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气形成是多源的,但目前有机生油或干酪根热降解生油已成为主导学说。“干酪根”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实际上它是由母源体在埋藏环境中不断演化而来的。在这一演化过程中,母源体不断生成油气,它决定着干酪根的类型与丰度。不同的时代,这种母源体是不一样的。因为植物群(水生、陆生)在不断地演变、进化、更替着。同时,各时代的生态环境也不同,这不仅控制着母源体的类型与丰度,也控制着干酪根的类型与丰度,进而控制油气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各时代油气形成母源体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气形成是多源的,探讨了中国各时代油气形成主要母源体。这些母源体中富含形成油气的主要母质即孢粉素与木质素。干酪根主要是母源体中的孢粉素与木质素在埋藏环境中不同热变质阶段的残留物,是油气形成的母源物。中国前寒武纪至志留纪油气形成的母源体主要是疑源类与葡萄藻;泥盆纪至侏罗纪油气形成的母源体新增加了蕨类植物及其孢子、裸子植物及其花粉等;白垩纪至第三纪又新增加了最为主要的母源体—沟鞭藻,还有盘星藻、被子植物及其花粉等。  相似文献   

3.
干酪根的性质对油气形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干酪根的性质对油气生成的影响,本文选择了三类不成熟生油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人工加热模拟实验。研究表明,Ⅰ型干酪根有很高的产烃率,其中的无定形组分在向石油转化的过程中,首先经历了一个“沥青化”阶段,于酪根进入生油门限的早晚取决于生油期降解所需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部地区的含油气盆地集中了我国目前已知的绝大部份石油的储量和产量,也是近期找油的现实地区。因此研究其生油岩干酪根类型、演化等特征,对估算其远景储量、找寻新的油气资源、以及探讨陆相湖盆生油机理,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1978年以来我们先后对我国东部冀中坳陷、泌阳坳陷、三水盆地等下第三系生油岩进行干酪根分离、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镜下鉴定等方面的工作,对东部几个盆地干酪根的地化特征获得以下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研究石油生成的各种理论中,有机生油学说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什么是有机生油说?一句话,主要是讲干酪根生油理论。这里就把干酪根及其生油理论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定量地预测含油区的工作已经提上日程.现在,人类业务活动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共同的趋势,这就是用精确的数量关系来描述事物间的联系和变化.一种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的发展了.数学模拟生油母质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机理,就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计算生油量的方法.所谓数学模拟法,就是用数学的方法,在短暂的时间内,模拟生油母质干酪根在漫长地质历史阶段中形成石油的机理,以便准确地计算出石油的生成量,并估算出石油远景地质储藏量,或称石油资源量.数学模拟法的核心是模仿干酪根热降解机理,而弄清楚干酪根化学缝断裂能量的变移则是问题的关键.它应用数学模拟原理编写出计算程序,借助电子计算机的复杂运算,在极短时间内指出局部地区的或整个盆地的、单个层段的或所有生油岩层系的生油量,并结合地质构造分析得出石油远景地质储量的估算值.  相似文献   

7.
桂宝林 《云南地质》2000,19(4):394-405
有机碳-干酪根法(简称C-K法),是以油气成因的干酪根热降解动力学理论为核心的计算生油气量的新方法。使用了地质温度计--镜煤反射率,将有机质及原油的热演化过程划分类一个阶段:Ⅰ--低成熟阶段;Ⅱ--高成熟阶段;Ⅲ--过成熟阶段。以不同的学者的模拟实验为参考,综合分析了含油气区生油气层的沉积相,有机地球化学相条件,确定了不同生油气层有机碳(C)与原始干酪根(Ko)(未成熟的干酪根)的比例关系,从而建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以来产生了油气成因的现代理论,即干酪根晚期成油说,或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理论。现代成油理论认为,Ⅰ型和Ⅱ型干酪根是重要的生油母质类型,而Ⅲ型干酪根,即腐殖煤不是成油母质,仅能生成天然气,以甲烷为主的干气。沉积有机质而经历史一定热才能生成石油,即石油演化或石油窗,石油形成有一生油门槛。这一油气成因理论已在世界石油  相似文献   

9.
有机地球化学学科在我国由引进至发展已有廿多年历史。实践证明这一新兴的地球化学学科对于发展我国陆相生油理论、促进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发挥出重要作用。我国有机地球化学工作者在开展国家五十四项油气重大攻关课题的研究中揭示了许多石油成因新概念、新理论,如未成熟原油和低成熟原油的不断发现,煤成油的研究等,不但为扩大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远景评价作出了贡献,同时进一步丰富着我国陆相石油成因新理论,如浅层生油层有机质生油、干酪根热解聚生油,生物聚合物直接成油,非烃、沥青质成油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  相似文献   

10.
生油评价是含油气盆地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就受到石油地质及地球化学家的重视,并在找油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近三十年来,由于有机地球化学的进展,特别是石油地球化学的迅速发展,生油评价工作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于生油岩的质量评定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指标。干酪根裂解成油说及石油演化理论的发展提出了生油门槛新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运用电子微束技术研究了地层中的真菌化石和干酪根,发现真菌化石与干酪根有许多相似处,而且在生油岩和干酪根中常常见有真菌化石存在.研究表明,通过真菌和其它菌类的生物化学作用,动物和植物都可以形成类脂化合物.真菌本身也可形成类脂化合物.残存的不易被溶解的有机物(包括茵类及被分解的生物残骸)富集形成干酪根.不同类型的干酪根,反映了菌类对有机体所进行的生化作用程度的不同.例如,Ⅰ型(腐泥型)干酪根反映有机体的分解最彻底,而Ⅲ型(腐殖型)干酪根表明有机体分解最不彻底.有机体被菌类分解得越完全,则类脂化合物产生得越多.生油的潜刀越大.所以,在地层中发现菌类残余物越多,干酪根的质量就越高,就越具生油潜力.  相似文献   

12.
页岩油是指生成并滞留在烃源岩中,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赋存在地层微纳米级储集空间中,基本未运移或极短距离运移的低熟—半熟油气.通过总结泥页岩低孔低渗的特点,对页岩油的形成机制、演化条件、保存条件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讨论.泥页岩中有机质的丰度、类型以及演化成熟度是泥页岩生油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生油能力较好的Ⅰ或Ⅱ型干酪根是良好的有机质类型,而Ⅲ型干酪根则以生气为主.在适当的埋藏深度下,达到生油门限,即可发生热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液态烃.弱水动力条件以及相对长时间稳定的构造活动,都能使得有机质及沉积物缓慢沉降并演化.陆上优质泥页岩由于分布范围广、类型多、时代跨度大、陆相湖盆面积小、物源丰富且湖平面变化等原因,有利于页岩油气形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加水热模拟实验中藻干酪根X射线衍射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其XRD谱图的演化特征,结构参数间的关系及其与油气生成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藻干酪根的XRD参数间的均具良好的相关性,与干酪根的H/C原子比也都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可作为有效的热演化指标,其中以Fa和D002最好。该藻干酪根开始生油时对应的Fa和D002分别为0.35和3.8A,生油高峰时对应的Fa和D002分别为0.50和3.65A。  相似文献   

14.
在油气勘探中要研究生油岩,要了解其有机质丰度、质量和成熟度,就需要对沉积岩的不溶有机质——干酪根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研究,这样就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制备和分析测试干酪根的冗长过程。热解分析技术能将生油岩岩屑样品直接进入油显示分析仪中进行测试。这种方法能快速提供有机质基本性质的数据,及时与钻井地质组配合,力指导钻井现场工作提供有益的信息。我们对W凹陷的几口钻井生油岩进行热解分析系统录井,从油显示仪获得的油含量、热解烃、峰顶温度及氢指数等各种参数,就三百多件样品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在样品的采集保存等方面也作了有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根据1090热分析系统所得的DTG曲线可区分干酪根类型。用DSC法测定干酪根脂碳率和芳碳率,可研究有机质结构演化并估算生油气量。准噶尔盆地油气源层主要有上二叠系、上三叠系、中下侏罗系和下第三系。以上二叠系最佳,凹陷中部为腐泥型,生气能力为腐殖型的一倍多。侏罗系褐煤生油气量为壳质组>镜质组>惰性组。热谱法用样少,时间短,重复性好,是一种综合性的快速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有机地球化学以自然界(主要是地质体)中有机质的组成、性质,分布及其演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是地质学(特别是沉积学)、有机化学、生物学相互渗透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近20年来在基础理论及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领域迅速扩大。油气地球化学是有机地球化学的重要分支。它已成为油气勘探中三大理论基础之一(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以及地球化学)。目前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油气成因理论的发展。近年来丰富的勘探实践及大量模拟实验对70年代初提出的干酪根热降解成油说作出了不少修正和补充,低成熟油的发现、非干酪根成油的可能性、深层(9000米)油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元素、碳同位素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长北地区生油岩干酪根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油岩为陆相淡水湖相沉积,干酪根类型主要为腐殖型。随着埋深增加,同类型干酪根的成熟度增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论述了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生油和可能生油岩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基本特征,即:碳酸盐生油岩的沉积学特征;碳酸盐生油岩的有机质数量特征;碳酸盐生油岩的演化特征;其他特征。本文通过对生油岩剩余有机碳、气态烃、族组分、干酪根形态、镜质体反射率等一系列数据的分析,进一步论述了我国南方碳酸盐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演化特点;指出了本区找天然气的潜力大于找油的潜力;同时对我国南方,其中特别是湘、鄂两省的油气普查工作提出了一些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9.
海相和陆缘沉积建造中的油气远景的分段预测是建立在以下科学原理的基础之上,即时间性的成旧类型——主生油期、主生气期,以及空间性的成因类型——主生油带、主生气带,它们分别相应于主生油期和主生气期的沉积岩范围,这些原理是甴H·B·Baccoевич等学者提出的,它是含油气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随着成岩作用的发展,油气形成的阶段性自然辨证的表现形式,它是我们进行油气分段预测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煤系源岩倾油倾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克明  熊英  刘新月 《沉积学报》2004,22(Z1):56-60
利用固体13C核磁共振波谱检测源岩干酪根中油、气潜力碳的相对含量,并利用该参数直接判别各类源岩在"液态窗"阶段的倾油、倾气性.有些煤系源岩虽然其地球化学特征属腐植型母质,但由于其干酪根的脂碳中油潜力碳>气潜力碳,故仍以生油为主.该方法从生烃机理出发进一步揭示了新疆焉耆盆地中、下侏罗统煤系源岩以生油为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