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山蝴蝶飞     
花山之所以称为花山,并非缘自山上有花,而是因为山上有画. 在壮语中,花山叫"巴来",巴是山,来是图画、花纹、图纹、斑驳之意,译为汉语的"花山",贴切且传神,比简单直译的"画山"多了几分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礼到心安     
正佛家修来世,道家重今生。侗族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全民族宗教。在侗寨,祭师、傩师、道公和巫师,既不是宗教职业者更不是民族精神领袖,他们也要上山打柴、下地干活、结婚生子,与常人无异,只是在祭奠祖先和红白喜事时才出面主持仪式而已,他们被人尊称为"公"、"师",只因他们在宗教方面仅比别人会念咒、知晓传统规程罢了。参加仪式活动的侗家人获得的多是身心的欢愉和希冀。与未来不可预知的际遇相对而言,侗家人更注重现世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随遇而安,恬淡笃定。  相似文献   
3.
侗族人家一有女儿出世,母亲就为她的服饰忙碌开了,这一忙,就忙十几二十年,直到女儿出嫁的前夜,母亲还在为女儿的嫁衣细细拾掇。灯下,女儿依偎在母亲肩头,母亲很平静,母亲手上戴着的铜顶针闪着金光。女儿不说话,女儿知道自己也将要戴上这样的一枚铜顶针,走上妈妈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今夜的侗寨有一盏不熄的灯。侗族服饰"兹事体大",事关着一家人的脸面和尊严。男人们上山下河,干着粗活,穿得马虎一  相似文献   
4.
草根的规矩     
到侗乡旅游,在侗区工作,经常听到侗家人提到"款"和"讲款"。"款"是什么,许多人不解,"款"也早已消失了五六十年,但是,"款"的遗风仍然渗透在侗家人的生产生活中,时时刻刻发挥着它的作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岜团景区正在把"讲款"设计成一个观光项目,为游客介绍"款"——曾经在侗族社会历史上存在了几百年的一种民间自治和管理的形式,一种看不见的社会制度。一种社会制度,叙述或者转述难免有点枯燥,不那么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5.
这项活动从哪时开始,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只有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才有,也无人知晓。反正,每年到了八月上旬,寨里的小后生哥——14岁郎当的青涩少年,就跃跃欲试了,他们要到别的寨子去,邀请那个寨子的同龄女孩打南瓜仗。一般都不会被拒绝的,一般都定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这一天,一帮郎当少年一本正经,头包白巾,身穿节日盛装,抬着大大的南瓜王和几束扎好的花簇,准时走进女孩寨子里的鼓楼坪。  相似文献   
6.
蒙飞 《广西地质》2013,(12):46-47
住不离山,走不离盘,穿不离带,食不离酸。16个字,简洁地概括了侗族的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先,侗以酸为上。侗族的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  相似文献   
7.
游走在侗乡村寨,看脚下的石板路,看左右两侧的干栏,仿佛在公园的花径漫步。从远处看起来是一片灰暗的木楼,其实建造得非常精致乖巧,绝无横枝旁逸。石板路多以青石或卵石铺砌,路面精心编排着各种图案,有太极图,有斗牛画,像风雨桥里的雕栏画栋,都极有侗族特色,舒目养眼,故有游客称为花街。侗族村寨选址非常讲究风水地理,寨子必定选择  相似文献   
8.
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风雨桥之所以以"风雨桥"三字行名于世,盖因诗人郭沫若的这首诗和"风雨桥"三字题款。郭老没有到过三江侗族自治县,他在北京看到三江程阳永济桥的照片后大为赞叹,欣然赋诗。这是1965年10月20日,郭老时年古稀有三。从此,新名"风雨桥"盖过了本名"福桥、花桥、回龙桥"。  相似文献   
9.
进入侗乡大地,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既像宝塔又像楼阁的高高的鼓楼了。鼓楼像一根骄傲挺立的大拇指,端庄大方地矗立在寨子中央,俯瞰周围簇拥着的高高低低的吊脚楼。每一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鼓楼是全寨子最高的建筑物。在侗族人的传统观念中,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再有钱再有势,起的木楼高度也不能超过鼓楼。鼓楼是公共建筑,是整个寨子的"议会大厦",代表权力和权威。  相似文献   
10.
酒风醉草     
正秋收过后,禾黄场满,云淡风轻,大雁鸣行。草色山光中,蓝天绿林里,一队青年男子,一身崭新衣裤,头戴喜庆红花,挑着蒙了红布的酒坛子,在蜿蜒的山道欢快地行走着,有说有笑。不消说,这是一支侗家的迎亲队伍。侗家人把办婚礼叫做办喜酒,酒是主角,当然也少不了新郎新娘。但没有酒,新郎肯定是接不回新娘的。酒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酒是万万不能的。侗族民间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无酒难结友谊"的规矩。新郎带着一帮伙计挑着上等的美酒乐颠颠地去接新娘,新娘家也得拿出珍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