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883年8月27日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悲痛的天灾之一 :在爪哇和苏门答腊之间巽他海峡中的一个小岛上克腊加太火山爆发了。除了火山喷发本身和海啸巨浪夺去的数千人生命之外 ,海岛上的动植物也大量死亡。所有动植物的残留物被埋在一层60~80m厚的火山灰下。生物学家立刻意识到 ,在当时被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研究得不错的一小块孤立的陆地上 ,这次巨大的灾难将给他们的研究带来什么样的可能性。他们能够追踪到克腊加太岛沿岸的植物种群是怎样在最近的若干年内恢复起来的。在海岛的中心部分 ,这个过程进行得慢一些。最先长出的是草和高…  相似文献   

2.
2001年2月22日 ,SeaWIFS卫星飞越日本的Miyakejima火山 ,发现Oyama山的锥部中心正向外喷发烟雾和火山灰羽。2月5日在东京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提出该火山每天向外喷出(2.0~5.0)×104t二氧化硫且没有减少的迹象。烟雾可到达火山口上方2000m的高空。火山自去年10月最后喷发以来就一直冒烟。Oyama火山仍在冒烟  相似文献   

3.
位于太平洋瓦努阿图共和国新赫布里底群岛塔纳岛上的亚苏尔火山 ,其特点是几乎持续的活动性。早在1774年 ,库克船长就在船舶杂志中发现了该火山的喷发 ,并观察到火山周围所有的地方都被火山灰覆盖。从那时起亚苏尔一直给居住在其山坡上的数千岛民大施横威。1999年5月 ,在几乎1年的沉睡之后 ,它又醒来了 ,开始喷出巨大的石质火山弹。火山弹呼啸着飞散至距火山口边缘600m之外。火山颈的外形发生了变化。6月份落了好多天的火山灰 ,在以山顶为顶点、半径为2km的土地上厚度超过了3mm。7月份火山灰喷出物飞至海岛的最北端。…  相似文献   

4.
对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科学院隆起区OS03-1岩心碎屑重矿物及火山灰层进行了详细分析。岩心重矿物以紫苏辉石、绿帘石和普通角闪石为主,特征矿物为钛磁铁矿和普通辉石,矿物特征表明本岩心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冰筏搬运(陆源)和火山喷发。陆源物质大部分来源于鄂霍次克海西部和北部地区,少量来自堪察加半岛冰川携带沉积物;火山物质则来源于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的火山喷发产物。在岩心中识别出3个火山灰层,各种证据表明火山灰层1与已知的K2火山灰层相同,形成年代为26ka BP;火山灰层3具有明显火山物质与陆源物质混合特征,而火山灰层2则只能通过碎屑矿物的含量特征来判定,外在颜色不明显,已经明显的被陆源物质所稀释。研究表明,碎屑矿物组分参数可以有效地指示物质来源,也是识别火山灰层存在(特别是被陆源物质稀释)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74ka左右最年轻的多巴火山喷发被认为是晚更新世最大的喷发 ,已多次讨论过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直到现在 ,印度洋东北部的马来西亚、印度次大陆以及阿拉伯海 ,即苏门答腊岛上多巴火山口以西的地区都报道过多巴火山喷发的硅质火山灰层和分散的玻屑。这里我们报道了在中国南海南部的17961 -2和17962 -4沉积物岩心中新发现的火山灰层 ,运用地层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得出这些火山灰层是最年轻的多巴火山灰。这些新的多巴火山灰雨出现在喷发火山口以东1800多公里的地方 ,这可能表示了该喷发时期的对比风向。研究用的沉积物样品来…  相似文献   

6.
1998年11月9日日本气象通讯社发布了关于北海道岛上阿坎火山可能喷发的警告。因为在札幌以西225km的阿坎湖岸上阿坎城的树和屋顶上出现了火山灰。就在那个早晨,地震仪记录到长达4分钟的一系列地下冲击。次日,飞机完成了环绕阿坎山峰(海拔1499m)的飞行:在火山口上空升起了高达700m的白色柱状物;火山口以东和以南1km内的雪原都呈灰色。来自北海道大学和日本地质部门当地分部的专家们对新鲜的火山堆积物标本进行了岩石分析。火山灰含有较老的安山岩和粘土颗粒以及含灰色火山玻璃的新鲜棱角状玄武岩碎块。显然,在地…  相似文献   

7.
在马里亚纳海槽(18°N)附近的沉积岩芯中,火山碎屑物质丰富,且夹有数目不等的火山灰层。火山碎屑的组合特征反映了本区主要以基性火山喷发产物为主。原生火山灰层基本上代表着相邻区域的火山喷发次数。同时,在一定的构造部位,浊流沉积对火山灰层的分布有一定影响作用。本文对位于不同构造背景两沉积岩芯的岩屑,玻屑和晶屑进行了鉴定,并对火山灰层的垂向分布规律与火山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8.
南极西部马里伯德地的3个大的碱性复合火山的晚第四纪火山活动以火山喷发为主 ,许多沉积火山灰层作为南极西部冰盖和南大洋海洋沉积物的区域时代 -地层层位。在Berlin山、Takahe山和Siple山的熔岩和熔合火山碎屑坠积物以及非熔合火山碎屑坠积物共记录了20次喷发 ,在组成上大多数为过碱性粗面岩。运用40Ar/39Ar激光熔融和反应堆逐步加热方法测得的喷发年龄范围为571~8.2ka。40Ar/ 39Ar测年的这些马里伯德地喷发中的火山灰可用1968年伯德站冰心的地球化学资料来鉴定。74ka的冰心记录…  相似文献   

9.
思源 《海洋世界》2010,(5):15-18
<正>"这次火山喷发并不怎么特殊。"2010年4月14日,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下一座火山开始连续喷发,火山灰冲上万米高空,逐渐覆盖整个欧洲的天空。16日,火山再度喷发,引发冰泥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19日 ,Aleutian群岛中部的Cleveland火山出现了爆炸性喷发。飞行员报告说火山灰云弥漫至35000英尺的高空。灰羽以大约1.85km/h的速度向Aku tan的丹麦港移动 ,向北延伸了至少75英里。卫星图像显示灰云的主要部分大都漂移至55°N、171°W之间的地区。火山以东45英里处Nikolski地区的居民看到火山灰“瀑布”持续了4h。Cleveland火山的上一次喷发出现在1994年。自1983年以来已经喷发了11次。2月份的喷发在火山的北、东翼堆积起了高大的灰山 ,而在火山…  相似文献   

11.
在北太平洋地区,人们已经在利用火山卫星图象探究热异常与火山喷发的关系。卫星图象是用高级超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在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至阿拉斯加一带拍到的。该地区是世界上火山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活火山占世界总数的近20%。活火山平均每年喷发5次,其化学物理特性不同。这些火山不仅对当地居民而且对北极及亚北极地区的商业往来、货物空运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这些火山无法靠得太近,利用地面设施监测是非常困难的。阿拉斯加火山观察所研究的接近实时的遥感技术可谓监测该地区火山活动的有效方法。最近有若干人利用卫星数…  相似文献   

12.
1999年2~3月 ,地震仪记录到在亚速尔群岛特塞拉岛以西大西洋海底并不强烈但持续的震动。原来在38.7°N,27.3°W处的水下塞雷特火山喷发了。还在1878年 ,该火山长达5个月的活动导致沿岸的塞雷特村中将近200幢房屋被损坏。在1999年 ,陆上的震动力度不大 ,但在水下它们表现得相当强烈。里斯本水文研究所和葡萄牙海军的工作人员进行的研究表明 ,在300~800m深处 ,穿过总长度为5km的海底裂隙 ,,进行着饱含炽热气体的火山物质的喷发。岩石学家在标本中找到了橄榄石、辉石 ,并在玻璃状岩石中找到了长石斑…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沿岸的危地马拉有许多高耸的山脊,圣玛利亚火山(海拔3772m)即为其中之一。科学家将其归属于层火山,亦即由凝固的熔岩流与松散的火山灰层互层而形成的火山。它们的喷发通常由爆发开始,随即喷出火山弹和大量的火山灰,然后松散的岩石被熔岩流所覆盖。通常液态的炽热熔岩和火  相似文献   

14.
冲绳海槽北部的全新世火山碎屑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冲绳海槽北部的CSH1岩芯沉积物中矿物组成、化学元素质量分数和粒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新世期间,日本九州岛发生了2次大规模火山喷发活动,造成大量的火山物质沉积在冲绳海槽北部。从岩芯最上部的沉积物中可识别出2层火山碎屑沉积,它们都具有沉积物粒径突然变粗、SiO2和Na2O等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突然增加以及粘土矿物、挥发份、Fe2O3、MgO、CaO和Sr的质量分数迅速下降等特征。沉积物粒度数据的端员分析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沉积物中的硅酸盐碎屑是由陆源碎屑物质和火山灰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有火山物质混入的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多呈现双峰模式,粒度众数值分别为74.3和7.81μm。浮游有孔虫壳体的AMS14C测年结果表明,2层火山碎屑所对应的火山喷发年代分别为7 210和10 870 cal.aBP。其中前者与K-Ah火山的喷发时间一致,后者可能与Kuju火山在12~10 cal.kaBP期间的喷发有关。  相似文献   

15.
48万年来南海及周边地区火山喷发作用的沉积学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MD05-2901孔的研究,建立了48万年来高分辨率的氧同位素年代地层。针对磁化率结果显示的13层厚度超过4 cm的磁化率峰值层,将其年代和菲律宾巴拉望岛岸外的MD972142孔的火山灰层进行对比,发现其中10层完全对应,证明磁化率峰值层是由火山喷发作用造成的,说明48万年来菲律宾火山带喷发的粉尘可以沉积到南海西部。磁化率峰值层样品的粒度特征明显不同,呈双峰态分布,粗颗粒组分较多,空隙率高,密度和颜色反射率较小。由此证明,磁化率和粒度分析可用于寻找肉眼不可见的火山喷发作用的沉积学记录。研究发现的受火山喷发作用影响的特殊层位,可作为地层对比的参比标志,并为追溯48万年来大气和洋流的变迁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海底火山喷发很难探测 ,取样则更困难。仅凭少量资料 ,难以确定熔岩—海水相互作用和岩浆库除气对局部海水化学成分或对喷发时细粒火山灰再搬运过程的影响。据我们所知 ,两个最全面的研究均涉及板块内火山。夏威夷沿岸基拉韦厄火山活动形成海底热柱 ,溶解的金属颗粒、Si和H2 含量增高 ,然而CO2 未增加 ,因为熔岩到达洋底之前 ,CO2 已释放出来。1 989年 1月 ,南太平洋中部的麦克唐纳海山喷发时 ,研究人员在大约 1 50m的深度的海底喷发处取到一整套水样。Fe、Mn、SiO2 、H2 S和CO2 的明显异常 (根据 pH值计算 ) ,提供了有关喷发期间浅埋…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科学家表示,如果全球1500座潜在的活火山同时喷发,将酿成一场毁灭性的末日灾难。火山碎屑流达到1000摄氏度高温,传播速度每小时724千米,全球气温将下降,导致大暴雨,毁坏农作物。火山灰将传播至数千千米,影响交通工具的发动机启动,使建筑物下沉,人们吸入火山灰将带来健康问题。同时,火山灰遮蔽了太阳光线,导致人们出现缺钙症,心情抑郁。吸入火山灰尘还将对肺部构成严重损伤,导致硅肺病,同时使人  相似文献   

18.
南海深海晚第四纪火山沉积物及其起源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通过对5个岩心和30个层样品的分析,发现在沉积物中存在着大量的火山物质,有的呈层状,有的则以分散状态存在。电子探针对火山玻璃的测试结果表明,本区的火山物质有两种成分,一种为碱性玄武岩,另一种为岛弧安山岩。从火山灰的形态特征来看,基性火山物质来自海底火山喷发,中性的火山物质来源于陆上的火山喷发。由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孢粉的分析结果推断,317-82-29②岩心是在晚第四纪沉积形成的。此外,^87Sr/^86Sr的比值表明,南海深海的火山物质起源于上地幔。  相似文献   

19.
南海深海晚第四纪火山沉积物及其起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5个岩心和30个表层样品的分析,发现在沉积物中存在着大量的火山物质,有的呈层状,有的则以分散状态存在。电子探针对火山玻璃的测试结果表明,本区的火山物质有两种成分,一种为碱性玄武岩,另一种为岛孤安山岩。从火山灰的形态特征来看,基性火山物质来自海底火山喷发,中性的火山物质来源于陆上的火山喷发。由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孢粉的分析结果推断,317-82-29②岩心是在晚第四纪沉积形成的。此外,~(87)Sr/~(86)Sr的比值表明,南海深海的火山物质起源于上地幔。  相似文献   

20.
在萨尔瓦多领土上 ,最年轻的火山被认为是1770年才出现的伊萨尔科火山(海平面以上1950m)。这座喷火的山产于另一座较古老的圣安纳火山的南坡上 ,从那时起该处常发生斯特龙博利型的喷发 ;韵律性重复地喷出流动性相当大的熔岩 ,伴随着非常鲜明的亮光和强烈的爆炸声。由于这样的亮光很容易从海上看到 ,帮助了船只的定向 ,伊萨尔科火山获得了太平洋灯塔的外号。在1966年“打瞌睡”之前2个世纪 ,伊萨尔科火山形成了高出周围地区650m的山头。火山平静了长达33a。而在1999年2月 ,250m高的山顶火山口沉重地喷出了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