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地震动态》2012,(11):48-48
2012年10月23~25日,福建省地震学会在美丽的龙岩召开了福建省科协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分会场暨2012年福建省防震减灾学术研讨会。省地震学会理事长金星局长、副理事长黄向荣副局长、学会理事龙岩市地震局俞开建局长、省地震学会秘书长郑小菁及学会科技人员等共同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81年3月23日至27日在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震学会召开的,学会秘书长苏公望主持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卫一清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刘恢先作了会议总结。参加会议的有国内  相似文献   

3.
2013年10月28日,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郦永刚到四川省地震学会进行学术交流.省地震学会办公室负责人、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预报专业委员会和地震地质/工程地震专业委员会共计20余人参加了学术交流会议.  相似文献   

4.
1992年10月19日至20日,广东省地质学会、省海洋湖沼学会、省地震学会和省地理学会的有关学科专委会联合在三水县召开“三水盆地中更新统现场考察”会议。参加这次学术活动的有中山大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地矿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省地矿局水文地质二队、省地震局等共52人。省地质学会名誉理事黄玉昆教授、省海洋湖沼学会海洋地质专委主任刘以宣研究员、省地震学会理事长丁原章研究员等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九年十月底省地震局、地震学会在临汾召开了地震学术讨论暨介休地震总结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81人,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和介休地震总结资料70余篇.这次会议是对我省地震科研和予测予报探索成果的检阅.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认真交流学术成果,虚心学习先进经验,表现出不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震学会 2 0 0 3年全国秘书长工作会议于 4月 9~ 1 4日在桂林市召开。来自广西、福建、湖南、四川、山西、海南、广东、江苏、安徽、吉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地震学会及中国地震局直属单位联络员共2 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 ,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郝记川向各位代表介绍了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目标及发展设想。江苏省地震学会代表省、直辖市、自治区地震学会发言 ,介绍了江苏省地震学会的改革经验及今后发展的目标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学会的代表也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进行了讨论。通过这次会议的交流 ,代表们都感到…  相似文献   

7.
《地震学报》1983,5(4):498-498
全国地震活动异常与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6月22至24日在福州举行.这次会议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委托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福建省地震局联合筹备的.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5人.大会共宣读论文30篇,其内容涉及地震资料的分析方法、地震前兆异常性质的判别以及有关基础理论和模拟实验等多方面的问题.尤其对多年来在预报工作中常用的一些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会讯     
由黑龙江省地震学会、黑龙江省地震办公室、哈尔滨市地震办公室和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办,于86年2月21日在工程力学研究所举办了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各有关部、委、办、厅(局)领导同志参加的“考察墨西哥地震汇报会”。会议由黑龙江省地办副主任、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任锦章同志主持。会上听取了我国墨西哥地震考察团团长、工力所副所长、省地震学会付理事长谢礼立付研究员对墨西哥地震的考察报告。并播放了墨西哥地震的实况录像。省地震学会付理事长、哈建工学院副  相似文献   

9.
1995年9月22日至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主任杨玉荣主持。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42个单位的11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丁国瑜教授、国家地震局  相似文献   

10.
许忠淮 《地震学报》1995,17(4):421-421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在蓉召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1995年换届以后,于9月21-24日在成都市召开了四届一次会议暨地震学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四川省地震局承办.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陈运泰院士到会作了题为"发展中的数字地震学"的学...  相似文献   

11.
为了广泛开展学术活动,交流科研成果,中国地震学会拟于1980年第四季度召开地震学学术讨论会。内容包括地震观测及仪器、地震予报的地震学方法(以震报震)、震源物理、一般地震学问题等。由地震学、地震仪器、地震前兆等三个专业筹备组负责筹备,届时还将正式成立专业委员会。会议予计八天左右,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此次会议将与国家地震局地震学专业会议联合举行。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一日至十八日在成都召开了全省地震工作计划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震中心站、队、厂,各地、市、州地震局(办),机关各处、室和局分析预报研究中心等单位、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具体管计划工作的同志以及全省地震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共110名。省科委、西南地震工作协作区办公室,省地震学会也派员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传达贯彻了全国地震工作计划会议精神,学习了国务院、中国科学院领导同志对地震工作的重要讲话,在总结交流专群地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口安排落实了一九八二年地震工作各项任务,表彰、奖励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对加强地震监视工作也作了部暑。同志们通过会议的学习和讨论,坚定了搞好地震预报的信心和决心。纷纷表示,要在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2月3—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与地震记录信息开发利用研讨会同期进行。50余名专业委员、专家及部分青年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许绍燮代表上届专业委员会总结了工作。与会同志就本届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大家希望在未来4年中,应当在我国大力推进数字地震学研究,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大力推进地震预报的研究;充分发挥地震学科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基础作用,应促进地震学的一些基础工作如地震定位、地震动力学参数的测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地震学会通报》1980年10月第70卷5期刊登了美地震学会于1980年4月23日在西雅图举行年会期间会议主席安艺敬一题为《八十年代地震学展望》的发言,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由陕西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主任吴富春研究员负责召集的地震前兆正常场及无震异常学术讨论会1997年11月26至12月2日在福州市召开,福建省地震局对会议给予大力支持,省地震局局长林思城及全体局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吴富春研究员作主报告,毛可等同志作了重点发言,来自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球所,出版社及兰州地震研究所,河北省、海南省、福建省的地震科技工作者共20余人参加了学术讨论会,对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同志多数人有近30年的地震工作经验,曾多年奋战在西北大地,高山荒原,为地震减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16.
人物介绍     
《地震研究》2005,28(4):425-426
秦嘉政 云南省地震局研究员。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等业。主要从事地震预测、数字地震学及火山地震和水库诱发地震等方面的研究。云南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作者简介     
《地震学报》2000,22(1):112
傅容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专业毕业.一直从事地震、重力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主要从事地幔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国际地球深内部研究(SEDI)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和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陈学忠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研究员.1995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地震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震成因、地震孕育过程、地震预测理论和方法及前兆机理的研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会员.李庆春 西安工…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1月11-15日,中国地震学会2012年年鉴及工作总结编纂业务培训暨学会工作交流会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来自学会下属分支机构、各省地震学会及外系统会员单位联络员共计22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为:加强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鉴》以及工作总结编纂业务培训;各专业委员会及省学会工作汇报及经验交流;探讨学会今后工作的方向、提出工作建议;传达中国科协有关文件以及收取第8届理事会期间的会员会费.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2月29日,在庆祝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的专业委员会分会场,由主编陈运泰院士主持召开了<地震学报>编委会会议.出席庆祝活动的30余位编委及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首先,副主编张以勤编审就<地震学报>创刊20年来的工作向编委们作了汇报,主要谈及20年来<地震学报>概况、 <地震学报>刊登文章的重点领域、 <地震学报>在国内科技期刊中的地位,以及学报文章所反映的我国地震科学工作正在面向世界、不断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并对<地震学报>的未来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零讯     
首次由中国地震学会和日本地震学会联合发起和组织的中日地震学术讨论会将于1989年5月28—31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目的是交流中日两国地震学者近年来地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地震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中日两国地震学会在地震研究领域内开展合作研究的课题和途径,扩大和增进两国地震学者的友好交往。这次学术讨论会研讨的内容较广,涉及到地震学研究的各个主要领域,包括:地震预测;地震波传播和震源物理的理论、观测和实验研究;强地面运动的预测、地震区划;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