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讨论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模型在不同条件下,如加窗和防护段、脉冲整形等,对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误码率(BER)性能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加防护段以后系统的BER性能得到改善,但经脉冲整形后,由于载波间的正交性被破坏,因此系统性能几乎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CT-1地震计传递函数测试仪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到甚宽频带地震计的传递函数测试中。讨论了基本的测试方法和原理,阐述了传递函数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给出了测试系统的应用实例。该测试系统具有正弦波自动扫频、阶跃信号法和脉冲信号法等标定方法,满足了甚宽频带地震计的传递函数测试在观测频带、动态范围和测试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GRACE卫星搭载的高精度SuperSTAR加速度计观测数据包含点火脉冲信号,本文分析点火脉冲数据特点,讨论点火脉冲对加速度计校准结果(尺度参数和偏差参数)的影响。2008-04一个月的加速度计实测数据分析表明,点火脉冲对尺度参数、比例参数的影响最大分别为0.02、10-7m·s-2,对加速度校准结果的影响在Y、Z方向上高达10-10m·s-2。  相似文献   

4.
雷达发射机的软性调制器中,常用到仿真线作为储能元件,并利用已充有一定电压(即已储了电能)的仿真线对负载快速放电来获得矩形调制脉冲。利用仿真线获得窄脉冲是以长线上的充放电形成脉冲的原理作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附加伪随机脉冲参数的动力学定轨方法对BDS卫星进行定轨,分别给出不同时间间隔的伪随机脉冲参数估计方案对BDS卫星常规状态、姿态转换状态以及进入地影状态时定轨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状态下,伪随机脉冲参数对GEO卫星定轨精度改善显著,相对较优的伪随机脉冲参数估计间隔与各类卫星运行周期吻合;对于姿态转换状态以及进入地影状态,6 h的伪随机脉冲参数估计间隔有助于提高相应卫星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6.
在脉冲电晕放电条件下,探讨了O2和H=O对NO分解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复杂组分中NO的分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电晕放电对NO分解反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有效地分解模拟烟气中的NO,脱除效率随脉冲电压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受O2和H2O影响,NO分解转化率较N2氛围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7.
一类具有收获率的捕食与被捕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食者之间为获取食物开展竞争的捕食与被捕食系统通常用ratio-dependent捕食与被捕食系统描述。本文讨论这类系统在有人为开发(即有常数收获率)时,系统的持久性问题,通过常微分方程的定性分析,得到为保持生态平衡,人为开发的最大上界。  相似文献   

8.
一种线阵CCD时序仿真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高精度线阵CCD精确稳定的工作,必须设计出符合其工作所要求的各种脉冲。以TCDl501D为例,对线阵CCD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其驱动脉冲及时序关系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对。通过Max plusⅡ平台结合VHDL语言进行开发.对其所需的驱动脉冲进行了设计.并对结果进行了精确的波形仿真。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基于压控振荡器和GPS技术的时间频率基准,实现可编程脉冲、频率输出,达到了长期稳定性与短期稳定性兼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伪随机脉冲在吸收低轨卫星和4大导航系统卫星未模型化摄动力方面的有效性,分析其对拟合轨道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伪随机脉冲能够有效吸收低轨卫星及GNSS卫星未模型化的摄动力。对于低轨卫星,伪随机脉冲能够有效模拟大气阻力对轨道的影响,达到mm级拟合精度;对于GNSS卫星,伪随机脉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太阳光压摄动,尤其是与ECOM太阳光压模型联合使用,能够充分吸收ECOM模型未能吸收的摄动力,只需每天设置一组伪随机脉冲参数,其拟合精度能达到mm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给出了软件的设计思想,各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及调试结果.系统通过A/D器件及单片机完成对前端模拟量和周期信号频率的采集;利用单片机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及其它控制功能,实现了系统的数字化;利用LCD完成显示,实现了操作界面的可视化;通过键盘实现测量范围的设定,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系统采用CAN总线完成数据的传输,实现了系统的开放化与网络化.系统在测控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符号动力系统上的几乎周期点、回归点及非游荡点,还讨论了它的一些其他动力性质。  相似文献   

13.
Linux正大步进入实时控制领域,但是Linux并没有提供对周期性实时任务的直接支持.如何在Linux下进行周期性实时任务的开发是一个难题.分析了周期性实时任务的开发内容,从实时任务的特性设置、任务的周期实现到任务的具体功能实现,并给出了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顾及钟差周期误差和随机特性的卫星钟差预报方法。首先通过比较二次多项式加1、2、3、4个主要周期误差的模型,取其优者求得钟差预报的拟合值;然后针对拟合残差值的随机特性采用灰色模型进行建模,求得拟合值残差预报值;最后,将其与之前求得的预报值相结合得到最终的钟差预报值。采用IGS的15 min精密钟差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短期预报中,加2个主要周期误差的模型预报性能最好,并且新模型的预报精度优于常用算法。  相似文献   

15.
对双铰四次弹性拱的混沌行为在横向周期荷载下的混沌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拱的单元平衡方程建立了拱的二阶三次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变换使方程转化为不含常数项的非线性微分动力系统,并由此得到无扰动系统的3个不动点(一个鞍点,两个中心)与同宿轨道;再用Melnikov函数法给出了发生混沌的临界条件;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出现定常运动和混沌运动的数值结果。研究表明四次弹性拱在横向周期荷载作用下的外激励振幅在一定范围内会出现混沌现象。  相似文献   

16.
构造适用于BDS/GPS系统时差的多项式预报模型,对二次项参数选取、显著周期项确定以及观测权函数选择等进行改进。基于AR模型,进一步构建多项式和AR模型的组合时差预报方法。算例显示,新模型的单天时差预报精度优于0.4ns,显著优于其他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矿区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研究中,存在年际尺度上对植被动态规律刻画不全面、月际尺度上因物候性周期波动导致变化趋势和周期振荡信号微弱难以提取、基于变换的变化检测物理意义不够明确的问题,本文以胜利露天矿区为例,在月际尺度,基于SSA-Mann Kendall重建草原露天矿区的采矿扰动区和伪不变特征区MODIS NDVI时间序列的趋势和周期振荡信号,从显著程度和突变时间2方面对趋势成分进行定量化分析,并结合各特征区周期振荡演变特征揭示采矿扰动下草原露天矿区植被生长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SSA-Mann Kendall能将NDVI时间序列的微弱信号充分放大,便于提取,并可对趋势成分进行定量化表达,结合周期振荡与趋势成分的演变特征有助于辅助识别矿区植被生长的动态特点;伪不变特征区植被无显著下降趋势,采矿扰动区下降趋势显著,且露天采场较排土场的趋势更为明显,草原露天矿区地表植被损伤具有突发性,突变点多发于矿井开工建设时;扰动形式差异导致部分矿井露天采场和排土场周期振荡演变特征存在差异,露天采场植被消失殆尽,排土场因植被恢复措施而具有更复杂的动态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地球系统质心(center of mass of the whole earth system, CM)和固体地球质心(center of mass of the solid earth, CE)框架的海潮负荷(ocean tide loading, OTL)改正计算132个全球站的静态精密单点定位PPP坐标,分析海潮负荷引起的地心运动对GPS坐标时间序列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潮负荷地心运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引起的坐标差异分别为0.7 mm和1.3 mm,海潮负荷地心运动对坐标时间序列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布特征;2)在CM-OTL和CE-OTL中,海潮负荷效应引起的周期信号明显减小,海潮负荷改正所属框架与GPS轨道所属框架的不一致将引入GPS交点年信号、14 d、9 d信号;3)利用IGS精密轨道进行PPP计算时,应采用CE框架进行海潮负荷改正。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家重力基准网观测数据,采用正则化方法对LCR-G型相对重力仪周期项参数进行筛选,并分析平差解算的结果。结果表明,当惩罚因子λ取80时,正则化方法筛选相对重力仪周期项的效果良好,正则化参数α值的变化对周期项筛选结果影响甚微;周期项振幅量级最大超过10 μGal,且对重力基准网平差重力值结果的影响达到μGal量级;相对重力仪的周期会随着观测环境或者时间变化,导致解算结果不一致,这是由于周期函数模型与实际周期变化有差异,模型只能近似而不能真正模拟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最大熵谱(MEM)分析法,计算河北省内昌黎、兴济、新乐、阳原、肥乡、大柏舍6个大地电场台站的数据,结合地磁场数据分析河北省内各台电场数据的谱成分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各台大地电场周期主要是以12 h半日波成分为主,24 h、8 h周期成分明显;磁暴时其谱值高于静日变化谱值;电场日变化主要周期成分来自外空间电流体系的变化。结果基本揭示了河北省内电场观测的背景谱成分特征,为电场数据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