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余珍友  黄光寿 《河南地质》1996,14(4):282-286
河南油田双江河水源地,一是傍河取流渗稼水和部分浅层水,二是开采中深层地下水。在分析14年开采动态的基础上,阐明采用调剂开采方案供水,可保证丰枯水期总供水量的持续稳定,并能保持开采资源经久不竭。  相似文献   

2.
义乌市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人民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通过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水地质条件的研究,在充分利用地下水长期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对义乌市地下水充许开采源进行评价,并对地下水开采潜力作了分析,为义乌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唐书平  王志刚 《河南地质》2000,18(3):211-216
地下水水位的连年持续下降,必将引发地下水水源枯竭、地面学降、水质污染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这是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防患于未然,使地下水资源良性循环是城市供水工作的重点。开发新的水源地,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调减开采地下水,是防治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油页岩开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晨  孙友宏 《探矿工程》2010,37(10):26-29
随着世界石油市场高油价时代来临,原来高成本的油页岩生产变得经济,油页岩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替代能源。由于受诸多因素限制,常规油页岩开采方法成本较高。基于我国油页岩埋藏条件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国内外非常规油页岩开采以及相关的试验,提出了2种开采模式——油页岩原位开采与钻孔水力开采。  相似文献   

5.
6.
以开滦钱家营井田二,三采区为例,阐述了小间距煤层采区开采地质条件的采前探测与评价技术,该技术又可称井下综合地震勘探,井下钻探和地质综合评价三结合勘探技术,论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高强度开采是我国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主要的生产方法。结合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主要特点和当前开采沉陷监测方法的不足,采用实时GNSS系统监测地表下沉。通过数据采集及处理等试验过程,获得了一套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下沉实时监测方案;研究了在实时监测条件下,地表动态移动特征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榆树湾煤矿20101工作面开采,地表下沉的启动期与活跃期、最大下沉速度、超前影响角和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等地表移动参数,并与传统的间隔周期观测法对比,体现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本研究对高强度采矿条件下的"三下"采煤生产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平朔安太堡矿露井联合开采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位移监测资料对比分析,探讨了露天矿高边坡在顺坡、逆坡及侧向切坡开采3种情况下的复合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布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边坡内井工开采不利于边坡稳定性,但由于工作面推进方向不同,边坡受采动影响部位的顺序不同,因而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逆坡开采时,随着工作面向坡内推进,边坡前、后期表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变形位移,前期以倾倒型崩塌破坏为主,后期稳定性有所增强;顺坡开采时,边坡保安煤柱宽度不断减小,在侧向偏压作用下,边坡将产生沿软弱结构面的推动式剪切滑动;边坡下切坡开采时,边坡除发生沿软弱结构面的推动式剪切滑动外,还可能发生后缘沿采空裂隙、下部沿软弱层面的张拉滑动变形。  相似文献   

9.
10.
11.
海河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海河平原地下水资源盈余量以及建立典型三级区平原开采系数与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地面沉降速率的关系,分析了各三级区平原依靠环境容量可扩大开采量,根据疏干时限性评价指标对海河平原地下水的开采潜力进行了评价,客观展现了维持现状开采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暗淡前景。  相似文献   

12.
北京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方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过量开采已经引起北京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逐年扩大以及一系列环境问题。控制地下水开采,增加地下水补给以达到地下水可持续开采应当成为北京市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北京市中长期供水规划、水资源特点和地下水开采现状设计了4种地下水开发利用开采方案:即维持现状开采、增加补给量、减少开采量以及联合方案。运用已建北京平原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对4个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地下水系统水均衡量变化,地下水流场变化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以此确定可能的可持续开发方案。结果表明,维持现状开采必将使含水层地下水疏干;增补和减开单独实施虽能改善现状,但难以实现。只有应用增补和减开的联合方案,才有可能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其为北京平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能,为此一些国家都已投入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研究工作中,而且最近几年对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采研究工作空前活跃。本文综合介绍了国内外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作的研究进展与成果,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式与方法存在的弊端,指出了其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制约性,同时对实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采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投资开采邻国钾盐是解决国内钾盐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自强 《化工地质》1993,15(1):54-60
  相似文献   

19.
波希米亚北部DIAMO公司现有的采矿业务集中于Ceska Lipa地区东部。自从60年代晚期以来已经在哈默和斯特拉日的广大近邻地区开发了两种不同的采矿方法,即:传统地下深部开采和化学地浸开采(ISL)。这两种方法的目的是从白垩纪沉积岩的矿化中采出铀精矿。就深部开采而言,是将含有商业矿化价值的沉积岩提升至地表,然后运往化学回收厂,在那里将铀浸出。废渣(为原始体积的99%以上)则沉淀于废渣池内。就化学地浸开采而言,通过一套工艺井网用2%-5%硫酸溶液将铀不同,直接流入一个封闭式加工循环的含矿层中。应当承认,在波希米亚北部铀矿开采的发展中采用了一种错误的思路。这就是在一个小地区中增加两种开采方法工作量,导致产生负面的相互影响。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将DIAMO公司对环境影响的活动(适当规模和质量的矿山水处理厂、处理溶液的脱盐厂等)减少到最低程度。DIAMO公司在波希米亚北部的继续开采要取决于解释环境保护的问题。这个条件主要适用于地浸开采法,在对此方法进行环境风险的综合评估期间,其进一步开发已告终止。  相似文献   

20.
关兆德 《地质与资源》2015,24(3):264-270
近年来,因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不清而盲目开采,导致淹井矿难、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万硐山矿段也不例外.通过资料收集、水工环测绘、工程编录、动态观测、样品测试等手段,查明了万硐山矿段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了依据,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建议所有矿山企业充分认识到加强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勘查评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