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3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南宁市出现了持续数日的间歇性空气轻微污染过程,本文从大气环流形势、天气条件、贴地层逆温等方面对南宁市这次间歇性空气轻微污染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造成这次南宁市空气轻微污染过程的一些初步结果。造成南宁市这次空气间歇性轻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南宁市的高空为西北或偏西气流影响,地面受冷高压或高压脊控制,天气以晴天为主,地面风速小,湿度低,且持续出现贴地层逆温、轻雾和霾,大气层结非常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不断增加,导致南宁市的空气间歇性轻微污染,其中大气环流和贴地层逆温的影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2004年南宁市的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各种污染物(SO2、NO2、PM10)的变化有着明显季节性,SO2、NO2、PM10之间以及它们与气象要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不同的监测点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不同,清洁对照点需要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3.
杭州是国家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保护杭州空气品质十分重要。从宏观上对空气品质历年来的变化进行鉴定评价,有助于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由于缺乏长时期连续的大气监测资料,要全面地、直接地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显然存在困难。不过,杭州自1959年6月开始有太阳辐射观测,至今已积累了二十五年资料。利用这份资料,根据气象学理论,我们可以间接推断以气溶胶污染物含量为标志的空气品质历年变化的情  相似文献   

4.
2004年南宁市空气质量回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2004年南宁市的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各种污染物(SO2、NO2、PM10)的变化有着明显季节性,SO2、NO2、PM10之间以及它们与气象要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不同的监测点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不同,清洁对照点需要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空气质量状况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宁市 5个空气质量观测站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 :南宁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5个观测站可吸入颗粒物具有很好的变化趋势一致性 ,二氧化硫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差 ,二氧化氮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总结分析2002—2009年南宁市逐日及月平均、季平均、年平均空气质量状况。2002—2009年,南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8%,首要空气污染物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而又以可吸入颗粒物居多。在2002年至2009年,西乡塘区是南宁市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区,江南区是南宁市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区。2005年以后,南宁市全...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空气气质状况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雄  董惠青 《广西气象》2001,22(4):31-34
通过对南宁市5个空气质量观测站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南宁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5个观测可吸入颗物具有很好的变化趋势一致性,二氧化硫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差,二氧化氮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气污染指数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鉴自动控制、经济和气象领域中广泛使用的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理论,考虑了天气变化与气象要素对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提出了新的空气污染物业务预报方法。该方法对各地区气象与环保部门联合进行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预报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西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南宁市为例介绍广西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技术。对南宁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平均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表明,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高空气象要素相关非常好。在未来24-36小时天气预报基础上,采用动态统计预报两种模式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预报,并根据污染日的影响天气系统类型对两种模式预报结果进行订正。业务实践证明预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吴燊先 《广西气象》2005,26(A02):79-79
2003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南宁市出现了持续数日的间歇性空气轻微污染过程,本文从大气环流形势、天气条件、贴地层逆温等方面对南宁市这次间歇性空气轻微污染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造成这次南宁市空气轻微污染过程的一些初步结果。造成南宁市这次空气间歇性轻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南宁市的高空为西北或偏西气流影响,地面受冷高压或高压脊控制,天气以晴天为主,地面风速小,湿度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3年11月呼和浩特市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资料和同期天气图资料与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系统的污染物(SO2、NO2、PM2)浓度资料进行分析,并计算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与气象条件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的地面和高空天气形势对应空气污染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1—2013年宁波市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报表资料,分析了宁波市空气质量的变化,探讨了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13年宁波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先升后降,整体空气质量2005年最差,2010年以后改善明显,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在冬季最高,空气质量也最差,夏季相反。宁波市首要空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质量为良的日数最多,污染日中以轻度污染为主,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日数很少。工业废气排放量、各种能源消耗量、城市绿化率、汽车数量与宁波市空气质量变化有较强的关联性,而地区产值变化、常住人口数等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0—2005年西安市大气能见度资料对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统计分析,并利用2005年西安市逐日污染物质量浓度资料,分析与能见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气能见度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月季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年际变化总体呈增大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好于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能见度与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呈负相关,污染物质量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冬季最明显,秋季次之,夏季最差。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南宁,桂林,北海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三城市整体空气质量水平为1级或2级,即优或良,城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桂林,北海两城市没有出现轻度或轻度以上的污染,特别是北海市空气质量为1级“优”的天数占90.9%,2级良占9.1%。空气污染的浓度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其中南宁市主要污染物月平均浓度值与月平均气压呈正相关,与月平均气温,水汽压,降雨量,相对湿度,风速,0cm地温呈板相关关系,各种污染物日均浓度也与地面,高空气要素相关非常好。因此,在预报未来24-36h天气时,对空气质量可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6,(1):24-24
广西南宁市气象台农气站李仕谟根据1973年南宁市郊早稻播种期间的气温比历年明显偏高,秧苗生长较快,但结果早稻产量不高这一事实,对早稻秧苗生长期遇到低温与其产量的高低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试验。他首先分析了南宁市郊1951年以来历年早稻产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宁、桂林、北海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 :三城市整体空气质量水平为 1级或 2级 ,即优或良 ,城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桂林、北海两城市没有出现轻度或轻度以上的污染 ,特别是北海市空气质量为 1级“优”的天数占 90 .9% ,2级良占 9.1%。空气污染的浓度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 ,其中南宁市主要污染物月平均浓度值与月平均气压呈正相关、与月平均气温、水汽压、降雨量、相对湿度、风速、 0 cm地温呈反相关关系。各种污染物日均浓度值也与地面、高空气象要素相关非常好。因此 ,在预报未来 2 4~ 36 h天气时 ,对空气质量可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7.
使用新的霾日判定标准对南宁市2000年以来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南宁市霾日数从2000年逐年上升,到2004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呈下降趋势,2011年达到最小值,但2012年和2013年则重新呈现上升趋势。(2)旱季的月均霾日均多于雨季,其中7月霾天气最少,12月霾天气的严重程度和霾日数都接近全年最高值。(3)霾出现频率和细颗粒物PM/_(2.5)存在显著的日变化特征,而且两者变化趋势较一致。相对较小的风速以及正的小时变压,使得早上的大气水平运动较弱,上空以下沉运动为主,使得空气污染物难以扩散,导致08:00的霾出现频率和细颗粒物PM/_(2.5)值均为全日最高。本文研究有助于霾的预测预警,并可为减少霾的不利影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伊春市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空气悬浮颗粒物3种污染物浓度逐日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的分析,总结伊春市空气污染的一般规律,了解了影响伊春市区大气污染变化的天气形势及气象要素的特征,并运用这些要素特征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污染物浓度的预报模式,为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使用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对沈阳市空气污染物TSP 和SO2 分别建立了预报方程,并对这两种污染物分别进行了试报检验。  相似文献   

20.
天津冬季大气能见度与空气污染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青  张长春  樊文雁  黄鹤 《气象科技》2010,38(6):704-708
为探求天津冬季大气能见度特征与空气污染的相互关系,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连续观测大气能见度和空气污染物浓度(PM10、PM2.5质量浓度,O_3、NO_2和SO_2体积浓度),并结合相对湿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冬季大气能见度平均值为11.59 km,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特征,其变化特征受到空气污染物,尤其是气溶胶质量浓度及相对湿度变化共同影响;观测期内霾的发生频率接近50%;采用非线性回归方程拟合能见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相互关系显示,PM2.5质量浓度对水平能见度的贡献大于PM10质量浓度,并且高湿情况下,能见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相关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