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属矿物的生物结构,在矿相学和矿物学中都是不常见的。由于它对解释某些硫化物矿床成因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先后对该结构,尤其是黄铁矿的显微莓群结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外对金属矿物生物组构的研究,虽处于初期阶段,但它的发展,将为一些新兴边缘学科,如生物矿物学、生物矿相学、生物矿床学等的早日诞生,提供基础材料。本文中,笔者重点就金属矿物生物结构中的黄铁矿显微莓群的部分问题,做一些简介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层控矿床中的显微莓群黄铁矿,已有许多中外地质学者进行过详细论述,其成因解释包括:有机成因说,无机成因说及综合成因说。有的地质文献认为:“白铁矿大量出现代替黄铁矿时,显微莓状构造就消失了,所有硫化物显微莓群都产在沉积作用还原带,已经勿庸置疑。但笔者在团结沟金矿区工作期间,发现了大量的显微莓群白铁矿,它的形成与超浅成岩浆热液晚期的胶体作用有很大关系,并且与金矿化在时间及空间上紧密伴生,现介绍如下,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4.
四川江油杨家院黄铁矿矿床,位于江油县雁门乡境内,是产于川北仰天窝向斜中黄铁矿成矿带内若干黄铁矿床或矿点中的、矿石矿物成分简单、矿床类型独特的、具很高工业价值的层控型黄铁矿矿床。该矿床现由地方有关单位开采。作者通过现场考察和室内对矿石光片的系统鉴定和研究对比,首次在矿石中发现了不少罕见的黄铁矿的生物组构。如黄铁矿的显微莓群结构、黄铁矿的细球菌类结构、黄铁矿的红藻结构、黄铁矿的叠层石构造  相似文献   

5.
夏学惠 《沉积学报》1993,11(4):85-91
西南硫矿带黄铁矿床主要产于二叠系龙潭组底部,硫铁矿的形成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活动有一定关系,本文主要研究了区内生物结构黄铁矿的成因,认为生物组构莓状黄铁矿成因与生物菌群及微生物富集作用有关。研究表明,该区内的黄铁矿成矿作用主要由玄武岩海解而析出铁质与细菌还原硫酸盐及分解有机硫所产生的H2S作用,形成黄铁矿,生物一方面直接参与了成硫,另一方面又间接参与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西宁明组植物化石中黄铁矿及其沉积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化石中的黄铁矿进行研究,有助于明确生物的化石化过程以及期间的沉积微环境。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广西宁明组植物化石中保存的黄铁矿进行了分析,发现离散型单晶和成群的莓状体共同保存。单晶绝大多数为无规则至球状体,晶棱不明显,表面可见凹点;少数为八面体,晶棱明显,表面光滑;单晶直径为0.79~1.58 μm;莓状体为圆球状,粒径为7.23~14.95 μm,S/Fe原子个数比的均值为1.54。莓状体的粒径大小和变化幅度均处于低值段,其S/Fe原子个数比值小于2,结果均说明当时植物体上、下表皮间为一种贫氧的水体环境,并在短时间内形成了莓状体。植物化石上、下表皮间由于未保存组织结构,而被大量的、近似层状分布的黄铁矿单晶和莓状体充填,结果支持了化石内莓状体形成与有机质降解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7.
杨雪英  龚一鸣 《地球科学》2011,36(4):643-658
莓状黄铁矿这一奇妙的微晶(0.1~1 μm)矿物集合体(5~50 μm)自科学家首次发现(1923年)和冠名(1935年)至今一直是不同学科竞相研究的热点.主要从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制、莓状黄铁矿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回顾了莓状黄铁矿的生物成因说(1923-1969年)、非生物成因说(1969-2000年)和多元成因说(2000-现今)各研究阶段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莓状黄铁矿作为表层生物圈、深部生物圈和地外环境与生命示踪计具有巨大潜力,提出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纳米科技以及凝聚态物理学融合的角度加强对莓状黄铁矿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揭示了淮南四个井田8煤层中黄铁矿的显微和亚微结构特征。煤层中黄铁矿的形态主要有莓球状、团块状、结核状及解理裂隙充填状。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在属低硫煤的淮南煤田中,顾桥井田的黄铁矿含量偏高。结合酸碱指数(AAI)、盐度指数(SI)和滞留指数(RI)三个灰成分指相参数判定,顾桥井田中黄铁矿含量相对较高,原因是其沼泽水体的还原性较强、盐度大及水动力条件差。莓球状和结核状黄铁矿形成的原因是粘土矿物的晶格上铁与H:S反应发育而成,而充填胞腔或者沉积裂隙的黄铁矿,大多是因局部强还原微环境所致。  相似文献   

9.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晋东南太原组下部黄铁矿矿石和煤岩中的黄铁矿,发现许多原始莓体保留着形成时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原始莓体大多数为硫磺细菌化石,少数由胶体形成。本文对莓体的成因、特征、形成环境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显微莓群在我国南部的许多层控铜矿中有良好的发育,它们是1—100微米的具有显微莓状结构特征的硫化物和氧化物集合体。通过对显微莓群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的研究,将有可能为解决矿床成因和成矿条件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11.
以豫西南淅川地区上泥盆统王冠沟组叠层石为研究对象,从地球生物学角度对叠层石的宏观、显微和超微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剖面的沉积学特征,研究发现叠层石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垂向分带特征,并具有典型的明、暗相间的波纹结构,叠层石纹层中间夹少量但种类丰富的生物碎屑和鲕粒。叠层石亮纹层中发现莓状黄铁矿,其微晶直径500~600 nm,莓状集合体直径2~5μm,微晶为八面体和立方体形状,两者莓状集体直径D和微晶直径d的比值D/d值均小于10;暗纹层则以发育顺层排列的黏土矿物为特征。结合剖面沉积学资料,认为叠层石垂向上形态的变化反映古环境经历了2次海进-海退旋回,水动力条件逐渐减弱,总体表现为海退的特征,表明叠层石发育层位正是生物礁大量衰退和相对海平面快速下降时期,叠层石应形成于F-F事件之后,菌藻类的繁盛和富营养海水条件促进了区域性广布的叠层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北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产出的黄铁矿形貌丰富、成分各异,极具特殊性和代表性.运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系统观测黄铁矿矿物学特征,发现粒状黄铁矿粒径不一,具高Fe、S,低微量元素的特点;草莓状黄铁矿见有松散莓体、球形-次球形莓体和自形结构莓体,其Cu含量总体较高,不同晶体特征的莓体成分存在差异;胶状黄铁矿见有多层环带,内核到环带由纳微米晶体聚合生成,由内到外成分具有S/Fe比、Zn含量减小,As含量增大的趋势.分析认为早期粒状黄铁矿是在较高温度下的热液体系中直接形成,随热液作用衰减,生成的粒状黄铁矿多呈纳-微米晶产出;草莓状黄铁矿是由松散纳-微米晶逐步聚集形成,受溶液过饱和度影响,莓体粒度和聚集程度存在差异;胶状黄铁矿多晶聚集环带生长方向是由内向外的,聚集程度差异指示沉积环境的反复交替.研究区多形貌黄铁矿具有由分散的微晶→多晶聚合体→自形单晶的完整演化系列特征,对于解读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方式和特点,揭示纳米晶体-宏观晶体的演化过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龙马溪组页岩黄铁矿微观赋孔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页岩气地质理论的不断完善,页岩气储层研究也更加精细、量化,黄铁矿作为页岩气储层普遍发育的物质成分,其矿物学特征、赋孔特征与地质意义引起了关注。为细化、量化对页岩储层黄铁矿的地质认识,通过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手段结合图像处理技术(Image Processing),以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中下部优质页岩储层样品为例,探究页岩储层黄铁矿的发育类型和特征,量化表征评价页岩基质莓状黄铁矿在纳米尺度下的孔隙发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黄铁矿的页岩气地质意义,尤其是其储层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莓状黄铁矿是龙马溪组页岩基质中最主要的黄铁矿类型,集合体直径介于3~10 μm之间;莓状黄铁矿集合体内部晶体间有机质纳米孔发育,孔隙直径主要分布在100 nm以下,在页岩储层孔隙分类中莓状黄铁矿孔隙应归入有机成因孔隙类型;莓状黄铁矿集合体及其控制的有机质可以为页岩储层贡献0.7%~7%的孔隙比例,是对储集空间具有正贡献的、不应忽视的孔隙类型;基于图像处理技术(Image Processing)的孔隙分类表征与评价技术可以为储层孔隙研究提供新思路,是实现不同类型孔隙量化研究的可行方法。龙马溪组基质黄铁矿既可以贡献一定储集空间,也与有机质具有成因联系,可以为优质储层发育机理研究与优质储层勘探预测提供依据,在页岩气储层研究与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水沟楚碲铋矿的两类显微文像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水沟楚碲铋矿的产状、“客晶”磁黄铁矿的形态、展布和化学成分,其显微文像结构可分成传统意义上的“交代型”、“出溶型”两类,但它们形成的根 本原因是由于富碲、铋流体在相对封闭环境中交代了早期硫化物(磁黄铁矿为主)。交代强 度及其环境的稳定程度决定了显微文像结构的特征:强度弱、稳定性差,可形成具明显“交代”特征的楚碲铋矿;强度大、环境稳定则早期硫化物在交代流体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文像结构往往具有 “出溶”特征。  相似文献   

15.
南海北部西沙海槽S1站位的岩心柱沉积物中广泛发育自生矿物黄铁矿,其形态以管状为主,且具有内部中空的圈层结构。使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LA-ICP-MS、SIMS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管状黄铁矿的形态及圈层结构,结果显示:(1)管状黄铁矿发育内部中空的圈层结构,其中内圈层(Ipy)由莓球状黄铁矿呈五角十二面体紧密堆积组成,外圈层(Opy)由晶形较好晶粒较大的八面体黄铁矿组成,并混有沉积碎屑及钙质生物壳体;(2)内圈层和外圈层分别呈现出贫S富Fe和富S贫Fe的特征,其成因是甲烷渗漏造成的局部还原环境使得As进入黄铁矿中导致晶格空缺或被扭曲,从而促进Ni、Co、Cu、Zn、Pb等微量元素的掺入;(3)内圈层、外圈层发生了明显的硫同位素分馏现象,内圈层中δ~(34)S平均为-37. 8‰,外圈层中δ34S平均为-29. 3‰。研究认为,管状黄铁矿作为曾经甲烷渗漏的通道,其生长机制可分为3个阶段:(1)气水通道形成阶段:向上运移的甲烷流体在沉积物孔隙中逐渐形成气水通道;(2)外圈层形成阶段:当向上运移的甲烷与硫酸盐发生甲烷厌氧氧化时,逐渐形成晶体较大、晶形较好的八面体黄铁矿外圈层;(3)内圈层形成阶段:随着甲烷浓度逐渐降低,在气水通道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剩余甲烷与向下运移的硫酸盐继续反应形成莓球状黄铁矿内圈层。因此,南海北部的泥岩中大量发育的管状黄铁矿常常与地层中甲烷水合物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西沙海槽S1站位的岩心柱沉积物中广泛发育自生矿物黄铁矿,其形态以管状为主,且具有内部中空的圈层结构。使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LA-ICP-MS、SIMS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管状黄铁矿的形态及圈层结构,结果显示: (1)管状黄铁矿发育内部中空的圈层结构,其中内圈层(Ipy)由莓球状黄铁矿呈五角十二面体紧密堆积组成,外圈层(Opy)由晶形较好晶粒较大的八面体黄铁矿组成,并混有沉积碎屑及钙质生物壳体;(2)内圈层和外圈层分别呈现出贫S富Fe和富S贫Fe的特征,其成因是甲烷渗漏造成的局部还原环境使得As进入黄铁矿中导致晶格空缺或被扭曲,从而促进Ni、Co、Cu、Zn、Pb等微量元素的掺入;(3)内圈层、外圈层发生了明显的硫同位素分馏现象,内圈层中 δ34S 平均为-37.8‰,外圈层中 δ34S 平均为-29.3‰。研究认为,管状黄铁矿作为曾经甲烷渗漏的通道,其生长机制可分为3个阶段: (1)气水通道形成阶段: 向上运移的甲烷流体在沉积物孔隙中逐渐形成气水通道;(2)外圈层形成阶段: 当向上运移的甲烷与硫酸盐发生甲烷厌氧氧化时,逐渐形成晶体较大、晶形较好的八面体黄铁矿外圈层;(3)内圈层形成阶段: 随着甲烷浓度逐渐降低,在气水通道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剩余甲烷与向下运移的硫酸盐继续反应形成莓球状黄铁矿内圈层。因此,南海北部的泥岩中大量发育的管状黄铁矿常常与地层中甲烷水合物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红树林沉积环境自生黄铁矿形貌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利用新西兰北岛红树林沼泽区三个不同植被带采集的沉积物柱状样品,在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对其不同深度沉积物样品中黄铁矿数量及形貌特征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表明:(1)三个植被带沉积物样品中均存在莓球状黄铁矿、团块状黄铁矿、结核状黄铁矿及晶粒状黄铁矿,且结核状黄铁矿占比最高;(2)莓球状黄铁矿平均粒径7.77μm,微晶形态以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型为主;(3)相比光滩区、内部林区两个植被带,红树林林缘区沉积物的莓球状黄铁矿粒径变幅较大,自形晶含量最高。初步判断本研究区沉积环境属于贫氧沉积环境,红树林林缘区水环境动荡,黄铁矿发育程度较高。相比中国海南省、厦门红树林湿地及美国西海岸Elkhorn Slough盐沼湿地沉积环境,本研究区红树林沉积环境更封闭,促进了自形晶的广泛发育。  相似文献   

18.
甘肃寨上金矿是我国重要的卡林型金矿床,发育多种特征的黄铁矿、毒砂、黝铜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黄铁矿贯穿整个地质过程,对其进行研究可深入理解成矿作用。观察发现,黄铁矿可分为3个世代。第1世代黄铁矿为莓球状黄铁矿(Py1A)和多孔海绵状黄铁矿(Py1B)2类;第2世代中粗粒自形黄铁矿(Py2);第3世代粗粒黄铁矿(Py3)。Py1A呈莓球状,直径介于10~50μm,w(Co)/w(Ni)小于1,w(S+As)/w(Fe)大于2,部分黄铁矿因受到热液改造,莓球中w(Co)/w(Ni)大于1,w(S+As)/w(Fe)小于2;Py1B呈多孔海绵状,w(Co)/w(Ni)大于1,w(S+As)/w(Fe)小于2。Py2呈中粗粒五角十二面体,w(Co)/w(Ni)介于1.41~3.78,w(S+As)/w(Fe)由内向外逐渐升高,介于1.93~2.02,w(Au)/w(As)介于0.023~0.108。Py3呈粗粒立方体晶,周围发育石英压力影,w(Co)/w(Ni)介于1.36~1.39,w(S+As)/w(Fe)介于1.98~2.00。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认为,黄铁矿微晶直接聚集形成Py1A(莓球状),或在松散状态下经胶结作用形成Py1B(多孔海绵状),并遭受热液叠加改造。Py2(中粗粒五角十二面体)由含矿热液环绕多孔海绵状核部直接结晶形成,Py3(粗粒自形立方体)由晚期热液结晶形成,并同时遭受构造变形活动。该区黄铁矿的特征对于判别地质环境有标型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曌  张立军 《沉积学报》2017,35(3):480-488
豫西南淅川上泥盆统王冠组地层中发育大量与层面平行且具有蹼纹的U形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Rhizocorallium进行微观观察,发现在其边缘管和蹼纹内部发育大量不同形态的莓状黄铁矿及莓状铁氧化物(单晶为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立方体和近球形),与之对应的围岩中仅见少量黄铁矿单晶颗粒。表面具有覆盖膜的莓状黄铁矿大多存在于潜穴内部,其中边缘管中莓状黄铁矿的单晶直径(0.672~1.603 μm,平均直径1.063 μm)较之蹼纹中部的(0.376~0.877 μm,平均直径0.5 μm)的大。上述特征显示出潜穴中莓状黄铁矿的存在可能与硫酸盐类还原菌有关。Rhizocorallium边缘管和蹼纹中高丰度莓状黄铁矿的发现表明: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可能是造迹者精心构筑的觅食-花园。由于食物供应和氧化还原条件的不同,Rhizocorallium造迹者在其潜穴内部培植不同的微生物,形成一个互利共生的群落。  相似文献   

20.
大水沟碲矿中楚碲铋矿显微文像结构:交代成因新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佩华  赖鸣远 《地质论评》2000,46(3):318-323
大水沟楚碲铋矿的产状及其文像矿物形态既有普遍的“交代”现象,也有明显的“出溶”特征。文像黄铁矿与伴生或残余的磁黄匠矿成分的相似性,以及文像矿物在分布和成分上与溶动力实验以及理论模式的差异,表明形成显微文像结构的根本原因富碲、铋流体交代早期磁黄铁矿。楚碲铋矿及其显微文像结构的特征取决于交代环境的“封闭”程度:强度弱、无铁带出的交代形成具明显“交代”特征的楚碲铋矿;当交代强度大、环境封闭时,交代残余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