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的地壳形变改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中国大陆地质构造情况,将中国大陆划分成不规则的曲线网格.利用高精度GPS网平差得到的GPS速度、地震矩张量和活断层滑动速率。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拟合的方法。求出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变形场;利用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变形场模型。研究分析了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中是否需要对天文大地网地面观测值进行形变改正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天文大地网观测点坐标需要改正,但不需要在联合平差中对天文大地网地面观测数据(边长、方位角)进行改正,可以省去天文大地网约30万个观测量的地壳形变改正工作。  相似文献   

2.
惯性制导设备初始方位角标定通常采用一等天文方位角作为基准。在实际作业中,标定位置常因场地受限而无法直接进行天文观测,需要通过边角测量将实测天文方位角精确传递至标定位置。因此,标定基准方位角的精度受天文方位角测量精度和方位角传递精度的共同影响。对近年实测的多组一等天文方位角成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中误差和正反方位角不符值两个精度指标,估计一等天文方位角测量精度在±0.5″左右。角度传递测量后,按照导线网平差中最弱边方位角精度估计公式,在传递4次的情况下,方位角闭合传递得到的基准方位角精度在±1.2″左右;经纬仪互瞄传递得到的基准方位角精度在±0.8″左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ME5000在小浪底变形观测水平固定点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文章根据小浪底水平固定点控制网的布设,从测边误差来源的角度入手,介绍了本次施测中采取的措施以及数据处理过程,并对施测成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评估了每条边的观测精度;另外,对两次观测成果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得出结论,在本次测量应用中,测边精度达到了仪器的标称精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ME5000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变形观测控制网测边中的应用,文章从控制网的布主测边误差来源的角度入手,介绍了施测中采取的措施以及数据处理过程,并对施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用边长中长误差及相对中误差分别评估了每条边的观测精度,对两次观测成果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得出结论:在测边应有和中,若严格操作,测边精度达到了仪器的标称精度。  相似文献   

5.
联合平差中的方差分量估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天文大地网与GPS空间网联合平差从大的方面分为空间网与地面网两部分。空间网主要是GPS点的三维地心坐标及协方差阵 ;而地面网又涉及到多类观测值 ,主要包括方向观测、导线边、天文方位角三类观测值 ,且各类观测值又分为不同等级的观测。空间网与地面网之间、地面网不同类观测之间及同一类不同观测等级之间的权比不正确将直接影响平差结果 ,因此 ,各类观测值的最佳权匹配就成为联合平差的一个关键。本文就Helmert方差分量简化算法及Baumker简化公式用于联合平差中方差分量估计问题进行讨论 ,并用我国天文大地网 1万点的地面观测数据进行实算、比较、分析 ,以确定联合平差中方差分量估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某滑坡形变监测网实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探讨在高山区建立边角网的数据处理方法,测距边的实际达到的精度,测距边如何验算及几何条件超限时查寻粗差观测值的方法,是采用边角全测网还是测角网加测部分边,加测边如何选择及平差时测距边精度如何确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益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附合导线是工程测量中最常见的布网形式。结合附合导线平差过程,文中用真误差分析方法推导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对附合导线平差结果的影响公式;通过分析与数据计算,得到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对平差后导线点坐标和导线边方位角的影响规律;并与测角误差影响进行比较,得出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影响可忽略的条件,对导线测量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观测误差:地面目标观测误差、天体观测误差、水准器位置和读数误差等等,提出了精度估算的公式,并就个别仪器和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求定各项误差的大小和级别。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天文方位角测定实际精度(包括内精度和外精度)的计算公式,并列有实例。对于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系统误差:水平度盘直径误差与水平轴轴颈误差进行了探讨。并根据1960年和1961年的实测资料(包括两种类型的仪器)指出,水平度盘直径误差对于每一个测回方位角的影响是系统性的,但是对于方位角总平均值的影响则很小。水平轴轴颈误差对于天文方位角测定成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也不可以从观测纲要和正反方位角测定中加以削弱和消除。当引入轴颈改正以后,不同类型仪器测定的同一方向的天文方位角,互差减小了约近1″,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点。因此,天文方位角测定必须考虑水平轴轴颈误差。此外,根据作者在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初步表明,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外精度,受人差和旁折光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如果把各测回尽可能均匀分布于各时角,并对称于子夜,对于削弱旁折光和人差的影响,是简单易行,而又较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起始方位角误差对附合导线平差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合导线是工程测量中最常见的布网形式.结合附合导线平差过程,文中用真误差分析方法推导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对附合导线平差结果的影响公式;通过分析与数据计算,得到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对平差后导线点坐标和导线边方位角的影响规律;并与测角误差影响进行比较,得出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影响可忽略的条件,对导线测量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工程越来越向大型化发展,导线网的布设与施测也越来越复杂,其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的导线网平差程序难以解算一些特殊的导线网数据,如导线网中加测陀螺定向边、导线网中部分点位只有距离观测或角度观测值等。本文鉴于MATLAB在处理数据方面的优势,基于间接平差和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两种平差模型,实现了对各种类型导线网的平差处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相关平差算法计算导线网中每个观测值的多余观测量和各类观测值的内可靠性指标,按统计假设检验理论构成观测值的粗差检测统计量,经过探查指出可能含有粗差的观测值。最后给出内可靠性分析的结果,并提出导线网设计和施测要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相关平差算法计算导线网中每个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和各类观测值的内可靠性指标,按统计假设检验理论构成观测值的粗差检测统计量,经过探查指出可能含有粗差的观测值。最后给出内可靠性分析的结果,并提出导线网设计和施测要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大地测量法式对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规定出发,探讨了天文台发布的地极坐标应具备的精度(m_x=m_y≤10.061")。推导了地极坐标误差对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影响以及对三角锁的横向影响和对起始边投影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家知道,在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中,为了确定地面三角网的尺度和定向,通常在网中均要适当地布设若干条实测边(或基线扩大边)和若干个实测方位角作为起始数据。严格说来,在三角网的平差计算中,应把网中的这些实测量跟角度(或方向)观测量一样,作为具有先验信息的观测量参加计算。  相似文献   

15.
大气折光对水平角测量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量实践和试验,分析了大气折光对特高精度边角测量的影响,指出旁折光是水平角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而对边长的影响甚微;同时,边角网中水平角测量时起始方向的选择十分重要,提出了采用测量机器人作自动观测的一种起始方向确定和质量检查方法;并阐述了特高精度边角网布设和施测中为减少大气折光影响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确分析天文大地网误差,是评价其质量的基础,本文从不同方法估算测角精度入手,分析了方向相关性和起始数据误差影响并导出了相应公式。指出:即使仅由于方向相关而没有全局性系统误差,也会使方差增大。从而说明,当前用方差比检验系统误差是不完善的。本文也从理论上论证了为什么二、三等三角网的其它大部分检验合格,而方差比仍大的原因。最后,在分析基础上,对方差比提出了改进方法,对分析天文大地网误差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测边网、边角网平差所遇到的几个实际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是:关于测边的权;关于边角观测值之权比;关于测边长度系统以及关于考虑起始数据的平差。本文曾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城市和建筑工程测量学术讨论会中宣读过,现根据与会同志意见,又作了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李翅  罗刊  王铜 《地理空间信息》2010,8(3):116-118,121
影响隧道贯通误差的因素主要有洞内起始方位角、测角精度和测边精度,本文分析起始方位角、测边、测角对隧道贯通误差的影响,得到曲线型、直伸型两种隧道的公式,尤其是分析不同长度、不同精度、不同导线边长条件下横向贯通误差的变化,得出一定规律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9.
边角网平差前须将观测值归算到椭球面上,归算离不开高程异常.文中推导了用边长的平差改正数计算测区平均高程异常改正数的公式,提出了精化平均高程异常改正数的迭代方法.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天文、重力、空间等外部数据的支持,简单易行.不仅可以满足高程异常未知情况下观测值归算的需要,也可满足高程异常不精确情况下观测值归算的需要,通过迭代还可以提高边角网平差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用边长改正数求取测区平均高程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角网平差前须将观测值归算到椭球面上,归算离不开高程异常。文中推导了用边长的平差改正数计算测区平均高程异常改正数的公式,提出了精化平均高程异常改正数的迭代方法。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天文、重力、空间等外部数据的支持,简单易行。不仅可以满足高程异常未知情况下观测值归算的需要,也可满足高程异常不精确情况下观测值归算的需要,通过迭代还可以提高边角网平差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