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混凝-催化氧化处理含油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合化学混凝及催化氧化联合工艺对油田生产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油废水经混凝处理后,剩余ρ(CODcr )可以达到300 mg/L左右,剩余悬浮物质量浓度小于10mg/L;再经活性炭载Cu、Pd催化剂的深度处理,含油污水中的ρ(CODcr )值由315 mg/L降至50 mg/L以下,达到了国家的相关排放标准.催化剂可以再生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解决地下水中铁锰超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粉末活性炭(PAC)和臭氧联用去除铁和锰的方法,并探索PAC在臭氧氧化处理水中铁和锰的作用机理。首先研究PAC和臭氧单独处理铁和锰的效果;然后研究PAC和臭氧联用处理铁和锰的效果,并探究不同条件(pH、温度、PAC用量、氧化剂质量浓度)对水中铁和锰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后研究PAC在臭氧氧化处理水中铁和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AC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强化铁和锰被臭氧氧化,在PAC用量为0.3 g/L、臭氧质量浓度为5 mg/L、pH值为7.0、室温的条件下,5 min内铁和锰混合溶液质量浓度由0.5 mg/L迅速降到0.1 mg/L以下,达到相应排放标准要求;随着PAC用量的增加,铁和锰的残留质量浓度逐渐降低,这说明反应高度依赖PAC表面的活性位点,进一步证实了PAC对水中铁和锰去除效果的影响。扫描电镜(SEM)和Mapping分析等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后在PAC表面形成了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涂层,而这些氧化物涂层会进一步加快水中游离铁和锰的去除。  相似文献   

3.
以改性蛭石为填料的生物流化床法处理低C /N污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改性蛭石为填料,提高生物流化床系统处理低C/N污水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性的蛭石对氨氮和COD的去除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分别是天然蛭石的2.1倍和2.7倍。在热改性蛭石为填料的生物流化床系统处理低C/N污水的实验过程中,主要分析了温度、pH和DO对反应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反应器的最佳处理条件。对于氨氮质量浓度为50 mg/L、ρ(COD)为200 mg/L的原水,在温度为30℃、pH=8.0、ρ(DO)=2.0 mg/L的处理条件下,反应系统对氨氮和COD的处理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可达94.9%和85.7%。  相似文献   

4.
正交混凝试验在矿井水处理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悬浮物矿井水,设计了5水平6因素的L25(56)正交混凝试验,并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混凝的最优化条件,即选择PAC作为混凝剂,pH值调节为9,混凝剂与助凝剂浓度比为20∶1,助凝剂PAM投加滞后30 s,水力条件依次为n=350 r.min-1快速搅拌30 s,n=120 r.min-1中速搅拌4 min,n=60 r.min-1慢速搅拌6 min。通过单因素分析了6种因素对混凝的影响程度,即:PAM投量>混凝剂种类>pH值>混凝剂投量>水力条件>投加时间。依试验结果,对垂向轴式混合反应池进行了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5.
采用PAC(聚合氯化铝)与PFS(聚合硫酸铁)混凝剂处理污水,并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污水COD浓度为920mg/L,PFS折算为Fe2O3的投加量为300mg/L,pH为9.0时,出水COD为406mg/L,COD去除率为55.8%,而PAC折算为Al2O3的投加量为120mg/L时,出水COD为369.8mg/L,COD去除率为59.8%。PAC较PFS对COD的去除率高约4%。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土著微生物活动对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影响,利用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中分离出的土著微生物(YH002)进行了微宇宙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高砷地下水中加入的葡萄糖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微生物大量繁殖,分泌的有机酸使溶液的pH值降低.在缺氧条件下,溶液中的OD值最高达到了0.189,pH值最低为6.22;在有氧条件下,OD值最高达到了0.286,pH值最低为6.04.溶液中As(III)的初始质量浓度为74 μg/L,占总砷质量浓度的11.2%,在加入微生物和葡萄糖后,在缺氧和有氧条件下,As(III)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78 μg/L和310 μg/L,占总砷质量浓度的42%和47%.微宇宙实验说明地下水中的土著微生物能将As(V)还原成As(III).   相似文献   

7.
陈锦  白志民 《矿物岩石》2007,27(2):116-120
实验以大洋多金属结核浸出渣(66%,质量分数)为主要原料、高岭土(21%)为粘结剂、蛭石(13%)为膨胀剂,研制出用于动态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浸出渣颗粒。以造粒后的颗粒为吸附剂动态处理含Cu2 的模拟废水,研究发现溶液浓度、流速、pH值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选定浸出渣颗粒动态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工艺参数:造粒后浸出渣颗粒的比表面积为18.61 m2/g,当模拟废水中Cu2 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7 mg/L、pH=5.35、出口流速为10 ml/h时,每克浸出渣颗粒可动态处理模拟废水114.3 ml,处理后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0.5 mg/L,实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接触氧化技术在公园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中的运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行设计加工的试验装置,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中的试验研究。待处理的景观水体ρ(CODCr)为25~35 mg/L,ρ(NH3-N)为2.2~3 mg/L,ρ(TP)为0.55~0.85 mg/L,有机负荷低,且水质变化幅度大。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运行参数下,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可以使经过处理的景观水体的ρ(CODCr)、ρ(NH3-N)、ρ(TP)分别降至14.62 mg/L、0.26 mg/L、0.19 mg/L,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达到景观水体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羟基磷灰石吸附水溶液中Cd^2+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羟基磷灰石(Hap)固定水溶性Cd2+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去除率与Cd2+初始浓度呈负相关,在Cd2+初始浓度<10 mg/L时,与作用时间、pH值、Hap用量呈正相关,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较小.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Hap用量为5 g/L,pH值为6,作用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阶段水解 -好氧串联工艺处理高浓度玉米淀粉废水。试验结果表明 :①废水经多阶段水解 -好氧工艺的水解段H1后 ,废水的 ρ(BOD5) /ρ(CODCr)从 0 .90提高到 0 .95 ;废水经水解段H2 后 ,废水的 ρ(BOD5) /ρ(CODCr)从 0 .81提高到 0 .97,说明水解段具有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功能。②在总水力停留时间 (HRT)为 6 0h、进水pH为 5 .9~ 6 .0 8和进水 ρ(CODCr)、ρ(BOD5)、ρ(NH+ 4)平均分别为 82 0 5mg/L、7395mg/L、16 0 .0mg/L的情况下 ,CODCr、BOD5和NH+ 4去除率分别达97.7%、99.1%和 88.1% ,出水水质达到或接近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GB8978- 96 )。③各处理单元对CODCr、NH+ 4去除效果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采用混凝沉淀技术处理钨矿选矿废水,通过试验确定HNJY新型高效复合絮凝剂作为混凝剂最为合适,投加量为120mg/L,经处理后废水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并能回用,废水SS约11500mg/L,处理后的出水要求为SS<10mg/L。技术经济分析,投资总费用为67.5万元,处理成本为0.60元/m3,设计工艺可靠且经济合理。本工程既防止了废水对环境的潜在污染,又解决了枯水期选矿用水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柱层累托石材料对有机废水的处理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使用柱层累托石材料对有机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进行讨论。采用累托石材料,在用量为15kg/t时,加入用量为4kg/t的还原剂FE,废水中COD去除率达70%;如果再用累托石进行二次吸附,其COD去除率达92%;处理水COD值降为96mg/L,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实验了累托石的再生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实验研究了以钾长石水热分解的副产物沉淀硅酸钙为晶种,回收模拟污水中磷的效果。结果表明,晶种用量0.4 g/L、p H值为8、Ca/P(摩尔比)=2条件下反应2 h后,污水中剩余磷浓度为0.32 mg/L,低于我国污水综合排放一级A标准0.5 mg/L。沉淀硅酸钙重复使用60次后回收磷的效果仍然较好,回收率为79.5%以上。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粉晶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回收产物进行的分析表明,回收磷产物以羟磷灰石形态存在,产物中P2O5含量在35%以上,达到了富磷矿的品位。沉淀硅酸钙有望成为回收磷的理想晶种材料。  相似文献   

14.
锡铅锌金属选矿过程中,重金属离子的溶出,使得选矿废水中重金属含量较高,需要处理才能达标排放。取原水pH值为8,Zn~(2+)为13.8mg/L,Cd~(2+)为0.07mg/L,采用混凝沉淀-改性沸石处理工艺流程处理,可使废水达到铅锌行业排放标准。在工程应用中,可使选矿废水达标排放,效果稳定,但沸石产泥量较大。  相似文献   

15.
装涂油漆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微电解、H2O2氧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装涂油漆废水提出利用微电解-化学氧化法处理的方案,通过实验确定出最佳的微电解反应条件及氧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原水的ρ(CODcr)从4 000 mg/L降至100 mg/L,废水的CODcr去除率>95%,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本研究对微电解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部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常影  姜宁  雷抗  孙艳丰  周睿 《世界地质》2014,33(3):702-707
零价铁和硝基苯反应后生成二价铁和苯胺,而苯胺也是地下水污染物。硫酸根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可以降解苯胺。而二价铁可以活化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进而去除苯胺。本文研究了二价铁浓度、过硫酸盐浓度、苯胺初始浓度、体系初始pH、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二价铁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苯胺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Fe2+活化过硫酸盐生成SO-4·能快速并有效氧化降解苯胺,对于目标浓度为1 000 mg/L的苯胺而言,Fe2+浓度为3.3 mmol/L,Na2S2O8浓度为4.4 mmol/L时,对苯胺有较佳降解效果,苯胺的降解率为86.33%。2体系对较低浓度的苯胺降解效果较好,当污染物初始浓度由1 000 mg/L降低到500 mg/L和100 mg/L时,苯胺降解率由86.33%升高为90.27%和97.16%。3初始pH对苯胺的降解率影响较大,中性条件下(pH=7左右)降解率较好,高初始pH(pH=9,11)和低初始pH条件(pH=3,5)下均低于中性条件下苯胺的降解效率。4体系的温度变化对降解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出芽短梗霉进行吸附水体中Cr(Ⅵ)、Cd(Ⅱ)共存离子实验, Cr(Ⅵ)、Cd(Ⅱ)毒性浓度均为300 mg/L时,菌种生长良好。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出芽短梗霉吸附水中Cr(Ⅵ)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3.0、时间为2 h、温度为30℃,吸附量为8.575 mg/g;吸附Cd(Ⅱ)的最佳条件是pH为5.0、时间为30 min、温度为30℃,吸附量为15.49 mg/g。  相似文献   

18.
污水灌溉土壤及地下水三氮的变化动态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徐州奎河的生活污水进行饱和灌溉实验,由埋设在田间的一对蒸渗仪(地下水位保持在1m)观测,结果表明:污水中含量高达5035mg/L的氨氮进入土壤后,大部分被土壤胶体所吸附,迁移能力差,一般不会直接污染地下水。但污水在下渗时,能淋溶土壤中积存的NO2-和NO3-离子,使它们在地下水中的含量迅速增加。污灌以后,随土壤含水量、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的变化,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依次成为氮素转化的主要机制。污灌10d之内,由于淋溶和硝化作用产生的NO2-、NO3-会造成浅层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9.
炉渣处理含磷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炉渣作为吸附剂,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炉渣对模拟含磷废水脱磷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炉渣是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对废水中的磷有较强的吸附去除性能。影响炉渣除磷的主要因素有吸附时间、炉渣用量、pH值和原水含磷浓度。在含磷浓度2~13mg/L、炉渣用量5g/L、中性、吸附时间为2h的实验条件下,磷的去除率可高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