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文化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成就.同时,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人类历史也是前人留给后来者最宝贵的财富.历史的兴替演进、起伏变幻,往往沉淀出一些规律性的趋势,可以古为今用、古为今鉴.  相似文献   

2.
秋色吐鲁番     
韩朗亭 《国土资源》2009,(12):60-61
十月的吐鲁番多姿多彩. 虽然它有个不雅的名号:火洲.但那是炎夏的事,犹如火炉般四十度以上的高温,把许多来这里的人很快就赶跑了.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都是脚踩在土地上写成的. 而中国人,又是世界上最善于种地也最乐于种地的族群.会种地的民族,自然对土地看得最重,与土地的纠葛和牵绊也就格外悠远绵长.正如柏杨在<中国人史纲>所讲述的那样,"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民族像中华人这么喜爱耕种.  相似文献   

4.
精彩点映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轨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巍然耸立于中国西部大漠中的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属性恐怕要更复杂些,历史更久远些。它是中西多元民族文化碰撞融合一千余年的历史记载,是经历了1600多年自然和风雨劫后不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保护莫高窟自不待言。但莫高窟和中国其它文化与自然遗产一样,都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就是如何寻找保护和开发的结合点。窦贤先生的《丝路天风疾——防  相似文献   

5.
广西著名作家蒙飞现任广西民族报社社长,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广西散文创作研究会副会长,著作颇丰,有长篇、中篇小说,长篇散文诗,散文等等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地道的壮族作家,其创作根植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土壤中,重视民族品格,其作品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具体实践,一直以来深受广西区内外文学界和民族语文界的关注与喜爱。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载他以作家视角切入和文学化语言为阅读诱惑创作的作品《侗人歌谣》。《侗人歌谣》是作者在侗族的地理分布、自然环境、历史来源、文化艺术、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民族生存要素的基础上,向读者展示了广西侗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和品格魅力,让人们在惬意的阅读中步入五彩斑斓的广西民族文化长廊的一部作品,希望读者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6.
瞿塘峡口的奉节县老码头,自古以来就是渝.陕、鄂3省市边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它与千年古城一道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厚载着沉甸甸的三峡文化。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老码头虽逐渐沉寂于滔滔江水之中.但一个雄伟壮观的新码头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7.
陈荣山 《地理信息世界》2012,10(6):75-76,85
文章详细介绍了《南京历史文化地图》的编制过程及设计特点,该地图既对研究南京古城积累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又对南京城市的科学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首饰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其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审美特征。噶玛藏族首饰技艺和其他民族首饰一样,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和独特的造型语言。噶玛藏族传统首饰也是藏族历史文化发展、演绎的投射和噶玛藏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9.
李建 《国土资源》2002,(2):19-21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是连接四川和西藏的重要交通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曾是西康省的省会,汉厥文化古城.但由于地缘位置影响,雅安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已远远落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大大制约了雅安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丽江感觉     
玉龙雪山的明珠——丽江镇 丽江,位于云责高原的玉龙雪山脚下一个小集镇,从南采到明清都是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丽江古城,自南宋连城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以大研镇的凹方街为中心向外扩展,300多幢明清风格建筑一直延伸到山间,规模达3.8公里。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它更加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培育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培育民族精神的时候应该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 ,同时又要使民族精神保持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都是脚踩在土地上写成的。而中国人,又是世界上最善于种地也最乐于种地的族群。会种地的民族,自然对土地看得最重,与土地的纠葛和牵绊也就格外悠远绵长。正如柏杨在《中国人史纲》所讲述的那样",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民族像中华人这么喜爱耕种。中华人足迹所到之处,必然地会出现青葱的农田。一个中华人就是一棵树,离不开泥土,而且紧抓着泥土,根深蒂固。"人们吃土地,穿土地,生长在地上,归葬于土中。可以说,无数的先人在大地上舒展的个体命运汇集到一起,就是一部人与大地的故事集,就是一部厚重的华夏史。本期继续连载《中华五千年国土资源风云录》的第一部———《青铜时代的土地战争》。它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让我们得以窥见我们的先祖是如何去认识、了解和掌控土地资源的,它用尽可能忠于过往但又不失鲜活滋味的文字,为我们展现出惊心动魄而又趣味盎然的历史的另一面。沙场上的金戈铁马,宫廷内的权谋术数,闺房里的儿女情长……这些并不是历史的全部——人与土地的千古传奇,才更宏大,也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都是脚踩在土地上写成的。而中国人,又是世界上最善于种地也最乐于种地的族群。会种地的民族,自然对土地看得最重,与土地的纠葛和牵绊也就格外悠远绵长。正如柏杨在《中国人史纲》所讲述的那样,"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民族像中华人这么喜爱耕种。中华人足迹所到之处,必然地会出现青葱的农田。一个中华人就是一棵树,离不开泥土,而且紧抓着泥土,根深蒂固。"人们吃土地,穿土地,生长在地上,归葬于土中。可以说,无数的先人在大地上舒展的个体命运汇集到一起,就是一部人与大地的故事集,就是一部厚重的华夏史。本期开始连载的《中华五千年国土资源风云录》的第一部——《青铜时代的土地战争》,是一段旨在梳理人与大地故事的文本。它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让我们得以窥见我们的先祖是如何去认识、了解和掌控土地资源的,它用尽可能忠于过往但又不失鲜活滋味的文字,为我们展现出惊心动魄而又趣味盎然的历史的另一面。沙场上的金戈铁马,宫廷内的权谋术数,闺房里的儿女情长……这些并不是历史的全部——人与土地的千古传奇,才更宏大,也更精彩。  相似文献   

14.
衡阳这块地方,汉为长沙郡地;三国吴太平二年(257)置湘东郡,治所在今郊区湖东村;唐武德四年(621)废湘东郡置衡州;天宝元年(742)改衡州为衡阳郡."衡"者源于南岳衡山."衡阳"者,意为南岳衡山之南.从衡州到衡阳,迄今已有1300年左右,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它更加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培育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培育民族精神的时候应该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时又要使民族精神保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积淀,是一个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土地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伴随着城乡土地利用变化而随之消失。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应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注重农耕文化的传承;结合新农村建设,强化对传统村落的保护;结合城市更新,加强对传统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吴岗 《国土资源》2006,(5):15-19
资源危机是客观现实,如何看待和解决,它考验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政治智慧和科技创新能力.中国是在困难丛生中崛起的,对待困难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足够的心理和思想准备.资源危机,我们也是可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18.
日本古代民族来源复杂,但是中国大陆擅长舟楫的各个民族漂洋渡海到达日本列岛的事实早为人共识.作为东亚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日舟船文化、民俗的交流的历史点滴被《古事记》《日本书纪》记录下来.日本记纪神话所涉及到的对芦苇、楠木、竹等植物的崇拜与中国原始宗教信仰密不可分.通过对上述日本“船”神话的研究,探讨了中日古代人民在涉及江河海洋以及船的信仰上的渊源与异同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界河畔,有一个幽静美丽的小山村——布尔津白哈巴村。它远离尘嚣,始终保持着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是一个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存的村落,它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最集中的一个村子,是保存最完整的图瓦人民居村落,具有浓郁的图瓦人风情,因为村子处于我国西北的边界地带,它被人们誉为“西北第一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荥阳市国土资源局始终把开展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国土资源核心价值体系,不断丰富和深化文化载体,形成了浓厚的国土文化氛围,为推进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提供了新鲜的活力和持久的动力。该局连续两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单位的灵魂,要通过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