应算术编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小波包图像压缩算法是一种比较好的编码方案,其压缩效果不仅明显优于JPEG算法与SPIHT算法(特别是纹理图像),而且优于已有的其他小波包图像压缩算法.  相似文献   

4.
小波变换块自适应矢量量化压缩SAR复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宏 《遥感学报》2010,14(1):38-48
随着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的快速发展,SAR系统中所含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必须对大量的复图像数据进行压缩,SAR复图像数据的压缩不同于SAR实图像的压缩,通常对相位特性的保持要求很高,所以压缩SAR复图像成为研究中的难点。在分析复图像数据经过小波变换后的相关性变化,研究了使用小波变换块自适应矢量量化(WT-BAVQ)压缩合成孔径雷达复图像的理论依据及具体方法。对一幅复图像进行压缩和解压缩,计算其平均空域相关值和平均相位相关系数,给出了解压缩之后的图像。与块自适应矢量量化(BAVQ),小波变换矢量量化(WT-VQ)小波变换块自适应量化(WT-BAQ)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压缩比的条件下,小波块自适应矢量量化算法的平均空域相关值最高。  相似文献   

5.
孟丽  程承旗  陈东  杨伟铭 《测绘学报》2016,45(Z1):152-158
针对目前地形量化方法中,量化承载网格层级受限,且量化数据组织管理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球剖分网格的四边形网格的地形量化模型。该模型以GeoSOT地球剖分网格为支撑,通过GeoSOT网格编码实现了多层地形量化数据的关联、检索,为矢量数据和规则格网数据的量化处理、组织与存储以及量化数据聚合问题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DCT变换的GIS矢量数据压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矢量数据的复杂内部结构以及失真在矢量数据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提出了基于DCT变换的矢量数据有损压缩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自然形成的矢量数据,通过分块将结构复杂的矢量数据划分为定长点序列,通过一个特别的量化表控制有损压缩产生的失真不超出事先给定的指标。实验表明,本方案具有较高的压缩比,且可以通过预期指标控制失真。  相似文献   

7.
佟德宇  朱长青  任娜 《测绘学报》2018,47(11):1518-1525
针对小数据量矢量地理数据的版权保护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多段量化调制的矢量地理数据水印算法。水印信息生成中,对二值水印图像分块稀疏表达并运用压缩感知理论进行测量,构建量化表将测量结果调制为量化值,从而压缩水印信息并保证水印信息的可重构性。在水印嵌入过程中,提出基于角度的多段量化水印嵌入机制,建立水印量化值和角度量化区间的映射关系,对矢量数据相邻节点形成的夹角进行多段量化调制并嵌入水印,提高每个节点承载的水印容量。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对100个点的矢量数据嵌入并检测水印信息,水印容量达每节点7 bit,且对增点、删点、排序、平移、旋转、缩放等攻击具有好的稳健性,有效解决了水印容量与小数据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曾尚春  朱兆达 《遥感学报》2007,11(4):481-486
本文研究了如何使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块自适应量化(WT-BAQ)算法压缩合成孔径雷达原始数据。结合一组实测SAR原始数据,进行了压缩和解压缩,并计算了数据域及图像域评价参数,给出了压缩算法最终所成的图像。并与块自适应量化(BAQ)、块自适应矢量量化(BAVQ)以及小波包变换块自适应量化(WPT-BAQ)方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表明,在相同比特率条件下,本文算法得到的数据域信噪比和图像域信噪比均比另外三种算法高。本文算法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最后文章给出了结论和将来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人机影像区域网平差中误匹配点较多,采用方差损失函数可能造成求解参数失真,偏离真值误差大,甚至无法收敛的问题,采用了一种顾及观测值可靠性的稳健区域网平差方法。该方法采用损失函数作为粗差抑制策略,是在Cauchy损失函数基础上的一种变体,主要思想为根据特征点重叠度的均值、方差以及残差大小自适应调整总体损失函数,从而克服误匹配点对平差参数求解的干扰,并设计了不依赖地面控制点的精度评价实用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较高误匹配率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稳健的平差结果,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测绘科学》2020,(1):19-24
为提高GNSS船姿测量精度,该文构建了基于先验模糊度信息的乘性欧拉角GNSS载波观测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变量误差模型(Partial-EIV)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WTLS)动态船姿估计方法。首先利用GNSS动对动加以基线长约束快速精确固定模糊度,然后将整周模糊度固定解作为已知值代入乘性姿态角载波观测误差方程,并将观测方程进行向量化;针对状态方程以及观测方程系数矩阵包含随机元素和固定元素的结构特征,引入Partial-EIV模型,采用一种改进目标函数的WTLS方法估计乘性欧拉角,该方法可以同时顾及状态方程以及观测方程误差,充分利用观测值以及姿态约束信息,减小误差累积。通过实测GNSS三天线匀速测姿算例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方法优于动态参考站差分(MBD)基线姿态直接解法,对于复杂海洋环境船姿测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World Wide Web(WWW)上矢量地图数据的多分辨率传输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必胜  李清泉 《测绘学报》2005,34(4):355-360
提出一种用于网络环境下多分辨率传输矢量地图数据的算法,此算法采用"点删除"技术用于多分辨率描述原始的矢量地图数据,而且能够避免空间对象的自相交和维护拓扑关系的一致性.以此算法为基础开发了一个Client/Server结构的实验软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评估了该算法对提高网络环境下矢量地图数据传输效率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用于矢量地图数据的多分辨率快速传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电子地图逐渐扮演起主导地图产品的角色.电子地图有众多的产品形式,以面向多用户为主要任务的通用型大区域矢量电子地图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其数据表现为电子地图数据库,其功能则表现为对数据库的快速浏览、检索、维护、更新以及分发.通用型矢量电子地图的设计原理及方法同传统地图和其他电子地图的设计有较大差别,具体表现为在地图符号系统的逻辑设计,空间数据可视化的表现手段,地图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化设计及地图数据的应用设计等方面的不同.本文以沪苏浙电子地图的开发实践为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地图设计的角度总结了通用型矢量电子地图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簇模型的矢量地图数据的高效压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矢量地图的高效压缩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坐标增量的簇模型对矢量地图进行压缩,从而降低其存储空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取得较高的压缩比, 保持压缩结果几何形状的相似性,而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生成不同压缩比的矢量地图.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路面手工三维建模速度慢、工作量大等问题,本文面向规范化处理的高精度矢量数据,对不同路口进行精细化设计,自动生成路面三维模型。首先使用道路高精度三维信息采集软件,在获取的点云数据中半自动化提取准确的道路边线、道路标识线等矢量信息;然后针对不同路口进行精细化线形设计,提出连续四边形重建方法、弯道平滑处理方法、交叉口重建方法及路面标识线投射重建方法;最后对提取的高精度矢量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在满足路面线形设计要求后,借助MAXScript脚本实现路面三维自动化建模。以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获取的某段道路点云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GPS vector configuration design for monitoring deformation networ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erformance of geodetic monitoring networks is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easured GPS vectors. As an effective design of the GPS measurements will decrease GPS campaign costs and increas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entire network,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eferred GPS vectors for measurement has been highlighted as a cor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 algorithm based on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as dependent upon a postulated velocity field, is suggested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optimal GPS vectors. Relevant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concepts are presented as the basis for an improved method of vector configuration design.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geodetic geodynamic network in the north of Israel is presented, where the method is examined against two deformation models, the Simple Transform Fault and the Locked Faul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ggested as a mea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sign of monitoring networks, a common practice worldwide. Received: 30 July 2001 / Accepted: 3 June 2002 Acknowledgments. It is my pleasant duty to thank the Survey of Israel and Dr. E. Ostrovsky for providing the variance–covariance matrix of the G1 network in northern Israel.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reviewers of this paper for their constructive and helpful remarks.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reports results of integrating multiple index vectors and incorporating feedback in retrieving urban objects from high-resolution images. The integrated method combines an index vector derived from a semivariogram method and another index vector from a wavelet transform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grated method notably improves retrieval precision over either method when used individually. Feedback on whether a retrieved image is relevant is subsequent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retrieval. F-statistics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 indices to identify relevant images and to weight these indices. The weighted index vector typically improves retrieval performance further by 10% to 15%.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矢量评估单元的模糊综合评价在GIS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伟锋  郑先昌 《测绘科学》2010,35(6):183-185
模糊综合评价与GIS空间分析功能的融合应用,使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显示出强大的优势。由于栅格模型计算方便,目前GIS模糊综合评价中基本采用栅格评估单元,但栅格单元由人为指定单元大小,其单元大小和形状不一、边界复杂、空间运算时隶属度与权重等属性结构设计较难实现,大大限制了其在模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在GIS中采用矢量评估单元实现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探讨了在矢量评估单元的属性结构中设计单元的隶属度和权重等属性的关键技术,为矢量评估单元在GIS模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GIS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土地利用为代表的矢量空间数据规模不断膨胀,大量生产应用对图层间矢量数据叠加赋值操作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Apache Spark技术的矢量数据叠加赋值方法,通过扩展Spark技术的弹性分布式数据集,使其提高对于GIS空间数据的表达能力,通过空间索引的构建使得叠加计算可以在Spark集群各节点上分布式高效运行.通过十万、百万、千万3种量级的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算法,基于Spark技术的矢量数据叠加赋值方法有30%—90%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为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高精度的飞机目标变化检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多特征融合变化检测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加权迭代的多元变化检测法获取变化强度图,并结合自适应的直方图统计法自动获取显著的变化与不变化样本;然后,提取多时相影像的光谱、边缘和纹理特征,完成多特征融合的变化检测,并通过形态学处理得到变化图斑;最后,利用训练的NIN(Network in Network)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飞机识别模型,完成变化图斑的类型判别,实现变化飞机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两组数据的正确率分别达到100%和91.89%,均优于对比方法,能实现准确可靠的飞机目标变化检测。  相似文献   

20.
姚宜斌  熊朝晖  张豹  张良  孔建 《测绘学报》2017,46(11):1795-1801
在自回归模型求解中,设计矩阵和观测值均存在误差,传统的最小二乘法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设计矩阵误差的AR模型新解法,通过引入虚拟观测值,使观测向量与设计矩阵不仅同源而且带误差的元素个数相同,然后通过对观测方程进行等价变换巧妙实现了在最小二乘框架下求解自回归问题。利用模拟数据及实测数据分别对新算法进行了内符合精度检验,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新算法进行外符合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得到的结果显著优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解法及传统最小二乘解法,验证了算法的精度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