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山     
东岳泰山,雄峙于山东省中部,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省会泉城济南,主峰玉皇顶海拔1524米,高度居五岳第三位,但自古便称五岳独尊、五岳独宗、五岳之首等,这主要是因为它雄踞东方,而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万物交替、循环往复之始,极受古人崇拜,也正是因为这样,古代许多封建帝王都来泰山封禅,借助泰山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从而提高了泰山的知名度及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五岳,据《尔雅·释山》载:“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今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周礼·春宫·大宗佰》始言五岳。“五岳独尊”,泰山也。泰山,以其独有的古老礼仪——封禅大典,构成了泰山崇拜与信仰的重要内容。巍巍泰山,记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兴衰,见证着历代帝王的荣辱成败……游山如读史。泰山,一座“露天的历史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明朝是旅行家辈出的时代,王士性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他“少怀尚子平之志,足迹欲遍五岳”,其一生游历,除福建外,遍及当时的两京十二省。“余已遍海内五岳,与其所辖之名山大川而游,得文与诗若干篇记之矣。”其所记之文即是众多精彩的游记与记游诗,结而成集为《五岳游草》,其文“极简练,而又文采焕然”。  相似文献   

4.
征服船底顶     
肖苑香 《地理教学》2010,(12):60-61
中国是一个多山之国,名山之多,数不胜数。不仅有风采绚丽、各怀绝景的“五岳”,更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以及“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但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泰山、黄山等名山已经太“老”,缺乏吸引力,而珠穆朗玛峰等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峰又可望不可及。为此,中国国家地理联手瑞士“天梭表”与“探路者”户外品牌,对中国潜在山河进行重磅推介“非著名山峰”,定义为:海拔在1000——5000米,具备该种地貌的典型特征,或具有独特的生物资源,或具有多样的民族风情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较好的可进入性。  相似文献   

5.
诗文讲究风格,古人形容苏东坡的词词风豪放,说是像关西大汉执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而柳永的词则是缠绵悱恻,如二八女郎手执红牙玉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其实,风景区何独不然!它们的风格特征也是极其鲜明的,泰山的威严肃穆,迥然不同于黄山的瑰奇峭美;“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的西子湖,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八百里洞庭悬同霄壤;同是天池,长白天池与天山天池也是风格各异的。 川西北岷山丛林中的九寨沟的特色,是朦胧、神秘、奇丽、自然,充满荒情野趣,全无雕琢痕迹。如果说,泰山具有老…  相似文献   

6.
镇江地区15000年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宁镇山脉与长江三角洲平原的过渡带上。本区西南为宁镇山脉,三角洲平原展布于本区东侧,隔江与北岸扬州遥相对望。发育在这里的众多黄土沟谷,大多独流入江,江水的涨落,直接影响沟谷发展和沉积物厚度(图1)。  相似文献   

7.
华山奇险     
华山,屹立在陕西省华阴市城南,海拔2160.5米,高居五岳之冠,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圣地。 西岳华山以其雄秀奇险著称于世,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华山之险在于峰,山上东、西、南、北、中五峰环峙耸立,插云摩宵,陡峭如削;华山之险还在于路,自古华山一条路,它南北长20公里,这就是俗话说的“40里华山”。  相似文献   

8.
腊山,又名“小岱峰”,其主峰海拔258.4米。它虽然没有泰山之高,黄山之雄伟,但它小巧玲珑,风格独特,素有“山奇雄、峰奇秀、岩奇险、水奇清、景奇幽、石奇美”之称。更兼它坐  相似文献   

9.
依据古文献判断,先有复姓“宗伯”氏,然后才简略为一个字的“宗”氏;故而,多数宗姓子孙认为宗姓源自复姓“宗伯”。经笔者查阅资料,由《元和姓纂》得知:宗姓始祖是周朝大夫宗伯之子,他的后代以祖辈官职命姓氏。而根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宗氏原为宗伯氏,是周大夫宗伯的后人。《左传》中记载有宗鲁一人;汉代有宗俱碑,为四岳炎帝之后,望族出自河东,而古代的河东,即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镇。宗姓发祥地就在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镇,后渐渐繁衍分布于全国。故宗氏后世子孙尊宗伯为宗姓的得姓始祖。  相似文献   

10.
南岳衡山自然景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南岳衡山是中国南方唯一的一座五岳名山,也是中国历史上南方最大的文化、宗教活动中心,素享“五岳独秀”、“文明奥区”、“宗教圣地”、“抗战名山”等盛名,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丰富的科学艺术内容、多彩的景观景目。经数千年人类文明洗礼,又使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衡山的景观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推出南岳特色生态旅游精品系列,以满足当代旅游者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名》2011,(11):42-42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与泰山、衡山、嵩山、恒山齐名。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  相似文献   

12.
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  相似文献   

13.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岳衡山是中国南方唯一的一座五岳名山,也是中国历史上南方最大的文化、宗教活动中心,索享“五岳独秀”、“中华寿岳”、“宗教圣地”、“抗战名山”等盛名,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给南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既带来了机遇又造成了压力。因此必须处理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全方位的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控制容量,重视生态道德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邹平长白山     
横亘于山东省邹平县有一座绵延百里的长白山,系泰山余脉,呈西北———东南走向,由大小300多个山峰组成,较大的有会仙山、白云山、茶叶山、玉泉山。主峰摩诃顶,海拔826,8米,是长白山的顶峰。长白山,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林不广而茂密。因其常处在云雾缭绕之中,故得名长白山。青山翠峰在喷涌的云涛中时隐时现,置身其中,飘飘欲仙。直与泰山的云海相媲美,因此,长白山素有副岳小泰山之称。相传在洪荒远古年间,山顶上住着一个白云仙女,门前有莲花池。白云仙女每天早晨迎着绚丽的彩霞,在池边描眉梳妆,池水渐渐变成了黛青色,香气袭人。天旱时,…  相似文献   

15.
北岳恒山,绵延五百里,号称108峰,气势壮观,为北国万山之“宗主”,中华五岳之一。恒山历史悠久,是塞外高原通往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是我八路军、解放军的重要根据地。恒山悬空寺的“三教合一”,被誉为“世界一绝”。恒山主峰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海拔2017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恒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11,(10):53-53
“碣石”之地,史书多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汉书·武帝纪》:“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于柳城(今朝阳)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千古诗篇《观沧海》。唐太宗李世民出临榆关(今山海关)征辽曾几次临观沧海至碣石.并多有诗篇与群臣唱和。那么,“碣石”之地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邯郸学步     
《中国地名》2009,(4):45-45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在一条崎岖的山路上,有一个年轻人在奔走……在一条清澈的河水里,又是那一个年轻人在跋涉……  相似文献   

18.
嵩山,古称“外方、嵩高、崇高”。刘熙《释名》中曰:“山大而高曰嵩。”《尔雅·释山》载:“嵩高为中岳。”因地处中原,故称“中岳”。五代后始称“中岳嵩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并称中华五岳。嵩山历史悠久,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皇五帝、夏都阳城,都在这里留有遗迹。儒、释、道三教荟集,嵩山“六最”异彩纷呈。始建于北魏年间的少林寺,以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而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19.
天目山区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目山(附图)在浙江西北,西起浙皖边境的清凉峰,呈南西-北东向、经西天目山、东天目山,由莫干山到湖州逐渐倾伏于太湖平原,全山长约130公里,宽约20—40公里。 这里植物资源丰富,素有树木“高、大、古、稀”,“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称,被誉为“天然植物园”而受到中外植物学者的关注。现已将该山地的四个地区开辟为自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财富。对于这一点,我国人民早就有所认识。例如,图书馆,就是把“图”放在首位的;还有“左图右书”的说法,古来左为上,说明也是把地图放在前边的;再如,秦灭六国,始并各国之图籍席卷而入关中。秦灭汉兴,“沛公至咸阳,……何独先入,收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书·肖何传)。后来这些地图律令给汉王朝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汉王朝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之多少,疆土地形和兵力分布,就是与“以具得秦图也”有关(史记·肖相国世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