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秦浩  李玉全 《海洋与湖沼》2014,45(4):834-838
为探讨生存密度和饵料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争胜行为和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中国明对虾仔虾为材料,设置300尾/m2(DL)、600尾/m2(DA)、1200尾/m2(DH)3个密度梯度,鲜活卤虫和人工配合饵料2种饵料及饱喂(FF)、少喂(LF)、不喂(NF)3个投喂丰度,测定中国明对虾的体长增长、存活率,以及投喂前、投喂时、投喂后对虾之间的争斗行为等指标。结果表明,仔虾间的争胜行为随生存密度的升高而增加,生长和存活率逐渐降低;饵料种类和丰度能显著影响中国明对虾的争胜行为和生长性能(P0.05)。结果显示,生存密度、饵料种类及丰度会影响中国明对虾的争胜行为,投喂鲜活饵料有利于提高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对维生素E,K营养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V_E,V_K对中国对虾的作用如何,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不同含量的V_E,V_K饵料对对虾进行投喂实验,比较其生长指标、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来初步研究中国对虾对维生素E,K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对中国对虾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1990年7-9月用不同维生素D水平的饵料饲喂中国对虾,研究饵料中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量及对对虾的营养作用。结果表明,每百克饵料中添加6000U维生素D,其体长增长率和增重率最大,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最好,饵料系数最低;VD对对虾存活率无明显影响;投喂适量的维生素D时,有助于钙,磷在虾体中的吸收,虾壳中的沉积,虾壳的硬化。  相似文献   

4.
对虾养殖生产中,饵料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由于鱼粉涨价,采用豆饼配合饵料养殖对虾已在世界各地广为传用。本文总结了各地投喂豆饼配合饵料对对虾幼虫和稚虫的存活率、生长特性和饵料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照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连续投喂不含药物饵料,诺氟沙星组和联合用药组以50 mg/kg体质量剂量连续投喂含诺氟沙星药饵5 d后,诺氟沙星组投喂不含药物饵料10 d,联合用药组以100 mg/kg体质量剂量投喂含黄芩苷饵料10 d。从投喂诺氟沙星药饵时开始,在不同时间点采集中国对虾血液、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进行药物残留和肝药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与诺氟沙星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各组织中诺氟沙星消除较快,血淋巴、肝胰腺、鳃和肌肉的理论休药期比诺氟沙星组分别缩短了23.92%、22.73%、25.92%和21.92%;与对照组相比,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CYP1A(ECOD)和CYP2(APND)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诺氟沙星的消除抑制作用逐渐减弱,最后恢复至对照水平;黄芩苷在加速诺氟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消除的同时,对中国对虾CYP450酶也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因此,药物使用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造成药物中毒或疗效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6.
牟氏角刺藻(Chaetoceros muelleri)是鱼、虾、贝、海参等幼体的优良饵料。特别是在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人工育苗中,其饵料效果更为优越。投喂本藻,对虾溞状幼体可以顺利地变态到糠虾期,而无需添加轮虫(Rotaria spp.)等动物性饵料,成活率可达85%,与投喂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相比,可提前 4—5天发育至糠虾期,平均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有关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特点、配方、营养要素、加工工艺,以及投喂方法,可供对虾养殖生产单位加工饵料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尔栋 《海洋科学》1988,12(5):40-42
本文对对虾饵料的颗粒长度进行了研究和测定。结果表明,饵料颗粒的长度是不均匀的,颗粒长度为3.7—0.3cm(碎粒)。文中还根据对虾饱食量的大小计算了对虾对均匀和不均匀的颗粒饵料的理论耗损率。基于此,作者建议在制订人工配合饵料的规格时,不仅要规定颗粒饵料的直径,而且还应明确颗粒饵料的长度和标明每种颗粒饵料的规格适合投喂的对虾体重等级。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胃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养殖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需要投喂饵料,常常因投饵数量不恰当导致养虾失败:投少了不能满足对虾需要;投多了不仅浪费饵料,还会败坏水质。为了寻找合理的投饵标准,不少学者通过称剩饵或胃内含物的重量来推导出各种计算摄饵量的公式。但其准确性因受回收量不全、饵料种类不同和胃饱满程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各公式所计算的日摄饵量不尽一致。因此,探索对虾的胃容量,关系到阐明投饵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虾人工育苗中直接投喂去壳卤虫卵的饵料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利用我国大量的低孵化率卤虫卵,我们自1989年—1992年,进行了去壳卤虫卵工厂化生产和在中国对虾育苗中直接投喂去壳卤虫卵的饵料效果的研究,应用结果表明:直接投喂去壳卤虫卵,对虾各期幼体均能正常变态进入仔虾期,其发育速度和密度与投喂卤虫无节幼虫的饵料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初孵及培养一段时间的大海马幼鱼分别投喂不同的饵料,以观察不同饵料对幼鱼的生长与存活影响。刚孵出的大海马幼鱼[体长平均0.85±0.03(cm)]开口摄食时分别投喂卤虫幼体(A)、轮虫(B)、桡足类幼体(C)及桡足类幼体+蒙古裸腹蚤幼体(D),经20d培育,实验结果显示:投喂(B)、(C)和(D)3组饵料的幼鱼其体长、存活率方面差别不大,而投喂卤虫幼体(A)的幼鱼其体长最小、存活率最低,只有(2.53±0.07)cm和(67.0±5.0)%,多重分析比较还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20日龄的大海马幼鱼[平均体长(2.72±0.04)cm]分为E、F、G 3组,分别投喂凡纳滨对虾糠虾(仔虾)、冷冻糠虾、卤虫成体作为饵料。经60d培育后,结果表明,其中投喂凡纳滨对虾糠虾(仔虾)作饵料的这组效果最好,幼鱼的体长、存活率分别为(7.29±0.07)cm和(88.5±5.6)%,卤虫成体培育效果最差,体长、存活率只有(6.99±0.12)cm和(71.5±5.1)%。幼鱼体长3.0~5.5cm时,其体长日增长率达到最大,之后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长日增长率也随之下降,多重分析比较显示,差异水平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对虾养殖事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养殖生产中,常常由于方法不够恰当而导致饵料浪费严重,生产成本过高,生长情况不佳,养殖产量不够稳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因此,探求饵料合理的投饵方式已是生产上的当务之急。为进一步探索对虾对于饵料的利用规律,前人已做过大量的工作我们仅以本地养殖生产上常用的,来源较丰富、价格较低的饵料品种作为饵料对象,对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进行了投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仲明 《台湾海峡》1996,15(A00):80-82
在对虾配合饵料中以1‰-2.5‰的比例添加“对虾克毒王”药物,在整个养成期投喂含“对虾克毒王”的药饵,从1994年10月至1995年10月,在福建漳浦、广东深圳、山东莱州、文登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示范区和示范区外的大连庄河市等养虾点进行大面积药物防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试验。  相似文献   

14.
对虾养殖水质与饵料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投喂不同厂家生产的对虾配合饵料致使水质因子变化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水体的pH、溶解氧及氨氮含量的变化和饵料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且影响到对虾的生存。而养殖水体的盐度、温度的变化和饵料的相关性不甚明显。文中还对配合饵料影响养殖水质因子变化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火腿许水蚤对牙鲆仔稚鱼成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火腿许水蚤、卤虫无节幼体及轮虫这3种饵料生物脂肪酸组成的基础上,研究它们对牙鲆仔稚鱼存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火腿许水蚤体内3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ARA,EPA,DHA)总量为34.18%,明显高于其它2种动物的含量(卤虫无节幼体4.67%;小球藻强化轮虫9.39%)。投喂火腿许水蚤的仔鱼成活率极显著高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仔鱼,与投喂混合饵料(卤虫无节幼体和火腿许水蚤按比例混合)的仔鱼存活率差异较显著;其全长增长倍数和增重倍数极显著高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混合饵料的仔鱼。投喂火腿许水蚤的稚鱼成活率显著高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稚鱼,与投喂混合饵料的稚鱼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其全长增长倍数和增重倍数极显著高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混合饵料的稚鱼。投火腿许水蚤的仔稚鱼体内ARA、EPA、DHA的含量明显高于投喂混合饵料的和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仔稚鱼。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虾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摄食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虾人工育苗生产中,卤虫是重要的生物饵料。卤虫无节幼体营养丰富,能促进对虾幼体的变态发育,提高对虾幼体成活率。但是,对虾早期幼体摄食卤虫能力较弱,若卤虫投喂过量,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过量的卤虫在育苗池中快速生长,饵料生物成了养殖对象,不利于水质的管理和控制。日本对虾(Penausjaponicus)早期仔虾幼体有相互攻击、残食的习性,若卤虫投喂不足,相互残食的现象将更为严重。因此,了解日本对虾幼体摄食卤虫无节幼体的习性,从而适当掌握卤虫的投喂量,在生产上有着现实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实验…  相似文献   

17.
在对虾配合饵料中以1‰~2.5‰的比例添加“对虾克毒王”药物,在整个养成期投喂含“对虾克毒王”的药饵,从1994年10月至1995年10月,在福建漳浦、广东深圳、山东莱州、文登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示范区和示范区外的大连庄河市、天津汉沽区、山东日照市等养虾点进行大面积药物防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试验,收效显著,能完全控制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可使养殖期延长1~2个月,并可促进对虾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乌塘鳢幼鱼的生长速度较慢,不同饵料会影响幼鱼的生长。55-93日龄的幼鱼,全长3.0-6.1cm,投喂丰年虫的生长最快,投喂鱼肉的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投喂对虾配合饲料和小鸡配合产的生长最慢。  相似文献   

19.
采用5种不同饵料投喂斑节对虾幼虾,研究各饵料对幼虾的体长、体重及成活率的影响,实验周期为20天;然后用投喂攻毒的方法分别感染WSSV,观察不同饵料对幼虾WSSV敏感性的影响。实验周期为12天。结果表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组的幼虾,其体长、体重增长明显优于其它各组(P〈0.01),随后依次为贝肉组、鱼肉组、人工配合饲料组、虾片组。不同饵料对幼虾WSSV敏感性的影响也有差异:投喂感染WSSV后,卤虫组和鱼肉组成活率最高,明显高于贝肉组、人工配合饲料组和虾片组(P〈0.01)。PCR检测表明,感染后全部幼虾个体为病毒阳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饵料利用率并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作者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投喂方式、体质量、充气量、光照强度、水温及盐度对其相对摄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对虾的相对摄食量显著高于冰鲜虾肉组;连续单颗投喂时对虾的相对摄食量较高;相对摄食量随对对虾体重升高而显著(P0.01)下降,而且不同规格的对虾在竞争条件下平均相对摄食量会降低;充气量6 L/min组对虾的相对摄食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弱光环境下对虾的相对摄食量较高;水温和盐度对相对摄食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32℃时对虾获得最大相对摄食量,在盐度为5时相对摄食量最小,高盐度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投饵策略,并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合理的调整投饵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