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俊德  李建国  胡明鉴  汪稔 《岩土力学》2009,30(Z1):299-303
变形监测在工程、施工、运行各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岩土工程施工、运行安全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是完善岩土工程设计方法的关键性环节和施工、运行技术决策的重要依据。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费时费力且监测频次和结果均难以保证。一种基于公用电话网和GPRS网络的数码监测无线传输方法及其装置,通过基于公用电话网的数据采集通信设备,由主控计算机通过无线传输配套软件,设置、控制监测现场的数据采集仪,并将监测结果通过GPRS网络无线传输至主控计算机,从而实现无人值守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变形数码遥测。该装置结构简单、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误码率底、稳定性好,监测结果也更为准确、稳定、直观,使岩土工程变形监测不再艰苦和繁重,尤其适用于环境艰苦、条件恶劣等地的自动化遥测。  相似文献   

2.
CCD微变形监测技术在边坡远程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杰  尚岳全  孙红月  王智磊 《岩土力学》2011,32(4):1269-1272
探索低成本、高精度长期定点监测技术是目前边坡监测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CCD微变形监测仪通过光电信号的相互转化来获取边坡的稳定性信息,比起传统的监测仪器,其在精度、时效性及成本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远程无线遥控监测,节省监测人力物力。在分析CCD微变形监测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诸永高速公路K101边坡的长期监测,与前期安装的GPS、全站仪共同工作一段时间后,对比相近观测点的监测值,结果显示,CCD微变形监测系统所取得的数据具有良好的精度和长期稳定性,表明该监测系统监测效果良好,适宜于边坡的长期监测使用。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 (一)无人机及特点。无人机是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  相似文献   

4.
运用单片机技术,设计了无线遥控的家电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发送部分由无线发送电路、无线发送控制电路组成;接收部分由无线接收电路、继电器构成的开关控制电路和可控硅调光电路组成。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完全准确实现家电的无线控制。另外,可以根据实际生活需要设计相应的电路,对家中所有家用电器实现多功能的控制,让家居生活更优质、高效、舒适、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激电测深由于工作效率低,仅在重点异常剖面布置几个测深点,未能在工区更多剖面发挥出应有作用。为了提高激电测深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效率,先后引进梯度电测深及借线遥控电极,并且自制"多极距中梯测深电极集中器",组合成一种新的遥控梯度电测深采集装置。该装置在小极距时采用对称四极(亚对称四极)测深装置,在极距较大的情况下更换成中间梯度测深装置,组合完成激电测深剖面观测。通过遥控电极阵列方式代替传统测深"渐进式"的扩大电极极距方式,提高了电测深的观测效率和解释能力。将这种新的中间梯度激电测深装置应用在构造、地层复杂的金矿勘查区,结果表明,它能大大提高激电测深效率,取得较好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由水利部水文局主持和编制的水文站网、水文仪器及设备、水文监测、水文情报与预报、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含标准物质)、水资源监测与评价、水文综合管理、水利通信、水利信息化等一系列技术及管理标准和规范共有300多项,这些水文标准和规范是整个水利标准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基本形成一套能够满足我国水利事业协调发展和安全需要的水文标准化体系,支撑并规范了水文、水利信息化、水利通信等相关工程的有序、科学和健康发展.同时要努力克服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不足,加大经费投入,培养一批标准化工作精英,为我国的水文标准化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1961年5月在A.A斯阔成斯基矿业研究所召开了岩石的水利、热力和电物理法破碎会议。会议指出,近些年来对水枪射流运动、分解及结构的研究为解决水力冲采和水力机械设计问题提供了更多的依据,正在创造新的高效率的细高压射流冲采法,研究岩石的脉冲射流破碎。已研究出几种射流压力超过1000—2500工程大气压的脉冲装置,用它甚至可破碎坚硬岩石,会议指出了今后改进岩石水力破碎方法的途径,为提高冲采效率,应创造遥控的和程  相似文献   

8.
邢杰炜 《水文》2012,(4):71-73
传统浮标投掷器采用手动刀割型式,效率低、可靠性较差。本文所述的无线射频遥控浮标投掷器,采用遥控浮标投掷器中的开关来控制直流减速电机运转,使浮标悬挂杆同步转动,当浮标悬挂杆由水平转动到垂直方向时,浮标在重力作用下掉落。依次操作,可以连续投放多个浮标。浮标投放设施的运行以交流电动机作为牵引动力,从而实现浮标法测流设施的高效、可靠运转。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建设活动的日益频繁,天然边坡人工扰动诱发的滑坡灾害逐渐增多,已经严重威胁到人员和工程构筑物的安全与稳定,滑坡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介绍了一种经过改进后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该装置基于北斗卫星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双路通讯平台,采用zigbee技术构建多跳自组织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具有能量吸收特性的恒阻大变形锚索替换原来的常规锚索作为传力装置,保证边坡岩体变形2 m锚索不被拉断,实现了对大变形滑坡灾害的全过程监测预警目标。另外,按照红、橙、黄、蓝4个颜色等级,建立了临滑、近滑、次稳定和稳定4级预警准则,并开发出3D自动搜索和处理软件系统,嵌入监测区地形地貌遥感图、地质断面图、监测点分布图等矢量地图,具有自动搜索、监测数据智能处理、监测曲线自动显示和监测信息快速查询等功能。该系统已在南芬露天铁矿推广应用,根据预警准则成功对2011年10月5日发生的滑坡灾害提前5 d发出预警信息,并结合降雨量和累计采矿量监测数据,耦合对比分析滑坡前、后各参数的演变特征,证明滑动力监测参数是滑坡超前预警的惟一有效参数。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为其他类似边坡的超前监测预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多点辐射监测系统的实现。阐述了采用G-M管作为辐射探测器,以tim e-to-count技术作为测量方法,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完成多点辐射强度检测的软、硬件实现技术要点。无线传感网络是由大量传感器结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自组织构成的网络,能够对监测区域内的信息进行实时协作的监测、采集、处理和传输。为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系统采用监测节点、汇聚节点和中心控制节点的多维异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1.
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监测预报系统功能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监测预报系统包括遥控自记岩体变形位移监测、岩体应力动态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宏观地质现象巡查、气象要素监测等综合监测预报设施、手段、方法,代理助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岩体稳定状态预测预报;施工中及时捕捉特殊变异险情征兆,反馈设计、施工,既能施工安全、调整优化工程措施,又可监测评价工程竣工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已施工的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在收集分析地质、水文地质和地源热泵项目资料基础上,建立了地源热泵监测系统,即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站、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站和20个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点。通过布设温度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装置,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动态监测,采用GPRS无线传输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对所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评估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认为土壤温度场变化与深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地温的变化与系统的换热功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近日,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和余姚市局地质环境科会同技术人员在该市梁弄镇岭头村和陆埠镇杜徐岙村安装了地质灾害监测无线预警器,这是该市继安装雨量监测站后又一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的一项举措。监测预警器分别安装在两村地质灾害隐患较为严重的山坡上,相配套的无线接收器则安置在隐患点监测人的家中,并与固定电话相连接。一旦地质灾害滑坡监测点出现裂缝等现象。无线接收器将会立刻发出警报,并自动向事前输入的监测人、村负责人、国土所联络员、乡镇分管副镇长和该局相关人员拨打电话报警,从而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滑坡的远程实时监测控制与数据传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我国地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尤以滑坡监测,往往会危及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目前的技术状况,利用网络通讯,研究和开发地质灾害远程实时遥控、遥测与数据双向传输已成为可能。这项新技术会使灾害监测的管理者、决策者与专家随时观察灾害现场监测参数变化,通过监测网络将处理意见反馈到监测站点。这将对实时观测灾害现场动态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分区域生态用水标准研究”分别获得大禹水利科技一等奖,“温州浅滩工程波浪潮流泥沙及监测试验研究”获得大禹水利科技二等奖。另外,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参加完成的项目还获得大禹水利科技一等奖1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水利系统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卫华  车灿辉 《探矿工程》2013,40(6):70-72,76
简要论述了城市深基坑工程地下水监测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城市深基坑工程地下水位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地下水位监测不重视、监测孔设计及施工不合理等。并借鉴和引用水利、地质等部门的规范,对水位监测孔质量检验提出一些建议。对规范城市深基坑工程地下水位监测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消息报道     
《水文》1986,(6)
水质监测采样工具研制成果通过技术鉴定水电部水文局于1986年9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水质监测采样工具研制成果鉴定会。上海市水文总站、河海大学、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水电部水质中心、各流域机构、有关水文总站和协作厂家等单位的代表40多人参加了会议。该项目是上海市水文总站受水电部水文局委托,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扬州水文机械厂和无锡塑料一厂的协作下完成的,并经有关省市水质监测单位进行了大量的比测试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煤矿井下随钻测量系统信号传输必须依赖通缆专用钻杆而不能采用常规钻杆的技术限制,提出泥浆脉冲无线传输技术,以钻杆柱内环空间为信号传输通道,通过对孔内轨迹参数测量、泥浆脉冲载波信号传输、间歇工作模式设计与控制、孔口信号接收与解调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了基于泥浆脉冲的矿用无线随钻测量装置YHD3-1500,并在山西晋城寺河和成庄煤矿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泥浆脉冲无线随钻测量装置信号幅度大、传输距离远、工作时间长、工作稳定性强。装置使用过程中不受钻杆限制,不但可提高钻孔深度,又可实现钻孔轨迹实时控制,进一步拓宽了定向钻进应用领域,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水文缆道无线测流利用牵引索和大地作为信号的传输回路,对这种传输回路要求传输两种信号互相不干扰,易于分辨。本文推荐一种用于无线测流的信号装置,原理可靠,结构简单易行,经使用,效果良好。无线测流的测深信号(水面、河底信号)、测速信号,通常采用直流正负脉冲型和交直流脉冲型。直流正负脉冲型,由于存在牵引索对地静电位的影响以及水面极板极化等问题,抗干扰能力差一些,同时还必须设置两组水下电池,增加了水下部分的装置。这里介绍的装置采用交直流脉冲型,交流信号振荡器采用音频振荡器,交直流信号只使用一组水下电池。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