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科学译丛》2013,(3):98-98
和谐、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相似文献   

2.
黎炜 《矿产与地质》2003,17(1):114-115,75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市场经济无所谓诚信不诚信”、“市场经济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奇谈怪论。这些论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十分有害的。通过引用古人和中央领导关于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论述以及一些鲜活的事实,对“钓鱼论”进行了驳斥:“钓鱼论”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格格不入,与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背道而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火水容!同时指出,开展诚信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发展先进生产力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需要。强调开展诚信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我做起,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重新构建诚信体系的实践中去。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3.
保护江河源区环境 净化中华民族水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民族水塔”之称。但是近十几年来,由于人类在该地区各种活动的影响,尤其是矿业活动,已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通过列举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并从规范矿业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人生信念、道德境界以及我国传统美德等方面阐述了敬业精神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并推出大力倡导敬业精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覃可霖 《广西地质》2011,(11):12-14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究其根本是因为民族精神之所在,它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举凡毛泽东、钱学森、牛玉儒等人,无不是民族脊梁人物中最杰出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从中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具备民族精神的楷模,韦寿增同志便是新时期的一位典型代表。韦寿增同志扎根基层,  相似文献   

6.
常志刚 《河南地质》2014,(11):60-60
今年乃1894年甲午战争120周年。百余年来,中华民族屡遭侵略、饱受屈辱、历尽劫难。中国共产党携手各党派,凝聚全民族力量,艰苦卓绝,终于打败和粉碎了帝国列强瓜分中国之企图、日寇军国独霸奴役中华民族之野心,使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之林,并走上民族复兴之路。然,日本军国主义和极右势力,罔顾二战历史,涂脂侵略事实,推卸战争罪责,屡放极端言论,频做危险动作,挑战国际社会,剑指我中华民族。屈辱历史,历历在目;日本右翼,频频挑衅;复兴道路,坎坷艰难。感慨于斯,愤奋于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复兴、吾辈担当。遂作小诗一首,以激励吾辈炎黄子孙牢记历史教训,增强耻辱意识、忧惠意识、复兴意识和责任意识,砥砺心志,凝聚民魂,自尊自强,勇于担当,卧薪尝胆,继往开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李满洲 《中国地质》2000,(10):22-28,37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在孕育着中华民族文明的同时,也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据史载,自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就决溢达1500多次,其中造成大的改道26次.波及范围,北抵天津,南至江淮,总面积25万km~2.因此,黄河安危,事关大局,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8.
白族传统建筑是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境内56个民族总称中华民族。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先民汇聚的中心,中原族逐步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各个民族及其文化汇聚、融合、分解、组合、运动达数千年之久,“形成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汉族是多元混血融合形成,其他每一个民族也都是多元融合形成。汉朝以后,以儒家思想为基调的传统文化,在各民族文化中均有影响,甚至在有的边疆民族中,这一文化模式保存的比中土汉族更完整鲜明,所以有“中原失礼,求之四夷”之说。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如下意见。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1.重要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  相似文献   

10.
孙枢 《地质论评》2002,48(6):576-584
中国地质学会已有80年历史,中国地质学会的成立标志着近代地质学在华夏大地上扎根成长,成为中华民族近代科学技术和近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地质学已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学科体系,它已成为数以十万计的地质工作者和数以百万计的地质队伍职工宏伟实践活动的基础,它的奠基和发展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回顾过去、审视现在,还是展望未来,都不是一篇短文能以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完成和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我们脚下坚实、富饶的大地,是中华民族腾飞追梦的基石。保护耕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人在拓起壮大、前进跨越、振兴发展的漫漫征途上必然会遇到、会产生诸多挑战、困难和灾害,这也是人类发展史中的客观规律.一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屡遭灾难并在灾难中留下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石应以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国人喜爱和世界称誉的玉石为标准,昆仑山产出的和田玉最符合这些标准,建议作为中国国石。和田玉历史悠久,名扬古今中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传统,几千年来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和祟敬,是世界公认的名玉。其玉质、成矿、资源在世界独具特色,是玉石中的姣姣者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记载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钻探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纪元前221年——相当于秦朝时代,就使用冲击法钻凿盐井深度达到1067米,近代冲击钻进法即是从这种方法演化而来的,这不但在我国有文献可以查考,而且也被国外所公认。从这一事实可以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在征服自然界和开发地下资源的各种活动中,早已作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我们作为现代从事地质勘探的技术工作者,在怀念我们前人已经创造的光辉业迹的同时,更应当激励自己在当代勘探技术领域里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相似文献   

16.
吴晔  马亮  念东 《广西地质》2009,(9):36-37
认识一到位,事情就好办了。团结胜利的大会结束之后,在禹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著名的治水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质、地理、气候、水资源、动植物、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等方面论述了秦岭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正在深入开展党史教育的进程中,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各行各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9.
又见春天     
1978年,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堵塞共和国发展航道的“极左”坚冰被一股解放思想的巨大暖流轰然冲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元谋人"的发现已有四十年周年."元谋人"是亚洲最早的古人类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它的发现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百多万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