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垃圾卫生填埋中的一些岩土工程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垃圾卫生填埋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垃圾卫生填埋场高度和垃圾坝(或坑)深度的确定主要建立在岩土工程的稳定性理论基础上。在垃圾卫生填埋场中主要解决的防渗问题也是利用填埋场地质材料的渗透性质和现行的土工防渗技术,同时利用垃圾自身的物理力学特性解决填埋场排气等问题,而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污水必须进行处理。从垃圾填埋场地质材料和垃圾自身的力学特性,结合某市垃圾卫生处理场实例对垃圾卫生填埋场中的一些岩土工程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垃圾性质及其填埋场的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卫生填埋是现阶段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法,正确评价,选择填埋垃圾的工程性质对填埋场的设计极为重要;填埋场是一个综合性污染源,若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做好填埋场的工程地质研究,对于水资源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城市垃圾的工程性质进行了分析,评价,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角度对合肥市清溪路垃圾埋场的地基勘察,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应采取的工程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层次分析法在垃圾填埋场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郜洪强  樊延恩 《中国地质》2009,36(6):1433-1441
中国生活垃圾填埋场以简易填埋场为主,已对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垃圾填埋场地的适宜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对河北省县级以上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调查的基础上,首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垃圾填埋场自身条件、环境保护条件、经济条件、场地条件五大因素,对河北省垃圾填埋场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一套评价标准.通过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选取的评价因素较全面,客观反映了河北平原垃圾填埋场的实际情况,取得了较满意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汪名鹏 《岩土工程技术》2011,25(2):106-108,F0003
正确分析评价垃圾填埋场的地质特征和防渗方案,对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设计以及施工运营极为重要。从自然环境、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淮安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填埋区含水层分布、厚度、赋水性等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综合确定了填埋区岩土层渗透系数大于1×10^-7cm/s,表明填埋区不具备天然防渗的条件,需采用人工防渗系统才能有效的阻滞垃圾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城市固体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地质条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增长的城市垃圾及处置问题日益突出。卫生填埋是现阶段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法。做好填埋场的地质条件研究,对填埋场选址及建设甚为重要。探讨城市固体垃圾填埋场选址应注意的地质问题,对其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根据GIS的技术特点及在填埋场选址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构选址的实践,针对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水文地质 的中心问题是垃圾涌沥液场地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提出了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别是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即影响渗沥液产量与场地渗漏量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及地质环境效应概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当前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设施类型之一——生活垃圾处置工程。总结当前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分析卫生填埋在各种处理方式中独具的优势,并简要介绍组成卫生填埋工程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论述垃圾填埋体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及其变化;指出垃圾填埋体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填埋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是控制污液污染地质环境的关键,提出填埋体结构设计的技术路线和系统方法。最后,根据当前卫生填埋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有效地控制垃圾填埋处置对地质环境污染中的研究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威海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亟待解决。以威海市环翠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规划、交通、水利规划、气象、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地质环境角度出发,选取5个层次共15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网格法进行了垃圾填埋场选址区划分析研究,划分出垃圾可填埋区、限制填埋区、禁止填埋区。并在限制填埋区和可填埋区,进一步优选出几个垃圾填埋场地的首选场址,可供规划、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谦  戴俊成  张芳  姚维军 《江苏地质》2010,34(2):214-219
以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安全为理论框架,以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为技术支点,构建了垃圾填埋场生态地质环境模型和生态地质环境风险等级的判别方法.选择了南京轿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场为典型实例,评价该场生态环境安全总体堪忧,且达到Ⅰ级红色预警状态.从地质分析入手,结合应用工程施工技术方法,参照相关规范,对填埋场进行污染治理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太原市侯村垃圾场进行地层、地下水含水岩组、地质环境条件、环保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详细分析,对垃圾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得出了侯村垃圾场的地质环境条件、环境保护条件、场地地基建设条件都较好,适宜建设标准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相似文献   

11.
该文根据规划区的地形地貌、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条件,在明确适宜性分析原则、方法的基础上,将新规划区分为:地下水供水潜力区,休闲娱乐区、地质遗迹保护,防护林带,城市建筑区、生态农业区、垃圾及污水处理区,并对地质适宜性分区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梁永玖 《云南地质》2011,30(1):112-114
对包墩水库建成运行以来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大坝渗漏、稳定作出评价,归纳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渗漏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作者在1975~1977年间青藏铁路(格尔木-那曲地段)沿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所获资料基础上,参考了后期他人在该区段研究的成果撰写而成。文中主要涉及活动构造、地质灾害及工程评价三大部分,其中特别是活动构造部分,除了所表现的一般标志外,重点探讨了活动构造与现代地震和古地震的关系、活动构造带与地震构造带的对应关系、活动断裂的活动年龄及其活动速率、活动断裂与地震地表破裂以及主要地震构造带中的地震活动周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结合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类型,在综合分析基础上,首次较系统地将铁路沿线工程地质评价划分为:①良好的;②一般的;③不良好的和④极不良好的等四大类型工程地质地段,从而为现今青藏铁路建设进一步详查和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公益性水工环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国林  吴泊人 《安徽地质》2012,22(1):55-58,62
水工环地质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为它服务的一项工作,社会需求是水工环地质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种种原因,安徽省围绕社会需要开展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前瞻性和战略性仍显不足,至今没有完全摆脱紧跟追随的被动局面。本文在总结安徽省水工环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布署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对工程和环境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地下水对上程建设和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日趋显著,人们认识日益深化。实践表明,这类问题不完伞是纯水文地质问题。实质上,它是介乎于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之间,暂定名为工程水文地质学。专门进行在工程建设和环境地质中由于地下水作用而产生的各类工程地质问题或水文地质问题。为充分阐明问题,本文从水与岩土相互作用、基坑排水与潜蚀流沙、地基沉降与黄土湿陷、道路冻害与隧道涌水、矿抗突水与竖井破坏、坝基渗漏与稳定、坝基抗滑稳定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灾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举例阐述,初步论证了重要性、问题和某些实质。目的在于,向人们揭示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并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水、工、环物探中的一种新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讨论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技术,给出了某些典型地电断面上几种视参数的正演模拟结果及异常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土体结构、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和由工程活动所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古河道区二元结构地层的粉细砂层深基坑开挖中易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如:地面下沉、流土、管涌、基坑边坡失稳和坑底隆起等,提出了设置合理降水、止水、回灌系统、构筑挡土止水设备、加强施工地质与检测工作等防治与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在南京某工程深基坑开挖中险情分析和处理措施中得以实践且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地球整体观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先对整体观和地球整体观作了界说, 然后分别阐述了地球整体观对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研究的指导作用, 阐述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整体观。  相似文献   

19.
李龙江  徐占军 《吉林地质》1992,11(1):106-114
通过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移规律以及对富水性、水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通过对区域构造特点、岩组划分、岩体结构、结构面分级、岩石质量等级和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和描述了山门银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汪民  吴永锋 《地球科学》1995,20(4):465-468
结合国内外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动态,对地下水环境工程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初步的定义和探讨,认为地下水环境工程已经成为促进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对地下水环境领域急需发展的一些重要技术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