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西南天山构造地层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高俊  肖序常 《地层学杂志》1995,19(2):122-128
西南天山造山带可划分为伊犁中天山、中天山南缘、南天山和塔里木4个构造地层区。伊犁中天山区出露早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及晚期地台型稳定盖层。中天山南缘区产出一套早古生代变质俯冲杂岩。南天山区早古生代为陆坡、陆棚相被动陆缘沉积,晚古生代发育洋壳建造。塔里木区北部出露中晚元古代“优地槽建造”的变质结晶基底和早震旦世后稳定盖层。  相似文献   

2.
吉林石炭纪的生物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玉鲸  郑春子 《地层学杂志》1991,15(4):294-301,277
<正> 吉林省石炭系根据岩性、岩相、沉积类型和生物群性质,以挥发河—古洞河深断裂为界,分为北、南二区。 (一)吉林北区 吉林北区石炭系属天山—兴安地槽型沉积。分布于双阳、永吉、磐石、辉南、怀德、安图、延吉等地。吉中石炭系发育较全,下、上石炭统均有出露,向东上石炭统上部发育良好,向西出露零星。岩性以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沉积为主,夹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含丰  相似文献   

3.
天山—兴安区古生代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天山—阴山横亘于中国北方,组成近东西向的纬向构造带。其间广大区域,包括新疆的北天山、中天山,东、西准噶尔,阿尔泰,甘肃北山,内蒙古大部分以及东北北部,在地层区划上属天山—兴安一级区。区内古生代地层广泛发育,具有类似的生物群,相同的地槽型沉积历史,是组成我国地质构造特征的重要篇章之一。解放前,本区地质调查研究极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泥盆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泥盆系主要分布于北方的天山、兴安地槽和南方的扬子准地台以及西部地槽区,中部仅在祁连山一带有少许陆相沉积,共分为八个沉积区和五种地层类型。华南的泥盆系具有多种沉积类型,剖面完整,出露良好,生物群研究比较详细。自1959年以来已相继建立和修正了八个区域性阶:下统分莲花山阶,那高岭阶,郁江阶,塘丁阶(四排阶);中统分纳标阶(应堂阶),东岗岭阶;上统分佘田桥阶,锡矿山阶。西部地槽区泥盆系以普遍发育笔石、竹节石等浮游生物为特征,但构造较复杂,且后期变质作用强  相似文献   

5.
<正> 一、侏罗系的分区问题鄂、湘、粤、桂四省(区)的侏罗纪地层及其生物群属典型的华南型。根据侏罗系的分布、地层发育情况、岩性岩相特征和古生物的不同,将四省(区)的侏罗系分为6个地层区。 1.鄂西区:分布鄂西和湘西北一隅,是四省(区)有可靠上侏罗统沉积的地区。侏罗系各统发育齐全,厚度巨大,系内各统之间均为连续沉积。  相似文献   

6.
新疆天山志留纪生物群及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新疆天山地区志留纪生物群相当发育.早、中、晚志留世均有出现(见图1).生物群种类繁多,数量相当丰富,不但在地层划分对比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恢复岩相古地理的重要依据.天山大致以那拉特山和萨阿尔明山北坡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天山包括博格达山,伊连哈比尔尕山、博罗科努山和科古琴山等山系;南天山包括阿拉塔格山,萨阿尔明山、那拉特山、哈尔克山、阔克沙勒岭及东阿赖山等.志留纪,南北天山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古地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吉林中部地区早石炭世大塘期地层发育良好,出露广泛,化石丰富,是研究天山—兴安海西地槽区石炭纪地层及生物群的重要地区之一。本区石炭、二叠纪地层研究始于本世纪40年代,1932年河田学夫将这一时期的地层统称为“吉林层(Kirin formation)”。1942年凑正雄将磐石县明城鹿圈屯后山的一段吉林层进行了草测,并描述了其中部分的  相似文献   

8.
新疆黄山东硫化铜镍矿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山东硫化铜镍矿床,是一个以铜镍为主,同时伴生有钴、金、银及铂族元素的大型矿床.作者通过几年的矿区研究工作,试图对矿床特征提出一些粗浅看法.谬误之处,请批评指正.黄山东硫化铜镍矿床位于天山地槽褶皱带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东部,觉罗塔格复背斜苦水向斜束中的山口—双岔沟背斜北翼.矿区出露地层为中石炭统干洞组,为一套巨厚的火山碎屑岩和含炭硅质岩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9.
牛志军  徐光洪  马丽艳 《地层学杂志》2003,27(2):129-133,137,T002
上三叠统巴贡组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 ,南部靠近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 ,沉积环境为三角洲至浅海相 ,陆源物资供应丰富 ,以砂岩沉积为主 ,地层厚度大。北部雀莫错一带沉积环境为陆棚相 ,陆源物资供应相对较少 ,以泥质岩、灰岩沉积为主 ,生物丰富 ,沉积古地理格局显示出南浅北深的特点。在雀莫错一带采集了大量的菊石化石 ,建立 N odotibetitescf.nodosus- Paratibetitescf.wheeleri组合 ,生物组合所反映的地质时代为诺利早—中期 ,与藏南珠穆朗玛峰地区、藏北唐古拉山地区及青海玉树地区同期地层中的菊石生物群可以很好对比。  相似文献   

10.
宁夏地质梗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福臣 《甘肃地质》1993,(Z1):101-133
宁夏位于中朝准地台和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衔接部位。区内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岩浆岩不发育;构造运动活跃。该区地质构造的演化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新疆天山前寒武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天山地区前寒武纪古老沉积较发育,主要出露于天山中部即前人所划分的天山中间隆起带以及北山西段及南天山东端的南部分支库鲁克塔格及喀拉帖克山东端(柯坪—阿克苏以北)等地.对上述地区的前寒武系调查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E.诺林(1928),B.M.西尼村(1954)等曾先后作过路线调查,对这些古老岩石有所记述.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初,地质部十三大队、新疆地质局等单位曾作了较系统的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了天山区前寒武系的层序及基本特征.七十年代后期至近年来,本所及新疆地矿局区调队又在库鲁克塔格、北天山西段、阿克苏—乌什、哈雷克套北坡(哈拉军山)等地作了区域调查及前寒武系等题研究,较大的提高了上述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综合以上调查资料对天山区前寒武系简述如下(表1):  相似文献   

12.
珠穆朗玛峰地区侏罗纪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珠峰地区(指北喜马拉雅断裂以南的吉隆~岗巴一带。该地区侏罗纪地层分布广泛,发育也较完全,其中以聂拉木县古错剖面出露最好。笔者认为,侏罗纪时珠峰地区属与印度板块毗连的被动大陆边缘(冒地槽)环境。地层层序较完全,沉积类型多样,厚度大,相变快,反映了当时板块扩张作用的影响,并造成了当时该区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沉积作用背景。  相似文献   

13.
王增吉 《地质论评》1981,27(6):533-538
中国西北、北部地槽区早石炭世早期地层分布较广泛。近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在我国西北柴达木盆地北缘(祁连山南坡)、天山、准噶尔、甘肃北山及中国北部区内蒙古、大小兴安岭、吉林中部等地陆续发现了早石炭世早期地层。其生物群主要为菊石、珊瑚、腕足类。和华南地区比较有显著差异。依据这些动物化石产出的层位,建立了该区早石炭世早期生物地层层序,对生物群特征进行了概略的分析,对国内地层进行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山区花岗岩类的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区在构造上包括组成天山地槽褶皱系的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天山中间隆起带、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及塔里木地台北缘的库鲁克塔格断隆和柯坪断隆(图1).天山地槽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中条—扬子旋回、加里东旋回、天山旋回(海西旋回)、印支一燕山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伴随地槽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均有程度不同和规模不等的岩浆侵入及喷发活动,而岩浆喷发及侵入活动往往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并具多期、多次的  相似文献   

15.
黄山基性—超基性岩体(以下简称黄山岩体),经过近年工作已基本确认是一个含铜镍矿岩体.本文拟就岩体的地质特征,成岩机制及其含矿性进行肤浅的探讨.一、地层及构造概况黄山岩体位于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觉罗塔格复背斜之东段.区内出露地层属中石炭统  相似文献   

16.
景山  王成善  柳永清  陈曦 《沉积学报》2009,27(4):583-591
建昌盆地是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发育齐全、出露良好的代表性盆地之一,并且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早白垩世地层包括义县组、九佛堂组和沙海组。其中义县组上部和下部为火山岩,中间发育沉积岩,岩性主要为灰紫色、灰黄色砾岩、含砾粗砂岩、砂岩和灰绿色泥岩,沉积环境由冲积扇、辫状河与湖泊环境组成,以冲积扇和辫状河环境为主。古水流方向表明物源区早期位于盆地北西和南东侧,晚期位于盆地北东侧。义县组早期发育垂直盆地走向的冲积扇沉积,晚期发育沿盆地走向的辫状河沉积,表明义县早期盆地构造活动强烈,晚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九瑞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之西段,南北分别与江南台隆、淮阳隆起毗邻,处于构造转折部位。已知矿床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和层控型,其中层控型矿床的空间分布受区域地质背景中特定地层、岩相及构造部位的控制,具层、相、位控矿特点。矿床周围有大片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出露,局部出露奧陶系地层。前奥陶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分布于西南及东南边缘。区内构造发育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地槽发展阶段、准地台发展阶段和大陆边缘活动阶段,具多元结构特点。晋宁运动使前震旦纪地槽型沉积褶皱回返转为准地台,形成近EW  相似文献   

18.
华南泥盆纪生物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南方泥盆纪地层分布广泛,长期以来就以地层发育完整、化石丰美而著称于世。总的来说,华南泥盆纪沉积,可以根据大地构造单元、地层发育特征和生物群面貌,进一步划分为东、西两区:西区包括西藏、滇西、川西、西秦岭和昆仑山南坡一带,主要是冒地槽类型的海相沉积,与下伏志留系呈整合接触,产大量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东区包括龙门山地槽和康滇古陆以东的广大地区,基本上属于地台型沉积,产丰富多种的各门类化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1:5万腊窝乡,里庄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区内出露的沉积盖层中的生物地层层序,古生物化石的产出状态,组合面貌和发育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将区内生物地层单位分为码多-马尔康分区雅小区和盐源-丽江分区两个片区,自下而上,雅江小区建立有6个生物化石带,盐源-丽江分区建立有14个生物化石带。  相似文献   

20.
新疆古近纪和新近纪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得林 《新疆地质》2000,18(4):352-356
新疆古近纪古地理特征是地势较平坦,沉积类型属稳定型,除塔里木西部和喀喇昆仑地区有海侵外,大部分地区为陆相河流-湖泊沉积。新近纪山体强烈隆升,三山两盆的地貌格局与现代相近,沉积物除塔里木盆地西南局部地区早中新世有过短暂海侵外,其余均为陆相沉积。由于构造活动性较大,山间和山前有过渡型沉积。新疆古近系和新近系的划分和对比见表1。 根据各地区的沉积特征、生物群及构造位置,大致可分为如下沉积大区:①北天山-准噶尔区;②南天山-塔里木区;③阿尔金和昆仑区。1 古近纪古地理1.1 北天山-准噶尔区 有证据的古新统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