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防灾减灾与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贵 《贵州气象》1996,20(6):7-10
气象灾害在自然灾害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气象工作的状况还远远不能适应防灾减灾的需要。因此加强这方面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是气象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尤其是气候型农业防灾减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洪水、干旱、冰雹、沙尘暴、雪灾、地质灾害等灾种和城市、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对策研究及气候变化对灾害规律的影响分析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新疆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疆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防灾减灾的主要对策和某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加强靖西县气象服务现代化建设、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增强灾害天气预测预警水平,提高灾害信息传播途径、充分利用人影工作、加强部门协作等措施,总结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努力提升灾害气象服务能力.为地方各级政府和人民提供全方位的气象服务、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气象灾害多发国家,本文以实例揭示了气象灾害意识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提出应从深入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防灾减灾演练、重点培养中小学学生气象灾害意识、继续推进气象信息员工作等方面提高我国公众的气象灾害意识,增强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面向陕西省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展了气象灾害风险影响的问卷调查,对气象灾害调查问卷进行关联度和检验,专家对各类天气现象的评分有显著差异;分析影响陕西气象灾害天气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得出一些重要结论,对开展陕西气象减灾工作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区是公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的群众基础机构,也是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基本组织单元。我国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目前尚不完善,社区抗灾能力仍比较薄弱。文中通过对国内外社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社区气象减灾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社区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肯定江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07]92号)和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讲话指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办发49号文件和赣府厅发92号文件的要求,以中尺度区域气象站建设为重点,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以灾害性天气预报为重点,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水平;以全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以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全省气象灾害应急体系;以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防雷安全工作;以增雨抗旱防雹为重点,大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气象防灾减灾范围广,牵涉部门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及时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从而为保障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以户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例,简要介绍了县级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为提高当地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吉林气象》2008,(1):5-6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和推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项工:作之际,吉林省政府召开这次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部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乌拉特前旗48年(1961—2008年)出现的干旱、霜冻、干热风、大风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分析,给出了确定各气象灾害的指标,并对其基本特征、时间分布特点、历史演变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乌海市40年(1961—2000年)出现的干旱、霜冻、寒潮、大风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分析,给出了确定各气象灾害的指标,并对其基本特征、时间分布特点、历史演变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省政府组织召开这次气象防灾减灾大会,意义十分重大。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王守臣副省长和许小峰副局长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各市(州)政府的领导也参加了会议。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气象局对与会的王守臣副省长、许小峰副局长及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气象防灾减灾事业的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 发展农村气象事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省份之一。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对于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从目前情况看,广大农村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最薄弱环节,农业仍然是最易受气象条件影响的脆弱行业,农民仍然是最需要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的弱势群体。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最薄弱的地方也在农村。  相似文献   

14.
为广泛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公众避险、自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国气象局举办了“2008年国内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投票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5.
阿拉善荒漠区气象灾害分析与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阿拉善地区1961—2000年出现的干旱、大风与沙尘暴、霜冻、寒潮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分析,给出了确定各气象灾害的指标,并对其基本特征、时间分布特点、历史演变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多发易发频发的国情,不断拓展公共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领域,丰富服务产品,不断创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加快现代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自治区、盟(市)、县(旗)三级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不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气象灾害特征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抗御自然灾害,分析和总结了山东省近40年气象灾害之特征,它们是:灾害种类多、范围广、频次多、持续时间长、具有群发性和诱发性、灾情严重等。同时,也提出了灾害性天气预测、防灾减灾措施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历史灾害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气象灾害的发展势态,评价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危害程度,从保障社会经济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江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在客观分析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的基础上,对2008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科学部署。报告指出,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快江西气象事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各级气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需求为牵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07]92号)文件精神,以及全国、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精神和熊盛文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等“三个体系”,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综合防御等“三个能力”,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机制,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气象等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从而为实现江西气象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5日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简称国办49号文件)是继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号文件)之后,又一个指导气象工作的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气象事业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