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十五"项目完成后,新疆测震台网使用广东局研发的JOPENS系统。由于维护能力等原因,部分台站、地州(市)地震局仍然使用港震公司研发的EDSP-RTP实时系统,两者无法实现实时数据流的双向交换。CSDP-DX数据交换和CSDP-RTP数据交换实时处理系统,在保留EDSP-RTP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搭建起了地州(市)地震局与新疆测震台网的JOPENS系统数据传输平台,解决了两系统数据交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了CSDP-DX、CSDP-RTP系统在地州(市)地震局的安装、设置和使用技巧及成功经验,对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测震台网为例,介绍灾备处理中心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框架、子系统建设关键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对运行效果给予评价。江苏省测震台网采用SDH/MSTP有线专线和4G无线网络同步实时传输方式建立备份信道,原主信道数据由数采以太网口采集,备份信道数据由数采串口采集,从而实现测震数据的实时备份。现已建成溧阳地震台灾备处理中心,部署实时波形汇集交换、数据存储备份、自动速报、人工速报和信息发布、运行监控5个子系统,确保地震监测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震台网网络技术平台,分析其系统构成及虚拟台网、3G无线传输、远程网络监控等技术在陕西测震台网的应用.该平台的建成,提高了测震台网运行质量及流动测震台网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省、市测震台网观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对进一步提升地震部门地震响应能力、完善监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袁顺 《内陆地震》2011,(4):373-378
要做到IP到台站有很多种方式可选,根据新疆测震台网各台站的现状列举了7类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这些数据传输方式在新疆测震台网中均得到应用,也都达到IP到台站的目的.分别对这些数据传输链路的原理及优缺点进行阐述,并结合目前各台站具体情况作链路适用性的相关分析,希望能够对其他省局台网的台站通信链路设计、改造起到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省测震台网为例,利用CWQL软件调取JOPENS5.2系统台站实时波形数据与对应台站参数,计算台基环境地噪声水平.分析认为,CWQL软件可用于日常测震观测系统数据质量检测,得到各测震台站各分向PSD功率密度函数分布及RM S值.研究结果实现了对山西数字测震台网连续波形数据质量、JOPENS系统台站配置参数的准实时...  相似文献   

6.
测震台网数据传输补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测震台网波形数据传输中断导致丢数现象,开发测震台网自动补数系统SDARS,自动检测数据丢失现象,并从地震台数据采集器下载缺失数据;设计手动辅助补数工具软件SeisDataUtil,提供不同格式的地震数据文件的手动补数功能。通过此套补数系统,有效提高测震台网波形数据完整率,最小化减少波形数据丢失。  相似文献   

7.
针对天津市测震台网数字化资料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以及各台网之间数据交换困难,无法与台站参数准确结合的问题,利用PHP语言研制测震台网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功能,通过liss数据流的二次开发,实现大震后地震事件的快速产出,满足了地震预报、新参数计算的需要;同时将台站设备参数与数据相结合,保证了数据使用的准确。该系统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将提高测震台网工作效率和数字观测资料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从测震数据处理系统、通信链路、观测仪器一致性相融合出发,对观测场地处理方式、数据处理服务器配置模板、应急流动测震台网中心服务器配置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山西测震台网和流动测震观测中数据流流向优化,数据共享、处理和误差的降低,便于为流动测震台网中心提供可靠的地震三要素。同时,也使其在接入省测震台网中心数据处理系统后,较好地用于余震监测,为进一步研究震源特征、探索地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积累可靠科学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九五”期间各个数字测震台网利用北京港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EDS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接收各个数字地震台站数据并将数据保存为EDAS格式的连续波形文件.本文介绍EDAS格式波形文件的结构以及利用C语言编写程序,从而实现通过读取地震目录文件得到地震事件的发震时刻和震级,然后自动截取地震波形并且保存该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10.
从服务器的硬盘管理、数据库的台站参数备份、连续波形数据的清理和数据库连接用户的管理4个方面,介绍了省级测震台网数据处理系统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和解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数字地震台目前所采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存在下列不足:1)不能对含lg震相的地震定位;2)不能计算mB、mb震级;3)不能自动生成月报;4)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和独立完成地震速报;5)近震参数计算误差较大;6)地震定位效果不好。为此,我们基于VisualBasic软件平台,开发出智能化网络地震监控和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除克服了以上不足外,还实现了数字地震仪工作状况的实时监控、地震参数计算、地震速报、各种地震单台定位、地震事件检索查询、地震编目、震相反推分析、数据传输等功能。该软件囊括了数字地震台全部日常工作,减轻了台站人员的工作量,有助于提高地震监测质量,充分发挥了数字地震仪的优越性。该系统在洛阳台近1年的试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胥颐  徐戈 《内陆地震》1995,9(1):54-61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是目前国内同类台网中孔经最大、直传距离最远的全无线传输网络。对于控制乌鲁木齐及北疆部分地区的地震活动起到重作用。除了传统的模拟信号记录外,实时事件数字采集和相应数据处理系统成为该台网的特色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软硬件配置、信道及参数选择、运行功能等方面的情况;最后使用1993年9 ̄11月发生在相应区域内的地震对采集效果和定位能力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3.
The use of data file systems within the areas of geological well log and reservoir analysis is now accepted as a necessity in the storage and correlation of large volumes of diverse information. Multi-channel and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recording techniques of various types result in a situation where the amount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and derived seismic properties of a trace are rapidly approaching the amount of the recorded data themselves. The requirement to access these statistics efficiently has introduced the problems of data management to the seismic processing community. Much software effort has been expended in the design of algorithms for cross reference and indexing of the statistics required in signal processing. These efforts, however, are generally in the direction of a localized solution to a specific requirement and tend to ignore the data base concepts well developed within the commercial data processing communit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pplicability of commercial data base concepts to the problems of data handling in the area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sets forth some basic defini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scribes a syste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everal earth disciplines within a single data base from which parameters and mapped information may be derived and indexed for the purpose of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14.
杨从杰  徐平 《高原地震》2001,13(3):31-34
随着前兆观测系统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数据量也大大丰富,完全靠人工已不可能完成数据的及时检查与分析。利用2种常用的方法:长短窗比值法和N倍均方差法对前兆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对数据异常情况进行预告警。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十五”数字化地磁数据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台站“十五”数字化地磁工作需求,结合地磁学科组运行管理的相关技术要求,研发辽宁省“十五”数字化地磁数据分析系统.该软件采用IDL作为开发语言,Oracle 10g数据库管理数据,主要包含用户管理模块、日志管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3部分,具备数据实时处理、快速成像、操作简便、安全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台站地磁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从数据分析和处理流程和功能模块设计方面讨论了应用Visual Basic进行土动力学数据处理系统开发时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介绍了编制的土动力学数据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略介绍了“多种地震仪器标定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的研制目的、主要技术内空及编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认为用该系统对测震仪、水氡仪、核旋仪的标定、比测数据处理既可以提高标定结果的精度,又可将此项工作规范化、微机化、所以这套系统的实施对整个地震观测及地震分析预报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峰  晓东 《内陆地震》2012,26(2):187-192
结合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器实际研发工作,采用了意法半导体公司的M95256,详细分析了M95系列EEPROM的器件特性,介绍了该芯片在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器中作为实时数据存储设备的相关接口电路设计和控制程序开发,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MATLAB在地震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数据的可视化是地震监测和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MATLAB在信号处理工作中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以代码的形式介绍了几个台站工作中最常遇到的数据可视化编程方法。通过分析指出MATLAB实现地震数据可视化和其它实现数据可视化方法相比具有方便灵活,图形质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依据辽宁省区域台网中心前兆工作需求,并结合国家台网中心运行管理的相关技术要求,研发了辽宁省前兆数据处理系统。该软件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区域中心前兆工作中的很多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