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前言渭河北岸宝鸡、常兴间,高出河面170-190米的黃土阶地斜坡之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滑坡成带分布。在98公里地段內滑坡约占81%,中、深层滑坡为数约百余个,直接影响塬边渠道工程的建设,并威胁着城镇、工厂企业和铁路交通的安全。在黃土地区其  相似文献   

2.
1981年7月中旬的特大暴雨造成成渝公路飞龙桥上游200米地段内两处滑坡,迫使交通终断一周。1982年对滑坡区进行了工程地质勘探。滑坡地段为一长300米,上窄下宽,呈台阶状的斜坡;坡面倾向南西,地面坡度一般为20°—25°;相对高差近60米。该区主要出露地层有第四系坡积-残积层和侏罗系泥岩。  相似文献   

3.
西藏南部郎杰学群碎屑物质来源的古水流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近对西藏山南琼果和贡嘎地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弱变质的上三叠统深海—半深海沉积地层——郎杰学群地质填图调查,在出露槽模沉积构造的37个古水流点获得了43组数据。赤平投影数据恢复后发现,这一地区主力古水流有南东140°~160°和南西190°~210°两个方向。这一分析结果为郎杰学群沉积物来自北边(未知块体)而非印度次大陆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一种公路滑坡监测系统在四川省内-宜高速公路的高填方、高边坡路段中的应用.介绍了直射式大气激光定位二维地表变形测量新方法及以5种监测方法为基础建立起来一种立体、全面、实用和富有新颖性的监测系统.该系统经3 a现场监测实践,不但确认了监测地段滑坡稳定性,而且以小的监测投入节约较大工程投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西平公路内社段东南侧后山高边坡的地形地貌、滑坡发育特征、地质特征和成因机制分析,采用华宁岩土工程勘察软件统计,判定该滑体的稳定性,再通过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验算,并针对边坡的主要特征和工程实际情况,对该隐患地段的治理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提出了较为科学可行、经济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滑坡堆积体特征及其成因机理是进一步研究滑坡防治及开发利用的基础与前提。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黄河上游群科—尖扎盆地内的康杨滑坡属于典型的巨型古滑坡,其堆积体特征及形成机制在该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结合工程地质钻孔资料,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粒度分析等方法对康杨滑坡形态特征、形成年代、滑坡体粒度特征及其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认识如下:(1)康杨滑坡为晚更新世晚期发生的泥岩滑坡,体积约为12.59×108?m3,为一典型巨型古滑坡,后壁高耸直立;(2)滑坡前缘曾滑移至黄河北岸,堆积体可能堵塞黄河,后被黄河从中部侵蚀切穿,目前在黄河北岸仍存留有古滑坡堆积体;(3)高原抬升和黄河下蚀等作用可能是滑坡发生的背景条件,降水入渗形成软弱滑带和黄河侧蚀作用可能是触发康杨滑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斜坡(尤其是高边坡)稳定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评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复杂岩体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里伍铜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江浪穹窿内,是由多个地理位置邻近、成因联系紧密的中小型矿床(里伍矿床、黑牛洞矿床、挖金钩矿床、中咀矿床、柏香林矿床等)所构成的一个大型富铜矿田。矿田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台西缘,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龙门山—锦屏山推覆带南段的北东向(木里—锦屏)弧形推覆构造带北西侧后缘[1-2]。里伍铜矿田中各矿床位于穹窿四周的不同转折端处,并且仅就位于  相似文献   

9.
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全新世地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浙北杭嘉湖平原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漏斗状的钱塘江河口横贯于平原南部,习惯上与南面的肖绍姚平原、慈北平原、宁波平原统称浙江北部平原。全区除零星分布有高度拾至百米(黄海标高,下同)以上的大小不等孤丘外,整个平原地势低平,最低洼地段德清、菱湖一带仅1.5—2.0米,钱塘江河口两岸稍高,为5—7.5米。  相似文献   

10.
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斜坡(尤其是高边坡)稳定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评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最后,结合作者近几年在这方面的实践,提出了复杂岩性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老龙泉超基性岩体位于河南桐柏山北麓,大河公社老龙泉村。该地处于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段南支,彭家寨倒转背斜北翼,属桐柏双山—大河超基性岩带中的一个岩体。岩体侵位于早古生代大河组蔡家湾段(Pz_1dh~3)地层中。该区超基性岩带沿桐(柏)—商(城)大断裂带分布,或称豫南古板块构造缝合线。据河南省地质局区测队、原地质八队资料,在该区先后发现超基性岩体104个。按岩体出露位置划分为南、北两个亚带:北亚带西起双山,东至瓦屋庄,长25公里,宽2—3公里。包括的主要岩体有:双山、大山庄、罗沟、柳树庄、上瓦屋庄、台子庄、南冲和瓦屋庄等18个超基性岩体;其规模最大者长6800米,宽20—450米,最小者长100余米,宽50余米。岩体形态呈细长条状,侵位于下古生界弧山头组  相似文献   

12.
复杂应力状态下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宗源  廖红建  祈影 《岩土力学》2010,31(Z2):328-334
结合现有的实际滑坡场地,开展了关中盆地黄土塬边的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基于弹塑性理论和非关联流动法则,根据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建立了双剪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显式有限差分格式。针对陕西省泾阳县南塬高边坡滑坡的现场勘测和室内试验,分析了滑坡的规模和滑坡前后的地形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原了滑坡前的边坡地形概状,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并运用三维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中间主应力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然后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对不同地下水埋深和渗流时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中间主应力情况下,随着地下水位升高,坡顶水平向位移增大;当不考虑渗流时,坡顶水平位移增大到一定值后边坡达到稳定状态,而考虑渗流时坡顶水平位移持续增大,并且容易发生突然的破坏失稳。期望对泾阳南塬滑坡群的破坏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区或丘陵地带建设煤矿工业广场时将面临高边坡问题,不合理的高边坡设计严重浪费土地资源,造成环境破坏和投资增加,也为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基于此,以陕西省子长市某煤矿工业广场高边坡为例,借助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综合考虑边坡抗冲刷性和整体稳定性,探讨不同数量、位置和宽度的宽平台对高边坡的应力、应变场和稳定性系数的影响规律,结合模型的开挖量,选取满足稳定性要求且开挖量最少的最优坡形。结果显示:陕北地区粉黄土高边坡最优单坡坡率为1∶0.75,坡高5~6 m;宽平台能改变潜在滑移面位置,当宽平台位于坡脚或坡顶时,潜在滑移面分布以宽平台位置为界,分布于宽平台以上或以下边坡;当宽平台连续分布且宽度较大时,高边坡可视为2个独立边坡来分析计算;高边坡最优坡形为:30 m高边坡单坡高5 m、坡率1∶0.75,窄平台宽度3 m,布置2个宽平台、位置③⑤、宽度10 m;50 m高边坡单坡高5 m、坡率1∶0.75,窄平台宽度3 m,布置4个宽平台、位置③⑤⑧⑨、宽度14 m。宽窄平台优化组合方式可为陕北地区粉黄土高边坡设计和防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14.
广西某高速公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开挖后形成的路堑高边坡因施工外力作用改变了坡体的应力场,高边坡滑坡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滑坡通常存在多个潜在滑坡面,属于典型的牵引式切向顺层滑坡。以广西某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为背景,通过调查分析,从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滑坡变形特征等多方面对滑坡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滑坡的形成是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针对滑坡的类型、规模、成因、地质条件等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圈定含金硫化物矿脉,在科拉尔金矿田各个地段进行了激发极化(时间域)法测量。在迈索尔矿区(麦塔加特和依德加矿井区),三个激发极化异常带的充电率峰值为10—20ms,视电阻率值约100Ωm。东部异常带上的探槽,揭露出矿化带,这一情况有利于确定钻孔位置。迈索尔矿炸药库到黑色废岩石堆之间,走向长度约250米,可能是一个有经济潜力的金矿段。  相似文献   

16.
巫山县新城区主要衍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水库区自然地质灾害调查和研究已广为报道。但对衍生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涉及甚少。三峡移民迁建的县城、乡镇和工厂多位于长江沿岸低山斜坡地带,迁建区内沟谷密布、切割强烈、地形复杂,几乎无可供成片建设的平坦地带。为满足移民工程的需求,迁建业主都采用“削坡填沟”的施工方式,即在道路、迁建场地内侧开挖高边坡,外侧修建挡土墙,并将开挖的弃土弃渣堆积于挡土墙内或冲沟中。这在道路、迁建场地两侧形成了众多的人工高边坡、高挡墙,沿冲沟堆放了成串的弃土弃渣。对巫山县新城区详细的衍生地质灾害调查表明,三峡移民迁建工程施工中开挖的高边坡、修建的挡土墙和沿冲沟堆放的弃土弃渣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天然山坡的稳定性,堵塞了地表迳流的排泄途径,在某些地段存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衍生地质灾害的内在因素.直接威胁移民建设工程。论文以巫山县新城区为重点,采用遥感调查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人工高边坡、高挡墙和弃土弃渣堆放场进行调查评价。经调查共计人工高边坡、高挡墙、弃土弃渣堆放场122个,选定了重点监测对象20个,并对可能发生衍生地质灾害的3个地段进行了分析,为各级移民管理部门进行适时管理和决策提供现时性强、数据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区内主要控矿构造走向为115~140°,容矿空间为层间构造带、背斜近轴部滑脱(动)带。矿区的北部—北东东部的深部仍有找钼前景,特别是有花岗岩类出露或隐伏的地段。矿区外围是寻找小型铅锌银(金)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18.
北秦岭鹦鸽咀发现火山杂岩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秦岭鹦鸽咀—眉县红河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商丹构造带太白岩体北缘 ,该地区火山杂岩带的发现和厘定是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区调所宝鸡项目组 1∶2 5万宝鸡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修测 )一项阶段性成果。鹦鸽咀火山杂岩带 :出露太白岩体北缘的太白县石沟、沙沟峡、白云峡、三岔峡 ,向东到眉县营头蒿坪寺、红河地段 ,呈宽约 50 0~ 30 0 0m ,长约 2 5km带状产出 ,火山杂岩带南与太白岩体五里峡超单元片麻眼球状中粗粒黑云二长花岗岩、片麻状条带状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接触 ,其边界呈混合岩化 ,钾化或糜棱岩带 ,局部具边缘混合岩化渐变过渡关系。北…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上游戈龙布滑坡高速下滑成因机制及堵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上游戈龙布滑坡位于积石峡水电站库区内,经过现场调查可知,戈龙布滑坡为一大型滑坡,整个滑坡体积达到5040万m3,一共分为4个区。研究表明,戈龙布滑坡成因机制为滑移-拉裂型,滑坡在黄河右岸经过高速远程下滑过后撞击上游山体,部分滑体越过黄河堆积于左岸并堵塞黄河达数百年,堰塞湖内有厚度达30余米的纹泥沉积,初步分析滑坡坝的高度在100m左右,库水深在70m左右,滑坡堵江时代在Q4时期。滑坡坝溃决后导致黄河改道,残留的滑体分别位移黄河的左岸和右岸。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闽南近年来发生的三个滑坡实例分析,认为大型滑坡的产生基本上是受地质构造所控制,相造破碎带是孕育滑坡的基本因素,而地下水强烈活动则是导致滑坡产生的主要因素。闽南地区发生滑坡、崩塌、剥落等斜坡病害从时间上看是屡见发生的。从宏观上看,它是一个区域性工程地质问题,它反映了区域构造体系彼此交切、复合、重叠与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在一些构造交切复合地段往往易于产生大型滑坡和古滑坡复活。注意坡地形态和水文地质调查对斜坡稳定性分析是不可忽视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当,诱发滑坡产生则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