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归一化总梯度解释法在充电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华  李金铭 《物探与化探》2001,25(2):95-101
从理论上对归一化总梯度法在充电法中的应用进行了基础研究,并用归一化总梯度法对直接充电的模型实验结果、近矿围岩(间接)充电的理论计算结果和野外实际观测结果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根据归一化总梯度垂直断面图和不同深度的平面图可较好地确定异常体的中心深度并大致确定其它一些几何参数,为进一步电性参数反演提供较好的初始剖面。  相似文献   

2.
Cole-Cole模型频谱参数能够定量评价异常体电性特征和寻找深部矿(化)体。但目前时间域激电法只利用了视电阻率和某一时窗的视充电率进行解释,其他数据则被忽略,使得激电异常往往难以准确解释,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和发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域激电数据的2D频谱参数反演方法,首先由各时窗的2.5D视充电率转换为视等效电阻率,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反演得到各时窗的等效电阻率,并转换成充电率,最后由各时窗充电率计算得到频谱参数。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从2.5D时域激电数据中提取出频谱参数信息,实现频谱参数成像。  相似文献   

3.
大地的感应激发极化效应有时会在瞬变电磁晚期响应上产生负值变号现象。常规实电阻率瞬变电磁反演由于没有考虑激发极化效应,对于观测数据负值部分的解释一直存在问题,这影响了反演解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此,本文首先将Cole-Cole复电阻率模型加入正演计算,并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然后在阻尼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加入Occam平滑约束来构建反演方程,能够同时反演出零频电阻率、充电率、时间常数以及频率相关系数,实现了一维瞬变电磁复电阻率反演算法。最后,建立具有不同程度激发极化效应的典型层状理论模型进行反演试算与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激发极化效果明显的低阻高极化地层中,复电阻率反演效果更好。与实电阻率反演结果的对比说明,瞬变电磁复电阻率反演既可以达到实电阻率的常规反演效果,也能解决实电阻率无法实现的负值拟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不对称测深法装置的测深原理;在吉林某地进行了激电测深勘探,结果显示:正向单极-偶极和反向偶极-单极采集的视电阻率、视充电率原始数据在拟断面图的分布特征,和大地电磁测深原始数据受到的静态效应类似,视电阻率、视充电率受局部地形和电磁噪声的影响,在拟断面图中呈假的带状异常。正向单极-偶极、反向偶极-单极装置获取的视电阻率、视充电率数据也可分别进行二维反演,但联合单极-偶极/偶极-单极装置测深二维反演地质结果最好,具有采集的数据量大、激电信号强 、穿透深度大、勘探精度高等优点,根据视电阻率、视充电率二维反演在地电断面成像技术,能够准确确定电性异常体的空间分布,为钻探验证电异常提供准确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条山铜矿某工区激发极化法三极测深及其三维反演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单描述了时域激电法原理、技术和测区地质概况及岩(矿)石电性特征.单极-偶极装置测深电阻率和充电率二维反演模型能够有效地圈定电性体在纵向和横向的分布特点,依据二维测深数据进行三维反演可获得电阻率和充电率异常曲线图,推测了不同深度范围内断裂和主要岩性分界,极化体空间分布位置和走向,钻探验证见铜矿化于划分的激电异常带,激电二维测深及其数据三维反演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面大回线源在地下形成的瞬变电磁场的反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地面大回线源在地下形成的瞬变电磁场的反演方法。其反演计算采用改进的阻尼最小二乘可行方向法,理论计算表明,反演计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南秘鲁QUELLAVECO铜矿激电测深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秘鲁南部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激电测深资料,发现该区激电测深异常对金属硫化物矿(化)体及蚀变岩石有良好的反映;充电率大小与岩石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多少有关,电阻率高低与岩石蚀变强度有关;强黄铁矿化岩石引起高充电率异常,铜钼矿(化)体引起中等强度充电率异常,强蚀变岩石引起低阻异常,弱蚀变岩石引起中阻异常,无矿化、无蚀变岩石引起高电阻率、弱—无充电率异常。反演结果推断断面图及平面图对钻探施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更接近地下真实分布的反演界面,笔者比较分析Parker-Oldenburg反演和改进迭代反演,发现改进迭代反演方法不仅可以避免计算放大项,而且能够得到更好结果。通过理论模型,对经典Parker-Oldenburg方法和改进迭代反演方法的计算速度、迭代收敛性和结果精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迭代反演方法在保证计算速度和迭代收敛的情况下,能获得更精确的地下界面结构。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改进迭代反演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积分方程法的大地电磁三维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积分方程法计算均匀半空间中三维异常体的大地电磁响应,然后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得到地下三维异常体电阻率分布。在计算灵敏度矩阵时,将灵敏度矩阵分为线性项和体现反演过程非线性的偏微分项进行求解,提高了计算精度。理论模型反演结果表明,反演较准确,对初值依赖性小,且只针对异常体剖分单元进行反演,反演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同伦方法在环境水质模型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具有大范围收敛的同伦参数反演方法对水质模型参数进行计算,并应用于北京密云水库总磷的参数反演计算中。通过同伦与遗传反演两种方法分别计算沉降率的误差并进行对比表明,同伦参数反演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计算速度快,且初值的选取即使远离目标函数,解仍具有很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争光金矿具有矿体数量众多、形态复杂的特征,在Ⅰ号矿带勘查中采用Micromine软件对矿体进行三维空间圈定,利用距离反比方法对矿体进行赋值,进行资源量估算;并通过地质断块法估算及三角网多边形估算法检验。结果表明,其资源量估算合理、相对误差较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广东西淋岗岩体出露的地质剖面为研究花岗岩成因提供了大量信息。对该岩体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下白垩统白鹤洞组红层(K1bh)与下伏花岗岩体呈突变接触关系,接触界面之下的花岗岩中含大量红岩碎屑,且红岩碎屑往下逐渐减少。岩石地球化学及矿物学测试结果表明:西淋岗花岗岩的成岩物质,应来自盖层之下包括下白垩统白鹤洞组下部红层在内的岩石地层。岩石熔融和岩浆结晶过程中,分异作用导致元素分布具有明显分带性;花岗岩中的石英是在比较稳定的条件下结晶而成,且在石英结晶过程中,SiO2过饱和度逐渐降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西淋岗花岗岩应是上地壳岩石原地熔融固结形成,而不是远道而来的“侵入体”。  相似文献   

13.
含稀有稀土元素花岗岩型矿体,为我国稀有稀土元素的主要工业类型,湘南是我国稀有稀土元素重要成矿区之一。区内岩体众多。本文概述了湘南花岗岩的特征,结合稀有稀土元素矿化特征讨论了各不同花岩类与稀有稀土元素的关系,对其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含金铁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矿沟含金铁铜矿床属典型的夕卡岩型矿床.它产在华力西期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上,经夕卡岩化及热液硫化物矿化,形成众多黄铜矿矿体、含金黄铜矿矿体、磁铁矿矿体,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银金矿,并伴生硒、碲、镓、铟等有益组分.三矿沟花岗岩体-断裂破碎带及接触带-多宝山组地层三者控制着矿床的形成.在三矿沟-多宝山一带存在寻找同类矿床的极大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海洋沉积物中的动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沉积物中的动物群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至关重要。从海洋沉积物生境、沉积物中的动物类群、个体大小、食性、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海洋沉积物中的动物多样性现状,讨论了沉积物动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海洋沉积物环境多种多样,为沉积物动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在海洋沉积物中,动物的类群繁多、物种多样性极高,不仅形态差别很大,食性丰富多样,而且分化出多种多样的功能群。海洋沉积物动物群参与全球物质的循环和污染物的代谢、转化、迁移,在生态系统能流过程及沉积物移动和稳定性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提出了研究和保护海洋沉积物动物多样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氟是人体的必须元素之一,饮水中氟元素过量会导致地氟病。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制一直是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利用在张掖盆地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所获得的大量水位、水质资料,运用水化学和氘氧同位素方法,在较高精度水平上探讨了龙首山前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龙首山前地下水中的F-主要来源于龙首山含氟岩石,通过季节性洪水的方式补给到盆地的第四系含水层中,并与盆地上游来源的低氟地下水发生混合,使龙首山前地下水分为三个条带。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场地影响评价方法可以分为理论法和经验法。地脉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谱比法属经验法。这种方法将地脉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谱比的最大值对应的频率和幅值分别看作是观测场地的卓越频率和放大因子。虽然该法在国内外很多工程实例中得到了理想的结果。但由于这种方法建立过程中应用了许多假设,所以很多地震工程学家对这种方法持怀疑态度。本文讨论了基岩地脉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谱比为1这一假定的合理性。并采用泊松弹性半空间模型,应用概率分析方法考虑地脉动的随机性,推导了地下体波斜入射弹性半空间自由表面形成地脉动的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谱比表达式。通过计算论证体波斜入射泊松弹性半空间形成的地脉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谱比特性。结果表明:当地脉动主要成分为体波时,基岩表面地脉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谱比接近于1;当地脉动主要成分为面波时,基岩表面地脉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谱比介于0.54~0.79之间。对泊松基岩,该比值是0.68。  相似文献   

18.
A small (360 × 180 m) rhyolitic intrusive body in the lower portion of the Portage Lake Lava Series of Michigan's Keweenaw peninsula was mapped and sampled in detail. The rhyolite is one of a number of similar bodies which make up less than 1% of the total volume of this thick Late-Precambrian plateau basalt pile. The rock is a low-calcium rhyolite with fine-grained homogeneous texture and sparse phenocrysts of plagioclase and quartz. Analyses of selected trace and major elements for 21 samples taken from the body reveal a chemical zonation consisting of a core zone enriched in K, Rb and Ba, and a border zone relatively poor in these elements. Little areal difference is found with respect to other elements tested (Mn, Sr, Zr, Ca, Ti, and Fe). This apparently primary zonation seems to result from the migration of K, Rb and Ba during crystallization of the shallow intrusive. Though zoned, the trace-element chemistry of the Fish Cove body is distinct from that of eight other rhyolites in the Portage Lake Lava Series, and suggests that fingerprinting by trace elements might be a fruitful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correlating the sources of numerous rhyolitic pebbles in conglomerates interbedded with the basaltlava flows of the Portage Lake Series.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川北砂岩和康滇地轴几个铀矿床和矿化地段的各种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与铀矿化的关系,及其反映的铀成矿可能性。充分利用和分析研究工作区现有的大量放射性测量及航磁、重力测量资料,总结和建立铀成矿的区域物(化)探判据:高变异、剩余值、零值线、过渡带、富铀体、复合晕。利用成矿判据在区域和矿区成矿预测中划分成矿有利区、段,为区域找矿和矿床扩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e petrographic composition of boulder–pebble material from numerous till sections of the Timan–Pechora–Vychegda region was scrutinized to establish locations of glacial provenances and pathways of the terrigenous material transport during different Neopleistocene glaciations. Analysis of a great body of factual materials confirmed high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petrographic data on the coarse-clastic material and the ratio of distal and proximal components in tills for their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The most reliable and regionally consistent criteria are represented by index boulders and orientation of elongated rock clasts, as well as isotope datings of rock clasts in till horiz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