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坪  陈安 《探矿工程》2006,33(3):9-11
介绍了均匀设计试验方法的特点及优越性,利用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的均匀分布,能大大减少试验次数且获得较好的试验效果。将均匀设计方法引入到注浆试验研究中,并对试验进行了详细设计,实践表明,均匀设计试验法是一种有效、可靠的试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散性土具有抗冲蚀能力低、遇水易分散的性质,容易造成路基失稳、堤坝管涌等事故。通常采用双比重计试验、碎块试验、针孔试验和交换性钠离子百分比试验来判别土样的分散性等级。但由于我国分散性土研究时间较少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的鉴别试验往往出现不同的结果,同时各判别试验的等级划分也不完全相同,对土体的分散性等级不能做明确的判别。以吉林乾安地区土样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土体性质及矿物组成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试验方法对其分散性进行测试,并综合考虑土体性质与分散机理,分别赋予碎块试验、双比重计试验、针孔试验和交换性钠离子百分比试验不同的权重值,同时将碎块试验、双比重计试验、针孔试验方法中的土体分散性等级划分为高分散性、分散性、过渡性、非分散性4种等级。根据碎块试验、双比重计试验、针孔试验和交换性钠离子试验,对各分散等级赋予一定的分值,最后根据权重值和评分综合判定研究土样的分散性等级。该方法可为分散性土体的分散等级综合判定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某一桩基静载试验实例,按照从试验失败到分析总结,再到试验成功的过程,阐述了软基桩承载力静载试验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同时总结出在载荷试验前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冯海明 《中国岩溶》2020,39(2):243-250
文章介绍了已有的岩溶路基注浆效果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压水试验定量评价岩溶路基注浆效果的可行性,并以黔张常铁路岩溶路基注浆代表性压水试验段为例,采用4种合格标准对路基注浆效果进行分析,以弥补目前使用的合格标准存在的不足。在多次优化试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压水试验定量评价注浆效果判定标准,总结出压水试验工艺参数,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注浆前后压水试验数量分别不小于5%和4%,试验压力在0.05~0.25 MPa,试验长度为3~6 m,压水时间为5~10 min?次-1。经多次、多段其他检测试验验证其工艺参数和评价标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适合的、可靠的定量评价岩溶路基注浆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轴抗压试验,剪切试验,变形试验及渗透性试验等方法,对旋喷固结体的物理力学性状和渗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旋喷固结体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较低的渗透性,呆完全发迹天然土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旁压试验确定上海软土地区的单桩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搜集上海地区三十多项旁压试验资料工程,以及近133组静载荷试验,经过分析、统计、比较,得出根据旁压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公式,表明该公式的普遍适用性,是对静载试验方法的有益补充。同时对379组分别采用旁压和静探试验估算的单桩承载力的比较,表明采用旁压试验方法估算的单桩承载力与静探方法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彭万巍  张长庆 《冰川冻土》1995,17(4):339-342
本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由冻结黄土扭转试验得出的扭剪强度与其它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冻土的剪切强度不仅与土的物理性质有关外,而且还与其试验条件和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和现场双环注水试验,测试了安哥拉罗安达红砂的渗透系数。基于试验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对比分析了安哥拉红砂与中国马兰黄土的渗透特性。结果表明,室内试验测得的天然红砂渗透系数为现场试验测试结果的1/8,室内试验测得的压实红砂渗透系数与现场试验测试结果相近。红砂渗透系数的对数与孔隙比正相关,随孔隙比增加而线性增加,工程建设中可按孔隙比估算红砂渗透系数。天然状态下红砂渗透系数约为马兰黄土渗透系数的10倍,且现场试验结果均大于室内试验结果。红砂和马兰黄土均存在水平入渗和竖直入渗,但红砂的入渗距离大于马兰黄土。红砂入渗过程主要为非饱和渗透,而马兰黄土入渗过程主要为饱和渗透。研究结果可为红砂地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某电站坝基需要灌浆处理和为此所做的灌浆试验工作,包括灌浆试验的目的,设计,工艺及存在问题处理等,提出通过前期的灌浆试验工作,可为后序的坝基处理提供技术和工艺依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在上海地区采用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的公式,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与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试验判别液化的方法对比,具有相对较好的结果,是一种有前途的液化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固结试验快速法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样固结试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以下简称规范)规定,每级荷载施加时间以试样变形速率小于0.01mm/h为准,即通常所说判别稳定。试验周期很长。建工系统中某些单位进行一种快速法试验,每级荷载施加1h,终级荷载至变形稳定止,周期很短。本文通过大量对比试验数据,研究了快速法的误差,建议了快速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扁铲侧胀试验估算土的侧向基床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双曲线拟合压缩试验和载荷试验形态,拟合扁铲侧胀试验形态,从小应变的扁铲侧胀试验推导出在工程上实用的大应变的土的侧向基床系数。  相似文献   

13.
扁铲侧胀试验及其在岩土工程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扁铲侧胀仪试验的试验方法,资料整及在国外的应用,并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在岩土工程中应用扁铲侧胀仪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年从事土工试验及滑坡研究的经验和体会,通过滑坡滑带上抗剪强度指标体系的多种方法的试验对比和综合分析,本文对土质滑坡滑面(带)抗剪强度指标的室内测试,提出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即滑带土的多次剪试验,该方法在理论上较为严谨,实践上更切合工程实际,是解决土质滑坡滑面(带)残余抗剪强度指标问题值得推广的一种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虹 《岩土力学》2001,22(3):357-360
介绍了预应力轨枕生产工艺,分析了预应力轨枕在工作时的受力状况,对预应力轨枕进行了疲劳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基于试验研究的结论,提出了在预应力轨枕中掺入体积率为1%的钢纤维作为改进的设计方案,并对改进的轨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证明因钢纤维自身阻裂效应及其与预应力阻裂能力的复合,大幅度地减少了在疲劳荷载作用下轨枕的加载最大裂宽和裂高,剩余最大裂宽和裂高,由此可见,预应力钢纤维高强度混凝土轨枕比原轨枕的性能要高。  相似文献   

16.
我队先后在渭河两岸第四纪黄土塬区承担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每当抽水试验结束,试验管起拔十分困难。我队曾用过:(1)强力起拔;(2)爆破起拔;(3)用冲击铲松动起拔;(4)加大钻孔口径;(5)反、割等方法起拔试验管。但处理时间长,代价高,还经常出现因塌孔被迫丢管。尤其在分层抽水钻孔,由于下段试验管不能如数起拔,影响到上部试段的试验,最终重新补打副孔。后来使用分级套接起下试验管方法,分别在大荔、合阳、兰田、韩城等县的黄土塬区进行了九孔试验。又在华阴、潼关等县的洪积扇与冲积地层进行了三孔试验,效果均良好,此法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室内小型载荷试验的原理、设备装置及方法,据所获得的19组70多点室内与野外大小压板载荷试验对比研究,以建立的经验关系式解释出的野外载荷试验p-s曲线,经对比验证,曲线变形形态、类型及特点极为相似,结果可靠。从而提出用简易的室内小型载荷试验,可取代笨重的野外载荷试验,这对地基土非线性变形计算和建筑性能评价,是可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岩石三轴强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制岩石三轴压力室和配备液压泵与现有万能材料试验机组成岩石三轴试验系统,进行岩石三轴强度试验研究,并与其它方法比对,结果相近,满足了科研和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地铁工程勘察的抽水试验设计和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广州地铁三号线岩土工程勘察的管理,对抽水试验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只有合理地进行抽水试验设计和严格地控制抽水试验施工质量,才能取得准确而可靠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张建 《江苏地质》1997,21(1):22-26
系统了介绍了生产水泥的石灰石,下蜀粘土,硫酸渣三组分配料的工艺性能试验成果,提供了一套有关采用现代水泥工艺生产出符合ASTM的I型水泥的试验数据,同时,其试验成果可代同类矿床勘探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