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陈智浩 《地下水》2020,(1):267-268,289
三刘节制闸位于辽宁西北部,通过对三刘节制闸渗透分析可知,环境水对混凝土具有强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05 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不需进行液化判定。拟建闸基、桥头堡、翼墙建筑物基础坐落于①层砂壤土层,该层分布连续稳定,厚度较大,但该层为新进沉积堆积层,结构松散,为一般的地基土,地基承载力一般,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其下卧层为第②层粉质黏土层,该层中偏高压缩性,土质较差,建议对地基进行处理,以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复合地基为宜。  相似文献   

2.
粉砂地基深基坑工程土体渗透破坏机理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琦  凌道盛  陈仁朋  陈云敏  贾官伟 《岩土力学》2008,29(11):2967-2972
在砂土和粉土地区,渗透破坏是威胁基坑稳定性和周围环境的主要因素。基坑工程是由土、水以及围护结构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影响基坑工程渗透破坏的因素很多。在总结前人对土体渗透破坏与基坑工程渗透破坏模式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渗流对土体性质影响的试验成果,提出了考虑渗流、开挖卸荷以及围护结构变形共同作用的基坑工程渗透破坏分析方法,并分析了均质地基基坑工程的渗透破坏模式。将该方法运用于某粉砂地基基坑渗透破坏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揭示了渗透破坏过程及其对围护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该基坑工程实例的分析认为,在进行基坑工程设计时不仅需要进行防止流砂、管涌等验算,还需考虑基坑工程整体破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米兰河出山口冲洪积平原区场地地层主要由卵石、圆砾、砾砂、碎石、角砾组成。在河谷段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场地大部分地段地基土对混凝土有中—强腐蚀,对混凝土中钢筋有中腐蚀,对钢结构有中腐蚀。地基土10 m以内为强—中盐渍土。场地地基土适宜做为天然地基,需对输水管道采取防腐措施。基础形式可采用砂垫层基础。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火焰山国家地质公园场地地层主要由圆砾和泥岩组成。通过对场地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发现场地大部分地段地基土对混凝土有强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有强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场区地段地基土为强—中盐渍土,局部地段为超盐渍土。部分地段存在盐胀性。场区属稳定场地,地基可选择天然地基,需做防腐处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信合嘉园小区所建3栋高层住宅楼的工程地质条件、基础方案、软弱下卧层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地震液化检验、沉降量与倾斜验算、基坑开挖和基坑降水方案。该工程中夯扩灌注桩复合地基在箱基下形成似筏板基础,桩身未穿过可液化层,但通过挤密效应消除了地层液化,大大缩短了桩长和降低了地基处理成本。该项岩土工程不仅填补了河北省任丘地区高层建筑勘察设计的空白,而且说明了夯扩灌注桩对挖掘浅层可液化地层的地基的潜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慎中  杨春  宋珪 《探矿工程》2011,38(9):86-89
随着基坑的开挖,当基坑的土压力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将大于基坑底土体浮重力,形成管涌、侧涌等现象,造成地基土上浮开裂。针对深层承压水的隔断技术措施,结合上海三至喜来登酒店基坑工程的特点,分析讨论了超深搅拌桩在隔断深层承压水的应用效果,对于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乡市染织厂9号住宅楼基础工程,属于一个典型的老城区改造工程实例。拟建工程场地的环境地质条件很差,不能满足建筑设计与施工要求。在分析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深层搅拌桩设计、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选择水泥喷浆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并获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水泥喷浆桩复合地基处理在新乡市区首次成功,显示了地基处理施工、设计单位的技术实力。  相似文献   

8.
瞿地成  屈高良 《探矿工程》2006,33(4):14-16,19
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某岩溶场地住宅楼桩基础不均匀沉降、基础加固的设计与施工情况,结合工程的特殊地质条件,采用注浆和筏板加固地基和基础,最终控制了住宅楼的地基沉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南石油局第四普查大队第15栋住宅楼墙面开裂的原因分析,介绍了采用静压渗透注浆结合压密注浆技术对地基上进行加固处理的情况和良好的效果,并提出了对类似工程处理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基础防水土腐蚀的措施.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本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对建筑物基础的腐蚀类型与腐蚀性评价问题进行归纳与论述.并针对不同的腐蚀类型与腐蚀性等级要求,给出了天然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具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钱塘江边基坑的降水设计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建中  罗战友  龚晓南 《岩土力学》2008,29(Z1):655-658
钱塘江由于钱江潮而引起水位偏高,如何保证在高水位条件下基坑的边坡安全及施工方便成为基坑支护的一个难 题。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钱塘江边的基坑工程进行了降水设计及水位监测,并对降水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针对钱塘江冲积平原的土层渗透系数大,采用自流式的深井进行降水是可行的,而且当钱塘江水位较高时可以采用截流深井进行综合降水处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上海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地质水文资料,对基坑围护墙体及邻近建筑物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邻近建筑物对基坑变形有显著的影响,邻近建筑物的超载作用以及所在土层的性质是引起这次基坑异常变形的原因,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上海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对基坑出现险情期间的监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初步探讨了险情出现的原因。结果表明邻近建筑物超载对基坑变形有显著的影响,并得到基坑和建筑物的大变形具有同时性和突然性的特征,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某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考虑临近建筑物荷载影响的二维数值模型,模拟开挖实际工况。对土体开挖引起的土体塑形应变及基坑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对建筑物位置及基础埋深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探讨。计算结果可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付文光  罗小满  孙春阳 《岩土力学》2012,33(Z1):156-160
现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存在着一些争议。规范中规定适用范围可为岩石基坑,但很多条款是针对边坡工程的,对基坑工程不适用,建议适用范围不要扩大到基坑;规定临时性边坡使用年限为2年,已不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建议提高为5年;几个术语定义不准确,宜重新定义;适用边坡高度及边坡安全等级已不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建议适当调整;滑塌区范围估算公式意义不大且有缺陷,建议取消;对坡率法适用范围限制过于严格,建议放宽;查坡率表设计法已过时,建议取消;规定锚杆基本试验时可将锚固段长度减短,但这样得到的极限粘结强度值偏高,将导致工程设计不安全,不能减短;锚杆验收试验标准不明确且应用困难,建议按相关原则重新编写等等。这些意见供规范修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潘春宇 《地质与勘探》2024,60(2):356-366
“地下复合支撑”是通过在基坑坑底布置加固水泥土将坑底工程桩与基坑支护桩墙相连形成复合受力体。基坑开挖时,复合受力体共同受力抵抗变形,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并抑制坑底土体隆起。本文提出“地下复合支撑”概念及其设计理论,分析坑底加固面积置换率、固化剂掺量、加固深度等关键设计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为“地下复合支撑”投入工程实践提供设计依据和理论参考。基于工程实例,针对原支护体系给出地下复合支撑的优化设计方案,验证新型复合支撑的可行性,体现其对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坑底隆起变形控制的优势。同时,按照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减少基坑内支撑的道数,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基坑工程施工过程监测的问题与难点,将项目信息门户(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PIP),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三大信息技术与基坑工程相结合,形成一套适合于基坑工程特点的基坑工程自动化监测系统以及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基坑模型从参数化建模、模拟仿真到基坑监测的全过程、整个生命周期、各个生产要素之间信息化的动态可视化过程。通过建立起的三维BIM模型可方便、快捷地监测基坑,确保基坑开挖、支护过程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并且使基坑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和④层淤泥质黏土具有含水率高、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和强度低的特点,属于典型的软土分布区。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软土地区临近既有建筑物地库的深大基坑工程的设计要点,并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实施过程的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软土地区深大基坑,通过围护结构形式、支撑体系的合理选型,正确制定地下水处理方式和施工工况,并加强基坑实施的过程控制,可以保证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可为软土地区同类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浅析某基坑工程及其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世年  居延海 《江苏地质》2006,30(2):135-138
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深基坑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工程测量的方法,对基坑变形以及相邻建筑物的位移进行了监测,并根据这些监测数据对基坑失效的原因以及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基坑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及时有效地预测基坑施工所引起的变形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总结基坑变形控制技术、措施并验证其实施效果,对于软土地区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南京下关大唐南京发电厂生产科研及调度指挥综合楼基坑项目的工程实践,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施工监测等方法,对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及变形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