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采用发酵法对菲尔德斯半岛南部近海水域表层中粪大肠菌群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 ,在近岸表层海水中 ,粪大肠菌群检出数密度最大的 40个 /升 ,一般是 2 0个 /升 ,密度最小的小于 2 0个 /升 ,后者占多数站位。排污口潮间带 1月份粪大肠菌群检出数 40个 /升 ,3月份 2 80 0个 /升。粪大肠菌群的分布 ,离岸越近数量越高 ,同频繁的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由此看来菲尔德斯半岛南部近岸水体已受生活污水污染 ,尚属轻度污染。但排污口潮间带的污染趋势应引起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2.
针对医院污水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昆明西山区几大医院污水排放进行多年监测,分析了氯的杀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污水外排未经脱氯处理余氯含量高,污水处理工作管理不规范,造成外排污水中≥1h余氯含量相关3倍灭菌效果无显著差异污水处理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医院污水氯化消毒处理的有效方法,即污水外排前进行脱氯处理措施,控制氯化消毒剂投放量,把医院污水外排后对地面水体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内外对如何高效利用和发展服务区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和比较国内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主要处理的相关文献,结合国内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特性,对服务区污水处理的工艺方法、处理效果、适用情况等内容展开综述。重点对服务区污水处理的工艺及其实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活污水适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开始趋于集中且排放量增加,其处理和利用应受到高度重视,否则将对环境构成重大影响。论述了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并对资源化利用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终极目标和最佳选择,污水资源化利用首先应发展灌溉,因地制宜和适度处理是保证污水灌溉安全、减少污水处理成本的重要举措,对防治农村水污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污水海洋处置工程营运前后对海口湾海域的影响,通过对海口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排放区及附近海域两个站何表层海水中污染物的长期监测分析,发现大肠菌群和无机氮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建议污水处理厂增加去氮与灭菌上艺,加快陆上末经处理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截流并网工程.  相似文献   

6.
沙漠腹地乔木状沙拐枣对灌水量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乔木状沙拐枣(Calligonum arborescens Litv)的水分生理、生长和土壤水分进行了动态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在35、24.5 kg·株-1·次-1和14 kg·株-1·次-1的灌水量下,土壤水分活跃层分别为:0~200、0~160 cm和0~100 cm。根系区土壤水分为3%~4%条件下,沙拐枣能正常生长,低于2.5%就会受到水分胁迫。②早晨和午后,沙拐枣的水势随着灌溉后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前期降幅较大。随着灌水量的减小,其水势降低较快,在14 kg·株-1·次-1处理下,灌溉3 d后早晨水势和午后水势分别达到-1.3 MPa和-2.19 MPa。③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沙拐枣的日耗水量急剧减小,液流速率也快速降低,灌溉后第15天,在24.5 kg·株-1·次-1和14 kg·株-1·次-1的灌水量下沙拐枣液流速率都为双峰型曲线,第25天3个处理都呈双峰型曲线。④不同灌水量下,沙拐枣的基径、新枝长度以及新枝直径的年增长量都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减小,方差分析表明灌水量对新枝长度的影响非常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氮可利用性对东北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0年6~10月,在中国东北连续多年冻土区,岛状多年冻土区和季节性冻土区采集典型湿地土壤,通过室内分析和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冻土区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微生物活性对不同氮可利用性的响应特征。试验设置4个氮处理水平,分别为0 mg/g(N0),0.1 mg/g(N1),0.2 mg/g(N2),0.5 mg/g(N3)。结果表明,培养结束后3种土壤在N0处理下的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分别为5 646 mg/kg,2 103 mg/kg和1 287 mg/kg,与初始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MBC)呈显著正相关。3种土壤在氮输入后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都明显低于N0处理,表明氮输入对有机碳矿化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大,氮输入对不同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抑制作用有所差异,表现为:不同氮输入对连续多年冻土区土壤累积矿化量影响无显著差异;岛状多年冻土区土壤在N1和N2处理下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明显高于N3处理;季节性冻土区土壤在N2和N3处理下的累积矿化量明显低于N1处理。培养结束后,3种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随氮输入量增加而降低,MBC/MBN随氮输入量增加而增加;季节性冻土区草甸沼泽土培养结束后的MBN和MBC/MBN都与累积矿化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表明季节性冻土区草甸沼泽土氮可利用性增加可能改变了微生物的组成或结构,进而对有机碳矿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南充市人工湿地的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谌柯 《湿地科学》2004,2(4):314-319
通过对传统污水处理的生化二级处理系统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污水处理厂具有投资大、运行成本费高、并难以解决水质“富营养化”的缺点,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出水质量好的优点。根据南充城市化进程的具体形势,提出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方案中,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想,并就人工湿地的规模、区位选择、活水公园设计、预期效益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杨镇一中人工湿地设计及污水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市农村地区居民居住相对分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难度大的状况,在北京市杨镇一中,建立了经济且简便易行的用于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该人工湿地由地埋式一体化预处理、多级复合式人工湿地系统、景观湿地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单元实验,对人工湿地的填料结构、植物选择、布水设计、水位调节、湿地防堵系统设计、预处理系统设计进行了创新,研究了1d、2d和3d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水中有机物处理效应的影响,并开展了人工湿地基质堵塞实验、冬季保温措施研究以及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比较而言,1d和3d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利于有机物的去除,2d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人工湿地0~10m的水平距离内,0~5cm、30~35cm、60~65cm深度的基质的堵塞差异显著(n=10,p<0.05),从水平上看,在0m、2m、4m处基质的堵塞最为明显,因此,在更换人工湿地基质时,只需更换0~4m内的基质;棚膜+蒲席覆盖系统去除污水中总氮的效果要优于结冰盖系统,更适宜于北方使用;预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系统、景观湿地系统三部分共同处理污水,优势互补,能使处理后的出水符合北京市水污染排放标准一级B限值。  相似文献   

10.
旅游区常规污水处理已不能满足景观生态的要求,治污性湿地与景观生态设计相结合成为一种新趋势。从景观生态设计原则出发,探讨常熟蒋巷村旅游区生态湿地花园景观生态构建项目。项目运行后,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景观生态效应。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旅游区污水的景观生态处理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1.
A study on water quality of rivers with different land use activities by using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bacterial population was conducted around Kedah, Penang and Perak, Malaysia. The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such as dissolved oxygen(DO), five-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5),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 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 nitrate, p H, ammonia-nitrogen, water temperature, water depth and velocity were measured and the densities of bacteria which were total coliform(TC) and fecal coliform(FC) were monitored simultaneously using IDEXX-Colilert?technique from selected rivers. The greatest population of TC and FC(2 419.6 n MPN/100ml) were recorded from industrial rivers while the lowest reading recorded in less disturbed rivers with less than 1 MPN/100 ml. Total coliform count categorized all rivers into Class I and FC count showed five rivers fell into Class I(Sungai Sedim, Bukit Hijau, Teluk Bahang, Kurau and Tukun), two rivers fell into Class IIA(Sungai Batu Hampar and Salleh) and eight rivers fell into IIB categories(Sungai Jerejak,Pinang, Air Hitam, Kluang, Chelong, Titi Hayun and Cherok Toku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C population with TSS content(r=0.43), TDS content(r=0.813), river depth(r=0.513) and DO level(r=-0.401) from all selected rivers.Fecal coliform population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contents of BOD5(r=0.456), COD(r=0.531), TSS(r=0.813), TDS(r=0.724), and water temperature(r=0.711). The rivers with industrial land-use setting recorded the highest range of water quality index scores and fell into Class III(Sungai Jerejak, Air Hitam and Kluang) and Class V(Sungai Pinang). Both plantation rivers(Sungai Chelong and Sungai Salleh) fell into Class II and all recreational and less disturbed rivers fell into Class I.  相似文献   

12.
选择两块生长相对均匀的芦苇湿地样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芦苇湿地对城市污水中生物需氧量(BOD)、总悬浮物(S-S)、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以及芦苇湿地在城市污水中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加污水处理剂对城市污水净化效果较好,BOD、S-S、T-N和T-P去除率分别可达95.2%、92.1%、69.8%和57.6%。通过显著性分析发现,芦苇湿地是否加污水处理剂与城市污水中BOD、S-S、T-N和T-P去除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芦苇湿地生态处理污水中的BOD和S-S的去除作用较强,对T-N和T-P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弱。芦苇湿地处理城市污水,对芦苇生长无不良影响,而且污水为芦苇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肥源,使芦苇盖度比对照增加16.8%~18.3%,高度比对照增加20.0~24.1cm,生物量比对照增加315.0~411.2g。  相似文献   

13.
对中山市5个区域的48条主要河涌水体与2间污水处理厂各工艺流程水体进行样品采集,运用固相微萃取进行前处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各样品中佳乐麝香、吐纳麝香和酮麝香这3种合成麝香的含量,并分析其分布特征以及探讨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中合成麝香的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合成麝香已经普遍存在于中山市的河涌水体中。中山市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河涌水体中合成麝香总含量相对其他区域最低,中部地区河涌水体中合成麝香含量亦较低。2)中山市雁企涌和魁魁涌等28条河涌水体中的主要合成麝香为佳乐麝香,一埒涌和乌沙涌等13条河涌水体的主要合成麝香为酮麝香,仅有苏埒涌和石军涌等7条河涌水体的主要合成麝香为佳乐麝香和酮麝香这2种合成麝香。3)氧化沟和A2/O工艺均能对合成麝香产生一定的去除效果。污水处理厂A对佳乐麝香、吐纳麝香和酮麝香的去除率分别为86.94%、72.15%和89.36%;而污水处理厂B对以上3种合成麝香的去除率分别为82.09%、85.73%和87.90%。4)2间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以及污水处理厂A的紫外消毒亦可对合成麝香产生进一步的去除效果;2间污水处理厂均能对酮麝香产生比佳乐麝香和吐纳麝香更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4.
North End Lake is a polluted and eutrophic freshwater system located in Port Elizabeth, South Africa. Since the lake is expected to be used for recreational/tourist purposes by 2010, a rehabilitation program will have to be designed. For this reason, we retrieved a sediment core from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lake to decipher the effect of historical human impacts on the water body. Pre-disturbance paleolimnological inferences indicate that the lake was likely mesotrophic. After ∼1831, when sheep farming activities were undertaken in the catchment, increases in trophic state and changes in sediment composition were observed. After ∼1937, increases in trace metal levels, organic matter, spheroidal carbonaceous particles (SCP) and changes in sediment composition were recorded. The system became eutrophic as indicated by the dominance of the diatom Actinocyclus normanii, a cosmopolitan species often observed in systems where water quality has been dramatically degraded. The conditions worsened after 1986 be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orm-water retention system, which intentionally channeled storm-water runoff into the lake. Because of this, extremely high values of fecal coliforms (i.e. 2 × 106 every 100 ml) have been measured in the water column. The paleolimnological information identified the sharp increase in organic content in the uppermost section of the core, and this could be cor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torm-water retention system. Therefore, as an immediate management measure, we suggest that the storm-water retention system should either no longer be utilized, or the storm-water runoff should be treated before disposal into the lake. In addition, an effective sewage system has to be constructed.  相似文献   

15.
梁珊  邓羽  贾宁  刘毅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3):441-451
城市形态与污水设施的运行之间关系密切,探讨城市形态对城市内污水设施的影响对解决现有设施存在的水力失效及未来情景应对能力欠佳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论文测算了现阶段中国地级城市的城市形态,设置了城市形态情景和排水情景,使用Kruscal算法进行管网定线、SWMM软件模拟系统性能,构建自上而下的虚拟城市空间与污水系统耦合模型,探索了不同形态城市的污水系统生命周期成本、结构和性能的一般性规律,构建了系统经济性、有效性和适应性指标体系以综合评估城市污水系统。研究发现,在城市人口36.24万、面积35 km2的规模下,污水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约为6亿~7亿元。方形、长条形和星形的流速失效比分别为0.55、0.67、0.55,充满度失效比分别为0.35、0.42、0.36。在排水情景改变下,污水量变小时,系统流速失效情况均更为严重,而充满度失效情况均有所改善;当污水量变大时,流速失效情况均有所改善,而充满度失效情况更为严重。分析系统结构特性,发现越分散的污水系统连通性越好,长条形城市的污水系统相较于方形和星形城市更为集中。对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发现越分散的污水系统经济性和有效性更好,但适应性更差。从系统经济性和有效性角度出发,方形和星形城市更有利。从污水系统适应性角度出发,长条形城市优于方形和星形城市,结合2010—2015年的城市形态分析,长条→长条(变化前后城市形态均为长条形,以此类推)、星形→长条、方形→长条的86个城市的城市发展方向不够合理,各城市在未来扩建或新建规划中应在因地制宜基础上考虑内部污水设施,选择合理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6.
开封市化肥河污灌区土壤重金属(Cu、Zn、Pb、Cd、N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Cd含量超标严重。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将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分为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污灌区不同重金属污染样点的土壤动物个体与种群特征。结果表明:(1)污灌区土壤动物优势种群为线虫和等节跳科,总的个体数量和种群数量春季(分别为3158只和74种)均多于秋季(分别为1963只和57种)。(2)3种不同污染级别土壤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春季均少于秋季,春季样点间的种群相似性低于秋季。(3)土壤动物水平分布受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较大,污染土壤与对照土壤中土壤动物数量有显著差异;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样点,土壤动物的表聚性较低。(4)土壤动物密度-种群指数(DG)秋季大于春季,春秋两季都随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的增大而降低。(5)土壤动物对重金属污染的响应表现为个体数量较种群数量明显,水平分布较垂直分布明显,春季较秋季明显。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湖泊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湖泊数量多,面积大,占内蒙古湖泊总面积的58%。近年来该地区湖泊趋于萎缩,但是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大型湖泊,缺乏对该地区湖泊整体,尤其是小型湖泊(<1 km2)的研究。通过利用Landsat系列(TM、ETM+、OLI)卫星数据,参照该地区湖泊图集、湖泊名录以及Google Earth高清影像,分析了1986—2017年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气候和人类活动资料,讨论湖泊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30 a呼伦贝尔地区湖泊显著萎缩,其中变化最为剧烈的是小型湖泊,新增5个,干涸19个,总面积减小超过30%。2000年前各类型湖泊面积均有增加,1998年降水量最大,湖泊面积相应达到峰值;2000—2010年湖泊面积呈萎缩趋势;2010年以后有所回升。将湖泊面积与气候条件(气温、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及人为活动因子(放牧强度、原煤产量、有效灌溉面积)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湖泊面积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沁河流域系统优化调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核算模型,提出流域系统优化调控方法,并应用于沁河流域。通过承载力核算模型计算出2015年和2020年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当系统动力学预测的2015年和2020年经济发展规模高于承载力时,通过约束条件中工业企业排放浓度、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水资源利用率、尾水回用率等4项调控指标进行敏感度分析,最终确定最优的经济发展。结果表明:沁河流域应该优先调控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2015年,执行工业污水排放二级标准,收集率须达到71.4%以上,优化后的经济规模阈值为475.6亿元;2020年,执行工业一级标准,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须为78.4%以上,相应地经济规模阈值为816.0亿元。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60-2016年东平水道三水、紫洞、澜石、浮标厂月均潮差、余水位数据及三水、马口站月均流量数据,以1993年三水-马口分流比突变为切入口,探讨余水位坡度及潮波衰减率等径-潮动力改变下,东平水道水面线与余水位曲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平水道在1993年三水分流比剧增之后,1)余水位坡度或潮波衰减率与流量的双累积曲线斜率下降,即余水位坡度或潮波衰减率对流量的依赖性减弱;2)东平水道水面坡度整体下降且上游(紫洞-三水河段)降幅最大,不同季节坡度的变化率介于-67%~-4%,水面线由下凹转为上凸,即曲率由正转负。同时,曲率波动幅度明显减弱,1993年前曲率波动介于2×10-10~5.48×10-10,而1993年后波动介于-0.9×10-10~-0.07×10-10。上述曲率变化在冬季较夏季显著;3)上述水面线异变的主要原因为,东平水道中上游河道挖沙导致河床地形大幅下切、水位下降、来水量增大,且同时期的航道疏浚加剧这一变化;下游主要受滩涂围垦影响,河道淤浅。以上地形变化导致河道中游径、潮流量增大,径-潮双向顶托使水面线转变为上凸型。受北江上游飞来峡水库调蓄影响以及过水断面宽深比、海平面变化等季节性调节作用,东平水道冬季水面线及曲率变化较夏季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