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东尤其是胶东沿海地区,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海水利用已成为解决山东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文章在阐明山东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山东海水利用业的产业结构,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山东海水利用技术已基本成熟,海水利用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产业规模仍较小、发展速度较慢、综合配套弱,需要政府给予进一步的引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2.
青岛市自然条件优越,海洋科技力量雄厚,海水利用研究成效显著,海水利用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具有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应瞄准国家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海水利用综合优势,加快发展海水综合利用,全力推进全国海水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引领和带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海水利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航  王跃伟 《海洋信息》2012,(1):40-43,47
环渤海地区海水淡化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的趋势。基于环渤海地区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海水淡化的浓盐水排放、固废物、温排水和化学污染物等问题对半封闭的渤海湾海洋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环渤海地区海水淡化产业合理发展和布局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水利用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及世界海水利用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冷却技术、海水脱硫技术、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海水热泵技术、海水灌溉技术等技术手段方面详细介绍了海水利用的相关技术,并分析了海水利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海水利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洪滨 《海洋通报》2006,25(2):34-40
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将是解决沿海城市水紧缺的战略选择和根本措施。针对青岛市水资源严重贫乏的现状,根据国内外海水利用发展现状及青岛市自身优势条件,提出了青岛市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的设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水养殖规模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海水贝类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贝类产业在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介绍了贝类产业链中种质创新、生态养殖、高值化加工等产业技术取得的成果,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亟需解决的产业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贝类产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贝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吕冬伟  刘峰  李兴佐 《海洋科学》2012,36(12):95-98
海水养殖业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产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的宏观指导下,海水养殖业特别是工厂化海水养殖业得以快速发展.近几年,除了较早发展的室内鲍鱼养殖外,我国许多海水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都有所扩大,如真鲷、牙鲆、美国红鱼、大西洋鲑等.在以低碳养殖(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产业发展方向的政策指引下,一种对环境友好、对生物无害、可高值化利用的养殖模式——海基(生态型)和陆基(集约型)两大类型的工厂化养殖模式成为养殖业发展的方向.大型藻类由于生长速度快,海水净化能力强,用其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替代化学和微生物方法净化水质,维持养殖生态平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水养殖规模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海水贝类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贝类产业在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介绍了贝类产业链中种质创新、生态养殖、高值化加工等产业技术取得的成果,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亟需解决的产业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贝类产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贝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海水淡化技术、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二个方面。这些技术、产业对于解决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淡水危机、能源、原料匮乏等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的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经济效益、主流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迅猛,已成为渔业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测算我国海水养殖投入产出效率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收集2004—2013年我国沿海9个省、市的海水养殖投入产出指标,运用DEA 模型、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我国海水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规模经济效应,并进行了地区间的动态比较。实证结果表明:2002—2009年我国海水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均值有较明显改善,其中技术进步贡献高,技术效率贡献低;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均值存在地区差异;规模报酬在不同省、市和不同年份也存在地区差异及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1.
1 我国海洋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现状 我国漫长的海岸带,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已知道了海水晒盐、采捕贝类鱼类生物资源和利用海水行舟楫之便利等,并形成了盐业、渔业和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本世纪中叶以来又促进发展了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水资源的利用及海滨旅游业等新兴海洋产业。如今,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迅猛,已成为渔业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测算我国海水养殖投入产出效率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收集2004—2013年我国沿海9个省、市的海水养殖投入产出指标,运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我国海水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规模经济效应,并进行了地区间的动态比较。实证结果表明:2002—2009年我国海水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均值有较明显改善,其中技术进步贡献高,技术效率贡献低;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均值存在地区差异;规模报酬在不同省、市和不同年份也存在地区差异及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涉及居民生活的多途径海水利用是沿海地区海水直接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合理规划水资源配置,要求科学客观地预测居民生活海水需水量。根据某沿海城市历年居民生活用水量的统计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和人均生活杂用水定额法对其居民生活海水需求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生长曲线预测模型较为符合实际。对涉及居民生活的多途径海水利用的水价进行了探讨,对海水供水水价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广居民区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针对目前海水养殖发展步伐不快、产业规模不大、资源利用不够、技术档次偏低的状况,提出加快建设“海上田园”的新思路。其指导思想是:增强开发海洋意识、挖掘养殖潜在优势,发展“一优两高”品种,持续提高“三大”(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5.
2000年的海洋开发在中国将成为不可忽视,同时又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可以获取多种紧缺资源,而且又可带动相关产业一起发展,还可促进其他产业兴盛,进一步扩大人员就业,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 2000年的海洋开发突破了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水制盐等传统模式;更多地汇聚了海洋石油、海洋资源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同时加强海洋能利用和海底锰结核的勘探开发。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香港海水利用技术,重点阐述了海水冲厕技术,系统综述了海水冲厕规模、供水系统、用后水处理系统以及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其他海水利用技术在消防、空调冷却水以及海水淡化等方面做简要介绍.最后,从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参与、建设示范工程等方面阐述了香港海水利用技术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促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梳理和评价天津市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及其重点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首批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天津市等8个城市重点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海水利用以及海洋高技术服务等海洋高技术产业,在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产品和技术研发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但仍存在产业规模较小和成果转化较弱等问题,未来应加大政策扶持、建立互动机制、推动成果转化和加强金融支撑,持续深入推进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促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梳理和评价天津市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及其重点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首批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天津市等8个城市重点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海水利用以及海洋高技术服务等海洋高技术产业,在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产品和技术研发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但仍存在产业规模较小和成果转化较弱等问题,未来应加大政策扶持、建立互动机制、推动成果转化和加强金融支撑,持续深入推进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班牙是目前应用海水淡化最多的西方国家,主要发展反渗透等膜法淡化技术。西班牙政府自2004年起实施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措施"(AGUA)计划不仅使地中海沿岸的淡化产水能力迅速增长、产水能耗不断降低,还提升了本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实力。西班牙政府在长期实践中制定了较完备的政策,保障淡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并有效应对其导致的环境影响。文章总结了西班牙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产业促进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政策进行了研究,最后依据我国当前海水淡化业发展形势,参照西班牙的成功经验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13-2017年我国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其他类产品海水养殖规模及产量的分析为基础,有别于现有文献关于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创新性地使用比较优势模型并测算专业化系数,分析我国海水养殖结构特点,明确10个沿海省市的优势海水养殖产品及其养殖专业化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出我国海水养殖结构的优化方向。文章结果表明:(1)我国五类海水养殖产品的产量均呈上升趋势,且贝类的产量始终最高;海水养殖总面积有所下降,其中贝类产品的养殖面积虽逐年减少,但始终位于第一。(2)山东、福建、广东三省的海水养殖总产量、养殖规模和单产均位于全国10个沿海省市的前列。(3)10个沿海省市分别拥有自己的优势海水养殖产品,但只有海南充分发挥优势实现专业化生产。对此,我国应继续优化海水养殖产品布局,促进各省市对自身比较优势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从而推动全国海水养殖产业的高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