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土体结构、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和由工程活动所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古河道区二元结构地层的粉细砂层深基坑开挖中易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如:地面下沉、流土、管涌、基坑边坡失稳和坑底隆起等,提出了设置合理降水、止水、回灌系统、构筑挡土止水设备、加强施工地质与检测工作等防治与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在南京某工程深基坑开挖中险情分析和处理措施中得以实践且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峰  彭朝国 《江苏地质》2011,35(3):322-327
在城市深基坑开挖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和钢筋混凝土支撑具有良好的挡土和支护作用,而深层搅拌桩和桩间旋喷桩形成的双层止水帷幕则具有良好的止水作用。结合南京某工程实例,利用上述关键技术解决了城市中心超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及施工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安全和经济效益,对类似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工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在某深基坑开挖工程中,针对特定的地下水赋存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桩间特定深度帷幕止水措施及施工工艺,达到止水目的,节约工期和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
胡国超  刘施蕊 《探矿工程》2013,40(10):64-67,73
沈阳华晨宝马新工厂主办公楼工程周边有邻近建筑物,其深基坑工程为坑中坑形式,基坑开挖深度为10.4m,局部开挖深度6.05、7.4m。为了控制变形,采用排桩+旋喷桩止水帷幕作为挡土结构及坑内管井降水方式。通过对支护方案的选择和现场施工结果的分析,为基坑周边存在邻近建筑物、基坑上部存在独立基础的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加混凝土内支撑具有挡土作用,而水泥土搅拌桩和压密注浆形成的双层止水帷幕则具有止水作用.以苏州市演艺中心二期基坑工程为实例,根据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实测数据,分析和研究了支护结构的变形、地下水位以及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变化,对此基坑工程支护结构以及止水帷幕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技术措施效果良好,对苏州地区类似基坑围护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施亚霖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2):92-94,98
结合上海城区某深基坑工程,针对项目特点与场区地质条件,分析了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基坑水土突涌、基坑边坡稳定、砂土渗流液化、基坑开挖和降水过程中地基变形和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危险性评价,并提出了防治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深基坑支护、止水工程在高层建筑中经常遇到,结合南投大厦基坑支护、止水工程施工实践,论述了本深基坑支护、止水方案的选定及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汉口地区软土为例,分析了饱和软土深基坑开挖中遇到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边坡土体和支护结构变形、基底隆起或整体失稳;上层滞水或潜水引起侧壁涌水和流土,或承压水坑底管涌和冒砂;基坑周边地面(或地下)的变形.在分析该类问题产生原因及破坏后果的基础上,提出在软土地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支护结构、嵌入深度以及止水方案.  相似文献   

9.
林福林 《福建地质》2007,26(3):193-198
基坑止水,对基坑(特别是深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至关重要。根据多年的工程施工实践,总结和分析用于基坑开挖止水的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海兵 《探矿工程》2019,46(5):86-91
桩锚支护结构体系是将护坡桩与土层锚杆相结合的一种支护方法,安全经济的特点使它广泛应用于边坡和深基坑支护工程中,但在超深基坑中的应用仍在探索中。在凤城国贸超深基坑工程中,根椐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充分考虑到周边条件,通过分析论证不同的基坑支护方案,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整体性能好、同时便于基坑支护开挖及后续施工的桩锚支护体系。然后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土压力计算、灌注桩设计、锚杆设计、稳定性的验算,并通过后期变形观测,验证桩锚支护型式对于此超深基坑是安全经济适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碳酸盐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应用增量方法系统地计算了碳酸盐矿物的同位素分馏系数,得到不同结构和成分的碳酸盐矿物的18O富集顺序为:菱铁矿〉铁白云石〉菱镁矿≥白云石≥方解石〉文石〉菱锶矿〉白铅矿〉碳钡矿。在0℃~1200℃范围内获得了一组内部一致的碳酸盐-水体系的理论分馏系数,这些计算结果与已知的实验和/或经验数据之间存在良好的一致性,因此本文对碳酸盐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理论校准不仅可应用于共生矿物组合形成温度的确定,而且能够应用于其形成机理的示踪。 计算结果表明,白云石的氧同位素分馏行为与方解石相似,在25℃下白云石与方解石之间的平衡分馏为0.56‰ 。理论预测文石相对于方解石显著地亏损 δ18O,在25℃时方解石与文石之问的平衡分馏为4.47‰ 。文石向方解石的同质多相转变可能是通过一种没有同位素再造的惰性氧结构单元[CO3]2- 进行的,即只涉及Ca2+ 与[C03]2- 基团之间键的断裂和再组台而未出现[CO3]2- 基团内部C-O键的断裂和再组合。结果在自然界和实验室实验中,文石中氧同位索配分的温度关系能够传递副方解石中来。这种在同质多相转变形成方解石过程中的氧同位素继承性对于了解白云石-方解石-水体系分馏的难题至关重要。理论预测也能够用来解释对方解石分馏的经验估算与实验测定之间的分歧。  相似文献   

12.
黄松甸子砾岩型金矿赋存于新第三系中新统土门子组底部砾岩中。为流水成因的古河道砂金矿,可见多层矿体,但以底部矿体最佳,呈条带状,沿走向和倾向都比较稳定,金粒以板状为主,多在0.25mm以上。该类矿床多分布在矿质来源丰富、沉积环境良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港西北坡位于大港探区北大港潜山构造带东北翼,沙三段沉积前与其沉积时期,受断裂活动迁移性控制,发生多次构造掀斜与构造反转,沙三段遭受多期剥蚀,在其顶、底及内部存在不整合界面.不整合面对油气运移和富集有重要作用,其附近存在地层削截与地层超覆现象,在港西岛物源控制下形成地层圈闭.在港西北坡西南缘沙三段寻找地层不整合油气藏,以构造背景为基础,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追踪有利砂体分布范围,建立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一些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矿床是一个新矿床类型,成矿作用分为磁黄铁矿-黄铁矿、辉碲铋矿和黄铁矿-黄铜矿三个阶段。矿化围岩为三叠纪镁铁质火山岩。在矿脉周围广泛发育有以黑云母、白云母、石英和斜长石为代表的蚀变及分带,磁黄铁矿和辉碲铋矿的硫同位素值δ34S=-1.7‰-2.8‰,白云石和方解石的δ13CPDB=-5.3‰——7.42‰,δ18OSMOW=10.9‰-13.1‰。根据以硅质、碱质和富挥发组分为特征的围岩蚀变和S、O、C同位素信息,表明大水沟碲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与岩浆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五龙金矿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龙金矿是一大型脉状金矿床,金矿化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野外地质特征及大量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资料表明,三股流岩体、脉岩和含金石英脉是古老含金矿源层重熔的产物,三者具有相同的来源。矿床成因类型为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李景春 《地质与资源》1995,4(4):307-311
热液作用是金矿化中极其重要的机制,金在热液中的存在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自然界中金元素主要呈金属态存在,而且其粒度极为细小,在自然环境中几乎没有化学反应能将其离解成离子状态,人工合成的金络合物在地质环境中基本未被发现,说明金难以以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热液中。根据许多地质现象及"纳米效应"推断金在热液中可能主要呈金属态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祁雨沟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矿床成因。通过含矿角砾岩体特征、矿物学、硫、铅、氢、氧同位素地质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确定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伏太古宇太华群;气液爆破角砾岩体为容矿构造;成矿作用是在中生代岩浆活动期后气液爆破-沸腾作用下完成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混入部分大气水;矿床成因属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文 《地质与资源》1994,3(3):161-168
本文以夹皮沟、辽宁、冀东、张家口、小秦岭、胶东、湘西、粤西-海南、三江、北疆和台湾等重要金矿比集中区为例,讨论了我国不同地区某些典型金矿床的成矿年龄,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我国不同地质时期金矿床的分布特征、矿床类型和成矿环境。在金矿成矿历史上存在一老(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一新(中新生代)两个成矿高峰时期,前者以形成绿岩建造金矿床为特征,后者则以发育花岗岩建造金矿床为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年龄老,矿床定位年龄新",即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继承性是中国金矿床最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小秦岭高压榴闪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秦岭变质核杂岩主体早前寒武纪太华群中,发现了溜闪岩包体。对其岩石学,岩相学的初步研究及主要矿物石榴石和角闪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所发现的榴闪岩包体属高压变质榴辉岩的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榴闪岩是在印支期陆内A型俯冲造山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尺寸砂槽试验模型模拟了坝基二维渗流全过程,并着重分析了坝基二维渗流场的变化情况。模型槽内土样渗透变形破坏后,取不同区域土样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根据渗透变形试验所获得的参数,运用GeoStudio 2007软件对坝基渗流场进行数值分析,所得渗流场分布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该二维渗流场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合理。结果表明,渗透破坏主要发生在坝体下渗透路径较短的区域内,而坝基上下游基本未产生渗透变形;产生渗透破坏后,渗流路径发生较大改变,导致渗透破坏区域渗流量大幅增加,加速坝基破坏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