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江苏地区5次中强以上地震前应变,变形临震前兆异常的分析,结果表明,震前异常形态表现为应力应变值出现大幅度突跳、应变阶跃和固体潮畸变等,与5级以上地震对应较好,可作为本区中强地震短临预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四川地区不化学建台以来11个水氡点的水氡观测资料和5个水化观测点19个水化测项的观测资料,绘制了水化日测值,五日均值和月均值图。以月均值曲线图为基础,用形态法分析提取水化中短期趋势异常。以2个以上水化台项出现形态异常,作为预报未来1年内异常点周围200千米范围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300千米范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水化前兆指标。以多水点水氡日测值资料为基础,用层次跟踪方法提取水化异常,提出多点水氡  相似文献   

3.
自1970年四川大邑6.2级地震后,我省开展了水化城震预报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水化观测资料和几十闪中强以上地震的成功与失败的预报经验和教训。水化地震预报思路经过了单个异常对应及预报地震、中多项异常对应及预报地震和“八五”攻关的从异常群体的演变过程提取前兆信息对应及预报地震几个阶段。本文简要回顾了水化地震预报思路的发展过程,列举了各阶段水化异常对应及预报地震的典型震例。针对  相似文献   

4.
1 研究背景 已有研究表明,在中强及以上地震前,在震中距一定范围内分布的氡测点通常会出现氡异常,表明氡测项映震效果较好(廖丽霞,2008;孙凤霞等,2016).虽然诸多地震预报研究涉及水氡测项映震前兆机理分析及方法探索,但对于水氡动态变化异常分析及判断,尚缺少有效实例.因此,本文就2017年4月12日浙江临安MS 4.2地震前安徽香泉地震台水氡测值异常变化进行探讨,以期准确捕捉前兆异常信息,提升地震分析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震前的水氡突跳,是指震前某日测氡值明显高出相邻日期的观测值的异常现象。渤海地震、海城地震和松潘地震等大震前一些水氡观测点出现明显突跳,大都是每日一至两次取样进行观测的。这里简单介绍采用自记测氡仪在一些测点观测到的日变现象。图1是北京一喷气井(无线电研究所院内)的气氡观测值曲线,一天内有较大变化,但逐时值缓变无突跳。图2是福州水化站自流井(热水)水氡观测值曲线,傍晚至夜间有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丰满台吉丰井1986—2016年的水氡观测资料,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并研究了丰满台水氡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大部分异常的出现与消失在时间上与东北及华北的中强地震以及西太平洋地震带北段等地区的强震活动相关联,映震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利用丰满台水氡异常资料进行地震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南地区水氡前兆异常动态演化与地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宏伟  和国文 《地震研究》1999,22(4):365-371
本研究系统地处理了1987年至1997年云南地区23个水氡观测点的水氡观测数据 突出短临异常,寻找水氡短临预报指标,数据处理方法采用日均值一阶差分法,使用差分平稳序列的3倍均方差作为异常判据。得到了云南地区水氡日差分异常台项月本底值为4台项,水氡日差人异异常数月本底值7次,明确提出了预报3个月内云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短临预报指标,给出了其对应地震关系,其中对应率和概括率均为70%左右。同时全面地统  相似文献   

8.
通过“十五”改造,浙江省目前有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台站5个,10项测项,主要是水位,水温和水氡。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中有明显映震效应的台站为100%,测项为80%。水氡测值表现为临震向上突跳异常,最大异常幅度达23.7%,创历史之最;水温测项主要出现临震突跳或阶跃;水位测项主要是同震效应现象,为水震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认为同震效应可能是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引起的含水层弹性形变所致。并且认为观测效果不一定是井位越深越好,而是要看含水层封闭情况和仪器观测传感器的位置,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好的静水位观测井记录的水震波效果明显优于动水位观测井。由于前兆数字化仪器采样率相对较底(1次/min),记录数据缺失较多,记录的同震变化波形不完整,很难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水氡测值大幅度超出正常变化范围,则视为突跳。但引起突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许多非地震也能引起氡值的突变,笔者将另文讨论。下面仅就资料处理上如何判断突跳提出探讨。水氡测值异常达到多大幅度才算够格的突跳呢?下面以姑咱1972年3月至1980  相似文献   

10.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多年水氡观测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敏  蓝陵  李艳萍 《内陆地震》2003,17(3):259-267
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1980—7.001年的水氡观测资料进行全时域扫描分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300km范围内Ms≥5.0的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挑选出观测资料中异常时段,用地震预报效能评价评分的方法对水氡观测资料预报地震的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对永胜6级地震的预报及依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1年10月27日在云南永胜发生6.0级地震,震前四川省地震局有较准确的中期和短临预报,加强了川滇交界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并且向四川省政府作了汇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验性地震预报重视川滇菱形地块西界断裂带动态活动图像的分析,尤其对历史强震破裂空段附近出现的中小震活动带或新活跃区段的研究;同时,重视4级前震群、川滇交界地区地下水位、水温、形变观测异常的跟踪分析和震情预测。  相似文献   

12.
对青海省乐都台的气氡测项用“十五”攻关方法进行震例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乐都台气氡短期异常特征及预报指标,同时计算出了该台气氡测项的短期预报效能评分。乐都气氡具有一定的短期地震预报信度。  相似文献   

13.
张素欣  王吉易 《地震》1996,16(2):177-182
通过对水氡体异常月频次序列的周期分析,指出水氡群体异常具有半年和3个月的周期特征,并且在强震前,整个波形发生畸变,各分波的振幅明显增大,随着地震的临近,从次要波至主要波的畸变也是逐步发生的。从而可判断该异常群体含有地震前兆的成分以及地震的临近。对地震的短临报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其它有关的研究工作亦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震前水氡同步异常变化及其预测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7.0级地震、2000年9月12日青海兴海6.6级地震、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0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青海、甘肃以及四川北部地区部分水氡观测点的资料变化情况,发现这些测点的观测资料存在同步或准同步的变化,而且变化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共和地震前,距震中越近的测点,出现的趋势性异常所占的比例越高,异常时间越早。昆仑山口西地震的异常持续时间更长,多数异常点距震中更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异常点从西北向东南迁移。兴海地震个别测点出现异常。汶川地震的异常的同步性更好,而且多数测点的同震效应非常明显。这些地震的异常的恢复时间均无明显的规律,有些是在地震前恢复,有些是在地震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前小震频度异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建刚  周龙泉  杨立明  代炜 《地震》2009,29(3):19-26
1980年以来青藏块体东北缘共发生26次MS5.0以上地震,其中22次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独立。 通过系统研究这22次中强地震前其邻区小震活动的增强现象,发现有17次中强地震前存在比较明显的小震增强现象。 虽然小震增强现象在多数中强地震前存在,但是利用小震活动的增强对未来中强地震的预测比较困难。 文中结合青藏块体东北缘小震活动的特点,尝试提出根据小震活动空间格局是否改变统计小震频度的方法,并且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结果表明: 利用新方法统计小震的频度更能突出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并且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幅度受空间范围大小的影响不大,能够有效的提取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6.
小震频度异常新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小震增强现象在多数中强地震前存在,但是这种周期性的小震活动强弱交替轮回过程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利用小震活动的增强对未来中强地震的预测比较困难。本文尝试根据小震活动空间格局是否改变来统计小震频度,并通过此方法研究了2003年内蒙巴林左旗MS5.9级地震和2004年内蒙东乌珠MS5.9级地震。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统计小震的频度更能突出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能够有效的提取中强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7.
景洪5.1,5.5级地震地下水动态预报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菲 《地震研究》1999,22(3):243-250
本动态追踪了1997年景兴5.1、5.5级中强震的孕震-发震的整个过程,异常阶段属性清楚,异常发展层次分明,有动态感,过程清晰完整,表明中强地震亦有孕震过程。震前异常阶段的属性和异常的准同步是地震预测的主要依据。跟踪各类异常,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进程,把握时机有可能预报一些地震。本是“八五”、“九五”攻关成果运用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运用Mapsis软件前兆异常分析中的差分和从属函数,对新04号泉溶解气CO2进行异常识别,结果认为:①差分和从属函数异常形态均为高值异常;②差分异常对近场中强震和远场强震的映震率均为71.4%(5/7);从属函数异常对近场中强震的映震率为66.7%,而对远场强震的映震率为83.3%(5/6);两者均出现异常时,对近场中...  相似文献   

19.
1976年4月6日内蒙古和林格尔6.3级地震是华北北部地区1次重要的地震,该地震前出现了明显的地震空段异常。介绍了该地震空段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地震空段的形成至解体与中强地震成组活动的关系。认为,地震空段可作为华北北部地区中强地震预测的中期判据,这对该地区地震预测有帮助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强地震前前兆观测资料的异常特征和各种前兆异常可信度的差异,考虑到单项观测数据和多项观测数据的相互联系,提出了用综合参数S描述多项前兆观测数据整体变化。结果表明,与单项前兆观测数据比较,综合参数S有变化平稳、震前异常反应明显等优点,可以作为地震预报实践中识别前兆异常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